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尾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900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后尾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附件,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后尾包。



背景技术:

摩托爱好者喜欢驾着自己的爱车去享受生活,出行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些必需品,但是摩托车的装载空间是有限的,而现有的后尾包都是通过左右两侧包体挂在中间,或者通过安装底座来固定,可是这样导致不使用的时候储藏占空间大,中途休息时而不能将后尾包随身携带,导致随身物品需要另外存放,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尾包,其自身有与车架之间的固定装置,带有提手和背带,可以随时装后尾包取出携带,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后尾包,包括有后尾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包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了第一扣件与固定带,第一扣件包括包体两侧的扣件a与扣件b,固定带一侧与扣件a连接穿过车架与扣件b固定连接;所述后尾包设置了包盖,包盖与后尾包本体之间设置了拉链,所述包盖的第二连接部包括了第二扣件与背带,第二扣件包含了扣件C和扣件d,背带与扣件连接;所述包盖设置了提手;所述包盖与包体之间设置了连接带连接;所述包盖内侧设置了手机袋;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固定带是工字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尾包括:后尾包本体,所述后尾包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了第一扣件与固定带,第一扣件包括包体两侧的扣件a与扣件b,固定带一侧与扣件a连接穿过车架与扣件b固定连接;所述后尾包设置了包盖,包盖与后尾包本体之间设置了拉链,所述包盖的第二连接部包括了第二扣件与背带,第二扣件包含了扣件C和d,背带与扣件连接;所述包盖设置了提手。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包设置第一连接部,方便后尾包快速的取出和固定,通过第二连接部,同时方便使用者将后尾包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尾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尾包的包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尾包固定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尾包,如图1-图3所示,摩托车后尾包包括:后尾包本体1、扣件a 2、扣件b 2a、拉链3、连接带4、手机袋5、包盖6、提手7、扣件c 8、扣件d 8a、背带9、摩托车后尾架10、固定带11。

在本实施例中,后尾包需要固定时;首先将后尾包本体1的第一连接部包括了第一扣件和固定带11,第一扣件包括后尾包本体两侧的扣件a 2与扣件b 2a,固定带11与一侧的扣件a 2连接扣住,然后穿过摩托车后尾架10与扣件b 2a固定扣住。

在本实施例中,后尾包需要取出时;将后尾包本体1上的第一扣件的扣件a 2与扣件b 2a打开,把固定带11取出,可将拉链3拉开把固定带收入后尾包内。

在本实施例中,后尾包需要背时,将背带9的一侧与第二扣件的扣件c 8扣住,另一侧与扣件d 8a扣件,就可以将后尾包背起,也可拉住提手7随身携带,包盖6与后尾包本体1之间设置了连接带4,后盖内侧设置了手机袋5,方便将手机存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