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式自行车及其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422阅读:1390来源:国知局
皮带式自行车及其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皮带式自行车及其皮带轮。



背景技术:

皮带式自动车是依靠皮带传动的自动车;由于其相比链条式自行车而言,皮带式自行车上的皮带无需油液的维护,故皮带式自行车比较干净。

现有技术中,皮带式自动车用皮带轮的结构如图1和图 2所示,其安装在轮轴鼓1的右端,皮带轮2与轮轴鼓1之间连接有单向轴承11。皮带轮2包括基环21、若干个凸齿22和两个挡圈23;全部凸齿22圆周均匀设置在基环21外侧壁上,且与基环21一体成型;两个挡圈23均与基环21一体成型,或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基环21上。

骑行时,皮带4与凸齿22扣合,且仅对轮轴鼓1一端受力,容易造成轮轴鼓1位于皮带轮2的一端向前方的歪斜;当轮轴鼓1歪斜后,皮带4对两个挡圈23施力明显加大,容易造成挡圈23的变形;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个挡圈23的变形不同步,其中一个挡圈23会先于另一个挡圈23变形;其中一个挡圈23先变形后,需要对整个皮带轮2进行更换,使得维修成本大大提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当其中一个挡圈损坏而维修时,其具有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包括基环和周向设置在基环外圆周侧壁上的若干个凸齿,所述基环的内圆周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壁设置有与基环其中一个端壁相抵的第一挡圈;所述基环远离第一挡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挡圈变形损坏后,将基环和连接环螺纹旋开,然后将连接环进行更换;当第二挡圈变形损坏后,将基环和连接环螺纹旋开,然后将基环进行更换;由于无需对整个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进行更换,故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两个挡圈与基环一体成型,或铆接的方式,其加工成本较高,而本实用新型中,将其分开制作,降低成型其结构的复杂度,有效降低其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外圆周侧壁上的螺纹为右旋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时,第一挡圈位于第二挡圈和轮轴鼓的中心之间,皮带对凸齿施力后,能够不断使基环与连接环之间螺纹旋紧;在骑行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基环相对连接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外圆周侧壁套设有中间挡圈,所述中间挡圈位于第一挡圈和基环之间;所述中间挡圈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基环的外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皮带对第一挡圈的受力明显大于皮带对第二挡圈的受力,故第一挡圈的变形损坏频率高,第一挡圈通过中间挡圈与皮带相抵,当中间挡圈变形后,仅对中间挡圈进行更换,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圈的外径尺寸小于基环的外径尺寸;所述中间挡圈朝向第一挡圈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环槽,所述固定环槽内侧壁与第一挡圈外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装连接环、中间挡圈和基环时,首先直接将固定环槽扣合在第一挡圈上,然后旋动基环,直至中间挡圈被夹持在基环和第一挡圈之间,实现便于对其组装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槽沿其轴向的尺寸等于第一挡圈的厚度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环槽与第一挡圈相卡合后,第一挡圈背离凸齿的侧面与中间挡圈背离凸齿的侧面相齐平,雨水能够顺着第一挡圈的侧面和中间当权的侧面及时的排离,减少雨水的存集,延缓其锈蚀。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挡圈的外圆周侧壁向基环方向倾斜设置有呈锥型的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皮带轮欲越过并滑落于中间挡圈时,引导面与皮带轮相接触,引导面及时将皮带向凸齿方向引导,以使皮带滑落至中间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有效防止皮带滑落。此外,有效防止中间挡圈的外圆周侧壁和其端壁相交处的棱角对皮带的隔损。

进一步地,所述基环与中间挡圈相抵的端壁同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中间挡圈相抵的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能够密封基环和中间挡圈之间的间隙,减少雨水进入连接环的右旋螺纹处,以减缓其锈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圈的外圆周侧壁向基环方向倾斜设置有呈锥型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能够及时的将皮带向凸齿方向引导,以防止皮带从第二挡圈处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为单向轴承的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单向轴承的外圈直接作为连接环,减小连接环与轴承的连接环节,能够快速将皮带轮安装在轮轴鼓上。此外,由于单向轴承的外圈和连接环合二为一,有效节约钢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式自行车;当其中一个挡圈损坏而维修时,其具有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的优势。

一种皮带式自行车,包括上述的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挡圈变形后,通过上述的方法对钢圈部分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皮带式自动车用皮带轮,实现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基环与连接环螺纹连接的方式,且第一挡圈位于连接环上,第二挡圈位于基环上,可以分别更换第一挡圈或第二挡圈,从而产生降低维修成本的效果;

