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977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分离式方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方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方舱大多为整体式方舱,具有一般的厢式车承载货物、运输货物的功能,如果有大型货物无法通过方舱后门时则难以装、运,无法保证货物的及时运输及清洁度,有时方舱内部预先安装好的大型设备需要检修时,由于方舱内部没有充分的空间,检修也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所述的方舱本体包括上方舱和底板,其特征在于:上方舱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上分离铝型材和下分离铝型材,上分离铝型材设置在上方舱上,下分离铝型材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上方舱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通过胶粘剂及高强度紧固螺钉组装而成。所述的上方舱的四角设置有吊装角件。所述的上分离铝型材与下分离铝型材连接属于凹凸式楔形面连接。所述的上分离铝型材与下分离铝型材接合处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的整体不可分离方舱技术相比,具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方舱的上部快捷的、无破坏性的分离于方舱底板部分,以满足特除货物的使用性能,如维修、装卸等,并且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方舱上部与方舱底板部分可快捷的恢复成方舱厢,继续具有承载、运输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所述的方舱本体包括上方舱2和底板5,上方舱2与底板5连接处设置有上分离铝型材3和下分离铝型材4,上分离铝型材3设置在上方舱2上,下分离铝型材4设置在底板5上,上方舱2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通过胶粘剂及高强度紧固螺钉组装而成,上方舱2的四角设置有吊装角件1,上分离铝型材3与下分离铝型材4连接属于凹凸式楔形面连接,上分离铝型材3与下分离铝型材4接合处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6,当方舱需要上下分离时,首先将紧固螺钉组件6松开,把起吊装置与吊装角件I连接完好,开动起吊设备将上方舱2上移,上分离铝型材3的凸槽与下分离铝型材4的凹槽完全脱开,移出上方舱2,分离完成,吊装角件I具有吊起功能。[0012]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所述的方舱本体包括上方舱2和底板5,上方舱2与底板5连接处设置有上分离铝型材3和下分离铝型材4,上分离铝型材3设置在上方舱2上,下分离铝型材4设置在底板5上,上方舱2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通过胶粘剂及高强度紧固螺钉组装而成,上方舱2的四角设置有吊装角件1,上分离铝型材3与下分离铝型材4连接属于凹凸式楔形面连接,上分离铝型材3与下分离铝型材4接合处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6,复合时,吊起上方舱2,使上分离型材3的凸槽与下分离型材4的凹槽楔面完全复位,将紧固螺钉组件6紧固到位,复合完成,吊装角件I具有吊起功能。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的整体不可分离方舱技术相比,具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方舱的上部快捷的、无破坏性的分离于方舱底板部分,以满足特除货物的使用性能,如维修、装卸等,并且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方舱上部与方舱底板部分可快捷的恢复成方舱厢,继续具有承载、运输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所述的方舱本体包括上方舱和底板,其特征在于:上方舱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上分离铝型材和下分离铝型材,上分离铝型材设置在上方舱上,下分离铝型材设置在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舱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通过胶粘剂及高强度紧固螺钉组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舱的四角设置有吊装角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方舱,其特征在于:上分离铝型材与下分离铝型材连接属于凹凸式楔形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分离铝型材与下分离铝型材接合处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方舱,所述的方舱本体包括上方舱和底板,其特征在于上方舱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上分离铝型材和下分离铝型材,上分离铝型材设置在上方舱上,下分离铝型材设置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的整体不可分离方舱技术相比,具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方舱的上部快捷的、无破坏性的分离于方舱底板部分,以满足特除货物的使用性能,如维修、装卸等,并且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方舱上部与方舱底板部分可快捷的恢复成方舱厢,继续具有承载、运输的功能。
文档编号B62D33/04GK202953055SQ2012206652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飞, 孟帆 申请人: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