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行驶变速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4937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的行驶变速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用的行驶变速箱,该作业车辆用的行驶变速箱设置有左右侧离合器和左右侧制动器,其中,该左右侧离合器对左右行驶车轴进行动力的断开/连接,该左右侧制动器能够在侧离合器断开状态下对来自该左右侧离合器的各输出构件进行制动。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以往,在如联合收割机等履带式车辆这样的作业车辆的行驶变速箱中,所谓基于侧离合器方式的转向技术被广为人知,即,介由左右侧离合器来将变速后的驱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车轴,并且在该左右侧离合器上分别设置左右侧制动器,通过这些侧离合器、侧制动器的接合/切断操作来使作业车辆转弯。能通过该转向技术设定为以下模式:“直线行驶模式”,即转弯内外两侧的侧离合器都设为接合状态,将驱动力传递给两个行驶车轴,使作业车辆笔直行进;“缓转弯模式”,即转弯外侧的侧离合器保持为接合状态,仅将转弯内侧的侧离合器设为切断状态并使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自由旋转,从而使作业车辆以大的转弯半径缓慢地转弯;“急转弯模式”,即进一步将转弯内侧的侧制动器设为接合状态并制动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从而使作业车辆以小的转弯半径快速转弯。由此,能以简单的转向构成进行多样的转弯,能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维护性的提高,并且,能将从共用的变速动力分支出来的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车轴,能提高该两个行驶车轴间的同步性并确保良好的直线行驶性。但是,在所述转向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尽管在干地行驶时,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自由旋转而能进行缓转弯,但是在湿地行驶时,履带或轮胎等的接地部与农场面之间的阻力(以下称为“行驶阻力”)变大,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变得难以旋转,转弯半径变得比想的小,难以得到所希望的缓慢的转弯。而且,在泥泞层较深的湿地(以下,称为“超湿地”)行驶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转弯内侧的行驶阻力进一步变大,因此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被始终制动并只能急转弯,操纵稳定性显著恶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24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左右侧离合器以及左右侧制动器的作业车辆用行驶变速箱,该作业车辆用行驶变速箱构成为:具备该行驶变速箱的作业车辆在如湿地等会对车轴的旋转产生较大的阻力的环境中进行转弯操作时,作业车辆能以所希望的转弯半径进行转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用行驶变速箱设有:左右侧离合器,对左右行驶车轴进行动力的断开/连接;左右侧制动器,能够在侧离合器切断状态下对来自该左右侧离合器的各输出构件进行制动,所述作业车辆用行驶变速箱在所述左右行驶车轴之间设置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所述容量可变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能够使该行驶车轴的一方的驱动力减小为任意的传递扭矩并传递至另一方的行驶车轴。由此,即使如湿地行驶时那样行驶阻力较大,也能通过在辅助离合器机构设定的传递扭矩来使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旋转驱动,防止转弯半径变小并能够可靠地得到所希望的缓转弯。进而,在如超湿地那样的行驶阻力更大的路面进行缓转弯的情况下,能通过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将传递扭矩变更为适合该行驶阻力的大小,防止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制动而得到缓转弯,并提高操纵稳定性。除此之外,即使在作业中的行驶阻力不仅根据如上所述的干地/湿地的不同或者湿地的泥泞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还根据如农场表面的倾斜或凹凸等农场内条件而时时刻刻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随时将传递扭矩变更为适合该行驶阻力的大小,使行驶中的转弯操作量与转弯半径的关系保持恒定,除了所述操纵稳定性,转弯操作的感觉和转弯精度也能显著地提高。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构成为能够将所述传递扭矩设定为大致零的状态。由此,当行驶路为干地或柏油路时,根据操作者的判断,能使传递扭矩不会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输出,能使操纵稳定性以及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的耐久性提高。此外,在所述作业车辆的驾驶席附近具备能够将所述传递扭矩设定为所希望的值的设定操作件。通过所述设定操作件,操作者能够根据行驶路的路面状况将所述传递扭矩立即设定为所希望的值。此外,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具有:摩擦构件组,在将来自所述各输出构件的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车轴的左右中间构件分别连接多个摩擦构件,并将所述摩擦构件相互层叠来形成;推压单元,推压该摩擦构件组而能够使所述传递扭矩在中间构件间传递,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构成为使该推压单元与所述设定操作件相连,而使对所述摩擦构件组的推压力变更自如。通过所述推压单元,不改变左右中间构件的位置就能够将各摩擦构件彼此压接,使该中间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间的啮合等的卡合稳定化,能延长零件寿命并且抑制噪音。所述设定操作件由设定所述传递扭矩的手动杆和形成有对由该手动杆进行的传递扭矩的设定动作进行引导的导向槽的杆导向部构成。在该杆导向部的表面,按照路面状况的等级顺序显示有与行驶路的路面状况相对应的标识。由此,操作者变得容易掌握和确认操作目的位置,能迅速且可靠地进行通过手动杆进行的传递扭矩的设定操作。此外,所述设定操作件具备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相连的踏板,所述设定操作件按照仅在该踏板的操作时,能够将所述传递扭矩变更为由所述手动杆设定的传递扭矩以上的高传递扭矩的方式构成。由此,例如,在缓转弯中即使用手动杆设定的传递扭矩变得低于行驶阻力,也能通过操作者进行判断并操作踏板,来使传递扭矩暂时增大,能不用停止转弯操作即可继续进行缓转弯。此外,进行所述侧离合器/侧制动器的接合/切断的接合/切断操作装置与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进行传递扭矩的变更的扭矩变更操作装置分开配设于所述行驶变速箱的壳体的一侧和另一侧。由此,能够在行驶变速箱的壳体的周围不相互干渉地构成所述接合/切断操作装置和扭矩变更操作装置。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中,在将来自所述各输出构件的驱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车轴的左右中间传动构件分别连接多个离合器摩擦构件,并将该多个离合器摩擦构件相互层叠来形成离合器摩擦构件组。用推压单元推压该离合器摩擦构件组而能在所述中间传动构件间传递任意的传递扭矩。由此,能由通常的摩擦多板式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构成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部,不需要复杂且大的装置就能将驱动力的一部分减少至任意的传递扭矩,能够谋求零件成本的降低和维护性的提高,以及因设置空间的缩小而带来的壳体的小型化。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具备:所述推压单元;单元支承轴,支承该推压单元的基部并且横架在所述壳体内;辊状的单元侧旋转体,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部;杆轴,通过设于一端的凸轮部绕轴心的旋转向离合器摩擦构件组推压方向推动所述单元侧旋转体。由此,如以往那样,与使杆构件的顶端卡合于在推压单元的基部形成的缺口凹部之后,向离合器摩擦构件组推压方向推动该推压单元的情况相比,不用担心由零件精度/组装精度导致的松动,还能减小由杆构件/推压单元间的接触产生的摩擦,能够谋求操作精度/操作效率的大幅提高。在所述中间传动构件分别对置形成直径不同的筒部来构成内外两重筒部,在内外两重筒部之间配置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并且设有:第一润滑油路,将所述壳体内的润滑油导入该内外两重筒部之中的内侧筒部的内部;第二润滑油路,将润滑油从该内侧筒部的内部引导至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由此,能够将润滑油有效地供给至内外两重筒部之间的难以进行润滑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能谋求离合器摩擦构件的寿命延长。所述侧制动器构成为:在与所述行驶车轴连动的连动构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制动器箱分别卡定有多个侧制动器摩擦构件。在该侧制动器设有制动器润滑油路,该制动器润滑油路具有旋转支承所述连动构件的支承轴的轴心油路、以及与该轴心油路连通并在所述支承轴的表面开口的半径油路。介由该制动器润滑油路向侧制动器摩擦构件供给所述壳体内的润滑油。由此,能够将润滑油有效地供给至所述制动器箱内的难以进行润滑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能谋求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的寿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装载了行驶变速箱2的联合收割机1的侧视图。图2是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俯视图。