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59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指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

技术背景

现有两轮电动自行车,两轮电动摩托车为半机动技术,存在俱多设计缺陷,使用过程中给驾驶人带来不便。主要问题有:车辆起步时,惯性小,行车不稳,需双脚不停蹬地,维持稳定,不方便;车辆临时停车或通过红绿灯时,需双脚触地拖行或劈腿支撑地面,人力与动力并用,不雅观;停车取车时,使双杆弹簧将车后轮支起或放下,推车前行时,即要车不倒,又要车前行,不省力:刹车手柄握紧时制动,松开时,刹车手柄自动回弹,解除制动,时常发生前后溜车,甚至倾倒,不安全;倒车掉头时,使用无刷单向控制器,不能提供倒车动力,依靠双脚前蹬,使车辆向后或推车后倒,不舒适。可见现有技术,在慢速起步、正常行驶、停车驻坡、倒车掉头、减速绕行五个使用步骤中,有四个步骤不省力、不方便、不雅观、不安全、不舒适。而三轮车、四轮车又有快速行驶时阻力大,能耗高,不灵活的缺点。一种两轮车滑停起落装置,专利号200520875135.2,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用机械技术,用后轮两侧两根拉杆同时放下滑轮,同时收起滑轮,同时锁住滑轮等技术,解决滑轮收放,实现车辆两轮与四轮的转换,但实施过程中存在收放协同性差,可靠性差,车辆跑偏,故障多发,不能倒车掉头,不能安全驻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按需实现两轮和四轮相互转换;前进和倒退双向驱动,双向信号提示;制动和驻车双重功能保护的更安全、更可靠、更方便的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它包括有车体,车体上有龙头、电源、前轮、后轮、霍尔电机、电气电路、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气电路中增加双模双向电路,在车辆后轮一侧增加一个电动推杆,车辆后轮两侧增加滑轮起落装置、车辆龙头上增加驻车制动装置。其中,双模双向电路由电源、倒车档开关、无刷双向控制器、行车信号灯、倒车信号灯、倒车扬声器、滑轮收放开关、推杆电机接头等组成;滑轮收放开关为两通两断转换开关,输入端与电源相接,输出端与推杆电机相接,可使输入推杆电机的直流电变换电流方向;用具备双向信号输出功能的无刷双向控制器代替单向控制器;倒档开关为两通两断转换开关,正向的一对触点控制行车信号灯;反向的一对触点连接无刷双向控制器的两根倒车信号线,使其短接或断开,无刷双向控制器与车轮霍尔电机相接,从而使霍尔电机实现正反双向旋转运动,另一对触点控制倒车信号灯和倒车扬声器。

所述电动推杆包括有推杆电机、减速齿轮、蜗杆、伸缩杆、伸缩滑块、齿轮箱外壳、推杆导套、伸出终点电门、缩回终点电门、底座固定孔、伸缩杆固定孔、推杆电机接头,其中,底坐固定孔与支撑座上的支撑臂铰接,伸缩杆固定孔与滑轮起落装置的同步轴拨块铰接,推杆电机接头的两根接线与滑轮收放开关的两组输出端连接,获得正反方向的直流电,使推杆电机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带动推杆伸缩。电动推杆可将正反方向的电流转变为推杆的直线伸缩运动。

所述滑轮起落装置包括有同步轴拨块、同步套拨块、动作拉杆、蹄形拉件、上力臂、下力臂、支撑座、起落架、滑行轮、穿套孔,其中支撑座为两块,分布于车辆后轮两侧,上有支撑臂,减震固定孔,后轴固定孔,减震固定孔安装在减震器与车底主梁固定螺栓上,后轴固定孔安装在车后轮轮轴上;起落架为分布于车辆后轮两侧的两根撑杆一体相连,撑杆前端有安装套,后端有力臂铰接位、滑轮安装位,撑杆后端可以绕前端安装套为圆心,做上下偏转运动;同步轴拨块上有主轴,主轴一端的拨块上,有多个供电动推杆、动作拉杆铰接的铰接孔;同步套拨块上有主轴套筒,套筒上的拨块上有多个动作拉杆铰接孔;穿套孔为两个,分别焊接在车底两边的底梁下;同步轴拨块上的主轴将起落架两根撑杆前端的安装套,穿套在底梁的两个穿套孔上,并与同步套拨块紧固固定;动作拉杆,蹄形拉件、上力臂、下力臂、支撑座、滑行轮分别各为两组,分布于车辆后轮两侧;两边的动作拉杆前端分别与同步轴拨块,同步套拨块铰接,另一端与蹄形拉件固定,蹄形拉件另一端与上力臂、下力臂成伞形同轴铰接,上力臂上端分别与两侧支撑座上的支撑臂铰接,下力臂下端分别与起落架两边的铰接位铰接,滑行轮分布于车后轮两侧,分别安装在起落架后端的滑轮安装位上。滑轮起落装置可将一个电动推杆的直线伸缩运动转变为两个滑行轮的同步上下起落运动。

