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17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行车用的内缆线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内缆线,尤其是关于使用于自行车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
背景技术
[0002]在自行车上,例如为了进行剎车(brake)装置的操作及变速装置的操作等,需使 用缆线。缆线具有外壳(outer casing)及内缆线。外壳为筒状,支持内缆线为滑动自如。 内缆线具有金属制的素线(element wire)。在内缆线方面,提高滑动性及抗蚀性极为重要。 现有技术已知一种内缆线,其是在将已实施镀锌的素线多条抢合(stranding up)而成的抢 线(stranded wire)的表面实施镀锡(例如日本实愿平3-102616号说明书)。在现有的内 缆线上,是将经镀锡的捻线的表面通过抽拉(drawing)等适宜的平滑化方法,进行平滑化 处理。[0003]在现有的内缆线中,因是在将经实施镀锌的素线捻合后实施镀锡,故因镀锡表面 的凹凸而致滑动性恶化。因此,在现有的内缆线中,需进行平滑化处理,来消除镀锡表面的 凹凸。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缆线,以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 滑动性及抗蚀性,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具备金属制的至少一条素线、金属 涂布层及润滑性树脂涂布层。金属涂布层形成于素线的表面部。润滑性树脂涂布层则形成 于金属涂布层上。[0006]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素线为铁制。[0007]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金属涂布层由镀锡所形成。[0008]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氟树脂所制成。[0009]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氟树脂为四氟化树脂、全氟烷氧基氟树脂 或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0010]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镍-四氟化树脂镀 敷所形成。[0011]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素线为多条,该金属涂布层形成于各所述 素线的表面部。[0012]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是在将形成有该金属 涂布层的多条所述素线予以捻合后形成。[0013]在该自行车用的内缆线,是在金属制素线的表面部形成镀锡等的金属涂布层,在 金属涂布层上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层,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含有氟树脂涂布层等的润滑性 树脂。在此,素线是以金属涂布层确保抗蚀性,且在以金属涂布层所被覆的I条或多条素线 的金属涂布层上被覆润滑性树脂涂布层。通过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进一步获得滑动性能的提高与抗蚀性的提高。通过在形成于素线表面部的抗蚀性优异的金属涂布层上,形成抗蚀性及滑动性优异的具有比较柔软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而可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滑动性及抗蚀性。[001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具备铁制的至少一条素线、镀锡层、及氟树脂涂布层。镀锡层形成于素线的表面部。氟树脂涂布层形成于镀锡层上。[0015]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氟树脂涂布层由四氟化树脂、全氟烷氧基氟树脂或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所制成。[0016]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氟树脂涂布层由镍-四氟化树脂镀敷所形成。[0017]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素线为多条,该镀锡层形成于各所述素线的表面部。[0018]如上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中,该氟树脂涂布层是在将形成有所述镀锡层的多条所述素线予以捻合后形成。[0019]在该自行车用的内缆线,是在金属制素线的表面部形成镀锡层,在金属涂布层上形成氟树脂涂布层。在此,素线以镀锡层确保抗蚀性,且在以镀锡层所被覆的I条或多条素线的金属涂布层上,使氟树脂涂布层被覆。通过氟树脂涂布层,可获得滑动性能的提高与进一步抗蚀性的提高。在此,在形成于素线的表面部的抗蚀性优异的镀锡层上,形成抗蚀性及滑动性优异的氟树脂涂布层。因此,可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滑动性及抗蚀性。[0020]氟树脂涂布层亦可含有由四氟化树脂(P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及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FEP)所构成群组的任一种。[0021]另外,氟树脂涂布层亦可由镍(Ni)-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所形成。[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形成于素线表面部的抗蚀性优异的金属涂布层上,形成抗蚀性及滑动性优异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因此,可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滑动性及抗蚀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形态,在形成于素线表面部的抗蚀性优异的镀锡层上形成抗蚀性及滑动性优异的氟树脂涂布层。因此,可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滑动性及抗蚀性。


