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支护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29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支护搬运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支护搬运车。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在煤矿生产中举足轻重,支护的很多区域仍然采取人工搭梯,在有限的井下空间进行人工搭梯,一方面会受到井下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井下搭梯需要在井下传送支护所需的材料,这样支护的效率比较低,维护不方便,且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

另外,由于巷道内比较杂乱,地面上难免有散落的钉子、钢筋等尖锐物,容易扎坏搬运车的轮胎,使搬运车因瘪胎而突然改变行走方向,容易发生搬运车的倾覆;虽然工人推动搬运车的速度不会很快,但是由于支护材料及搬运车的质量较大,从而导致在搬运的过程中它们具有较大的惯性,工作场所人员较多,因此很容易与工作人员发生碰撞事故,从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支护搬运车,它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加载精度高且安全系数高,具有防爆胎功能和防撞避险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工字钢和钢架,工字钢与钢架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插销孔,且工字钢与钢架之间通过销钉连接,钢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且每个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站人板,位于站人板侧边的钢架之间设置有材料仓,支撑架以及材料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固定架,位于工字钢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可活动的万向轮;万向轮包括轮毂和套设在轮毂上的轮胎本体,在轮毂上设有一伸入轮胎本体的气嘴,轮胎本体从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粘接成一体的外胎面、防爆层、补强层和胎体,在轮胎本体的内表面沿其圆周均匀设有六个向轮毂圆心延伸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与轮毂之间设有间隙;在工字钢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一与工字钢前端固连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能盒与一加强板固连,每个吸能盒包括若干个叠加相连的空心管,在每个空心管内设有缓冲件。

在每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板。

所述弹性支撑体为橡胶体。

所述支撑架下方的固定架与钢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材料仓下方的固定架与钢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站人板呈楼梯状分布,且每两个站人板之间的间距为0.3m。

所述支撑架的端点上设置有凸出齿,所述凸出齿上固定安装有铰接链。

所述缓冲件为泡沫塑料件或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时,将搬运车运至掘进面,推送至需要支护的区域,根据支护高度选择不同高度的站人板,并选择安装;材料仓储存托锚、螺帽、锚杆,足以提高了支护的效率。

2、支撑架下方的固定架与钢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材料仓下方的固定架与钢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稳定支撑保证搬运车的稳定性;站人板不同间距易于巷道不同位置支护、材料仓便于存货的特性实现了高效率的支护。

3、当轮胎本体压到较短的锐利物时,其锐利物会插入外胎面,不会插到防爆层,因此不会发生爆胎的现象;当轮胎本体压到较长的锐利物时,其锐利物会插入防爆层或补强层,利用防爆层的抗刺穿性和补强层的强化性,使轮胎本体直接压过锐利物,使锐利物断裂或弯曲,因此也不会发生爆胎现象;当轮胎本体压到的锐利物较长、较坚硬时,锐利物会刺穿胎体,气体会从轮胎本体向外漏出,这时轮胎本体漏气点两侧的弹性支撑体与轮毂相抵接,相当于封堵住了轮胎本体上的漏气点,从而阻断了气体的外泄,同时在弹性支撑体支撑作用的配合下,保证了轮胎不会在短时间内因瘪胎而突然改变搬运车的行走方向,给工人以充足的反应时间,将搬运车稳定住并停靠,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搬运车发生倾覆。

4、在每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板,通过刹车板可以锁止住万向轮,使搬运车不会随意移动,确保了支护材料装卸时的安全性。

5、在工字钢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撞避险功能,它能减少正面撞击的能量,从而减轻碰撞事故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在使用时工人推动搬运车的速度不会很快,当发生碰撞事故时缓冲装置发生作用,缓冲装置的优点为:1、把现有的吸能盒的线面接触改为面面接触,在低速碰撞时,吸能盒成逐个压溃的方式吸能,使吸能更加均匀、平稳;2、吸能盒采用空心管,可以使压溃的距离变大,同时吸能也就更多;3、把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可以保护被撞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