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包括有制动座、扇形齿件、驻车手柄、复位弹簧、制动索、制动手柄,其中制动座安装在车把上,制动手柄一端后侧铰接在制动座上,手柄根部前侧与拉索连接,其上安装有扇形齿件;驻车手柄一端铰接在制动座上,手柄中部有棘片,可与制动手柄的扇形齿件咬合,根部有穿套弹簧的穿套杆,制动座上另装有限位槽,穿套杆将弹簧穿套在限位槽上,驻车手柄可咬合和释放扇形齿件;拉索一端与制动手柄连接,另一端与鼓刹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后,打开电门锁,正向操纵滑轮收放开关,电流通过开关一组触点,流入推杆电机,从另一组触点流回,推杆电机工作,蜗杆旋转,使伸缩杆外伸,推动同步轴拨块,同步套拨块同时向前偏转,拉动两边的动作拉杆,蹄形拉件前移,使上力臂、下力臂张开,推动起落架向下偏转,使滑行轮向下运动。伸缩杆完全伸出时,顶开伸出终点电门,切断正向电流,电动推杆电机停转,伸缩杆完全伸出,并由减速齿轮锁固,此时滑行轮完全着地;反向操纵滑轮收放开关,使电流输出开关后转换触点,将电流反向接入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反转,蜗杆反向旋转,使伸缩杆回缩,拉动同步轴拨块,同步套拨块向后同时偏转,推动两边的动作拉杆,蹄形拉件后移,推动上力臂、下力臂收拢,拉动起落架向上偏转,使滑行轮脱离地面。当伸缩杆完全缩回时,顶开缩回终点电门,切断反向电流,减速齿轮将伸缩杆锁固,此时滑行轮完全收起,从而实现一个电动推杆两侧同时推动,同步收放,同步锁定,使车辆按需实现两轮与四轮两种模式的双模切换。

打开电门锁,正向操纵倒车开关,一对触点使无刷双向控制器两根倒车信号线断开,无刷双向控制器向霍尔电机输入正向旋转信号,一对触点同时切断倒车信号灯、倒车扬声器电路,另一对触点接通行车信号灯电路,提示车辆前行,转动控制手柄,可使霍尔电机正转,使车辆实现前行;反向操纵倒车开关,一对触点使无刷双向控制器的两根倒车信号线短接,具有双向信号输出功能的无刷双向控制器,向霍尔电机输出反向旋转信号,倒车开关的另一对触点接通倒车信号灯,倒车扬声器,仪表盘上的倒车信号灯亮,并发出倒车笛声,当转动控制手柄时,电源电流流入霍尔电机,驱动电机反转,车辆实现倒车。从而实现车辆进退双向运行,并用声音和灯光信号提示,防止车辆意外前行、意外倒车,发生危险。

