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以及电动车、自行车和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2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以及电动车、自行车和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净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应用在自行车或电动车或健身车上。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环境的粉尘、废气等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日益增多,雾霾对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影响,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多种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呼吸防护以及呼吸健康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或电动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但骑行者会经常被迫暴露在雾霾空气中,导致雾霾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通过呼吸道大量吸入人体,引起呼吸道或肺部的不适,长期大量吸入还可能导致人体器质病变。为改善吸入空气的质量,骑行者一般会穿带一副口罩,但是常用口罩的空气净化能力极其有限,不能过滤细小颗粒和有毒气体,因此产生的净化作用微乎其微,无法对人体形成良好的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采用健身车进行健身,在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尤其是人们在户外的健身车上健身时,会吸入空气中大量的有害颗粒。

在电动车、自行车或健身车上均未设置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空气净化器,并将空气净化器净化后的气体提供给骑行人员呼吸。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结构设计精巧、紧凑,空气净化效率较高。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包括主轴本体、增速机构、进气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出气装置;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口以及进气驱动器,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内;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对进气装置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口,用于排出气体净化装置过滤、净化后的气体;

所述主轴本体与增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并传递转矩,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与进气驱动器连接并传递转矩。

采用本技术方案,骑行人员通过驱动中轴旋转,增速机构将中轴的转速倍增带动进气驱动器旋转,进气驱动器旋转将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内进行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速机构来提高进气驱动器的转速,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套设在主轴本体上,所述进气驱动器与主轴本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为叶轮。

优选的,所述增速机构为齿轮增速器,所述齿轮增速器的输出端套设在主轴本体上,所述齿轮增速器的输出端与主轴本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套设在主轴本体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壳体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是否驱动进气驱动器的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出气装置依次设置;或者所述气体净化装置、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颗粒过滤网层、HEPA过滤网层和有机蒸汽异味过滤网层。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颗粒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大颗粒的灰尘和杂质,HEPA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直径较小的粒子,所述有机蒸汽异味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的异味。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通过供气管道连接有用于给骑行人员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所述供气口连接有用于控制供气口流量的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控制供气口的流量。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采集骑行人员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控制供气口的流量,进而能够根据骑行人员的呼吸情况,来调整供气时间和供气量。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

一种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架以及设置在电动车车架上的蓄电池和电动机,所述电动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电动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电动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电动车或防护装置上。

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自行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自行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自行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自行车或防护装置上。

一种健身车,包括健身车车架,所述健身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健身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健身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健身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健身车或防护装置上。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空气净化器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为空气净化器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3为车用主轴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车用主轴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供气调节单元的原理图;

图6为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健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护目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护目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01-主轴,02-增速机构,03-叶轮,04-壳体,05-轴承,06-轴承,07-电动机,08-蓄电池,09-电动车车架,010-脚蹬,011-供气管道,012-自行车车架;

4-护目镜,4.1-镜片框Ⅰ,4.2-鼻架,4.3-镜腿,4.4-镜片框Ⅱ,5-供气通道Ⅰ,5.1-供气口Ⅰ,7-供气口Ⅱ,8-绑带,9-系带,10-出气管,10.1-第一供气口Ⅲ,11-第二供气口Ⅲ,12-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包括主轴本体、增速机构、进气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出气装置;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口以及进气驱动器,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内;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用于对进气装置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口,用于排出气体净化装置过滤、净化后的气体;

所述主轴本体与增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并传递转矩,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与进气驱动器连接并传递转矩。

采用本技术方案,骑行人员通过驱动中轴旋转,增速机构将中轴的转速倍增带动进气驱动器旋转,进气驱动器旋转将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内进行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速机构来提高进气驱动器的转速,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套设在主轴本体上,所述进气驱动器与主轴本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为叶轮。

