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驾驶室的零件,具体是一种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
背景技术:
早期的农机驾驶室外形比较简单,多为箱型结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美学设计理念的引入,农机驾驶室的外形已经由早期的直线型变化为弧线形,以便适应农机驾驶室一些功能要求,如因空气动力学,减少风阻,同时增加空间利用率。现有的标准方管满足不了农机驾驶室对骨架弧线化的要求,标准方管形状单一,用其建造的农机驾驶室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且抗弯、抗扭等机械性能不强。而且有的管道需要通过多种线路,若是方管,容易混淆;为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号为201620339664.5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框架结构异型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处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90°至95°,采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并排设置,连接部位设置凹陷部,在截面上增加了管体的模量,使得管体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抗扭和抗冲击性性能提升,提高车辆出现撞车或翻车情形驾驶室内人员的安全,根据交通事故的分析,交通事故大部分为侧面撞击,而该技术方案未按照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因此需要改进来符合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增大抗扭性能,当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安全性能比现有的车辆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处设有凹陷部,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89°~91°,第一内腔是第二内腔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均为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管体包括直线段一、圆弧和直线段二,第二管体包括直线段三、直线段四、直线段五、直线段六、直线段七,直线段一与直线段三平滑过渡连接,直线段二与直线段七平滑过渡连接,圆弧连接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
优选的,直线段一与直线段三的夹角与直线段二与直线段七的夹角相等且为89°或90°或91°。
进一步的,各个直线段之间及直线段与圆弧之间的连接均平滑过渡连接。
优选的,直线段一与圆弧、直线段二与圆弧、直线段三至直线段七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相等,直线段一与直线段三、直线段二与直线段七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相等。
优选的,直线段一与圆弧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是直线段一与直线段三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的2倍。
优选的,直线段三与直线段四的夹角为80°,直线段四与直线段五之间的夹角为116°。
优选的,圆弧在直线段五上的投影长度比直线段五长7mm。
优选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厚度为4mm。
优选的,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的材料为Q2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尺寸,将第一内腔的面积设置为第二内腔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第二管体比第一管体的尺寸大,相比于现有技术,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尤其是发生侧面撞击时,先撞击第二管体往外突出的部分,当受到的冲击力过大时,第二管体变形,再冲击第一管体,而现有技术则是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同时撞击,两个管体同时变形,强度没有本实用新型高,本实用新型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通过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计,当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安全性能比现有的车辆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内设有第一内腔3,所述第二管体2内设有第二内腔4;所述第一管体1的管壁与所述第二管体2的管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腔3与所述第二内腔4连通,第一管体1与所述第二管体2的连接处设有凹陷部,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89°~91°,在本实施例中,开口角度为90°,第一内腔3是第二内腔4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均为对称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包括直线段一5、圆弧12和直线段二6,第二管体2包括直线段三7、直线段四8、直线段五9、直线段六10、直线段七11,直线段一5与直线段三7平滑过渡连接,直线段二6与直线段七7平滑过渡连接,圆弧12连接直线段一5和直线段二6。
其中,直线段一5与直线段三7的夹角与直线段二6与直线段七11的夹角相等且为89°或90°或91°。
为了使用的安全性,各个直线段之间及直线段与圆弧之间的连接均平滑过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直线段一5与圆弧12、直线段二6与圆弧12、直线段三7至直线段七11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相等且为8mm,直线段一5与直线段三7、直线段二6与直线段七11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相等且为4mm。
直线段三7与直线段四8的夹角为80°,直线段四8与直线段五9之间的夹角为116°。因此,在发生侧面撞击时,直线段三和直线段七先受到撞击,若冲击力过大,则直线段三或直线段七向内侧变形,当变形到直线段一或直线段二的位置时,直线段一或直线段二才发生变形,事先局部变形吸收能量,作用机理类似于日本的汽车的安全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抗侧面撞击的能力较强,安全性好。
圆弧12在直线段五9上的投影长度比直线段五长7mm。
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厚度为4mm。
异8字形农机侧立柱的材料为Q2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