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行使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416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行使电动车。



背景技术:

针对市场上现有的四轮两轮电动车存在转弯有转弯半径限制,一般只能实现前进或后退行驶,在比较狭窄的空间行驶受到很大限制。而近期市场上出现的通过两轮驱动通过两轮差速实现原地转弯的车子(如平衡车,赛格威等),也存在电路复杂,造价高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地万向行使电动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万向行使电动车,包括操作系统、底框架、两个转向驱动轮和三个万向从动轮,所述操作系统安装在底框架上,所述底框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两个侧支架,前支架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架前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后支架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架后端固定连接成一体;两个转向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侧支架靠中间部位上,其中两个万向从动轮分别安装在对应侧支架前端部,另一万向从动轮安装在后支架上;所述操作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控制开关、用于驱动转向驱动轮运转的电机、用于控制转向驱动轮运转方向的两个操控手柄以及用于驾驶者靠坐的底座。

作为优选: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方式驱动转向驱动轮进行运转,具体地:电机驱动蜗杆进行自转运动,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蜗轮通过连接轴与转向驱动轮同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开关为安装在操控手柄上的按钮式手柄球头,在下压按钮式手柄球头时,启动电机进行运转,从而驱动转向驱动轮进行运转;在释放按钮式手柄球头并使其复位时,使得电机停止运转,即转向驱动轮停止运转。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驱动轮通过转向驱动轮座安装在侧支架的U形支架内,所述转向驱动轮座包括操纵连杆、U型夹件和连接轴,连接轴依次贯穿通过蜗轮、转向驱动轮并与蜗轮和转向驱动轮固定连接,操纵连杆向上延伸并贯穿通过U形支架上设有的通槽孔与操控手柄固定一体连接;这样通过左右操作操控手柄即可实现对转向驱动轮左右转向的操控。

作为优选:在操作系统上设有用于搁置用户双脚的底槽,以及在底槽外边沿设置有挡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转向驱动轮独立转向,外加三个万向从动轮的结构。在保证车身稳定的同时还能实现各个方向原地转向,前进后退,左右横行的功能。同时将电源(即电池),电机,转向驱动轮,控制开关,控制系统都安装在独立转向的底框架上,控制线穿过转向底框架轴心直接到操作手柄。能实现°转向无电缆缠绕问题。而且只有单电机,无需设计控制差速和自动保持平衡的电路和装置成本低廉。由于车辆能实现各个方向的行驶,大大增强了车辆在各种狭小空间行驶的能力。也增添更多的可玩性。操作系统:操纵手柄与开关一体化,按钮式手柄球头就能启动车辆并通过旋转左右操控手柄控制两个独立的转向驱动轮,实现各种功能。对驾驶者的双手协调能力有很好的锻炼功能。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实现了驱动刹车一体化的功能,一旦电机断电,蜗杆停止转动连接轴被蜗杆固定实现刹车,比起市面上的一些齿轮箱传动的童车只有短路电机实现刹车的更安全。外观造型仿造螃蟹模样,加上电动车横行功能更贴切和受用户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操作系统1,挡边11,底槽12,底座13,控制开关14,操控手柄15,底框架2,前支架21,侧支架22,U形支架221,通槽孔222,后支架23,转向驱动轮3,万向从动轮4,转向驱动轮座5,操纵连杆51,U型夹件52,连接轴53,蜗轮62,蜗杆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万向行使电动车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操作系统1、底框架2、两个转向驱动轮3和三个万向从动轮4,所述操作系统1安装在底框架2上,所述底框架2包括前支架21、后支架23、两个侧支架22,前支架21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架22前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后支架23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架22后端固定连接成一体;两个转向驱动轮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侧支架22靠中间部位上,其中两个万向从动轮4分别安装在对应侧支架22前端部,另一万向从动轮4安装在后支架23上;所述操作系统1包括用于控制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控制开关14、用于驱动转向驱动轮3运转的电机、用于控制转向驱动轮3运转方向的两个操控手柄15以及用于驾驶者靠坐的底座13。

其中: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方式驱动转向驱动轮3进行运转,具体地:电机驱动蜗杆61进行自转运动,蜗杆61与蜗轮62啮合连接,蜗轮62通过连接轴53与转向驱动轮3同轴传动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14为安装在操控手柄15上的按钮式手柄球头,在下压按钮式手柄球头时,启动电机进行运转,从而驱动转向驱动轮3进行运转;在释放按钮式手柄球头并使其复位时,使得电机停止运转,即转向驱动轮3停止运转。

所述转向驱动轮3通过转向驱动轮座5安装在侧支架22的U形支架221内,所述转向驱动轮座5包括操纵连杆51、U型夹件52和连接轴53,连接轴53依次贯穿通过蜗轮62、转向驱动轮3并与蜗轮62和转向驱动轮3固定连接,操纵连杆51向上延伸并贯穿通过U形支架221上设有的通槽孔222与操控手柄15固定一体连接;这样通过左右操作操控手柄15即可实现对转向驱动轮3左右转向的操控。在操作系统1上设有用于搁置用户双脚的底槽12,以及在底槽12外边沿设置有挡边11。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转向驱动轮3独立转向,外加3个万向从动轮4的结构。在保证车身稳定的同时还能实现各个方向原地转向,前进后退,左右横行的功能。同时将电源即电池,电机,转向驱动轮,控制开关,控制系统都安装在独立转向的底框架2上,控制线穿过转向底框架2轴心直接到操作手柄。能实现360°转向无电缆缠绕问题。而且只有单电机,无需设计控制差速和自动保持平衡的电路和装置成本低廉。由于车辆能实现各个方向的行驶,大大增强了车辆在各种狭小空间行驶的能力。也增添更多的可玩性。操作系统:操纵手柄与开关一体化,按钮式手柄球头就能启动车辆并通过旋转左右操控手柄控制两个独立的转向驱动轮,实现各种功能。对驾驶者的双手协调能力有很好的锻炼功能。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实现了驱动刹车一体化的功能,一旦电机断电,蜗杆停止转动连接轴53被蜗杆固定实现刹车,比起市面上的一些齿轮箱传动的童车只有短路电机实现刹车的更安全。外观造型仿造螃蟹模样,加上电动车横行功能更贴切和受用户欢迎。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