图3是行驶变速箱2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主视图。图5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后视图。图6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左侧视图。图7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右侧视图。图8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中的主变速装置输入部附近的后视剖视图。图9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中的侧离合器机构33的后视剖视图。图10是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转向液压回路图。图11是图9的A-A向视剖视图。图12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侧离合器机构33A的局部后视剖视图。图13是侧齿轮的说明图,图13(a)是图9的B-B向视的侧齿轮的剖视图,图13(b)是侧齿轮的立体图。图14是所述行驶变速箱2中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后视剖视图。图15是扭矩变更操作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C-C向视剖视图,即表示凸轮体的径向剖视,图16(a)是凸轮体与旋转辊在平面部分接触的情况,图16(b)是进一步旋转的凸轮体与旋转辊在边缘端部接触的情况。图17是另一方式的辊销的周边的俯视剖视图。图18是设置了凸轮轮廓面部的情况下的凸轮体的径向剖视图。图19是代替凸轮体设置的旋转辊部的径向剖视图,图19(a)是与旋转辊接触初期的情况,图19(b)是正在推动旋转辊的情况。图20是适用另一方式的侧齿轮操作机构的情况下的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主视剖视图。图21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的俯视剖视图。图22是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的主视剖视图。图23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B的主视剖视图。图24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C的主视剖视图。图25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D的主视剖视图。图26是适用于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E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将图1、图2的箭头F所表示的方向设为作为履带式车辆即联合收割机1的前进方向,以下所述的各构件的位置和方向等以该前进方向作为基准,例如,图中箭头L所表示的方向表示以该前进方向作为基准的左方。首先,根据图1~图3,对装载了行驶变速箱2的联合收割机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在该联合收割机1中,履带式行驶装置4L、4R支承于履带架3的左右,并且,在履带架3架设有底盘5。然后,在机体前后设有收割部6和脱粒部7,其中的所述收割部6具备切割刀片8以及谷杆输送机构9等,并且,能够介由收割架14并通过液压缸13进行升降。在所述脱粒部7中,在其左侧张开架设有进料链(Feedchain)10,在该进料链10的右侧方内置有脱粒筒11和处理筒12,并且,在脱粒部7的后方,配置有眺望秸秆链15的末端的秸秆处理部16,将脱粒后的秸秆排出至后方。在该秸秆处理部16的侧方设有介由扬谷筒17供来自所述脱粒部7的谷粒搬入的谷物箱(tank)18,在该谷物箱18的上方配设有以能够左右上下转动的排出螺旋杆(auger)19,从收割部6收割并通过脱粒部7处理过的谷粒储存在谷物箱18内之后,介由所述排出螺旋杆19搬出至收割机外。此外,在所述收割部6和谷物箱18之间设有驾驶部20,在该驾驶部20的驾驶席23的前方的操作柱(column)21上,向上方突出有一根能够进行左右倾斜操作的转向杆22,在该转向杆22的基部配置有用于检测转向杆22的左右倾斜位置的左右倾斜开关27L/27R。进而,在该转向杆22的侧方配置有能够任意地设定本发明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的值的手动式辅助离合器杆24。然后,在所述驾驶席23的侧方并排设置有进行主变速装置29的变速操作的主变速杆25、进行副变速装置31的变速操作的副变速杆26、以及进行驻车制动装置124的接合/切断操作的驻车制动杆129。而且,在所述驾驶部20的下方,在所述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L/4R之间配设有发动机32、对来自该发动机32的动力进行变速并驱动所述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L/4R的行驶变速箱2。接着,根据图3~图8,对所述行驶变速箱2内的各装置/机构以及其动力传递构成进行说明。在该行驶变速箱2中,所述副变速装置31、侧离合器(sideclutch)机构33、减速装置34、以及该减速装置34内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等容纳于壳体35内,所述主变速装置29安装在该壳体35的外侧面。所述主变速装置29是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静液压传动装置(hytrostatictransmission)),其装置箱体29a设置于所述壳体35的上部右侧面,该装置箱体29a内上下并排设有可变容积式液压泵36和固定容积式液压电机37。然后,该液压泵36和液压电机37介由在所述装置箱体29a对装置箱体29a的一侧进行闭塞的中间部分(centersection)29a1内的液压回路相互流体连接,通过改变设于所述液压泵36的可动斜板36a的倾角,能够改变由液压泵36至液压电机37的液压油的排出量和排出方向,输入到液压泵36的泵轴38的发动机动力经过无级变速之后,由与所述泵轴38平行的液压电机37的电机轴39输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可动斜板36a介由连杆机构40与所述主变速杆25连动连结。而且,在设置于所述壳体35的上表面的支承筒121内,所述泵轴38的左端部介由联轴器(coupling)120与左右延伸的输入轴41c1在同一轴心上连结。然后,所述发动机32的发动机输出轴32a相对于该输入轴41c1平行地配置,在固定设置于该发动机输出轴32a上的输出带轮(pulley)41a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入轴41c1上的输入带轮41c之间卷绕有传动带(belt)41b,来自所述发动机32的发动机动力介由如此构成的传动带式传递装置41输入到泵轴38。由此,当对所述主变速杆25进行倾斜操作时,所述可动斜板36a的倾角改变,能将介由传动带式传递装置41从所述发动机32输入至泵轴38的发动机动力作为主变速动力从所述电机轴39无级输出。在所述壳体35内,副变速轴42、中间轴43、侧离合器轴44、左右的减速轴45L/45R、以及分别配备有所述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L/4R的左右行驶车轴46L/46R全都以平行于所述泵轴38/电机轴39的方式呈左右延伸状被轴支承。所述电机轴39的左端部进入至所述壳体35内,输出齿轮47以花键嵌合的方式安装于该电机轴的左端部。该输出齿轮47的轮毂部介由轴承79支承于壳体35。该输出齿轮47与固定设置于所述副变速轴42的右端部的齿轮48常啮合。在所述副变速装置31中,从右开始依次具备齿轮部49a、齿轮部49b、齿部49c的滑动齿轮49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花键嵌合在所述副变速轴42上,并且,在该滑动齿轮49的左侧能够相对旋转地套设有游嵌齿轮50。另一方面,在所述中间轴43上从右开始依次固定设置有低速齿轮51、中速齿轮52、高速齿轮53,在该高速齿轮53常啮合有所述游嵌齿轮50。由此,使所述滑动齿轮49进行滑动,由使其齿轮部49a啮合于所述低速齿轮51的低速齿轮系49a/51、使所述齿轮部49b啮合于中速齿轮52的中速齿轮系49b/52、使所述齿部49c卡合于游嵌齿轮50的齿部50a的高速齿轮系50/53来形成三级的副变速级。然后,通过从这些低速齿轮系49a/51、中速齿轮系49b/52、高速齿轮系50/53中任选其一,从而能够将介由输出齿轮47/齿轮48从所述电机轴39输入至副变速轴42的主变速动力作为副变速动力传递至所述中间轴43。所述滑动齿轮49介由连杆机构54与所述副变速杆26连动连结,通过对该副变速杆26进行倾斜操作,从而使所述滑动齿轮49进行滑动,能够从所述低速齿轮系49a/51、中速齿轮系49b/52、高速齿轮系50/53中任选其一。而且,所述副变速轴42的左端部贯通所述壳体35并向外方突出,在该突出端介由PTO离合器122设有PTO输出带轮123,能够将从所述主变速装置29输出的主变速动力作为PTO动力从所述PTO输出带轮123输出至未图示的作业机。另一方面,所述中间轴43的右端部贯通所述壳体35的右侧面并向外方突出,在其突出端设有内胀式的所述驻车制动装置124。然后,如图7所示,对于对该驻车制动装置124进行操作的驻车制动器臂125,通过一端连接于该驻车制动器臂125的中途部的复位弹簧126,始终被向下方施力,并且,介由未图示的连杆机构连接于所述驻车制动器杆129。由此,当对该驻车制动器杆129进行倾斜操作时,所述驻车制动器臂125抵抗所述复位弹簧126的弹力并从位置127转动至位置128,该驻车制动装置124工作使所述中间轴43锁死,即使是处于坡道也能可靠地停止联合收割机1。来自发动机32的动力介由如上所述构成的主变速装置29和副变速装置31进行变速,进而,通过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分支并介由减速装置34向左右的行驶车轴46L/46R进行传递。而且,该行驶车轴46L/46R分别能够通过左右侧离合器65L/65R和左右侧制动器(sidebrake)59L/59R的接合/切断操作而独立地设定为驱动状态、自由旋转状态、制动状态中的任意一个,能将转弯模式设定为直线行驶模式、缓转弯模式、急转弯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此时,通过使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工作,从而如后所述,能使从侧离合器65L/65R的离合器接合侧的侧齿轮(sidegear)56L(56R)输出并对一方的行驶车轴46L(46R)进行驱动时的动力减小为任意的传递扭矩,并传递至侧离合器65L/65R的离合器切断侧的行驶车轴46R(46L)。由此,即使如湿地行驶时那样行驶阻力较大,也能对在转弯内侧处于自由旋转状态的行驶车轴施加规定的传递扭矩而进行强制地旋转驱动,得到稳定的转弯性能。