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084阅读:1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架,包括:用于承装原丝车的拖车平台,拖车平台上设置有供原丝车滑动的导轨;与拖车平台连接的拖车前轮和拖车后轮;拖车平台一端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拖车平台另一端设置有坡道。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车架,将原丝车推上坡道,然后沿着拖车平台上的导轨推动,在拖车平台上进行顺序排列,动力叉车拉动拖车平台运动,为了方便拖车平台的运动,拖车平台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使拖车平台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转弯;当原丝车运输到隧道式干燥炉后,将原丝车沿着轨道推动,进行卸载。本方案提供的装置,不需要通过其他装置的中转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丝车的搬运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拖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车架。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纤维原丝是从玻璃液中拉制成型的,经过拉制成型的玻璃纤维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干燥处理是在隧道式干燥炉内进行。生产的玻璃纤维原丝缠绕在原丝筒上,将原丝筒放置在原丝车上,然后通过牵引机拖入干燥炉内进行干燥。现有技术中的原丝车包括原丝车架和与原丝车架连接的万向轮,由于原丝生产车间与干燥炉之间有大约几百米的距离,如果通过原丝车对原丝筒进行搬运,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人员通过卡车与叉车配合实现原丝筒的搬运,具体的搬运过程为:将原丝车推到叉车上,然后通过叉车将原丝车搬运到卡车上,再由工作人员手工对原丝车进行排序,卡车装满以后,叉车与卡车一同达到干燥炉,然后将原丝车通过叉车搬运到车下,将原丝筒送入干燥炉进行玻璃纤维原丝的干燥。现有技术中原丝车的搬运需要借助叉车的中转,导致搬运的效率低。
[0003]因此,如何提高原丝车的搬运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车架,以提高原丝车的搬运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拖车架,包括:
[0007]用于承装原丝车的拖车平台,所述拖车平台上设置有供原丝车滑动的导轨;
[0008]与所述拖车平台连接的拖车前轮和拖车后轮;
[0009]所述拖车平台一端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
[0010]所述拖车平台另一端设置有坡道。
[0011]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所述拖车平台包括:
[0012]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为由槽钢焊接的网状框架,所述网状框架的纵梁由两根所述槽钢背对背焊接组成,所述网状框架的横梁为槽钢,且与所述纵梁焊接连接;
[0013]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钢板。
[0014]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所述拖车后轮与所述平台框架通过半轴法兰座连接,且所述拖车前轮与所述拖车后轮均为实心橡胶轮胎。
[0015]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所述导轨为两组,每组所述导轨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槽钢;所述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两根相互垂直布置的槽钢。
[0016]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还包括与所述拖车平台平行布置的前轮盖板,所述前轮盖板与所述拖车平台通过竖直板连接,所述拖车前轮与所述前轮盖板通过所述转向机构连接。
[0017]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所述转向机构为回转支承。
[0018]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0019]与所述前轮盖板连接的第一轴承;
[0020]与所述前轮轴连接的第二轴承;
[0021]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
[0022]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包括:
[0023]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前轮轴铰接连接;
[0024]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布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0025]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26]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
[0027]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还包括启停减震机构,所述启停减震架构包括:
[0028]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且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平行布置的第五连接杆;
[0029]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五连接杆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垂直布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
[0030]套设在所述丝杠上的启动减震弹黃和制动减震弹黃,所述启动减震弹黃与所述制动减震弹簧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个数为两个。
[0031]优选的,在上述拖车架中,还包括前轮减震组件,所述前轮减震组件包括:
[0032]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双头螺栓连接的第一法兰;
[0033]与所述前轮盖板连接的第二法兰;
[0034]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的法兰孔内的带孔螺栓,所述带孔螺栓与槽型螺母配合,所述第一法兰的法兰孔上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孔,所述弹簧座上设置有减震弹簧。
