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火灾逃生机构,主要用于客车乘客的火灾及危急情况的逃生,也可以用于其它车辆的乘客逃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客车是没有专门的逃生通道的,出现紧急状态的主要逃生办法是砸窗逃生。由于跳窗的不便和低效率,往往伤亡很大逃生成功率低。特别是在火灾时,由于烟雾有毒,车内通风条件差,窒息是乘客死亡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一种能够帮助乘客快速逃生、提高逃生成功率的客车逃生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客车火灾逃生机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方便乘客的快速逃生;(2)驱使车中的烟雾快速扩散。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火灾逃生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侧板的一段或全段为能够向上翻开的可仰翻段落,为乘客提供逃生的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的可仰翻段落与车体的顶板边缘相铰接以使可仰翻段落能够相对于车体的顶板在客车左右方向上向上翻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客车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缸体与客车顶部相铰接且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侧板可仰翻段落相铰接以驱动可仰翻段落向上翻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侧板的可仰翻段落与车体顶板上相对应的段落连成一体构成倒U字形的可上翻车板组件,所述可上翻车板组件整体向上翻开为乘客提供逃生的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客车顶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与客车顶部不翻仰部分相铰接且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可上翻车板组件相铰接以驱动可上翻车板组件向上翻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客车车厢的地板上还安装有下车板,所述下车板一侧边缘与车厢地板外边缘相铰接,当可仰翻段落翻开形成逃生出口后,乘客沿向外翻出的下车板下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车板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阶梯面;可仰翻段落未翻开时,阶梯面一侧朝向车厢地板;当可仰翻段落翻开时,阶梯面一侧朝外、作为乘客下车的阶梯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车板为伸缩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固定可仰翻段落与客车不翻仰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客车不翻仰部分上且能够相对于客车不翻仰部分移动的插销,所述可仰翻段落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伸出端相配合的销孔;
所述插销伸出端的底面沿插销伸出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插销伸出端的外侧面沿插销伸出方向向内侧倾斜设置;所述销孔的底壁和外侧内壁同样为倾斜设置,并分别与插销伸出端的底面和外侧面呈面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车体侧板的一段或全段为能够向上翻开的可仰翻段落,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构成无障碍、宽敞的逃生出口,方便了乘客的逃生;(2)本发明形成的逃生出口同时也是一个大面积的通风口,能够驱使车中的烟雾快速扩散,减少火灾伤亡;(3)本发明包括侧开和顶开两种方案,侧开方案具有结构轻便、布置方便、打开速度快的优点,顶开的优势在于顶部一同翻开,形成的通风面积大,能够使烟雾由顶部快速散开;(5)本发明还设置有下车板,正常行驶时下车板可收纳与乘客脚下,逃生时可将下车板快速翻转到车外,乘客沿下车板形成的阶梯可安全、快速地逃离客车,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同时还避免了乘客跳车逃生受伤;(6)本发明还设置有锁紧装置,且插销的底面和外侧面均为倾斜设置,正常行驶时可保证可仰翻段落始终与车体其它部位紧固贴合,保证了车体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7)下车板为伸缩式,可以确保下车板打开后下端接近地面或与地面接触,避免乘客逃生时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仅车体侧板的可仰翻段落向上翻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体侧板的可仰翻段落与车体顶板相应段落共同构成可上翻车板组件并一同向上翻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方案中可上翻车板组件未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火灾逃生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侧板的一段或全段为能够向上翻开的可仰翻段落1,为乘客提供逃生的出口。
本发明提出了两种可仰翻段落1进行翻开的方案:
方案一为侧开方案,如图1,所述侧板的可仰翻段落1与车体的顶板边缘相铰接以使可仰翻段落1能够相对于车体的顶板在客车左右方向上向上翻开;
所述客车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缸2,所述第一驱动缸2的缸体与客车顶部相铰接且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侧板可仰翻段落1相铰接以驱动可仰翻段落1向上翻开。
方案二为顶开方案,如图2和3,所述左右侧板的可仰翻段落1与车体顶板上相对应的段落连成一体构成倒U字形的可上翻车板组件3,所述可上翻车板组件3整体向上翻开为乘客提供逃生的出口;
所述客车顶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缸4,所述第二驱动缸4的缸体与客车顶部不翻仰部分相铰接且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可上翻车板组件3相铰接以驱动可上翻车板组件3向上翻仰;
为避免可上翻车板组件3在开闭时与车体其它部分发生干涉,可将可上翻车板组件3中侧板的前边缘设置为倾斜走向。
作为上面两个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客车车厢的地板上还安装有下车板5,所述下车板5一侧边缘与车厢地板外边缘相铰接,当可仰翻段落1翻开形成逃生出口后,乘客沿向外翻出的下车板5下车。图1中展现了方案一中下车板5翻出时的结构,方案二与方案一在应用下车板5方面结构类似,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板5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阶梯面;可仰翻段落1未翻开时,阶梯面一侧朝向车厢地板;当可仰翻段落1翻开时,阶梯面一侧朝外、作为乘客下车的阶梯使用。
或者,下车板5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光滑面,当可仰翻段落1翻开时,光滑面一侧朝外翻开,从而在下车板5后,乘客可沿光滑面快速逃离车厢。
优选地,所述下车板5为伸缩式:包括本体和伸出板,所述本体内有空腔,当客车正常行驶时,伸出板收纳在本体的空腔中,当需要使用下车板5逃生时,伸出板由空腔中伸出,提供足够的长度以避免乘客逃生时受伤;进一步地,可以使下车板5末端与地面接触,为下车板5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下车板5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段伸缩的结构方式。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可仰翻段落1与客车不翻仰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装置6。图3中标示出了方案二中锁紧装置6的位置。方案一与方案二在锁紧装置6的安装位置方面设置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安装在客车不翻仰部分上且能够相对于客车不翻仰部分前后移动的插销,所述插销为气缸或电磁驱动,所述可仰翻段落1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伸出端相配合的销孔;
如图4和5,所述插销伸出端的底面8沿插销伸出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插销伸出端的外侧面7沿插销伸出方向向内侧倾斜设置;所述销孔的底壁和外侧内壁同样为倾斜设置,并分别与插销伸出端的底面8和外侧面7呈面接触。
车内发生火灾时,首先锁紧装置6松开,可仰翻段落1侧开或顶开,形成逃生口和烟雾驱散口,乘客放下下车板5,沿下车板5快速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