接着,根据图3、图4、图9~图13,对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减速机构34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图9~图11所示,在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中,所述侧离合器轴44的左右端部介由一对轴承171L/171R前后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壳体35内,并且,在该侧离合器轴44上的左右大致中央部,不能相对旋转地压入固定有在左右两外侧部具有卡爪(dog爪)部55La/55Ra的中心齿轮55,该中心齿轮55与所述侧离合器轴44形成为一体,以便能在壳体35内旋转。而且,该中心齿轮55与所述中速齿轮52常啮合。而且,在内侧部具有卡爪部56La/56Ra的左右侧齿轮56L/56R在该中心齿轮55的左右两外方游嵌配置为在所述侧离合器轴44上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然后,使该左右侧齿轮56L/56R进行滑动,将其卡爪部56La/56Ra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55的卡爪部55La/55Ra进行卡合/分离,由此进行离合器的接合/切断,形成左右侧离合器65L/65R。另一方面,在所述左右侧齿轮56L/56R的左右外端筒部56Lb/56Rb和从所述壳体35的左右内侧壁突出至内方的筒状制动器箱部35a/35b之间,分别设置有将侧制动器摩擦构件能够向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卡定并层叠而成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然后,滑动所述侧齿轮56L/56R,在其推压突起部56Lc/56Rc使所述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内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彼此进行压接/分离,由此进行制动器的接合/切断,形成摩擦多板式的左右的侧制动器59L/59R。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外端筒部56Lb/56Rb中内装有对所述侧齿轮56L/56R朝向中心齿轮55向内侧施力的复位弹簧104,通常,所述推压突起部56Lc/56Rc自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分离,并且,所述卡爪部56La/56Ra接近卡爪部55La/55Ra并进行卡合。而且,在所述左右侧齿轮56L/56R,沿着其外周凹设有外周槽56Ld/56Rd,在该外周槽56Ld/56Rd内分别嵌合有移位块(Shifter)60L/60R。如图11所示,该移位块60L在外周槽56Ld之中有前后一对,在侧面观察时从前后夹持在朝向下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的拨叉135L的下端部135a/135b,并且,介由支承销136a/136b进行卡定。所述移位块60R也是同样的构成,并卡定于拨叉135R。然后,将该左右拨叉135L/135R连结于能够通过后述的转向液压回路143进行驱动的转向液压缸61L/61R,由此侧齿轮56L/56R在所述侧离合器轴44上能左右滑动。此时的滑动行程(stroke)以根据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角度的大小进行改变的方式与所述转向液压回路143相连。就是说,侧齿轮56L/56R以与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的工作行程对应的滑动行程进行左右滑动,停留在所述侧离合器65L/65R接合/切断为止,或者进行至所述侧制动器59L/59R接合/切断为止,如前所述,行驶车轴46L/46R分别独立地设定为驱动状态、自由旋转状态、制动状态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减速装置34配置在如上所述构成的侧离合器机构33的动力传递下游侧。在该减速装置34中,大径齿轮57L/57R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减速轴45L/45R上的内端部,直径比所述大径齿轮57L/57R小的小径齿轮58L/58R分别固定设置在减速轴45L/45R上的外端部。在其中大径齿轮57L/57R与所述侧齿轮56L/56R相比较窄地设定齿宽的基础上,在即使所述侧齿轮56L/56R如前所述那样滑动也维持啮合的位置,分别常啮合于该侧齿轮56L/56R。另一方面,所述小径齿轮58L/58R分别常啮合于固定设置在所述行驶车轴46L/46R上的内端部的左右车轴齿轮66L/66R。由此,在由侧齿轮56L和直径比该侧齿轮56L大的大径齿轮57L所构成的第一减速齿轮系56L/57L上连接设置由所述小径齿轮58L和直径比该小径齿轮58L大的车轴齿轮66L所构成的第二减速齿轮系58L/66L,能将来自所述侧齿轮56L的驱动力进行二级减速之后传递至左行驶车轴46L。关于右行驶车轴46R也同样,在第一减速齿轮系56R/57R连接设置第二减速齿轮系58R/66R,能将来自所述侧齿轮56R的驱动力进行二级减速之后传递至右行驶车轴46R。然后,在这样的减速装置34内的大径齿轮57L/57R之间设置有在后面详述的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对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的工作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图4、图9~图11所示,使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工作的所述转向液压回路143具有: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使所述拨叉135L/135R工作;液压缸工作回路部148,通过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操作来对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进行供给/排出工作油,该液压缸工作回路部148连动连结于所述转向杆22和左右倾斜开关27L/27R。然后,从所述拨叉135L的前部向前方延伸出拨叉轴132L,该拨叉轴132L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壳体35的前壁,并且,其轴端从该壳体35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至外方。另一方面,从拨叉135L的后部在与所述拨叉轴132L同一轴心上延伸出支承轴140,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壳体35内。由此,当转动左拨叉轴132L时,移位块60L/60L介由偏心配置于下方的支承销136a/136b被沿左右方向推动,能使左侧齿轮56L在侧离合器轴44上沿轴心方向滑动。对于右拨叉轴132R也是同样的,其轴端相比于所述壳体35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至外方,当转动该拨叉轴132R时,所述移位块60R/60R介由拨叉135R被沿左右方向推动,能够使右侧齿轮56R在侧离合器轴44上沿轴心方向滑动。所述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是使这样的左右拨叉轴132L/132R旋转驱动的装置,并且配置在所述壳体35的前表面上半部。在该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具备:装置箱体131,通过多个螺栓149紧固于所述壳体35的前表面上部;左右一对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在该装置箱体131内左右并排设置;左右一对连结臂(arm)133L/133R,设置于该转向液压缸61L/61R的活塞杆134L/134R的下端和所述左右拨叉轴132L/132R之间。然后,在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中,活塞138L/138R能够上下滑动地内插于液压缸139L/139R内,所述活塞杆134L/134R从该活塞138L/138R的下端面向下方突出。进而,在所述液压缸139L/139R内隔着活塞138L/138R上下分别形成油室141L/141R和弹簧室142L/142R,并且,在该弹簧室142L/142R内的活塞杆134L/134R卷绕有复位弹簧137。所述液压缸工作回路部148对所述油室141L/141R进行供给/排出工作油,安装于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未图示的机体框架。然后,该油室141L/141R分别介由在中途具有管路过滤器147的管油路153/152连接于所述液压缸工作回路部148中的三位二通电磁切换阀151。在该电磁切换阀151中具备滑柱(spool)151a,所述滑柱151a能够通过电磁线圈154/154进行往復滑动,该电磁线圈154/154介由控制器155连接于所述左右的倾斜开关27L/27R。而且,在所述电磁切换阀151中形成有供给工作油的泵口157和泄油口(drainport)158,其中泵口157介由在中途具有管路过滤器147的油路159与由所述发动机32驱动的液压泵145的排出侧连通,该液压泵145的吸入侧介由油路160与壳体35的贮油器144内的过滤器146连通。所述泄油口158介由油路162与所述贮油器144连通。然后,在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具备油路156,所述油路156当位于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内部的所述活塞138L/138R到达相当于侧离合器65L/65R的离合器切断位置的行程时与所述油室141L/141R连通,在从该油路156至所述贮油器144为止的中途部装设有可变式的溢流(relief)阀150,以便能将所述油室141L/141R内的液压在从零至规定值为止的范围进行设定。而且,该溢流阀150介由所述油路162与所述贮油器144连通,并且,其溢流调压弹簧150a介由连杆机构163连接于设置在所述转向杆22的基部的旋转凸轮164。然后,当对所述转向杆22进行左右倾斜操作时,通过该旋转凸轮164使转向杆22的倾斜转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所述连杆机构163。此时,直线运动量也与倾斜操作量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进而,通过输入至该连杆机构163的操作力,使所述溢流阀150的溢流调压弹簧150a压缩来调整溢流设定压。在这样的构成中,当所述转向杆22位于左右中央位置165时,左右的倾斜开关27L/27R皆为OFF,所述电磁切换阀151设定于位置170a,所述油室141L/141R一同连通于贮油器144。于是,所述活塞138L/138R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37的弹性力保持在收缩位置70,所述活塞杆134L/134R不伸长,并且拨叉轴132L/132R不旋转。因此,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04使两个侧齿轮56L/56R都滑动至内方,其卡爪部56La/56Ra卡合于所述中心齿轮55的卡爪部55La/55Ra,两个侧离合器65L/65R处于接合状态。