[0035]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车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将原丝车推上坡道,原丝车推上坡道后,沿着拖车平台上的导轨推动,在拖车平台上进行顺序排列,动力叉车拉动拖车平台运动,为了方便拖车平台的运动,拖车平台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使拖车平台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转弯;当原丝车运输到隧道式干燥炉后,将原丝车沿着轨道推动,进行卸载。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原丝车的装卸只要沿着坡道和轨道推送即可,不需要通过其他装置的中转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丝车的搬运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后视图;
[00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主视图;
[00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轮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1、拖车平台,2、导轨,3、拖车前轮,4、拖车后轮,5、坡道,6、前轮盖板,7、回转支承,
8、托架,9、丝杠,10、启动减震弹簧,11、制动减震弹簧,12、带孔螺栓,13、槽型螺母,1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架,以提高原丝车的搬运效率。
[00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5]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轮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一种拖车架,包括:用于承装原丝车的拖车平台1,拖车平台I上设置有供原丝车滑动的导轨2 ;与拖车平台I连接的拖车前轮3和拖车后轮4 ;拖车平台I 一端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拖车平台I另一端设置有坡道5。
[0047]本方案提供的拖车架,拖车平台I用于盛放原丝车,将原丝车通过坡道5推至拖车平台1,然后沿着拖车平台I上的导轨2运动,将原丝车在拖车平台I上进行顺序排列。本方案提供的装置,优选的,将拖车平台I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缩小,减少坡道5的坡度和长度,方便原丝车的搬运。
[0048]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原丝车的搬运直接通过设置在拖车平台I上的导轨2和坡道5实现,不需要其他装置的转运作用,减少了原丝车的转运时间,另外,拖车平台I的运输由动力叉车实现,动力叉车相对于卡车占用的面积小,且拖车平台I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能够方便在运输的过程中拖车平台I与动力叉车之间的转弯。
[0049]本方案提供的拖车架的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将原丝车推上坡道,原丝车推上坡道后,沿着拖车平台上的导轨推动,在拖车平台上进行顺序排列,动力叉车拉动拖车平台运动;当原丝车运输到隧道式干燥炉后,将原丝车沿着轨道推动,进行卸载。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原丝车的装卸只要沿着坡道和轨道推送即可,不需要通过其他装置的中转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丝车的搬运效率。
[0050]为了保证原丝车的顺利运输,拖车平台I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框架为由槽钢焊接的网状框架,网状框架的纵梁由两根槽钢背对背焊接组成,网状框架的横梁为槽钢,且与所述纵梁焊接连接;设置在框架上的钢板。
[0051]拖车平台I的平台框架为由通过槽钢焊接成的网状框架,在原丝车的运输过程中,网状框架的纵梁主要用来承受重量,纵梁由两根背对背布置的槽钢焊接而成,网状框架的横梁设置在纵梁之间,纵梁与横梁相互焊接连接。拖车平台I的平台框架上铺设钢板,减少了原丝车与拖车平台I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人工推动的劳动强度。优选的,轨道2沿与纵梁的布置方向布置,且轨道2与纵梁的位置对应。
[005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导轨2为两组,每组导轨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槽钢,使得拖车平台I上可以布置两排原丝车,使得拖车平台I上可以放置较多的原丝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转运原丝车的次数。优选的,在托架平台I的边缘设置有与托架平台I垂直布置的护栏,能够对原丝车起到围挡的作用,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原丝车的尺寸为:长1260mm,宽850mm,高1800mm,最多能够装在10个原丝车。坡道5上设置有与导轨2配合的第二导轨,为了方便原丝车在坡道5上的运输,在坡道5上设置有与导轨2位置对应且配合的第二导轨,原丝车从坡道5的第二导轨推送到导轨2上,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原丝车推上拖车平台I后再推至导轨2,进一步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导轨2的组数具体根据拖车平台I的尺寸和原丝车的尺寸进行设定,可以为两组也可以为多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3]为了降低人工推动原丝车的劳动强度,拖车平台I的最大高度应该满足一个人能够将装满原丝筒的原丝车推上拖车平台1,最低高度为在拖车架满载的情况下,拖车平台I不擦地,本方案提供的拖车架最低高度为80_,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为了尽可能降低拖车平台I的高度,拖车后轮4与平台框架通过半轴法兰座连接,且拖车前轮3与拖车后轮4均为实心橡胶轮胎,实心橡胶轮胎不仅能够保证拖车平台I的高度,且耐磨损,同时减少了轮胎备件的储备量。
[005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拖车平台I平行布置的前轮盖板6,前轮盖板6与拖车平台I通过竖直板连接,拖车前轮3与前轮盖板6通过转向机构连接。前轮盖板6方便了拖车平台I与动力叉车的连接,且如果拖车平台I与动力叉车的连接处受损,只要更换前轮盖板6即可,降低了维修的难度。竖直板与拖车平台I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竖直板与前轮盖板6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与竖直板和拖车平台焊接连接,加强板与竖直板和前轮盖板焊接连接。
