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9949发布日期:2018-06-15 22:1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

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然而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主要是依照载重量为标准,一般测试标准为九到十五公斤。一般的婴儿车大约可使用四到五年。

现有申请号201410458182.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框架和婴儿篮,其中,所述婴儿篮上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上卡接有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顶面、底面、上凸缘、下凸缘以及内凸缘,所述顶面、底面、上凸缘、下凸缘以及内凸缘围成空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具有弹性、方便携带、可折叠、可拆卸的优点。

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等问题需

要解决:

1.该实用新型变换适应方式较多,但是缺乏动力辅助装置,长时间使用推行时会造成使用人员的疲劳;

2.该实用新型观光角度小,与婴儿互动效果略差。

现有申请号201210431457.9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结构包括:调节机构、转动片、定位片、车把、婴儿座椅、座椅、车架一、大链轮、链条、购物筐、万向轮、支撑架、后轮、脚踏板、车架二、连杆固定片、前左轮、前右轮。该多功能婴儿车,采用人力驱动,可实现父母方便携带婴幼儿进行旅行、购物及其他休闲活动的功能。

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等问题需

要解决:

1.该实用新型折叠变换步骤较为繁琐,并且移动方式较为浪费体力;

2.该实用新型不具备摇篮功能,缺乏与婴儿必要的互动方式;

3.该实用新型对婴儿的保护性能略差,不能提高宝宝的安全保护。

于是,本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乏动力辅助装置,观光角度小,与婴儿互动效果略差,折叠变换步骤较为繁琐,并且移动方式较为浪费体力,不具备摇篮功能,对婴儿的保护性能略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其中,该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包括有:婴儿车本体,从动支撑轮,支撑轮连接合页,支撑轮减震弹簧,固定插销,婴儿车厢,保护罩,护罩固定螺栓,护罩限位轴,锁止卡扣,婴儿座椅,储物箱,座椅护杆,转向手柄,四号卡扣齿轮,电量装置,控制面板,充电孔,座椅,移动推柄,支撑梁,电机,移动小轮,小轮减震弹簧,一号卡扣齿轮,脚踏,二号卡扣齿轮,转向轴,小轮固定梁,支撑轮轴承,三号卡扣齿轮;所述婴儿车本体上设置有婴儿车厢;所述婴儿车厢由保护罩婴儿座椅和储物箱与座椅护杆、转向手柄及四号卡扣齿轮构成;所述婴儿车厢的一侧弧面壁上端固定设置有转向手柄;所述婴儿车厢另一侧内部嵌入安装有婴儿座椅;所述婴儿座椅内部两侧设置有四号卡扣齿轮,且座椅护杆通过四号卡扣齿轮活动固定安装于婴儿座椅内部两侧箱壁上;所述婴儿座椅的底部开设有储物箱;所述婴儿车厢的另一侧嵌入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由护罩固定螺栓和护罩限位轴及锁止卡扣构成;所述保护罩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护罩限位轴;所述保护罩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护罩固定螺栓;两所述保护罩结合处设置有锁止卡扣;所述婴儿车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轮轴承,且其中一侧的支撑轮轴承的内侧安装有三号卡扣齿轮;所述支撑轮轴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从动支撑轮;所述从动支撑轮由支撑轮连接合页和支撑轮减震弹簧及固定插销构成;所述从动支撑轮轮圈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支撑轮减震弹簧;所述从动支撑轮一侧设置有支撑轮连接合页;所述从动支撑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插销;所述婴儿车厢后侧嵌入安装有电量装置。所述电量装置由控制面板和充电孔构成;该侧所述婴儿车厢还活动设置有转向轴;所述支撑梁通过转向轴活动安装于婴儿车厢上;所述支撑梁与转向轴的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卡扣齿轮;所述支撑梁的底侧设置有脚踏;所述支撑梁上侧设置有座椅,且座椅的下侧设置为移动推柄;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小轮固定梁,且小轮固定梁与支撑梁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卡扣齿轮;所述小轮固定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量装置电性相连接;所述电机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小轮,且移动小轮的轮圈内侧设置有小轮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打开可与婴儿车厢厢体组成一柱形筒体结构,且保护罩将婴儿座椅和储物箱与座椅护杆均覆盖于该柱形筒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支撑轮为向外侧可折叠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其中一侧所述转向手柄设置为电动车式旋拧加速结构,且该侧的还设置有刹车手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婴儿车厢的厢体两侧开设有弧形滑槽,且保护罩通过护罩固定螺栓与护罩限位轴再该弧形滑槽内部进行限位移动,且通过护罩固定螺栓进行开合大小的锁止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为可收缩隐藏结构,且脚踏通过上端设置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与小轮固定梁均能通过二号卡扣齿轮与一号卡扣齿轮进行比例旋转折叠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座结构,所述座椅贯穿支撑梁主体且固定于该弹簧座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上侧开设有与座椅相对应的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婴儿车厢可通过三号卡扣齿轮进行比例放倒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护杆可通过四号卡扣齿轮进行旋转调节,且座椅护杆上端开设有杯槽和置物槽。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实用新型设有保护罩打开可与婴儿车厢厢体组成一柱形筒体结构,且保护罩将婴儿座椅和储物箱与座椅护杆均覆盖于该柱形筒体内部,有利于有效的保护婴儿车厢内部的婴儿的安全,防止发生轻微碰撞时对婴儿造成伤害,并且还能够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设有的从动支撑轮为向外侧可折叠结构设计,折叠时,只需要手动将两处固定插销向上用力拔出,然后将从动支撑轮的上部向外侧下方折叠并入另一半从动支撑轮即可完成操作,该设计有利于在家中停止移动时增加对婴儿车厢观察互动范围,并且还能够通过该结构起到一定的摇篮作用,使婴儿乘坐更加的舒适,节省更多的空间;设有的婴儿车厢的厢体两侧开设有弧形滑槽,且保护罩通过护罩固定螺栓与护罩限位轴再该弧形滑槽内部进行限位移动,且通过护罩固定螺栓进行开合大小的锁止定位,有利于保护罩在婴儿车厢上移动更加顺畅,并且有效防止脱轨,而且能够进行保护罩开合大小的调节,方便控制阳光阻挡范围;设有的支撑梁与小轮固定梁均能通过二号卡扣齿轮与一号卡扣齿轮进行比例旋转折叠操作,有利于支撑梁与小轮固定梁向上折叠收纳操作,方便进行存放和进行推行以及摇篮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支撑梁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电量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侧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轴侧折叠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轴侧折叠左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轴侧折叠左前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轴侧摇篮变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轴侧左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婴儿车本体,2-从动支撑轮,201-支撑轮连接合页,202-支撑轮减震弹簧,203-固定插销,3-婴儿车厢,301-保护罩,3011-护罩固定螺栓,3012-护罩限位轴,3013-锁止卡扣,302-婴儿座椅,303-储物箱,304-座椅护杆,305-转向手柄,306-四号卡扣齿轮,4-电量装置,401-控制面板,402-充电孔,5-座椅,501-移动推柄,6-支撑梁,7-电机,8-移动小轮,801-小轮减震弹簧,9-一号卡扣齿轮,10-脚踏,11-二号卡扣齿轮,12-转向轴,13-小轮固定梁,14-支撑轮轴承,15-三号卡扣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15,一种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包括有:婴儿车本体1,从动支撑轮2,支撑轮连接合页201,支撑轮减震弹簧202,固定插销203,婴儿车厢3,保护罩301,护罩固定螺栓3011,护罩限位轴3012,锁止卡扣3013,婴儿座椅302,储物箱303,座椅护杆304,转向手柄305,四号卡扣齿轮306,电量装置4,控制面板401,充电孔402,座椅5,移动推柄501,支撑梁6,电机7,移动小轮8,小轮减震弹簧801,一号卡扣齿轮9,脚踏10,二号卡扣齿轮11,转向轴12,小轮固定梁13,支撑轮轴承14,三号卡扣齿轮15;所述婴儿车本体1上设置有婴儿车厢3;所述婴儿车厢3由保护罩301婴儿座椅302和储物箱303与座椅护杆304、转向手柄305及四号卡扣齿轮306构成;所述婴儿车厢3的一侧弧面壁上端固定设置有转向手柄305;所述婴儿车厢3另一侧内部嵌入安装有婴儿座椅302;所述婴儿座椅302内部两侧设置有四号卡扣齿轮306,且座椅护杆304通过四号卡扣齿轮306活动固定安装于婴儿座椅302内部两侧箱壁上;

