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纺丝用悬臂式生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571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纺丝用悬臂式生头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式生头车,应用于氨纶生产中纺丝工段。



背景技术:

目前,氨纶生产中为提高纺丝效率,广泛使用多头纺丝,在多头纺丝、尤其是40头纺丝时,因受高度和长度限制,无法设置操作平台,生头难度较大,导致停线恢复生产时效率不高,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纶纺丝用悬臂式生头车,可方便移动,利用纺丝设备空间创造操作平台,提高氨纶纺丝生头效率,降低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氨纶纺丝用悬臂式生头车,包括连接支架1、操作台2、下部支架3、踏板4、前轮6和后轮7,操作台2在上,与之平行的两个下部支架3在下,中间由连接支架1将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端部连接在一起,连接支架1、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围成空间可容纳多头纺丝装置的下部装置,操作人员可在操作台2上对上部装置进行生头操作。每个下部支架3与连接支架1连接的一端下部装有后轮7,另一端下部装有前轮6,前轮6和后轮7可前后运动,可方便移动生头车,将后轮换为万向轮可使生头车更自由的移动。连接支架1的与操作台2连接面的背面装有踏板4,可根据高度需要设置1-4阶踏板,方便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台2。

为进一步增强悬臂式操作台支撑强度,可在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中间安装加强支架8。

为生头车移动操作方便,可在连接支架1或踏板4上安装推手9。

为方便操作台2上人员观察车下情况,操作台2和踏板4可采用钢格板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悬臂式生头车使用,操作人员方便快捷进行操作,充分利用现场空间,避免对卷绕机踩踏损伤卷绕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标号1为连接支架,起连接作用;

标号2为操作台,在平台上操作;

标号3为下部支架;

标号4为踏板,用于操作人员上操作台;

标号6和标号7为下部支架上安装的前后移动轮;

标号8为加强连接件,为生头车可选增强部件;

标号9为可选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氨纶纺丝用悬臂式生头车,包括连接支架1、操作台2、下部支架3、踏板4、前轮6和后轮7,操作台2在上,与之平行的两个下部支架3在下,中间由连接支架1将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端部连接在一起,连接支架1、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围成空间可容纳多头纺丝装置的下部装置,操作人员可在操作台2上对上部装置进行生头操作。每个下部支架3与连接支架1连接的一端下部装有后轮7,另一端下部装有前轮6,前轮6和后轮7可前后运动,可方便移动生头车,将后轮换为万向轮可使生头车更自由的移动。连接支架1的与操作台2连接面的背面装有踏板4,可根据高度需要设置1-4阶踏板,方便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台2。为进一步增强悬臂式操作台支撑强度,可在操作台2和下部支架3中间安装加强支架8。

生头车带有移动轮件6、7,由操作人员推到现场操作位置,操作人员由踏板件4上到操作台件2,在操作台件2上进行生头作业。

结合图2描述利用生头车对一个40头纺丝装置的生头场景。

8为纺丝机架,9为操作人员,10为悬臂式生头车,11为卷绕机。

悬臂式生头车下部支架3深入到机架8下部的卷绕机11内,操作人员9由踏板上到悬臂式生头车操作台2上,进行生头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