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儿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516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儿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可折叠的儿童自行车在折叠时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折叠,展开时也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使用时较为麻烦。由此可见,对于可折叠的儿童自行车的要求是折叠简单,而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儿童自行车,普遍都存在折叠繁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儿童自行车,其折叠简单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儿童自行车,包括和前轮组件相连接的车梁、和后轮组件相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车梁可转动地连接,该儿童自行车还包括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车梁上以将二者可拆卸连接的滑套,该儿童自行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所述儿童自行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车梁二者上,前轮位于后轮的前方;当所述儿童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车梁二者之一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以使车梁和固定架可相对转动,前轮与后轮靠拢。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U形杆,所述U形杆的前端部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U形杆的后端部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车梁包括前后延伸的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后端部的上下延伸的鞍管,所述滑套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鞍管与所述U形杆的后端部,所述本体的前端部和前轮组件相连接,当所述儿童自行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鞍管和所述U形杆的后端部二者上;当所述儿童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鞍管或所述U形杆的后端部二者之一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鞍管或所述U形杆的后端部二者之一且与另一者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梁包括前后延伸的本体、自所述本体中部向下延伸的转轴固定管,所述转轴固定管和所述U形杆的前端部通过上下延伸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固定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U形杆的前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车梁的一端部和前轮组件相连接,所述车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车梁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前,所述车梁的前端部和前轮组件相连接,所述车梁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上下延伸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该儿童自行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下方的可在折叠后防止齿盘撞击地面的齿盘保护杆。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操作滑套将车梁和第二连接部相拆卸后,车梁和固定架可相对转动,从而可将前轮和后轮靠拢,实现折叠,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自行车在展开状态时的仰视图;

图2为附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附图1中的儿童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为附图1中的儿童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的轴测图。

其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车梁;30、本体;31、鞍管;32、转轴固定管;320、转轴;4、U形杆;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滑套;5、齿盘保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中述及的“前”、“后”等方位词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惯常观察视角及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体的方向,如分别对应于附图2中纸面的右侧、左侧。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儿童自行车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4所示,可折叠儿童自行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它包括前端部和前轮组件1相连接的车梁3、和后轮组件2相连接的固定架,前轮组件1/后轮组件2包括车轮、轮叉等部件,车梁3和固定架构成儿童自行车的车架主体。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选用开口向上的U形杆4,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行车五通管。U形杆4的上部具有两个端部,其中一端部在前(即前端部),另一端部在后(即后端部)。U形杆4的前端部形成用于和车梁3的中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U形杆4的后端部形成用于和车梁3的后端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车梁3的中部是指位于车梁3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部分。车梁3包括前后延伸的本体30、固定连接在本体30的后端部的上下延伸的鞍管31、自本体30的中部向下延伸的转轴固定管32,本体30的前端部和前轮组件1连接,本体30的中部是指位于本体30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部分,本体30、转轴固定管32及鞍管31焊接为一体。第一连接部41和转轴固定管32通过上下延伸的转轴32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部42和鞍管31通过滑套43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转轴固定管32可转动地套设在U形杆4的前端部上,转轴320采用上部具有螺纹的螺杆,螺杆的上部和转轴固定管32螺纹连接,U形杆4的前端部上开设有插孔,螺杆的下部固定插设在插孔内;滑套43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U形杆4的后端部上,滑套43和鞍管31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采用销孔配合等机构,如在滑套43和鞍管31上分别开设孔,滑套43的孔和鞍管31的孔可重合构成锁孔,将锁销插在锁孔中即可将滑套43和鞍管31锁定,取出锁销即可将滑套43和鞍管31解锁;滑套43上滑至套设在鞍管31和U形杆4二者上后,操作锁定机构将滑套43和鞍管31锁定,车梁3不能转动,儿童自行车稳定处于展开状态;操作锁定机构将滑套43和鞍管31解锁后,滑套43下滑至滑套43脱离鞍管31,鞍管31和U形杆4完全脱开,车梁3和U形杆4能够绕转轴320相对水平转动而将前轮和后轮靠拢,儿童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

该儿童自行车还包括连接在U形杆4下方的可在折叠后防止齿盘撞击地面的齿盘保护杆5。

该儿童自行车的折叠原理如下:解锁锁定机构,向下滑动滑套43至滑套43脱离鞍管31,车梁3和U形杆4可绕转轴320相对转动,因而可将前轮和后轮靠拢,实现折叠,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车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折叠后U形杆4下方的齿盘保护杆可对上方的自行车齿盘进行保护,防止齿盘直接撞击地面;由于鞍管31和U形杆4后端部仅通过滑套43连接,二者不直接插接,操作滑套43将二者解锁后就可转动车梁3,操作更为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