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88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现有技术中,蓄电池自行车耗电量高, 一次性冲电后,行驶路程短,行驶时重心过高,稳定性差,容易倒下,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所述的这种电动自行车
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自行车耗电高,重心过高、不舒适和安全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后轮驱动电动自行车由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后车轮、蓄电池、
电动机、车椅、转向支架、车把手、前车架、后车架、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踏脚板、车壳
和减震器构成,所述的转向支架设置在前车架的前端,车把手连接在转向支架的上端,中间
支撑轮、蓄电池、车椅、第一链轮、踏脚板设置在前车架后端,电动机输出轴和第二链轮位于
后车轮轴中心并与后车轮轴连接,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通过浮动悬挂连接器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蓄电池和车椅设置在中间支撑轮和前车轮之间的前车架底板上,所述的车椅
设置在蓄电池的上侧,车椅位于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轴心连线上,所述的电动机、第二链轮与
后车轮轴中心重叠和连接,车壳设置在后车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用浮动悬挂连接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后车轮电机为驱动轮,推动所有重力分布在前车
架上的中间支撑轮和前车轮,驱动轮工作时,只承受横向拖带摩擦阻力,不承受纵向车辆和
驾驶人员存在垂直的重力作用,节省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和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动连接器部件由连接轴、轴承、弹簧和锁紧螺母构成,所述的
车把手通过转向轴与转向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的连接轴连接车把手和转向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和后车轮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支撑轮由左支撑轮和右支撑轮构成,所述的前车轮、左支撑
轮、右支撑轮和后车轮呈菱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车架后设置有车壳。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车架的上的链轮上设置有脚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架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伸縮式搁脚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车架上的第一链轮与后车架上的第二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浮动连接器的连接轴一端连接前车架车,另一端连接
后车架,使后轮驱动轮工作时,只承受横向拖带摩擦阻力,不承受纵向车辆和驾驶人员存在
垂直的重力作用,节省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和电能。车椅位于前车轮中间支撑车轮和后车轮
的轴心连线上,行驶时重心降低,稳定性提高,中间支撑轮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车壳可以
遮风避雨,提高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的安全性。[0015]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节省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的作功电能,同时增设链传动装置,当蓄电池动力不足时可以人力驱动。通过降低车椅座板的高度,提高了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安全性,通过中间支撑轮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车壳可以遮风避雨,提高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增加车壳可以遮挡风雨,提高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的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由前车轮1、后车轮2、蓄电池3、电动机4、座椅5和车把手6构成,其中,在前车轮1和后车轮2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轮7,车椅5设置在前车轮1和后车轮2之间的车架底板8上,车椅5座板低于后车轮2圆周的上部,电动机4输出轴与后车轮2轴相连接,车架底板8与后车架9连接。车座椅5通过座椅弹簧51设置在蓄电池3上方,车把手6上还设有前灯15和电器指示灯16,车把手6通过前车架17与前车轮1轴连接,后车架9上设有后车灯18,前车架17与前车轮1之间设置有前车轮减震器19,后车轮轴上设有后车轮减震器20,中间支撑轮车轴上设有中间支撑轮减震器23,前车轮1上方设有前车轮罩壳21,前车轮1轴上设置有刹车28,后车轮2上方设有后车轮罩壳22,后车轮2上设有支撑架27。 进一步的,在车架底板前端设置有第一链轮31,与后车轮2同轴设置有第二链轮32,第一链轮31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32的直径,第一链轮31和第二链轮32之间设置有链条33,第一链轮轴上设置有脚踏板25。 进一步的,前车轮1、中间支撑轮7和后车轮2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车把手6与连接轴10、相连。进一步的,后车架9与轴承11相连。进一
步的,连接轴10与轴承11相连。进一步的,使前车架17和后车架9形成悬挂浮动连接的关系。 进一步的,车架底板8左右两侧设置有伸縮式搁脚板26。伸縮式搁脚板26通过滑
槽与车架底板8连接,需要搁脚时可将其拉出,不需要时,可将其推入车架底板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字直线形车轮布置格局,使车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轻便性;
车椅座板与两车轮中心连线齐平,大大降低车辆重心,提高骑行者安全性。[0027] 实施例2 :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部分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支撑轮由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构成,中间支撑轮由左支撑轮71和右支撑轮72的轴上均设置有减震器,前车轮1、左支撑轮71、右支撑轮72和后车轮2呈菱形布置,使车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也省去了支撑架。[0029] 进一步的,在前车架17和后车架9上设置有车壳28,可以遮风避雨,提高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一种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由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后车轮、蓄电池、电动机、车椅、转向支架、车把手、前车架、后车架、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踏脚板、车壳和减震器构成,所述的转向支架设置在前车架的前端,车把手连接在转向支架的上端,中间支撑轮、蓄电池、车椅、第一链轮、踏脚板设置在前车架后端,电动机输出轴和第二链轮位于后车轮轴中心并与后车轮轴连接,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通过浮动悬挂连接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和车椅设置在中间支撑轮和前车轮之间的前车架底板上,所述的车椅设置在蓄电池的上侧,车椅位于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轴心连线上,所述的电动机、第二链轮与后车轮轴中心重叠和连接,车壳设置在后车架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用 浮动悬挂连接器相连,所述的浮动连接器部件由连接轴、轴承、弹簧和锁紧螺母构成,所述 的浮动连接器的连接轴一端连接前车架,另一端连接后车架。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和后 车轮位于同一直线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支撑轮由左 支撑轮和右支撑轮构成,所述的前车轮、左支撑轮、右支撑轮和后车轮呈菱形布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车架底板的左右两侧 设置有伸縮式搁脚板。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和后 车轮上设置有减震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车,其特征在于中间支撑轮设置在前 车架的前端,前车轮设置在前车架的后端,蓄电池、车椅,设置在前车架的中间。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前车架上的踏脚板与 第一链轮相连,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后车架中的第二链轮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后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由前车轮、中间支撑轮,后车轮、蓄电池、电动机、车椅、转向支架、车把手、前车架、后车架、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踏脚板、车壳构成,前车轮、中间支撑轮、蓄电池、车椅、第一链轮、踏脚板和车把设置在前车架上,后车轮、链条、第二链轮、电动机设置在后车架上,车椅位于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轴心连线上,电动机输出轴和第二链轮后车轮轴中心连接,车把手通过转向轴与前车架连接,前车架与后车架用浮动悬挂连接器相连接。后车轮为驱动轮,所有重力分布在前车架上的中间支撑轮和前车轮,节省电动机输出的动力。降低车椅座板的高度,提高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安全性,车壳可以遮挡风雨,提高在恶劣天气中行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J1/00GK201484615SQ2009202079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7日
发明者蒋妙范, 蒋涛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