[0024]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自行车用的控制缆线的斜视图。[0025]图2为内缆线的剖面示意图。[0026]图3为控制缆线的剖面图。[0027]图4为其他实施形态的内缆线的剖面示意图。[0028]主要元件标号说明[0029]10自行车用的控制缆线[0030]12自行车用的内缆线[0031]14夕卜壳[0032]14a外壳构件[0033]14b补强构件[0034]14c导引构件[0035]20素线[0036]20a第I素线[0037]20b第2素线[0038]20c第3素线[0039]22金属涂布层[0040]22a镀锡层[0041]24润滑性树脂涂布层[0042]24a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0043]124润滑性树脂涂布层[0044]124a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层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6]在图1方面,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自行车用的控制缆线10,例如使用于控制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变速装置、悬架(suspension)装置等动作装置之用。自行车用的控制缆线10,具有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以下称为内缆线)12、与外壳14。[0047]内缆线12如图2所示,具备金属制至少一条素线20 ;形成于素线20表面部的金属涂布层22 ;形成于金属涂布层22上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此外,在图2中,金属涂布层22及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的厚度予以夸大描绘,实际的厚度并无显示。素线20在此实施形态,是多条,为铁制。具体言之,素线20使用钢线。多条素线20,在该实施形态中,被分类为中心的I条第I素线20a、配置于第I素线20a外周侧的6条第2素线20b、配置于第 2素线20b外周侧的12条第3素线20c。因此,在内缆线12,全部是使用19条素线20。在该实施形态,第I素线20a、第2素线20b、及第3素线20c为相同规格,直径大小及材质相同。第2素线20b捻合于第I素线20a的外周部。第3素线20c捻合于所捻合的6条第2 素线20b的外周部。[0048]金属涂布层22,例如各自形成于第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的全部表面部。金属涂布层22是仅以金属所构成的涂布层,例如以镀敷处理而形成。金属涂布层22,例如含有镀锌(Zn)及锡(Sn)的任一种。在此实施形态,金属涂布层22,是以镀锡所形成的镀锡层 22a。镀锡层22a因延展性高,故即使内缆线12大幅弯曲,亦难以自第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剥离。[0049]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在该实施形态,是在第3素线20c捻合于第2素线20b上后,形成于第3素线20c的金属涂布层22上。因此,在该实施形态,在第I素线20a及第2 素线20b的金属涂布层22上并不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例如含有氟树脂。氟树脂,可为包含四氟化树脂(P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及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FEP)群组的任一种,或选自镍(Ni)-四氟化树脂(PTFE)。在该实施形态,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是由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所形成的镀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层24a。镍(Ni)-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处理是由以下步骤所形成。最初在含有镍的镀敷浴中,通过界面活性剂使表面经亲水性化的四氟化树脂的微粒子予以 均匀混杂。接着,通过通电于经镀锡的素线20,而形成作为使四氟化树脂分散而含有的润滑 性树脂涂布层24的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层24a。[0050]如图3所示,最外周的12条第3素线20c的外周面使用铸模等工具后,这些第3 素线20c被抽拉加工成为表面构成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抽拉加工是在形成润滑性树脂涂 布层24之前实施。此外,在捻合第2素线20b后,也进行抽拉加工亦可。[0051]在内缆线12的第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的周围,通过例如涂布或吹雾等的作 业而可配置润滑剂。润滑剂是例如硅或油脂的润滑油脂(grease)。[0052]外壳14如图1及图3所示,容置内缆线12成为滑动自如。外壳14具有合成树 脂制外壳构件14a、编织钢线而成的筒状的具有可挠性的补强构件14b、及合成树脂制导引 构件14c。补强构件14b配置于外壳构件14a的内周侧。导引构件14c配置于补强构件14b 的内周侧。导引构件14c导引内缆线12。在导引构件14c的内周面使润滑性树脂涂布层 24滑动。[0053]在具有如此所构成的内缆线12的控制缆线10,于内缆线12方面,是在形成于第 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表面部的抗蚀性优异的金属涂布层(例如镀锡层22a) 22上, 形成抗蚀性及滑动性优异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例如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层 24a) 24。因此,可提高内缆线12的滑动性及抗蚀性。