使用驻车制动装置,制动模式时,握紧或松开制动手柄,车辆停止或行进,不受驻车手柄限制;驻车模式时,握紧制动手柄,带动扇形齿件偏转,将拉索拉出,车辆制动,同时握住驻车手柄,驻车手柄上的棘片,切入扇形齿件齿隙内,使制动手柄上的扇形齿件锁固在偏转位置,将拉索固定在拉出位置,车轮被锁固在制动状态;再握制动手柄,复位弹簧将驻车手柄弹起,棘片脱离扇形齿件,驻车模式解除,此时,制动手柄,恢复自由模式。从而实现制动、驻车双重功能。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模双向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滑轮起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滑轮起落装置零件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动推杆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驻车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驻车制动装置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为: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至附图7,本实施例所述的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它包括有车体,车体上设有龙头、电源、前轮、后轮、霍尔电机、电气电路、刹车系统、双模双向电路,电动推杆、滑轮起落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其中双模双向电路(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有电源,倒档开关K3、行车信号灯HL1、倒车信号灯HL2、倒车扬声器Y、控制手柄U2、倒车接头U1、无刷双向控制器W、滑轮收放开关K5、推杆电机插座;倒挡开关K3安装在车辆一侧的车把上,内有三组触点,一组触点A13、触点A14,接无刷双向控制器的倒车接头U1,另两组的输入端触点A15、A17通过电门锁K4接电源正极,触A16接行车信号灯HL1正极,触点A18并联接倒车扬声器Y和倒车信号灯HL2正极,电源负极分别与行车信号灯HL1、倒车信号灯HL2、倒车扬声器Y的另一极连接;滑轮收放开关K5安装在车辆另一侧的车把上,也可安装在踏板前,脚踏操纵,内有四组转换触点,输入端触点A5、触点A6连接并通过电门锁K4接正极,触点A1、触点A2连接后接电源负极,输出端中间触点A4、触点A7连通后与电动推杆电机M1一极相接,外侧触点A3、触点A8连通后与推杆机电机M1另一极相接;无刷双向控制器W正线与电门锁K4连接,负极接电源负极;控制手柄U2上的三根控制线与无刷双向控制器的控制线接头连接,无刷双向控制器W输出端5根控制信号线、三根电源线分别与霍尔电机M2的相应接线连接。

所述电动推杆(如图3、图5所示)包括有推杆电机M1、推杆导套11、减速齿轮12、蜗杆13、伸缩杆14、伸缩滑块15、齿轮箱外壳16、缩回终点电门K2、伸出终点电门K1、底座固定孔19、伸缩杆固定孔20、推杆电机插头,其中推杆电机插头的一个接线端与滑轮收放开关K5触点A4、触点A7连接,另一个接线端与触点A3、触点A8连接,底座固定孔19铰接在支撑座8上的支撑臂22上,伸缩固定孔20铰接在同步轴拨块2上的推杆铰接孔上。

所述滑轮起落装置(如图1、图3、图4所示)包括有同步轴拨块2、同步套拨块3、动作拉杆4、蹄形拉件5、上力臂6、下力臂7、支撑座8、起落架9、滑行轮10、支撑臂22、第一穿套孔17、第二穿套孔18,其中:支撑座8分布于车辆后轮两侧,上有支撑臂22、减震固定孔23、后轴固定孔24,减震固定孔23与减震器下端、车底座大梁同轴紧固在一起,后轴固定孔24通过车后轮主轴与车底座大梁同轴紧固在一起;起落架9为分布于车后轮两侧的两根撑杆一体相连,两边的撑杆前端分别有安装套,两根撑杆后端分别有力臂铰接位、滑行轮安装位;同步轴拨块2上有主轴,主轴一端有拨块,拨块上有多个铰接孔;同步套拨块3上有主轴套,轴套上有拨块,拨块上有多个铰接孔;第一穿套孔17、第二穿套孔18分别焊接在车底两侧的底梁下;同步轴拨块2上的主轴将起落架9前端的两个安装套穿套在第一穿套孔17和第二穿套孔18上,另一端与同步套拨块3上的轴套用螺丝紧固在一起;动作拉杆4、蹄形拉件5、上力臂6、下力臂7、支撑座8、滑行轮10,分别为两组,分布于车辆后轮两侧;两侧的动作拉杆4的前端分别与同步轴拨块2,同步套拨块3上的铰接孔铰接,后端螺纹与蹄形拉件5固定连接:蹄形拉件5另一端与上力臂6、下力臂7成伞形同轴铰接;上力臂6的上端分别与两边支撑座上8的支撑臂22铰接;下力臂7下端分别铰接在起落架9后端的两个力臂铰接位上;滑行轮10分别安装在起落架9的滑行轮安装位上。

