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55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网购消费方式的兴起,快递包裹投递业务呈爆发性发展,由于包裹投递需要走街串巷,登门上户,为确保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及小区路况,投递及时,避免因堵车导致投递延误,物流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动物流车进行上门投递服务,电动物流车体积相对于普通燃油机动车辆更小,不易受困,而载货量又远大于普通电动自行车,因此也受投递员的喜爱。虽然电动物流车能装运较大较重的货件,但装卸时挪动货件却较为不易,尤其是压在底层的货件因重量较大导致与车厢的摩擦也较大,挪动时需要耗费较大体力,致使劳动强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安装在物流车上,用于快速装卸货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包括滑轨和支撑板,两个滑轨相对设置,支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之间;

所述支撑板包括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外支撑板可旋转的固定在内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连通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内支撑板的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固定环,外支撑板的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二固定环,当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对应,固定支撑杆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加以固定,固定支撑杆的外侧端上设有第三固定环,螺栓穿过第三固定环将固定支撑杆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液压支撑杆,液压支撑杆一端通过轴承座可旋转的固定在外支撑板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卡环可插拔的固定在内支撑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撑杆位于内支撑板的一端可旋转的固定一个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由两个圆弧形结构的卡板镜像设置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板的长度L1≥内支撑板的长度L2。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均包括支撑板体,支撑板体中设有缓冲空腔,缓冲空腔为长方体结构,缓冲空腔的顶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缓冲腔内填充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滑轨安装在物流车上,支撑板抽拉式的设置在滑轨之间,将外支撑板抽出滑轨后,放下液压支撑杆,卸下外支撑板上的货物,再抽出固定支撑杆,将外支撑板下压成斜坡状,继续卸内支撑板上的货物,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装卸货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支撑板/外支撑板剖视图。

附图标记:

滑轨1、支撑板2、内支撑板3、外支撑板4、第一凹槽5、第一固定环6、第二固定环7、固定支撑杆8、第三固定环9、液压支撑杆11、卡环12、支撑板体13、缓冲空腔14、第二凹槽15、环氧树脂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物流车快速装卸机构,包括滑轨1和支撑板2,两个滑轨相对设置,支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之间;

所述支撑板包括内支撑板3和外支撑板4,外支撑板可旋转的固定在内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连通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内支撑板的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固定环6,外支撑板的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二固定环7,当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对应,固定支撑杆8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加以固定,固定支撑杆的外侧端上设有第三固定环9,螺栓穿过第三固定环将固定支撑杆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液压支撑杆11,液压支撑杆一端通过轴承座可旋转的固定在外支撑板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卡环12可插拔的固定在内支撑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撑杆位于内支撑板的一端可旋转的固定一个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由两个圆弧形结构的卡板镜像设置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板的长度L1≥内支撑板的长度L2。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均包括支撑板体13,支撑板体中设有缓冲空腔14,缓冲空腔为长方体结构,缓冲空腔的顶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缓冲腔内填充环氧树脂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