[0054]另外,因在将外周侧的第3素线20c捻合于内周侧的第2素线20b后,形成润滑性 树脂涂布层24,故可仅在接触于外壳14的导引构件14c的外周侧的第3素线20c,于金属 涂布层22上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因此,在第I素线20a及第2素线20b不形成不需 要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就解决了,可减低用以提高润滑性的成本。[0055](其他实施形态)[0056]以上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形态作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 形态,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尤其是,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多个 实施形态及变形例,可依照需要任意地组合。[0057](a)在前述实施形态,是进行最外周的第3素线20c的抽拉加工,不过因为能以润 滑性树脂涂布层24确保滑动性,故不进行第3素线20c的抽拉加工亦可。[0058]另外,在抽拉加工的情形,在该实施形态,虽是在抽拉加工后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 层,不过在抽拉加工前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层,通过抽拉加工来控制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的膜厚亦可。[0059](b)在该实施形态,内缆线12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虽是在将第I素线20a至第 3素线20c捻合之后,以镀敷处理所形成,不过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如图4所 示,在内缆线112的第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各自的金属涂布层22上,分别形成作为 润滑性树脂涂布层124的镍(Ni) -四氟化树脂(PTFE)镀敷层124a后,捻合第2素线20b 及第3素线20c亦可。在此种实施形态方面,亦可减轻各素线间的摩擦阻力,能够长期间使 用内缆线。[0060](c)在该实施形态,第I素线20a至第3素线20c虽为相同直径大小,不过第I素 线20a至第3素线20c的直径大小亦可为不同。例如,亦可使中心的第I素线20a较第2 素线20b及第3素线20c直径大。另外,素线20的条数,并不限定于该实施形态亦可为至少一条。[0061](d)在该实施形态,作为润滑性树脂涂布层24,虽可例示镍(Ni)-四氟化树脂 (PTFE)镀敷层24a,不过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润滑性之物,则任意之物均 可。例如亦可为前述的包含四氟化树脂(P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及四氟化乙烯六 氟化丙烯共聚物(FEP)的群组中任一种的氟树脂层、及含有该等的金属镀敷层。[0062]以不含金属的氟树脂层形成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的情形下,可使用适宜的涂膜方 法,例如经由底涂(undercoating)的黏结剂对金属涂布层上进行的涂布、使用静电粉体 涂装或烤漆喷涂(baking finish)等的涂装。[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包含 金属制的至少一条素线; 形成于该素线表面部的金属涂布层; 形成于该金属涂布层上的润滑性树脂涂布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素线为铁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涂布层由镀锡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氟树脂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氟树脂为四氟化树脂、全氟烷氧基氟树脂或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镍四氟化树脂镀敷所形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涂布层由镀锡所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氟树脂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氟树脂为四氟化树脂、全氟烷氧基氟树脂或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由镍四氟化树脂镀敷所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素线为多条,该金属涂布层形成于各所述素线的表面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性树脂涂布层是在将形成有该金属涂布层的多条所述素线予以捻合后形成。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素线为多条,该镀锡层形成于各所述素线的表面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氟树脂涂布层是在将形成有该镀锡层的多条所述素线予以捻合后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特征在于,该氟树脂涂布层由镍-四氟化树脂镀敷所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缆线,其包含金属制的至少一条素线、金属涂布层及润滑性树脂涂布层。金属涂布层形成于素线的表面部。润滑性树脂涂布层形成于金属涂布层上。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自行车用的内缆线的滑动性及抗蚀性。
文档编号B62L3/02GK202827959SQ2012203167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岩井亨, 朝河孝元 申请人:岛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