[005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转向机构为回转支承7,能够保证动力叉车与拖车平台I之间顺利转弯,本方案提供的拖车平台可以转向250。左右。
[0056]转向机构的结构还可以为:与前轮盖板6连接的第一轴承;与前轮轴连接的第二轴承;一端与第一轴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与动力叉车连接。
[0057]为了保证在拖车架的使用过程中,拖车平台I可以上下运动,还包括托架8,托架8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个数为两个,第一连接杆一端与前轮轴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垂直布置且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设置在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三连接杆的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与动力叉车连接。托架8的第一连接杆与前轮轴铰接连接,拖架8可以沿前轮轴上下转动,以适应拖动时的上下颠簸,保证托架8带动拖车平台I灵活转向。
[0058]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拖车平台的启停造成对拖车平台的损伤,还包括启停减震机构,启停减震架构包括:
[0059]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之间的且与第四连接杆平行布置的第五连接杆;
[0060]与第四连接杆与第五连接杆滑动配合且与第五连接杆垂直布置的丝杠9,丝杠9与动力叉车连接;
[0061]套设在丝杠9上的启动减震弹黃10和制动减震弹黃11,启动减震弹黃10与制动减震弹簧11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个数为两个。
[0062]两个调节螺母分别调节启动减震弹簧10和制动减震弹簧11的预紧力,使拖车平台I起动及制动时均能平稳过渡,避免原丝车在拖车平台I上晃动幅度过大,造成对原丝车和拖车平台I的损伤。
[006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前轮减震组件,前轮减震组件包括:
[0064]与第二连杆通过双头螺栓连接的第一法兰;
[0065]与前轮盖板连接的第二法兰;
[0066]设置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法兰孔内的带孔螺栓,带孔螺栓与槽型螺母配合,第一法兰的法兰孔上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孔,弹簧座上设置有减震弹黃。
[0067]前轮减震组件在托架8的上下晃动过程中起到平稳过渡的作用,降低对拖车架的损伤。
[006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拖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承装原丝车的拖车平台(1),所述拖车平台(I)上设置有供原丝车滑动的导轨(2); 与所述拖车平台(I)连接的拖车前轮(3)和拖车后轮(4); 所述拖车平台(I) 一端与动力叉车通过转向机构连接; 所述拖车平台(I)另一端设置有坡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平台(I)包括: 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为由槽钢焊接的网状框架,所述网状框架的纵梁由两根所述槽钢背对背焊接组成,所述网状框架的横梁为槽钢,且与所述纵梁焊接连接; 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后轮(4)与所述平台框架通过半轴法兰座连接,且所述拖车前轮(3)与所述拖车后轮(4)均为实心橡胶轮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为两组,每组所述导轨(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槽钢;所述坡道(5)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2)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槽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拖车平台(I)平行布置的前轮盖板出),所述前轮盖板(6)与所述拖车平台(I)通过竖直板连接,所述拖车前轮(3)与所述前轮盖板(6)通过所述转向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为回转支承(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与所述前轮盖板(6)连接的第一轴承; 与所述前轮轴连接的第二轴承; 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8),所述托架⑶包括: 平行布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前轮轴铰接连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布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杆,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停减震机构,所述启停减震架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且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平行布置的第五连接杆; 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五连接杆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垂直布置的丝杠(9),所述丝杠(9)与所述动力叉车连接;套设在所述丝杠(9)上的启动减震弹簧(10)和制动减震弹簧(11),所述启动减震弹簧(10)与所述制动减震弹簧(11)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个数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轮减震组件,所述前轮减震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双头螺栓连接的第一法兰; 与所述前轮盖板连接的第二法兰; 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的法兰孔内的带孔螺栓(12),所述带孔螺栓(12)与槽型螺母(13)配合,所述第一法兰的法兰孔上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带孔螺栓(12)配合的孔,所述弹簧座上设置有减震弹簧(14)。
【文档编号】B62D63/06GK203958376SQ20142035259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杨富义 申请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