于是,来自所述中间轴43的副变速动力介由中心齿轮55从所述中速齿轮52传递至两个侧齿轮56L/56R,此后,通过所述减速装置34减速之后,传递至左右的行驶车轴46L/46R并被设定为驱动状态,左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L/4R进行等速驱动,处于直线行驶模式。当所述转向杆22例如向左侧倾斜至位置166时,仅所述倾斜开关27L处于ON状态,ON信号输入至所述控制器155,所述电磁线圈154/154根据来自该控制器155的左转弯方向信号进行工作,电磁切换阀151被设定于位置170b,开始进行向所述油室141L的供油。因此,右侧离合器65R保持接合状态,只将左侧齿轮56L滑动操作至外方,其卡爪部56La与所述中心齿轮55的卡爪部55La分离,左侧离合器65L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由于在所述旋转凸轮164设置有融通部,因此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操作不会传递至连杆机构163,所述溢流阀150的溢流调压弹簧150a不被压缩,溢流设定压保持为零。因此,所述活塞138L在所述油室141L/141R向油路156打开之前停止移动。由此该侧齿轮56L的滑动行程未达到推压左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内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的位置,还处于分离的状态,左侧制动器59L也处于切断状态。于是,介由所述中速齿轮52、中心齿轮55传递来的副变速动力传递至右侧齿轮56R之后通过减速装置34进行减速,此后,传递至右行驶车轴46R并被设定为驱动状态,驱动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R。另一方面,由于该副变速动力完全不会传递至左侧齿轮56L,并且左侧制动器59L也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左行驶车轴46L被设定为自由旋转状态,左履带式行驶装置4L不会被驱动。因此,联合收割机1以大的转弯半径缓缓地左转弯,从而进入缓转弯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凸轮164的融通部按照当所述转向杆22到达位置166时消失的方式来设置。而且,当所述转向杆22越过所述位置166并大幅地向左侧倾斜时,仅所述倾斜开关27L的ON状态继续,并且,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操作介由所述旋转凸轮164传递至连杆机构163,并根据其倾斜操作量来压缩所述溢流阀150的溢流调压弹簧150a,切断所述油室141L/141R和贮油器144的连通。因此,所述转向液压缸61L进一步伸长,右侧离合器65R保持接合状态,仅左侧齿轮56L进一步滑动操作至外方,左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内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彼此压接,左侧制动器59L处于接合状态。于是,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R进行驱动的另一方面,左侧齿轮56L通过左侧制动器59L来被固定,左行驶车轴46L介由减速装置34设定为制动状态,左履带式行驶装置4L制动。因此,联合收割机1以比缓转弯模式时更小的转弯半径快速地进行左转弯,从而进入急转弯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急转弯模式中,由于溢流阀150的溢流调压弹簧150a的压缩量与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角度成比例地增加而提高设定压,因此所述油室141L、141R内的压力上升并转向液压缸61L的伸长量增加,由侧制动器59L产生的制动力变大,当达到位置167的最大倾斜角度时,左履带式行驶装置4L设定为完全地锁死。右转弯时也同样,当所述转向杆22向右倾斜至位置168时,电磁切换阀151设定在位置170c,联合收割机1以缓转弯模式进行右转弯,进而,当所述转向杆22越过位置168并大幅地向右侧倾斜时,溢流阀150的设定压提高,联合收割机1能够以急转弯模式进行右转弯,当到达位置169时,右履带式行驶装置4R完全锁死。关于侧离合器机构33的工作构成,还可以参考如图20所示的构成。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检测所述转向杆22的左右倾斜的传感器,除了倾斜开关27L/27R,还设置有倾斜开关28L/28R,将倾斜开关27L/27R作为缓转弯开关27L/27R,将倾斜开关28L/28R作为急转弯开关28L/28R。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构成为能够通过转向电磁阀62的切换进行伸缩,该转向电磁阀62连接于控制器63,并且,在该控制器63连接有所述转弯开关27L/27R/28L/28R。由此,当对所述转向杆22进行左右倾斜操作时,其倾斜位置信号从所述转弯开关27L/27R/28L/28R发送至控制器63,将相当于所希望的模式的开关信号从该控制器63发送至转向电磁阀62。于是,该转向电磁阀62的线圈工作来切换油路,工作油相对于所述转向液压缸61L/61R进行供给/排出,该转向液压缸61L/61R的活塞杆伸长,侧齿轮56L/56R介由所述移位块60L/60R在侧离合器轴44上进行滑动。此时的滑动行程根据所述转向杆22的倾斜角度的大小发生变化,停留在所述侧离合器65L/65R接合/切断位置,或者进行至所述侧制动器59L/59R接合/切断为止。对图12所示的另一方式的侧离合器机构33A进行说明。如图3、图9所示,在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中,作为向所述侧离合器65L/65R的输入构件的中心齿轮55如前所述,介由一对轴承171L/171R与侧离合器轴44一体旋转。与此相对,在图12所示的侧离合器机构33A中,在壳体35内插嵌并固定侧离合器轴44A的左右端部,并且,在该侧离合器轴44A的左右大致中央部介由单个轴承172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中心齿轮55A。由此,能够将该中心齿轮55A独立地支承在被固定的侧离合器轴44A上。对用于支承/啮合/润滑侧离合器机构33的构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9、图11、图13所示,在作为所述侧离合器65L/65R的输出构件的侧齿轮56L/56R中,所述卡爪部56La/56Ra从与所述减速装置34的大径齿轮57L/57R啮合的齿部56Le/56Re的侧面56Lh/56Rh向侧离合器轴44的轴心方向内侧突出,并且绕该轴心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齿56Lf/56Rf的侧面56Lh/56Rh,相对于在所述齿部56Le/56Re的外周形成的12个齿56Lf/56Rf,每隔3个即每隔90度配置有所述卡爪部56La/56Ra。然后,该卡爪部56La/56Ra内的突出高度173在周向/径向都大致均一,形成与所述侧面56Lh/56Rh平行的突出面56Lg/56Rg。在此,以往为了便于齿轮外径的加工等,侧齿轮56L/56R的卡爪部在外周附近的突出高度变低,由此产生的啮合强度的降低量通过横跨多个齿的侧面并宽幅地形成各卡爪部,从而补偿。因此,在侧齿轮56L/56R邻接的卡爪部间的绕轴心的间隔变窄,当所述中心齿轮55与侧齿轮56L/56R的相对转速差大时,两齿轮的卡爪部间的啮合变得困难,嵌入性恶化。因此,如前所述,通过使卡爪部56La/56Ra的突出高度173大致均一,例如,即使仅在单个齿56Lf/56Rf的侧面窄幅地形成卡爪部56La/56Ra,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啮合强度,由此,能够放大邻接的卡爪部56La/56Ra之间的绕轴心的间隔175。如图9所示,在外周配置有所述侧制动器59L/59R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的侧离合器轴44中,在该侧离合器轴44的轴心上贯通形成有轴心油路176,在该轴心油路176上的所述左右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的内方位置,穿孔有以所述轴心油路176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半径油路177L/177R,由这些轴心油路176、半径油路177L/177R形成制动器润滑油路180。然后,在所述侧离合器轴44的左右两端和壳体35之间形成有油槽(油pocket)178L/178R,通过离心力将流入这里的润滑油从所述轴心油路176经过半径油路177L/177R,供给至所述侧齿轮56的外端筒部56Lb/56Rb的内部空间179L/179R内,进而,从该内部空间179L/179R供给至所述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内。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壳体35内的贮油器144的油直接引导向所述油槽178L/178R,也可以构成为使从所述转向液压回路143至贮油器144的中途的排泄油经由这里。而且,作为所述制动器润滑油路180,可以贯通设置将所述制动器箱部35a/35b在径向贯通的贯通油路181L/181R,或者在所述制动器箱部35a/35b的外周面凹设未图示的槽。由此,由壳体35内的齿轮甩溅并使之形成为飞沫化的贮油器144的油变得容易导入所述制动器箱部35a/35b内,能增加供给至所述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的润滑油量。即,所述侧制动器59L/59R构成为使多个侧制动器摩擦构件分别卡定于作为与所述行驶车轴46L/46R连动的连动构件的外端筒部56Lb/56Rb和作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35的制动器箱的制动器箱部35a/35b,并且,设置有制动器润滑油路180,该制动器润滑油路180具有作为旋转支承所述外端筒部56Lb/56Rb的支承轴的侧离合器轴44的轴心油路176和连通于该轴心油路176并在所述侧离合器轴44的表面开口的半径油路177L/177R,由于介由该制动器润滑油路180向侧制动器摩擦构件供给所述壳体35内的润滑油,因此能将润滑油有效地供给至在所述制动器箱部35a/35b内难以进行润滑的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组64L/64R,能谋求侧制动器摩擦构件的寿命的延长。接着,根据图3、图5、图11、图14~图19,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图14所示,该辅助离合器机构30是与所述侧制动器59L/59R相同的摩擦多板式,具有设置在所述左右大径齿轮57L/57R之间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和推压该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拨叉部75b,该拨叉部75b包含在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内。