优选的,所述增速机构为齿轮增速器,所述齿轮增速器的输出端套设在主轴本体上,所述齿轮增速器的输出端与主轴本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驱动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套设在主轴本体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壳体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是否驱动进气驱动器的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出气装置依次设置;或者所述气体净化装置、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颗粒过滤网层、HEPA过滤网层和有机蒸汽异味过滤网层。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颗粒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大颗粒的灰尘和杂质,HEPA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直径较小的粒子,所述有机蒸汽异味过滤网层用于过滤气体中的异味。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通过供气管道连接有用于给骑行人员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所述供气口连接有用于控制供气口流量的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控制供气口的流量。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采集骑行人员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控制供气口的流量,进而能够根据骑行人员的呼吸情况,来调整供气时间和供气量。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

一种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架以及设置在电动车车架上的蓄电池和电动机,所述电动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电动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电动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所述带体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护帽。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电动车或防护装置上。

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自行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自行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自行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所述带体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护帽。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自行车或防护装置上。

一种健身车,包括健身车车架,所述健身车车架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健身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用主轴空气净化器,在骑行人员驱动健身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优选的,所述出气装置连接有用于对骑行人员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储气装置可通过供气管道连接防护装置,驱动电动车主轴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可将过滤、净化后的部分气体用于骑行人员的呼吸,提高骑行人员的呼吸质量,将空气净化器、健身车以及骑行人员用的防护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所述护目镜包括通过鼻架连接的两个镜片框Ⅰ,所述鼻架和/或镜片框Ⅰ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供气的供气口Ⅰ,所述供气口Ⅰ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供气口Ⅰ不封堵佩戴者的口腔或鼻,不会影响佩戴者呼出浑浊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将护目镜与供气口设置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基本不影响护目镜本身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设置在鼻架和/或镜片框Ⅰ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Ⅰ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供气口Ⅰ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过滤后的气体正好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Ⅰ连通的供气通道Ⅰ设置在镜片框Ⅰ和/或鼻架和/或镜腿内,所述供气通道Ⅰ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Ⅰ的流量控制阀Ⅰ。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可翻转的镜片框Ⅱ,所述镜片框Ⅱ设置在镜片框Ⅰ的外侧、并与镜片框Ⅰ铰接,所述镜片框Ⅱ上设置有用于给骑行人员供气的供气口Ⅱ,所述供气口Ⅱ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供气口Ⅱ可以辅助供气口Ⅰ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

优选的,将镜片框Ⅱ翻开后,所述供气口Ⅱ向下排出过滤后的气体,或者所述供气口Ⅱ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可与骑行人员的口或鼻位置匹配。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导气管能够准确的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向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的吸入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导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进而能够保证导气管的出口保持在佩戴者的口腔或鼻处,另外,导气管出口的位置方便调整,进而提高了本护目镜的适用性。

优选的,与供气口Ⅱ连通的供气通道Ⅱ设置在镜片框Ⅱ内,所述供气通道Ⅱ通过供气管道与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供气口Ⅱ的流量控制阀Ⅱ。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供气口Ⅲ,所述供气口Ⅲ与供气管道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口Ⅲ可以辅助供气口Ⅰ和/或供气口Ⅱ来提高给佩戴者的口腔或鼻提供过滤气体的质量。所述带体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护帽。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与带体连接的供气管上的第一供气口Ⅲ,所述第一供气口Ⅲ可与骑行人员的口腔或鼻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本护目镜佩戴上后,第一供气口Ⅲ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向佩戴者的鼻和口腔,使得佩戴者能够方便呼吸过滤后的气体。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为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者所述供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出气管采用耳机麦克风管线的类似结构或者出气管设置在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可自由弯曲定向软管或可自由弯曲定向软杆上设置有金属丝,弯曲后能够保持住位置,能够增加该呼吸防护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Ⅲ。

优选的,所述供气口Ⅲ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第二供气口Ⅲ;从第二供气口Ⅲ排出的气体能在骑行人员面部的外围形成气体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供气口Ⅲ的流量控制阀Ⅳ。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供气调节单元,所述供气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骑行人员腹部呼吸变化的应变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应变传感器用于检测佩戴者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应变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控制命令传给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或流量控制阀Ⅲ执行控制命令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和流量控制阀Ⅲ为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模块可采用微型单片机或集成芯片。

优选的,所述供气调节单元由电池供电,所述电池可设置在健身车或防护装置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考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创造性的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