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82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手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手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手推车有独轮、两轮、三轮和四轮之分。独轮车可在狭窄的跳板、便桥和羊肠小道上行驶,能够原地转向,倾卸货物十分便利。常用的两轮车有搬运成件物品的手推搬运车、架子车和搬运散状物料的斗车等。

现有技术中,使用手推车运输较重的货物对使用者来说比较吃力,尤其是在上坡时,于是出现了一种电动助力的手推车,通过电动驱动手推车达到省力的效果。然而,该技术中,手推车的速度不容易控制,往往只有几个速度可调,当速度过快时,使用者需要快步追上手推车以操控手推车,当速度过慢又不能满足需求,较为不便。另一方面,当需要卸货时,传统的手推车需要人工搬运或是手持手推车的把手将手推车掀起,以便将车内装的物品倒出,也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人的推力自动调速助力并具有自卸功能的机械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机械手推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装载货物的车斗,所述车斗的一端与车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车斗底面中部与车架间通过液压杆连接,所述车架两侧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机械手推车的推杆,所述推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拉压力传感器的一端,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车架上设有电机、控制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运转,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底部后方还设有用于转向的万向轮,还可以对车架起到支撑作用,与2个车轮共同形成三个支撑点的稳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还设有刹车闸,所述刹车闸通过刹车线控制所述车轮的制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差速电机,并在两个手柄上均连接拉压力传感器,通过比较两个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力差以控制两个车轮的不同的转速,实现更轻松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根据人的推力控制电机的转速,达到与人步行速度同步的效果,方便使用者的操控;具有液压杆支撑车斗底部,实现卸货功能,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斗在液压杆的支撑下翻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一种机械手推车,包括车架1、车轮2,车架1上设有用于装载货物的车斗3,所述车斗3的一端与车架1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车斗3底面中部与车架1间通过液压杆4连接,可以通过液压杆4的伸缩实现车斗3的翻转,以实现卸货功能。所述车架1两侧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机械手推车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末端固定连接有拉压力传感器12的一端,所述拉压力传感器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3,所述车架1上设有电机5、控制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12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5运转,所述电机5驱动所述车轮2。所述车架1底部后方还设有用于转向的万向轮6,还可以对车架起到支撑作用,与2个车轮2共同形成三个支撑点的稳定结构。所述手柄13上还设有刹车闸14,所述刹车闸14通过刹车线控制所述车轮2的制动。所述电机5为差速电机,通过比较两个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力差以控制两个车轮2的不同的转速,实现更轻松的转向。

在所述手推车装载货物后,自身重量增加,从静止状态到移动需要外界施加的力增大。此时,使用者握着所述手柄13向前施加推力,所述拉压力传感器12受到压力传递至所述控制器,启动电机5,从而推进整个手推车可以向前方运动。当手推车起步后,使用者施加的力变小,拉压力传感器12受到的力随之减小,进而反馈给控制器以减小电机5的转速。当使用者推行手推车的速度稳定时,电机5的转速趋于稳定,和人的速度达到同步。在上坡路段,由于自重,所述拉压力传感器12受到推杆11和手柄13两个方向的力显著增加,此时电机5转速增加以增加爬坡的推力。到达目的地后,通过相应的控制开关,升降所述液压杆4,进行卸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地、田间等需要土方作业的环境,但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