如图14所示,在其中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中,在所述左大径齿轮57L的内侧面的从径向中途部向纸面右方突出的筒状的离合器箱部57La的内周,配置有多个环状的离合器摩擦构件77,将形成于该离合器摩擦构件77的外周缘的卡定部卡在离合器箱部57La的长槽,该离合器摩擦构件77被卡定为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右大径齿轮57R的内侧面的从基部附近向纸面左方突出并内插至所述离合器箱部57La的筒状的离合器箱部57Ra的外周,配置有多个环状的离合器摩擦构件78,该离合器摩擦构件78介由花键被卡定为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然后,这两个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通过相互层叠来形成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就是说,该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配置在将右离合器箱部57Ra的开口侧内插至左离合器箱部57La的开口侧而成的内外两重筒部6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当于该离合器箱部57La的基部内侧的所述左大径齿轮57L的内侧面形成有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承压面。如图3、图11、图14~图16所示,在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中,拨叉轴76与所述左右的减速轴45L/45R平行地横架并固定于所述壳体35内,在该拨叉轴76的外周外嵌有离合器拨叉75的管状的基部75a,辊销182将所述拨叉轴76连同该基部75a一起径向贯通。在该辊销182的一端侧,在从所述基部75a突出的基端部分182a转动自如地支承有旋转辊183,并且,通过头部182a1来防脱落。另一方面,在所述辊销182的另一端侧,在从基部75a突出的突出端182b外嵌有装配用的扣环184,通过该扣环184而使辊销182定位并固定在拨叉轴76。在此,该拨叉轴76的左右端部76a/76b分别轴向滑动自如地内插至插嵌于所述壳体35的左右凹部35c/35d的筒状的支承构件185L/185R内。然后,在该支承构件185L/185R的底面和左右端部76a/76b的外端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拨叉轴76沿轴心方向移动的移动用间隙186L/186R。由此,所述离合器拨叉75、支承该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的拨叉轴76、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该基部75a上的旋转辊183能形成一体并沿轴心方向移动。然后,从能够如此移动的离合器拨叉75向所述离合器箱部57Ra延伸出所述拨叉部75b,并且,该拨叉部75b的U字形开口75b1按照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箱部57Ra横跨其外周面的方式而配置。进而,在所述拨叉部75b的顶端的左侧面和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右侧面间的离合器箱部57Ra上外嵌有推力(thrust)轴承71。由此,通过使离合器拨叉75向箭头187的方向移动,从而能一边由推力轴承71来抑制摩擦,一边由拨叉部75b从右推压旋转中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另一方面,杆轴73与所述拨叉轴76垂直地在前后方向轴支承于所述壳体35的后部,并且,通过用平行于轴心的分割平面分割该杆轴73的前端部,从而形成大致半圆柱状的凸轮体73a。然后,如图16(a)所示,在该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接近旋转轴心的部位在初期状态与所述旋转辊183的外周面接触。在此,在所述拨叉轴76上,在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的左端部和所述左凹部35c附近的壳体35内壁之间卷绕有施力弹簧188,通过该施力弹簧188的弹性力,始终与所述箭头187反方向地对所述离合器拨叉75、拨叉轴76、以及旋转辊183施力,并且,该作用力由所述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承受。由此,当所述杆轴73转动时,能够一边对抗所述施力弹簧188的弹性力,一边以沿着所述凸轮体73a的外周面的方式使所述旋转辊183旋转并推动旋转辊183,并使旋转辊183向拨叉轴76的轴心方向移动。而且,这样的杆轴73的后端突出至所述壳体35之外,在该突出部分外嵌并固定设置有离合器控制杆72的基部72a,该离合器控制杆72的顶端介由连杆机构115连结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并与之连动。在如以上所示的构成中,当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倾斜操作时,介由所述连杆机构115推拉所述离合器控制杆72来使杆轴73转动,与所述旋转辊183的外周面接触的凸轮体73a也进行转动。此时,如图16(a)、图16(b)所示,随着凸轮体73a的绕轴心的旋转,与所述旋转辊183接触的部位从平面部73a1移动至剖面锐角形状的边缘端部73a2,该旋转辊183在推压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箭头187的方向被无级地推动。当杆轴73进一步转动并且凸轮体73a的外周曲面部73a3与旋转辊183的外周面接触时,通过所述施力弹簧188的弹性力,所述旋转辊183在与箭头187反方向被无级地推动。通过这种方式,与该旋转辊183一体移动的离合器拨叉75向箭头187所示的左方移动,当以将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夹持在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拨叉部75b和左大径齿轮57L之间的方式对其进行推压时,辅助离合器机构30被设定为能够在大径齿轮57L/57R间输出传递扭矩的状态。由此时的拨叉部75b产生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与由所述凸轮体73a产生的旋转辊183的推动量相对应,如前所述,根据旋转辊183的外周面与凸轮体73a的接触部位的变化能使该推动量无级地增减。因此,当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处于图11所示的杆导向部24a的位置80时,离合器控制杆72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189,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以图16(a)所示的垂直状态与旋转辊183的外周面接触。因此,旋转辊183的推动量为0,通过所述拨叉部75b完全不推压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在左右大径齿轮57L/57R之间,完全不介由辅助离合器机构30进行扭矩的传递。接着,当使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移动至位置81时,离合器控制杆72转动至位置190,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以从所述垂直状态向箭头289的方向转动的姿势与旋转辊183的外周面接触。因此旋转辊183的推动量增加,通过所述拨叉部75b推压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间被压接,左右大径齿轮57L/57R间以低传递扭矩被连结。而且,当使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移动至位置82时,离合器控制杆72转动至位置191,凸轮体73a的边缘端部73a2如图16(b)所示与旋转辊183的外周面进行接触。因此,旋转辊183的推动量进一步增加,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也因所述拨叉部75b而增加,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间被更强力地压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图11所示,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的设定操作件119,除了手动的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之外,还具备连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的脚踏式踏板116,以仅在该踏板116的踩踏操作时,才能变更至由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传递扭矩以上的高传递扭矩的方式构成其连杆机构。在该情况下,所述离合器控制杆72转动至位置189a,凸轮体73a从图16(b)的状态进一步向箭头289的方向转动,旋转辊183的推动量进一步增加,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间被更强力地压接。对使用了以上所示构成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转向动作进行说明。如图3、图11、图14所示,在干地行驶时,事先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保持在位置80,将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设定为大致零。由此,能不受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影响地进行直线行驶、缓转弯、急转弯。在湿地行驶时,事先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保持在位置81,将辅助离合器机构30设定为低传递扭矩的传递状态。由此,在所述直线行驶模式中,由于两个侧离合器65L/65R为接合状态,因此不发生由辅助离合器机构30进行的动力传递。在所述缓转弯模式中,例如,当切断左侧离合器65L时,由于在转弯内侧的左行驶车轴46L介由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赋予了低传递扭矩的驱动力,因此即使该行驶车轴46L的行驶阻力较大,该行驶车轴46L也不停止并且稍微被旋转驱动,能按照操作者意图的转弯半径进行缓转弯。在行驶阻力更大的超湿地行驶时,事先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保持在位置82,将辅助离合器机构30设定为高传递扭矩的传递状态。由此,在所述缓转弯模式中,例如,当切断左侧离合器时,由于在转弯内侧的左行驶车轴46L被赋予更大的驱动力,因此即使该行驶车轴46L因行驶阻力而被制动,该行驶车轴46L也不停止而被强劲地旋转驱动,能维持缓转弯状态。