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95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而作为碰撞过程中发挥主要吸能保护作用的白车身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提高其安全性能,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也更加受到重视,后围板总成作为白车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需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来对白车身的性能目标有所贡献,同时在评定新车安全性能等级的后部碰撞试验中,后围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汽车白车身后围板总成零件结构比较简单,零件自身强度较差。当车身受到强烈冲击时后围板由于自身没有足够强度而容易变形,甚至开裂,影 响车的模态和抗扭强度,严重影响车的使用寿命。有的车身后围板总成零件即使强度足够也是以牺牲总成重量为代价的,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轻量化指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车身后围板强度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后围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后围里板和后围外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围里板与后围外板相接形成一个横向的空腔结构,所述的后围外板前后分别有后围外板内加强梁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后围外板内加强梁与后围外板外加强梁形成一个竖直的空腔结构,两个空腔结构形成T型骨架结构。该骨架结构具备良好的刚度、强度目标,且不用以牺牲总成重量为代价,同时设计中采用了合理的加强筋分布,完全能够满足后围板总成的各项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后围里板与后围外板内加强梁焊接为后围里板总成,后围外板与后围外板外加强梁焊接为后围外板总成,两个分总成与其他零件合焊为后围总成后,焊接在下车体后地板上。该结构可提高后围板的刚度强度,对附件起到安装支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形式、可靠地性能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后围板总成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围板总成零件组成示意图;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_后围里板、2-后围外板内加强梁、3-后围外板、4-后围外板外加强梁;图3为图I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I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后围里板I和后围外板3,所述的后围里板I与后围外板3相接形成一个横向的空腔结构,所述的后围外板3前后分别有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形成一个竖直的空腔结构,两个空腔结构形成T型骨架结构。该骨架结构具备良好的刚度、强度目标,且不用以牺牲总成重量为代价,同时设计中采用了合理的加强筋分布,完全能够满足后围板总成的各项性能要求。所述的后围里板I与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焊接为后围里板总成;后围外板3与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焊接为后围外板总成,两个分总成与其他零件合焊为后围总成后,
焊接在下车体后地板上。该结构可提高后围板的刚度强度,对附件起到安装支承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它包括后围里板(I)和后围外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围里板(I)与后围外板(3)相接形成一个横向的空腔结构,所述的后围外板(3)前后分别有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形成一个竖直的空腔结构,两个空腔结构形成T型骨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围里板(I)与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焊接为后围里板总成,后围外板(3)与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焊接为后围外板总成,两个分总成与其他零件合焊为后围总成后,焊接在下车体后地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围板结构。它解决了现有车身后围板结构刚度、强度性能以及轻量化指标的不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后围里板(1)和后围外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围里板(1)与后围外板(3)相接形成一个横向的空腔结构,所述的后围外板(3)前后分别有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后围外板内加强梁(2)和后围外板外加强梁(4)形成一个竖直的空腔结构,两个空腔结构形成T型骨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备良好的刚度、强度目标,且不用以牺牲总成重量为代价,同时设计中采用了合理的加强筋分布,完全能够满足后围板总成的各项性能要求。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2641872SQ2012203082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胡国庆, 郑天夫, 陈孟华, 李礼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