6、在每个空心管内设有缓冲件,能够增加缓冲装置的效果。缓冲件为泡沫塑料件或橡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站人板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工字钢,3、钢架,4、插销孔,5、固定架,6、站人板,7、支撑架,8、材料仓,9、铰接链,10、凸出齿,11、缓冲装置,101、轮毂,102、轮胎本体,103、气嘴,104、弹性支撑体,1101、安装板,1102、吸能盒,1103、加强板,10201、外胎面,10202、防爆层,10203、补强层,10204、胎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字钢2和钢架3,工字钢2与钢架3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插销孔4,且工字钢2与钢架3之间通过销钉连接。钢架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7,且每个支撑架7上分别设置有站人板6。位于站人板6侧边的钢架3之间设置有材料仓8,支撑架7以及材料仓8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固定架5,位于工字钢2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可活动的万向轮1,在每个万向轮1上均设有刹车板(图中未画出)。支撑架7下方的固定架5与钢架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材料仓8下方的固定架5与钢架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站人板6呈楼梯状分布,且每两个站人板6之间的间距为0.3m。支撑架7的端点上设置有凸出齿10,凸出齿10上固定安装有铰接链9。万向轮1包括轮毂和套设在轮毂101上的轮胎本体102,在轮毂101上设有一伸入轮胎本体102的气嘴103,轮胎本体102从外侧到内侧依次为粘接成一体的外胎面10201、防爆层10202、补强层10203和胎体10204,在轮胎本体102的内表面沿其圆周均匀设有六个向轮毂101圆心延伸的弹性支撑体104,弹性支撑体104与轮毂101之间设有间隙。弹性支撑体104为橡胶体。在工字钢2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11,缓冲装置11包括一与工字钢2前端固连的安装板1101,安装板1101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能盒1102与一加强板1103固连,每个吸能盒1102包括若干个叠加相连的空心管,在每个空心管内设有缓冲件。缓冲件为泡沫塑料件或橡胶件。

使用时,将搬运车运至掘进面,推送至需要支护的区域,根据支护高度选择不同高度的站人板6,并选择安装;材料仓储8存托锚、螺帽、锚杆,足以提高了支护的效率。

支撑架7下方的固定架5与钢架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材料仓8下方的固定架5与钢架3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稳定支撑保证搬运车的稳定性;站人板6不同间距易于巷道不同位置支护、材料仓8便于存货的特性实现了高效率的支护。

当轮胎本体102压到较短的锐利物时,其锐利物会插入外胎面10201,不会插到防爆层10202,因此不会发生爆胎的现象;当轮胎本体102压到较长的锐利物时,其锐利物会插入防爆层10202或补强层10203,利用防爆层10202的抗刺穿性和补强层10203的强化性,使轮胎本体102直接压过锐利物,使锐利物断裂或弯曲,因此也不会发生爆胎现象;当轮胎本体102压到的锐利物较长、较坚硬时,锐利物会刺穿胎体10204,气体会从轮胎本体102向外漏出,这时轮胎本体102漏气点两侧的弹性支撑体104与轮毂101相抵接,相当于封堵住了轮胎本体102上的漏气点,从而阻断了气体的外泄,同时在弹性支撑体104支撑作用的配合下,保证了轮胎不会在短时间内因瘪胎而突然改变搬运车的行走方向,给工人以充足的反应时间,将搬运车稳定住并停靠,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搬运车发生倾覆。

在每个万向轮1上均设有刹车板,通过刹车板可以锁止住万向轮1,使搬运车不会随意移动,确保了支护材料装卸时的安全性。

在工字钢2的前端设有缓冲装置11,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撞避险功能,它能减少正面撞击的能量,从而减轻碰撞事故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在使用时工人推动搬运车的速度不会很快,当发生碰撞事故时缓冲装置发生作用,缓冲装置11的优点为:1、把现有的吸能盒的线面接触改为面面接触,在低速碰撞时,吸能盒1102成逐个压溃的方式吸能,使吸能更加均匀、平稳;2、吸能盒1102采用空心管,可以使压溃的距离变大,同时吸能也就更多;3、把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可以保护被撞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

在每个空心管内设有缓冲件,能够增加缓冲装置的效果。缓冲件为泡沫塑料件或橡胶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