然后,在这样的缓转弯中,操作者判断为行驶阻力超过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传递扭矩的情况下,对所述踏板116进行踩踏操作,使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暂时进一步增加。于是,行驶车轴46L不停止而被更强劲地旋转驱动,能保持缓转弯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在使侧制动器59L/59R有效进行的所述急转弯模式中,设定为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能够滑动(slip)的范围内,因此,辅助离合器机构30不会妨碍急旋转动作。如以上所示,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中,在将来自作为所述各输出构件的左右侧齿轮56L/56R的驱动力传递给左右行驶车轴46L/46R的作为左右中间传动构件的大径齿轮57L/57R分别连接多个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并通过将该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相互层叠来形成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用作为推压单元(member)的离合器拨叉75推压该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而能够将任意的传递扭矩在所述大径齿轮57L/57R间进行传递。如此,由于用通常的摩擦多板式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来构成了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离合器部,因此不需要复杂且大的装置就能将驱动力的一部分减少为任意的传递扭矩,能够谋求零件成本的降低和维护性的提高、以及由设置空间的缩小的而带来壳体的小型化。而且,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具备:作为所述推压单元的离合器拨叉75;作为单元支承轴的拨叉轴76,支承该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并且横架于所述壳体35内;作为辊状的单元侧旋转体的旋转辊183,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基部75a;杆轴73,通过设置在一端的作为凸轮部的凸轮体73a的绕轴心旋转,将所述旋转辊183沿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推压方向推动。因此,与如以往那样,在形成于离合器拨叉的基部的缺口凹部卡合作为杆构件的离合器控制杆的顶端之后,将该离合器拨叉沿离合器摩擦构件组推压方向推动的情况相比,不用担心因零件精度/装配精度而产生的松动,还能减少由离合器控制杆72、离合器拨叉75间的接触产生的摩擦,谋求操作精度/操作效率的大幅的提高。对用于润滑/安装/配置如上所述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中的构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关于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如图14所示,如前所述,虽然设置于由所述左右离合器箱部57La/57Ra形成的内外两重筒部62之间,但在其中内侧的离合器箱部57Ra形成有:第一连通油路283,在轴心方向贯通齿轮毂部57Rb并将离合器箱部57Ra内的油槽288连通于贮油器144;多个第二连通油路284,在径向内外贯通离合器箱部57Ra。需要说明的是,代替所述第一连通油路283,也可以在所述左右减速轴45L/45R的轴心上分别贯通形成左右轴心油路285L/285R,并通过该轴心油路285L/285R将所述油槽288连通于贮油器144。这样,贮油器144内的油通过由所述第一连通油路283或者轴心油路285L/285R形成的第一润滑油路286导入至离合器箱部57Ra内的油槽288,通过由所述第二连通油路284形成的第二润滑油路287供给至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内。如以上那样,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3中,在将离合器箱部57La/57Ra对置形成而成的内外两重筒部62之间配置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该离合器箱部57La/57Ra是作为所述左右中间传动构件的大径齿轮57L/57R的各自直径不同的筒部,并且,在作为该内外两重筒部62之中的内侧筒部的离合器箱部57Ra的内部设置有:导入所述壳体35内的润滑油的第一润滑油路286,以及从该离合器箱部57Ra的内部向所述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引导润滑油的第二润滑油路287。由此,能够有效地将润滑油供给至位于内外两重筒部62之间而难以润滑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能够谋求离合器摩擦构件77/78的寿命的延长。关于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如图15、图16所示,在从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连同拨叉轴76一起贯通的辊销182的基端部分182a上外嵌有筒状的轴承192,所述旋转辊183介由该轴承19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基端部分182a。然后,该轴承192能够使用例如滚针轴承、无油自润滑轴承(DUBuch)等干式轴承。由此,能减轻所述辊销182的基端部分182a的外周面182a2与所述旋转辊183的毂部的内周面183a之间的摩擦力,将所述杆轴73的旋转力高效地转换为向所述拨叉轴76的轴心方向的移动力,从而能顺利地进行由所述离合器拨叉75进行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对图17所示的另一方式的辊销182A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所述辊销182如前所述从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在径向贯通拨叉轴76,通过在其突出端182b外嵌扣环184,从而相对于所述基部75a进行定位并固定。对此,图17所示的辊销182A轴长较短,其顶端通过焊接等固定设置于基部75a的外周,在该顶端的外周转动自如地支承有所述旋转辊183。由此,不需要用于定位并固定的所述扣环184,能够谋求由零件件数的削减带来的零件成本的降低和维护性的提高。对图18所示的另一方式的杆轴193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在所述杆轴73中,如前所述,在其大致半圆柱状的凸轮体73a形成有所述平面部73a1、剖面锐角形状的边缘端部73a2、以及外周曲面部73a3。对此,在图18所示的杆轴193设有凸轮轮廓面部193a2以代替所述边缘端部73a2。该凸轮轮廓面部193a2呈向径向内侧以剖面R形状进行切除的平滑的形状,并且,通过以该凸轮轮廓面部193a2为边界连接设置平面部193a1和外周曲面部193a3,从而形成凸轮体193a。当转动所述杆轴193时,虽然旋转辊183通过凸轮体193a的凸轮轮廓面部193a2被推动,但从所述杆轴193的旋转中心195至凸轮轮廓面部193a2上的任意的接触部的距离197比在大致半圆柱状的所述凸轮体73a上的距离196短。由此,与所述凸轮体73a的情况相比,杆轴193的转动操作中所需的操作力小,并且还能够减小与所述旋转辊183的摩擦。进而,对图19所示的另一方式的杆轴198进行说明。该杆轴198由轴主体198a、在该轴主体198a前端的轴端面198a1从向径向偏心的位置向轴心方向突出的辊销部198b、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该辊销部198b的旋转辊部198c所构成。当转动所述杆轴198时,通过所述旋转辊部198c的外周面198c1来推动旋转辊183,但与所述杆轴193的情况相同,从所述杆轴198的旋转中心200至旋转辊部198c的外周面198c1上的任意的接触部的距离199比在大致半圆柱状的所述凸轮体73a上的距离196短。由此,与该凸轮体73a的情况相比,杆轴198的转动操作中所需的操作力小,并且还能减小与所述旋转辊183的摩擦。需要说明的是,与所述辊销182相同,在所述杆轴73/193/198也外嵌有筒状的轴承201,杆轴73/193/198介由该轴承201相对于壳体35的毂部转动自如地被支承。然后,在该轴承201也能够使用所述滚针轴承或者无油自润滑轴承(DUBuch)等干式轴承。由此,能够减轻在杆轴73/193/198的外周面和所述壳体35的毂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将所述杆轴73/193/198的旋转力高效地转换为向所述拨叉轴76的轴心方向的移动力,能顺利地进行由所述离合器拨叉75进行的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接着,根据图4~图7、图9、图11、图14,对由所述所述的构成形成的、所述侧离合器机构33的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和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的配置构成进行说明。如前所述,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在通过多个螺栓149紧固于壳体35的前表面上部的装置箱体131内容纳左右一对的转向液压缸61L/61R,并且,通过将左右一对的连结臂133L/133R分别连结于该转向液压缸61L/61R的活塞杆134L/134R而构成,如图4所示,配置在所述壳体35的前表面上半部。另一方面,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通过设置支承于拨叉轴76的离合器拨叉75,并且将离合器控制杆72连结于通过凸轮体73a推动该离合器拨叉75的旋转辊183的杆轴73而构成,如图5所示,配置在所述壳体35的后表面大致中央部。然后,如图6、图7、图11所示,所述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和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按照隔着壳体35,正面观察时其大部分在重叠的位置上相互对置的方式来配置。如以上那样,在行驶变速箱2中,由于在所述行驶变速箱2的壳体35的一侧和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分开配设进行所述侧离合器65L/65R、侧制动器59L/59R的接合/切断的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以及进行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的变更的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因此能在壳体35的周围无干涉地构成所述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30和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这两个操作系统。