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671阅读:1503来源:国知局
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

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一般采用较重的机械锁进行锁定,上锁非常麻烦,且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时,停靠时,需要用脚绊住支架,然后用力往后拉,力气小的小孩或者老人经常拉不动,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包括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设有两组,两组后轮支架之间安装有后轮,两组后轮支架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位于两组后轮支架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转轴的侧边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齿条,且齿条位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齿条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齿条的一端穿出安装盒的侧壁,所述支撑杆远离齿条的一端设有弧形的卡爪,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一侧设有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的内部设有螺纹孔,电机的输出轴与矩形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矩形套筒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安装盒的侧边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套筒位于矩形通孔的内部,矩形套筒与安装盒滑动连接,后轮支架的侧边设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在滑槽的端部位置上,滑块的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滑槽的侧边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套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限位销的一端固定在后轮支架的侧边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垂直,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后轮的轴心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后轮支架垂直,转轴与第二连杆垂直。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为矩形,滑块为长方体结构,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第二连杆平行,支撑杆与齿条平行,支撑杆与齿条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车载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轮支架与后轮转动连接,后轮支架水平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杆的传动作用,滑块移动到滑槽的一端,限位销将滑块卡在滑槽的内部,即可保证支撑杆和第二连杆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控制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作用,带动支撑杆向地面方向运动并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结构;同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与矩形套筒的螺纹连接结构,从而带动矩形套筒伸出安装盒,这样,矩形套筒插在后轮的轮辐间隙中,形成锁紧结构;在需要行走时,将支撑杆提升同时矩形套筒从后轮的轮辐间隙中抽出,然后拔出限位销,在第二弹簧以及第一连杆的作用下,推动支撑杆和第二连杆围绕转轴转动至水平的位置即可。操作非常简单,通过控制电机,可同时实现支撑与锁紧的功能,同时实现电动操作,骑行者需要的外力非常小,为老人、小孩等力量比较小的群体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的安装盒的剖视图。

图中:1卡爪、2支撑杆、3限位销、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滑块、7第一连杆、8后轮支架、9后轮、10转轴、11第二连杆、12安装盒、13电机、14齿轮、15齿条、16矩形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电动自行车后轮支架自立锁紧结构,包括后轮支架8,后轮支架8设有两组,两组后轮支架8之间安装有后轮9,两组后轮支架8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0,且转轴10位于两组后轮支架8相互背离的一侧,转轴10的侧边设有第二连杆11,第二连杆11远离转轴10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盒12,安装盒12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14,齿轮14的一侧设有齿条15,且齿条15位于安装盒12的内部,齿条1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远离齿条15的一端穿出安装盒12的侧壁,支撑杆2远离齿条15的一端设有弧形的卡爪1,电机13的输出轴的末端一侧设有矩形套筒16,矩形套筒16的内部设有螺纹孔,电机13的输出轴与矩形套筒16通过螺纹连接,矩形套筒16靠近电机1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安装盒12的侧边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套筒16位于矩形通孔的内部,矩形套筒16与安装盒12滑动连接,后轮支架8的侧边设有长条形的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6,滑块6远离转轴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5,第二弹簧5远离滑块6的一端固定在滑槽的端部位置上,滑块6的侧边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远离滑块6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1转动连接,滑槽的侧边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套接有限位销3,限位销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远离限位销3的一端固定在后轮支架8的侧边位置,电机13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11垂直,且电机13的输出轴与后轮9的轴心线平行,转轴10与后轮支架8垂直,转轴10与第二连杆11垂直,滑槽的截面为矩形,滑块6为长方体结构,滑块6与滑槽滑动连接,支撑杆2与第二连杆11平行,支撑杆2与齿条15平行,支撑杆2与齿条15焊接连接,电机13与车载电源电连接,后轮支架8与后轮9转动连接,后轮支架8水平布置。

在需要停车时,拨动支撑杆2和第二连杆11,使得支撑杆2和第二连杆11与地面垂直,这时,通过第一连杆7的传动作用,滑块6移动到滑槽的一端,限位销3将滑块6卡在滑槽的内部,即可保证支撑杆2和第二连杆11处于与地面垂直的位置,控制电机13转动,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14与齿条15的配合作用,带动支撑杆2向地面方向运动并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结构,同时,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与矩形套筒16的螺纹连接结构,从而带动矩形套筒16伸出安装盒12,这样,矩形套筒16插在后轮9的轮辐间隙中,形成锁紧结构;在需要行走时,首先通过电机13,将支撑杆2提升同时矩形套筒16从后轮9的轮辐间隙中抽出,然后拔出限位销3,在第二弹簧5以及第一连杆7的作用下,推动支撑杆2和第二连杆11围绕转轴10转动至水平的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