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有制动座31扇形齿件32、制动手柄36、拉索35、驻车手柄33、复位弹簧34,其中:制动座31安装在车把上,上有制动手柄36的铰接孔、驻车手柄33的铰接孔、限位槽;制动手柄36端部后沿铰接孔铰接在制动座31上,端部前沿与拉索35连接,且安装有扇形齿件32;驻车手柄33一端有铰接孔,铰接在制动座31上,中部后沿有定位棘片,可与扇形齿件32的齿隙咬合,根部后沿有穿套弹簧34的穿套杆,驻车手柄33上的穿套杆将弹簧34、穿套在限位槽上;拉索35另一端与车轮鼓刹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打开电门锁K4,正向操纵滑轮收放开关K5,触点A1和触点A3接通,触点A5和触点A7接通,电流从正极通过电门锁K4,滑轮收放开关K5的触点A5,经触点A7进入电动推杆电机M1,流经电动推杆内的伸出终点电门K1上的触点A9和工A10,再经滑轮收入开关K5上的触点A3、触点A1,至电源负极形成通路,电动推杆电机M1正向旋转,力矩通过减速齿轮12、蜗杆13、伸缩滑块15,推动伸缩杆14伸出,推动滑轮起落装置的同步轴拨块2,同步套拨块3,向前同步偏转,拉动两边的动作拉杆4,蹄形拉件5前移,上力臂6,下力臂7张开,使起落架9后端向下偏转,滑行轮10向下移动,当伸缩杆14完全伸出,伸出终点电门K1,被顶开,切断正向电流,推杆电机M1停转,减速齿轮将伸缩杆14锁固在完全伸出位置,两侧的滑行轮10完全着地并锁定。反向操纵滑轮收放开关K5,触点A2和触点A4接通,触点A6和触点A8接通,电流正极从触点A6,经触点A8,经缩回终点电门K2的触点A12、触点A11,至推杆电机M1,再经滑轮收放开关K5的触点A4至触点A2,流回负级,形成通路,推杆电机M1反转,伸缩杆14回缩,带动滑轮起落装置各构件,反向运动,滑行轮10向上收起,伸缩杆14完全缩回时,切断缩回终点电门K2,推杆电机M1停转,伸缩杆14被减速齿轮锁固,滑行轮10完全收起。使同一车辆实现两轮快速、灵活、节能行驶和四轮慢速起步、绕行、停驻等两种模式的切换,实现各种状态下的安全稳定行车。

正向操纵倒挡开关K3时,触点A15和触点A16连通,行车信号灯HL1亮起,触点A13、A14和触点A17、A18处于断开状态,旋转控制手柄,无刷双向控制器向霍尔电机M2供电,并输入正向旋转电流信号,霍尔电机M2正向旋转,驱动车辆前行;反向操纵倒档开关K3,触点A13和A14接通,无刷双向控制器倒车信号线2U被短接,触点A17和A18接通,触点A15和A16断开,倒车信号灯HL2亮起,倒车扬声器Y发出笛声,轻旋控制手柄,无刷双向控制器W,向霍尔电机M2供电并输入反向旋转信号,霍尔电机M2反转,驱动车辆倒车。上述操作,车辆可实现前进和倒车的双向行驶,并信号提示正确驾驶车辆前行和倒车掉头。

驻车制动装置的操纵,握紧制动手柄36时,带动拉索35拉动鼓刹,制动车轮,实现减速或制动,松开时解除;握紧制动手柄36,再用食指握回驻车手柄33,驻车手柄33上的棘片切入扇形齿件32的齿隙内,将制动手柄36锁固在握紧位置,拉索35被拉出不能回位,车轮处于驻车锁固状态,从而实现安全驻车;再握一下制动手柄36,弹簧34将驻车手柄33弹起复位,松开制动手柄36,车辆解除驻车模式,恢复可行车状态。从而实现制动、驻车双重功能。

上述双模双向两轮电动车方案的实施,可使两轮电动车实现两轮与四轮,前行与倒退,停车与驻车多重功能自由切换。从而使同一车辆同时具备四轮慢速起步、减速绕行、倒车掉头、停车驻车和两轮的节能、快速、灵活行驶的特性,能克服两轮车和四轮车的各自缺陷,吸纳两种车型在不同行车状态下的优势,增加用车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两个支撑座8分别焊接在车辆后轮两侧大梁上,两个支撑座8上分别有支撑臂22,其中一侧的支撑座8上另设有电动推杆安装臂,可使电动推杆1的底座固定孔19与上力臂6的上端分开安装;起落架9前端的两个安装套,可另设铰接位上,使起落架9与同步轴拨块2、同步套拨块3分开安装;驻车制动装置(如图8所示)的扇形齿件32与制动手柄36的前沿用铰接孔铰接,扇形齿件32后沿另有偏心轮37安装位,偏心轮37的轮心安装在偏心轮安装位上,偏心轮37的轮面作用在制动手柄36的后沿间隙处,偏心轮37上有调节柄,转动调节柄的角度,可调节扇形齿件32和制动手柄36后沿的间隙,调节驻车和制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