接着,对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另一方式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辅助离合器机构30A存在离合器拨叉75的形状与辅助离合器机构30有些不同等的不同点,但几乎是与图14~图16等所示的前述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重复的事项的说明,仅对前述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的说明中不包含的事项进行说明,但其中也存在相当于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中未明确图示或者说明的事项。因此,在以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的说明之中所举的事项中,包含也适用于前述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事项,其说明也可作为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补充说明。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中,在拨叉部75b的左侧面和摩擦构件组67的右侧面之间的离合器箱部57Ra上从右开始依次外嵌有推力轴承71和环状的垫圈(collar)70,介由该推力轴承71/垫圈70来抑制摩擦,并且,通过拨叉部75b能够从右推压旋转中的摩擦构件组67。除此之外,在离合器拨叉75的基部75a,从其大致左半部在上方隆起有毂部75a1,在该毂部75a1内在前后方向轴支承有辊轴69,凸轮辊74能够转动地游嵌于该辊轴69的后端部。另一方面,杆轴73相对于所述拨叉轴76垂直且在前后方向轴支承于所述壳体35的后部,在该杆轴73的前端形成的大致半圆柱状的凸轮体73a在其平面部73a1抵接于所述凸轮辊74的外周面。该杆轴73的后端突出至所述壳体35之外,在该突出部分固定设置有离合器控制杆72的基部,该离合器控制杆72的顶端介由连杆机构115连结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并与之连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左大径齿轮57L花键嵌合于所述减速轴45L的内端部之后,通过装配用的扣环91和用于支承减速轴45L的圆锥滚轮轴承86从内外夹持固定,并且,所述右大径齿轮57R花键嵌合于所述减速轴45R的内端部之后,也通过装配用的扣环87和用于支承减速轴45R的圆锥滚轮轴承88从内外夹持固定。由此,如前所述,即使摩擦构件组67被拨叉部75b从右推压,左右大径齿轮57L/57R的位置也不会改变,能使该大径齿轮57L/57R和所述侧齿轮56L/56R的啮合变为稳定的构成。在如以上那样的构成中,当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倾斜操作时,介由所述连杆机构115推拉所述离合器控制杆72来使杆轴73发生转动,所述凸轮辊74被该杆轴73的凸轮体73a的外周曲面部73a2向左侧推动。于是,安装有该凸轮辊74的离合器拨叉75如箭头79所示向左方移动,所述摩擦构件组67通过以夹持于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拨叉部75b和左大径齿轮57L之间的方式被推压,辅助离合器机构30A被设定为在大径齿轮57L/57R间能够输出传递扭矩的状态。由此时的拨叉部75b产生的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与由所述凸轮体73a的外周曲面部73a2产生的凸轮辊74的推动量相对应,如前所述,将凸轮辊74的外周面与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抵接的情况设为最小,并能通过杆轴73的转动来使其无级地增加。由此,辅助离合器杆24在图21所示的位置80的切断状态下,由于拨叉部75b在图22所示的位置90,完全不推压摩擦构件组67,在左右大径齿轮57L/57R间完全不会进行介由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扭矩的传递。因此,当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倾斜至图21所示的位置81时,所述拨叉部75b移动至图22所示的位置90A,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增加至图22所示的行程83,摩擦构件77/78间进行压接。于是,左右大径齿轮57L/57R间以低传递扭矩连结。而且,当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倾斜至图21所示的位置82时,所述拨叉部75b移动至图22所示的位置90B,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增加至图22所示的行程84,摩擦构件77/78间进行更强地压接。关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的位置80/81/82,由图21所示的杆导向部92的导向槽92a来规定,能够介由该导向槽92a引导并保持传递扭矩的设定动作,通过这些辅助离合器杆24和杆导向部92来构成传递扭矩的设定操作件119。然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92a由前后延伸的主槽部92a3和从该主槽部92a3的侧边缘向侧方延伸的保持部92a0/92a1/92a2构成,将存在于所述主槽部92a3内的辅助离合器杆24向侧方倾斜,以便能够插入并保持在分别与所述位置80/81/82对应的保持部92a0/92a1/92a2内。进而,在该保持部92a0、/92a1/92a2附近的杆导向部92的表面92b按照路面状况的等级顺序分别显示有与行驶路的路面状况相对应的标识“干地”、“湿地”、“超湿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中,如前所述,能够用两级的不同的传递扭矩连结右行驶车轴46R和左行驶车轴46L,但与前述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相同,也可以进一步增加级数,或者,使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的倾斜位置能够无级地设定,将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的变化设为无级,能将介由该摩擦构件组67传递的传递扭矩无级地更精细地进行变更,而不是有级的变更。除此之外,与辅助离合器机构30相同,如图21所示,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的传递扭矩的设定操作件119除了手动的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之外,还具备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相连的脚踏式的踏板116,构成为仅在该踏板116的踩踏操作时,能够变更至由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传递扭矩以上的高传递扭矩。该踏板116从所述连杆机构115分支,并且介由具备空转(lostmotion)装置的连杆115a,连接于所述拨叉部75b,当对踏板116进行踩踏操作时,所述拨叉部75b移动至图5所示的位置90C,使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量增加至图22所示的行程85。如以上那样,在联合收割机1的行驶变速箱2中,由于在所述左右的行驶车轴46L/46R之间设置了能将该行驶车轴46L/46R的一方的驱动力减小为任意的传递扭矩并传递至另一方的行驶车轴的、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因此,即使像例如湿地行驶时那样行驶阻力较大,也能够通过用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设定的传递扭矩使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在本实施例中为左行驶车轴46L)旋转驱动,防止转弯半径变小的情况,能够可靠地得到所希望的缓转弯。进而,在如超湿地那样行驶阻力更大的路面进行缓转弯的情况下,通过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能够将传递扭矩变更为适合该行驶阻力的大小,防止转弯内侧的行驶车轴(在本实施例中为左行驶车轴46L)制动的情况并获得缓转弯,提高操纵稳定性。除此之外,即使在作业中的行驶阻力不仅根据如上所述的干地/湿地的不同或者湿地的泥泞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还根据如农场表面的倾斜或凹凸等农场内条件而时时刻刻变化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可变容量型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随时将传递扭矩变更为适合该行驶阻力的大小,使行驶中的转弯操作量与转弯半径的关系保持恒定,除了所述操纵稳定性,转弯操作的感觉(feeling)和转弯精度也能显著地提高。而且,由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构成为能够将所述传递扭矩设定为大致零的状态,因此当行驶路为干地或柏油路时,根据操作者的判断,能使传递扭矩不会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输出,能提高操纵稳定性及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的耐久性。此外,能够将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的所述传递扭矩设定为所希望的值的设定操作件119配置在联合收割机1的驾驶席23附近,因此操作者能根据行驶路的路面状况通过所述设定操作件119将所述传递扭矩立即设定为所希望的值。而且,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构成为,使作为用于推压该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单元而形成于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拨叉部75b与所述设定操作件119相连,而使对所述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力变更自如,因此通过所述拨叉部75b,不改变左右的大径齿轮57L/57R的位置就能使摩擦构件77/78彼此进行压接,能够使该大径齿轮57L/57R和作为所述输出构件的侧齿轮56L/56R之间的啮合等的卡合稳定化,使零件寿命延长,并且能够抑制噪音。