所述婴儿座椅302的底部开设有储物箱303;所述婴儿车厢3的另一侧嵌入安装有保护罩301,所述保护罩301由护罩固定螺栓301和护罩限位轴3012及锁止卡扣3013构成;所述保护罩30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护罩限位轴3012;所述保护罩301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护罩固定螺栓301;两所述保护罩301结合处设置有锁止卡扣3013;所述婴儿车厢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轮轴承14,且其中一侧的支撑轮轴承14的内侧安装有三号卡扣齿轮15;所述支撑轮轴承1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从动支撑轮2;所述从动支撑轮2由支撑轮连接合页201和支撑轮减震弹簧202及固定插销203构成;所述从动支撑轮2轮圈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支撑轮减震弹簧202;所述从动支撑轮2一侧设置有支撑轮连接合页201;所述从动支撑轮2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插销203;所述婴儿车厢3后侧嵌入安装有电量装置4。所述电量装置4由控制面板401和充电孔402构成;该侧所述婴儿车厢3还活动设置有转向轴12;所述支撑梁6通过转向轴12活动安装于婴儿车厢3上;所述支撑梁6与转向轴12的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卡扣齿轮11;所述支撑梁6的底侧设置有脚踏10;所述支撑梁6上侧设置有座椅5,且座椅5的下侧设置为移动推柄501;所述支撑梁6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小轮固定梁13,且小轮固定梁13与支撑梁6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卡扣齿轮9;所述小轮固定梁1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与电量装置4电性相连接;所述电机7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小轮8,且移动小轮8的轮圈内侧设置有小轮减震弹簧801。