2、采用了中间挡圈与第一挡圈相扣合的方式,使第一挡圈通过中间挡圈直接与皮带相接触,可以直接对中间挡圈进行更换,从而产生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皮带轮与轮轴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与轮轴鼓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与轮轴鼓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第一挡圈和固定环槽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皮带式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轮轴鼓;11、单向轴承;2、皮带轮;21、基环;211、安装槽;22、凸齿;23、挡圈;24、第二挡圈;241、导向面;3、橡胶圈;4、皮带;5、连接环;51、右旋螺纹;52、第一挡圈;6、中间挡圈;61、固定环槽;62、引导面;7、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参照图3和图4,其包括基环21和若干个凸齿22,全部凸齿22周向设置在基环21外圆周侧壁上。

参照图3和图4,基环21的内圆周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环5,连接环5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挡圈52;当螺纹拧紧基环21时,第一挡圈52与基环21其中一个端壁相抵;由于第一挡圈52对基环21的反作用力和连接环5的外螺纹对基环21的内螺纹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故能够使连接环5和基环21相对固定。

参照图3和图4,基环21远离第一挡圈5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圈24;基环21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挡圈52和第二挡圈24。

参照图3和图4,连接环5的外圆周侧壁上的螺纹为右旋螺纹51。当安装该皮带轮时,第一挡圈52位于轮轴鼓1中心和第二挡圈24之间;皮带4对凸齿22施力时,能够使基环21与连接环5之间愈加紧固。

工作原理如下:当第一挡圈52或第二挡圈24变形后,将基环21和连接环5螺纹旋开。如果第一挡圈52变形,则对连接环5进行更换。如果第二挡圈24变形,则对基环21进行更换。实现针对性的更换,无需报废整个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有效降低维修的成本。

实施例2:

一种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参照图5和图6,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环5为单向轴承11的外圈。右旋螺纹51和第一挡圈52直接设置在单向轴承11的外圈上。单向轴承11的内圈螺纹固定在轮轴鼓1上。

参照图5和图6,连接环5外圆周侧壁套设有中间挡圈6,中间挡圈6位于第一挡圈52与基环21之间,中间挡圈6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基环21的外径尺寸,以使基环21和\或基环21上的凸齿22与第一挡圈52将中间挡圈6夹持;中间挡圈6直接与皮带4接触,当中间挡圈6变形后,仅对中间挡圈6进行更换。本实施例中优选中间挡圈6的内径尺寸小于基环21的外径尺寸。

参照图5和图6,中间挡圈6的外圆周侧壁向基环21方向倾斜设置有引导面62,引导面62呈锥型;当皮带4与引导面62相抵时,引导面62对皮带4进行引导,以使皮带4及时向第二挡圈24方向移动,从而使皮带4移动至中间挡圈6与第二挡圈24之间。

参照图5和图6,第二挡圈24的外圆周侧壁向基环21方向倾斜设置有导向面241,导向面241呈锥型,导向面241和引导面62所起的作用相同。当皮带4与导向面241相抵时,导向面241对皮带4进行引导,以使皮带4及时向第二挡圈24方向移动,从而使皮带4移动至中间挡圈6与第二挡圈24之间。

参照图6和图7,基环21与中间挡圈6相抵的端壁同轴设置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内设置有橡胶圈3,橡胶圈3与中间挡圈6相抵,以密封基环21与中间挡圈6之间的间隙,减少雨水进入连接环5的右旋螺纹51处。

参照图6和图8,第一挡圈52的外径尺寸小于基环21的外径尺寸;中间挡圈6朝向第一挡圈52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环槽61,固定环槽61内侧壁与第一挡圈52外侧壁相贴合,以便于中间挡圈6的定位。

参照图6和图8,固定环槽61沿其轴向的尺寸等于第一挡圈52的厚度尺寸;当中间挡圈6上的固定环槽61与第一挡圈52相卡合后,中间挡圈6背离凸齿22的侧面与第一挡圈52背离凸齿22的侧面相齐平,雨水能够顺着第一挡圈52的侧壁和中间挡圈6的侧壁及时的排离。

工作原理如下:当中间挡圈6或第二挡圈24变形后,将连接圈(即单向轴承11的外圈)与和基环21螺纹旋开,然后仅对中间挡圈6进行更换,或仅对基环21进行更换;由于无需更换整个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故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实施例3:

一种皮带式自行车,参照图9和图10,包括车架7、轮轴鼓1和实施例2中的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轮轴鼓1位于车架7的后端,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位于轮轴鼓1上。当中间挡圈6或第二挡圈24变形后,根据实施例2中工作原理对其相应部分进行更换,由于无需更换整个皮带式自行车用皮带轮,故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