除此之外,所述设定操作件119由设定所述传递扭矩的手动杆即辅助离合器杆24和形成对通过该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的传递扭矩的设定动作进行引导的导向槽92a的杆导向部92构成,并且,由于在该杆导向92的表面92b按照该路面状况的等级顺序显示有与行驶路的路面状况相对应的标识,在本实施例中为“干地”、“湿地”、“超湿地”,因此操作者变得容易掌握和确认操作目的位置,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由辅助离合器杆24的传递扭矩的设定操作。而且,所述设定操作件119具备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A(30)相连的踏板116,并构成为仅在该踏板116的操作时,能够变更为由作为所述手动杆的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传递扭矩以上的高传递扭矩,因此即使在缓转弯中用辅助离合器杆24设定的传递扭矩变得低于行驶阻力,也能通过操作者进行判断并操作踏板116,来使传递扭矩暂时增大,能不用停止转弯操作即可继续进行缓转弯。接着,根据图23~图26,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30A的另一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与使用于各要素的符号相同的符号是指具有与辅助离合器机构30相同或者同等功能的要素,对于附有相同符号的要素,除非特别需要,否则省略其说明。图23所示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B作为相当于所述大径齿轮57L/57R的构件,具备左大径齿轮93以及右大径齿轮94。在所述右大径齿轮57R一体形成有离合器箱部57Ra,但是,与之相对地,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B的右大径齿轮94未形成相当于离合器箱部57Ra的部分,作为相当于该离合器箱部57Ra的构件,将独立于大径齿轮94的离合器箱101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花键嵌合于所述减速轴45R上。在这样的离合器箱101和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左大径齿轮93的离合器箱部93a(相当于所述左大径齿轮57L的离合器箱部57La)之间设置有摩擦构件组67。这样,辅助离合器机构30B按照能简化大径齿轮(在本实施例中为右大径齿轮94)的构造来构成,从而谋求零件成本的降低。右大径齿轮94与所述大径齿轮57R相同,即花键嵌合于所述减速轴45R的内端部之后,通过装配用的扣环87和减速轴45R支承用的圆锥滚轮轴承88被夹持固定为不能轴心方向滑动。另一方面,所述离合器箱101的基部101a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花键嵌合在所述扣环87与外嵌固定于所述减速轴45R的最内端的扣环102之间的减速轴45R上。另一方面,在所述左减速轴45L的内端部花键嵌合有左大径齿轮93,并且,只有其外端抵接于用于支承所述减速轴45R的圆锥滚轮轴承86。这样,所述大径齿轮93能够内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花键嵌合在减速轴45L上。在该大径齿轮93的离合器箱部93a的内周和所述离合器箱101的外周之间设置有所述摩擦构件组67。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离合器箱部93a的基部内侧形成有所述摩擦构件组67的承受面。在该摩擦构件组67的右侧面,也从右开始依次外嵌有推力轴承71、通过固定在离合器箱101的外周的扣环108限制向右方的移动的垫圈103,介由邻接于所述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的拨叉部75b的推力轴承71/垫圈103,由此能通过拨叉部75b从右推压旋转中的摩擦构件组67。在此,在该离合器箱101中,圆板状的弹簧盖106卡定于固定在其左端内周的环105,在该弹簧盖106和所述减速轴45R的左端面之间装设有调整弹簧107,并通过该调整弹簧107的弹性力,所述摩擦构件组67轻轻地接合。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倾斜操作来转动杆轴73,将离合器拨叉75如箭头79所示移动向左方时,根据其移动量,所述离合器箱101外周的摩擦构件组67以夹在所述离合器拨叉75的拨叉部75b与左大径齿轮93之间的方式被推压,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B设定规定的传递扭矩。该传递扭矩能够根据所述杆轴73的转动角度使其值变化。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B中,在需要将传递扭矩设定为大致零的状态的情况下,取下所述调整弹簧67即可。图24所示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C具备左右大径齿轮95/96以作为相当于左右的大径齿轮75L/75R的构件,设有贯通右大径齿轮96的推杆89以作为用于推压摩擦构件组67的推压单元。通过从所述大径齿轮96的外侧操作该推杆89,能够直接推压摩擦构件组67。辅助离合器机构30C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省略了所述辊轴69/凸轮辊74/离合器拨叉75/拨叉轴76。在该辅助离合器机构30C中,右大径齿轮96由齿轮主体96b、从该齿轮主体96b的基部附近向左方突出的筒状的离合器箱部96a构成。然后,在所述齿轮主体96b内与所述减速轴45R平行地穿孔有贯通孔96b1,在该贯通孔96b1内能够滑动地插通有所述推杆89。在此,在所述大径齿轮96的齿轮主体96b的基部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外嵌于所述减速轴45R的安装环109,该安装环109和所述齿轮主体96b通过装配用的扣环117/118从内外被夹持固定。然后,在所述安装环109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地外嵌有推力轴承110,在该推力轴承110的右侧面抵接有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A中的杆轴73的凸轮体73a。另一方面,所述推杆89的左端介由环状的垫圈112与摩擦构件组67的右侧面抵接,该摩擦构件组67设置在所述减速轴45L的内端部的左大径齿轮95的离合器箱部95a的内周与所述右大径齿轮96的离合器箱部96a的外周之间。而且,在该摩擦构件组67中,在设于其左侧面的环状的垫圈113和左大径齿轮95的齿轮主体95b的基部的右侧面之间装设有施力弹簧111,所述摩擦构件组67通过该施力弹簧111的弹性力始终被向推杆89侧施力。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倾斜操作来转动杆轴73时,该杆轴73的凸轮体73a转动,通过该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外周曲面部73a2,介由所述推力轴承110向左方推动推杆89。于是,所述摩擦构件组67以夹在所述垫圈112和由所述施力弹簧111施力的垫圈113之间的方式被推压,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C设定规定的传递扭矩。该传递扭矩能根据所述杆轴73的转动角度使其值变化。然后,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C中,在需要将传递扭矩设定为大致零的状态的情况下,取下所述施力弹簧111即可。图25所示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D设有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的大径齿轮98以作为相当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C中的右大径齿轮96的构件,,从外侧操作该大径齿轮98并将其向左大径齿轮97推动,介由大径齿轮98能够间接地推压摩擦构件组67,由此省略所述滚轴69/凸轮辊74/离合器拨叉75/拨叉轴76。在该辅助离合器机构30D中,右大径齿轮98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花键嵌合在所述减速轴45R的内端部上,并且由齿轮主体98b、从该齿轮主体98b的基部附近向左方突出的筒状的离合器箱部98a、同样地从齿轮主体98b的基部向右方突出的筒状的滑动部98c构成。然后,在该滑动部98c的右端外嵌固定有推力轴承110,与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B相同,在该推力轴承110的右侧面抵接有扭矩变更操作装置68A中的杆轴73的凸轮体73a。而且,在左大径齿轮97的离合器箱部97a的内周与所述离合器箱部98a的外周之间设置有所述摩擦构件组67,在该摩擦构件组67的右侧面与右大径齿轮98的齿轮主体98b的左侧面之间装设有施力弹簧114,并通过该施力弹簧114的弹性力,所述摩擦构件组67轻轻地接合。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对所述辅助离合器杆24进行倾斜操作来转动杆轴73时,该杆轴73的凸轮体73a转动,通过该凸轮体73a的平面部73a1/外周曲面部73a2,大径齿轮98整体介由所述推力轴承110被推动向左方。于是,所述摩擦构件组67通过作为推压单元的齿轮主体98b,以夹在所述施力弹簧114和左大径齿轮97之间的方式被推压,在辅助离合器机构30D设定规定的传递扭矩。然后,该传递扭矩能根据所述杆轴73的转动角度使其值变化。图26所示的辅助离合器机构30E是在所述辅助离合器机构30D中的左大径齿轮97和摩擦构件组67之间设置推力轴承100以作为承受面的机构。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设置了相对于左右行驶车轴进行动力的断开/连接的左右侧离合器、以及在侧离合器切断状态下能对来自该左右侧离合器的各输出构件进行制动的左右侧制动器的、包含履带式车辆的所有作业车辆的行驶变速箱。附图标记说明1联合收割机(作业车辆)2行驶变速箱23驾驶席24辅助离合器杆(手动杆)30/30A/30B/30C/30D/30E辅助离合器机构35壳体35a/35b制动器箱部(制动器箱)44侧离合器轴(支承轴)46L/46R行驶车轴56L/56R侧齿轮(输出构件)56La/56Ra外端筒部(连动构件)57L/57R/93/94/95/96/97/98大径齿轮(中间构件)57La离合器箱部(外侧筒部)57Ra离合器箱部(内侧筒部)59L/59R侧制动器62内外两重筒部65L/65R侧离合器67(离合器)摩擦构件组68扭矩变更操作装置73/193/198杆轴73a/193a凸轮体(凸轮部)75离合器拨叉(推压单元)75a基部75b拨叉部(推压单元)76拨叉轴(单元支承轴)77/78(离合器)摩擦构件89推杆(推压单元)92杆导向部92a导向槽92b表面98b齿轮主体(推压单元)116踏板119设定操作件130接合/切断操作装置176轴心油路177L/177R半径油路180制动器润滑油路183旋转辊(单元侧旋转体)286第一润滑油路287第二润滑油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