其中,所述保护罩301打开可与婴儿车厢3厢体组成一柱形筒体结构,且保护罩301将婴儿座椅302和储物箱303与座椅护杆304均覆盖于该柱形筒体内部,便于有效的保护婴儿车厢3内部的婴儿的安全,防止发生轻微碰撞时对婴儿造成伤害,并且还能够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根据15所示。

其中,所述从动支撑轮2为向外侧可折叠结构设计,折叠时,只需要手动将两处固定插销203向上用力拔出,然后将从动支撑轮2的上部向外侧下方折叠并入另一半从动支撑轮2即可完成操作,该设计便于在家中停止移动时增加对婴儿车厢3观察互动范围,并且还能够通过该结构起到一定的摇篮作用,使婴儿乘坐更加的舒适,节省更多的空间。

其中,其中一侧所述转向手柄305设置为电动车式旋拧加速结构,且该侧的还设置有刹车手柄结构,便于在电动行驶时对电机进行控制,该控制原理采用电动车油门控制原理,现有技术在此不做累述,并且能够通过刹车手柄进行刹车。

其中,所述婴儿车厢3的厢体两侧开设有弧形滑槽,且保护罩301通过护罩固定螺栓3011与护罩限位轴3012再该弧形滑槽内部进行限位移动,且通过护罩固定螺栓3011进行开合大小的锁止定位,便于保护罩301在婴儿车厢3上移动更加顺畅,并且有效防止脱轨,而且能够进行保护罩301开合大小的调节,方便控制阳光阻挡范围。

其中,所述脚踏10为可收缩隐藏结构,且脚踏10通过上端设置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锁止,便于在折叠收纳时将脚踏10收缩与支撑梁6的内部,节省更多的占用空间。

其中,所述支撑梁6与小轮固定梁13均能通过二号卡扣齿轮11与一号卡扣齿轮9进行比例旋转折叠操作,此处的二号卡扣齿轮11与一号卡扣齿轮9均为再有卡止结构的齿轮结构,当将控制卡扣向上提起时,齿轮可进行转动,当卡扣通过弹簧回位时齿轮便被锁止无法转动,从而实现锁止的操作,支撑梁6与小轮固定梁13旋转设置方便支撑梁6与小轮固定梁13向上折叠收纳操作,方便进行存放和进行推行以及摇篮变形。

其中,所述支撑梁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座结构,所述座椅5贯穿支撑梁6主体且固定于该弹簧座结构上,该弹簧座固定支撑梁6端为弹簧体结构,所以在使用座椅5时,座椅5能够在弹簧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减震作用,有效提高使用人员的舒适度。

其中,所述支撑梁6的上侧开设有与座椅5相对应的凹槽结构,便于将座椅5隐藏于凹槽当中,防止在折叠收纳时妨碍操作。

其中,所述婴儿车厢3可通过三号卡扣齿轮15进行比例放倒操作,便于进行摇篮结构的切换变形,增加该婴儿车本体的使用功能,增加与宝宝互动的方式,并且无需其他摇篮车,节省了空间。

其中,所述座椅护杆304可通过四号卡扣齿轮306进行旋转调节,且座椅护杆304上端开设有杯槽和置物槽,座椅护杆304的设置便于对婴儿进行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座椅护杆304可旋转便于婴儿的放入与抱出操作,并且上端设置有凹槽等结构,便于放置宝宝玩耍的玩具以及水杯等物品,提高储物功能。

使用方式:

在使用该兼具摇篮的外包式多功能婴儿车时,首先需要将电量装置4通过设置的充电孔402进行充电,设置的控制面板401可以进行电机7的开关,同时还能进行电量的显示;作为摇篮使用时,只需要通过三号卡扣齿轮15将婴儿车厢3进行比例放倒,使婴儿能够躺在内部进行互动玩耍,折叠使用时推行时,首先需要将从动支撑轮2组成一完整的轮体,组装时,只需要将从动支撑轮2上的可折叠轮体通过支撑轮连接合页201进行旋转操作,合并时需要手动将固定插销203向上拔起,合并之后,松开固定插销203即可,固定插销203会在自身设置的回位弹簧的基础上进行回弹,实现锁止状态,然后便可以通过移动推柄501进行推行操作,婴儿车厢3前端设置的保护罩301可以从婴儿车厢3内部开设的凹槽中滑出,然后两保护罩301可进行合并连接,且通过锁止卡扣3013进行锁止,增加这样避雨的功能,婴儿车厢3内部嵌入设置的婴儿座椅302两侧及头枕处均设置有海绵结构,有效保护婴儿的安全,当作为电动婴儿车使用时,首先需要将移动小轮8通过支撑梁6与小轮固定梁13折叠下来,使之与从动支撑轮2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将座椅5向上提起,通过弹簧座上的固定螺栓将其固定住,然后将脚踏11向下拉出,使之处于脚步便于踩踏的位置,然后便可以通过控制面板401启动电机7,然后通过转向手柄305进行转向调节,并且还能够进行移动加速与刹车的功能,转向是通过转向轴12的作用进行转向操作,且速度设置较慢,防止速度快影响婴儿安全,使用完之后,直接将移动小轮8折叠于婴儿车厢3顶部即可完成收纳操作。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