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35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停车困难问题已提上议程。但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受本身设计限制,不能实现急转弯,停车时前后拥挤,特别是前后有车近靠的情况下将夹在中间汽车开出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专利公告号CN103496410A,公告日2014年1月8日,公告了名称为“一种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及一种汽车移动装置”的专利,专利中两支撑架位于汽车底盘左右两侧,支撑架安装有滚轮和履带,两支撑架由液压系统负责关闭与打开,装置由汽车本身发动机提供动力,使用滚轮时可实现横向移动,该专利解决了即使在拥挤的停车场,也可以随意地把车停靠好或者把开出;不过滚轮和履带在移动角度上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适用性强、结实、稳固、解决了车辆移动角度受限问题的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它包括有传动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支撑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X型升降架结构,其顶端与车身底部固定,其底端与支撑移动机构连接,由传动机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由液压泵和液压缸组成,其中,所述的液压泵安装在支撑移动机构上,液压缸一端与升降机构中部的受力固定柱固定,另外一端固定在支撑移动机构上,该液压缸把液压泵传递过来的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平台和移动脚轮,其中,移动脚轮固定在支撑平台底部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脚轮为万向轮,根据汽车受到的力不同,可使得汽车朝着力的方向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液压机构,全自动化程度高,并且采用液压稳定性好,出现故障概率小,效率高。

2、万向轮可以往各个方向上进行转动,促使操作者可以将车往各个方向上推动,可解决横向移车问题。

3、车辆小幅度移动只需人力推动,无需燃料,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传动机构,1-1—液压泵,1-2—液压缸,2—升降机构,3—支撑移动机构,3-1—支撑平台,3-2—移动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包括有传动机构1、升降机构2以及支撑移动机构3,其中,升降机构2为X型升降架结构,其顶端与车身底部连接,起到固定车身的作用,其底端与支撑移动机构3连接;传动机构1由液压泵1-1和液压缸1-2组成,液压泵1-1安装在支撑移动机构3上,液压缸1-2一端与升降机构2中部的受力固定柱固定,另外一端固定在支撑移动机构3上,该液压缸1-2把液压泵1-1传递过来的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与升降机构2的配合下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带动汽车上升或下降;支撑移动机构3包括支撑平台3-1和移动脚轮3-2,移动脚轮3-2固定在支撑平台3-1底部的四个角处,该移动脚轮3-2为万向轮,根据汽车受到的力不同,可使得汽车朝着力的方向运动。

操作者可将车辆停在任意方向或任意位置,当汽车需要短距离移动时,液压泵1-1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液压缸1-2接收液体压力能后,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升降机构2使支撑平台3-1和四个万向脚轮往下移动,当万向轮刚刚接触地面时,万向轮不受车身重力,仍是车辆四个轮胎承受车辆的所有重力。此后,传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继续配合工作,车身的重力完全落在支撑平台3-1下方四角的四个万向轮上,此时的车辆已经被抬起,四个车轮已经完全与地面分离,不再承受车辆本身重力,升降机构2停止运动,此时,操作者只需给车辆理想方向上一个足够大的力,就可以使得车辆往理想的方向上移动。由于推动过程中四个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轮有旋转结构,所以当推动到指定位置后,操作者仍可对车辆进行位置上和方向上的调整。当移动完毕后,传动机构1带动升降机构2运动,车身逐渐下落,直到车轮与地面有接触时,车辆不再下落,此后车轮开始承受车辆所有重量,而四个万向轮也随着整个机构做向上直线运动,不在与地面接触,也不再承受车辆本身重力。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液压机构,全自动化程度高,并且采用液压稳定性好,出现故

障概率小,效率高。

2、万向轮可以往各个方向上进行转动,促使操作者可以将车往各个方向上推动,可解决横向移车问题。

3、车辆小幅度移动只需人力推动,无需燃料,环保节能。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