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468发布日期:2018-07-17 23:5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运动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加速前进,能有效缩短车身长度,完全避免掉链的一种三轮代步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休闲运动代步工具,普通的自行车利用双脚踩动脚蹬通过链传动带动后轮加速前进。链传动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传动较远距离、能适应恶劣环境,但是链传动自行车也有缺点,主要体现在链条容易拉长而掉链、链传动能量损耗较大、噪声较大等。随着全社会健身愿望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民众选择骑自行车在城市内出行、短距离旅行越来越多,加上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进一步普及,自行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十分有必要对现有自行车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轮代步车,能有效缩短车身长度,克服普通自行车易掉链的缺点,噪声小,无功损耗少,骑乘舒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包括右刹把,手把,左刹把,前直管,七件碗,前叉,前轮,坐垫,车架,传动总成和后轮。

所述车架有颈管,坐垫下管,后叉,左大滚针轴承孔,左过渡柱,左内孔,右大滚针轴承孔,右过渡柱和右内孔。

所述传动总成包括左踏脚,左端盖,左主动齿轮组件,左滚针,左过渡齿轮,左小滚针轴承,左大滚针轴承,主动轴,右小滚针轴承,从动轴,从动轴平键,加速轮,右大滚针轴承,右过渡齿轮,右主动齿轮组件,右滚针,右端盖和右踏脚。

所述加速轮的内孔有键槽,所述从动轴平键与该键槽配合。

所述前轮装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叉通过所述七件碗与所述颈管连接。所述前直管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手把与所述前直管连接。所述右刹把装在所述手把的右端。所述左刹把装在所述手把的左端。所述前轮上装有刹车盘,所述右刹把通过刹车线和刹车器控制所述前轮的刹车盘,该刹车器安装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后轮装在所述后叉上,所述后轮上装有刹车盘,所述左刹把通过刹车线和刹车器控制所述后轮的刹车盘,该刹车器安装在所述后叉上。

所述坐垫与所述坐垫下管连接,能调节所述坐垫的高低。

所述主动轴有左踏脚安装柱,左扁柱,左小轴承安装柱,右踏脚安装柱,右扁柱和右小轴承安装柱。

所述从动轴有左从动齿轮,左大轴承安装柱,从动轴卡簧槽,从动轴键槽,右大轴承安装柱,右从动齿轮,左小滚针轴承孔和右小滚针轴承孔。

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和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有左扁孔,左滚针孔和左主动齿轮。

所述左从动齿轮和所述右从动齿轮结构相同。

所述左从动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压力角与所述左主动齿轮相同。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和所述右大滚针轴承是同一规格的滚针轴承。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的内孔与所述左大轴承安装柱配合。所述右大滚针轴承的内孔与所述右大轴承安装柱配合。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的外圆与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配合。所述右大滚针轴承的外圆与所述右大滚针轴承孔配合。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是同一规格的单向滚针轴承,且安装时的单向性相同。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的内孔与所述左小轴承安装柱配合。所述右小滚针轴承的内孔与所述右小轴承安装柱配合。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的外圆与所述左小滚针轴承孔配合。所述右小滚针轴承的外圆与所述右小滚针轴承孔配合。

所述左扁孔与所述左扁柱配合。

所述左滚针孔与所述左滚针配合。

在所述从动轴键槽内装入所述从动轴平键,将所述从动轴从右向左插入所述加速轮的内孔,在所述从动轴卡簧槽内装入卡簧。将所述左过渡齿轮安装于所述左过渡柱,将所述右过渡齿轮安装于所述右过渡柱。将所述左扁孔套入所述左扁柱,将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安放于所述左内孔,然后在各个所述左滚针孔内各装入一枚所述左滚针,此时所述左主动齿轮与所述左过渡齿轮啮合,所述左过渡齿轮与所述左从动齿轮啮合,各个所述左滚针均与所述左内孔相切。用三枚螺钉将所述左端盖固定。在所述左踏脚安装柱上安装所述左踏脚。

同理,安装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所述右滚针,所述右端盖和所述右脚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缩短了车身长度,克服了普通自行车易掉链的缺点,噪声小,无功损耗少,骑乘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传动总成的爆炸图。

图4、图5是所述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所述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是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刹把,2.手把,3.左刹把,4.前直管,5.七件碗,6.前叉,7.前轮,8.坐垫,9.车架,10.传动总成,11.后轮,12.左踏脚,13.左端盖,14.左主动齿轮组件,15.左滚针,16.左过渡齿轮,17.左小滚针轴承,18.左大滚针轴承,19.主动轴,20.右小滚针轴承,21.从动轴,22.从动轴平键,23.加速轮,24.右大滚针轴承,25.右过渡齿轮,26.右主动齿轮组件,27.右滚针,28.右端盖,29.右踏脚,30.颈管,31.坐垫下管,32.后叉,33.左大滚针轴承孔,34.左过渡柱,35.左内孔,36.右大滚针轴承孔,37.右过渡柱,38.右内孔,39.左踏脚安装柱,40.左扁柱,41.左小轴承安装柱,42.右踏脚安装柱,43.右扁柱,44.右小轴承安装柱,45.左从动齿轮,46.左大轴承安装柱,47.从动轴卡簧槽,48.从动轴键槽,49.右大轴承安装柱,50.右从动齿轮,51.左小滚针轴承孔,52.右小滚针轴承孔,53.左扁孔,54.左滚针孔,55.左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包括所述右刹把1,所述手把2,所述左刹把3,所述前直管4,所述七件碗5,所述前叉6,所述前轮7,所述坐垫8,所述车架9,所述传动总成10和所述后轮11。

如图4、图5。所述车架9有所述颈管30,所述坐垫下管31,所述后叉32,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33,所述左过渡柱34,所述左内孔35,所述右大滚针轴承孔36,所述右过渡柱37和所述右内孔38。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33和所述右大滚针轴承孔36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左内孔35和所述右内孔38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33与所述左内孔35同轴。

较优地,三个所述左过渡柱34均布于以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3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线的端面,三个所述右过渡柱37均布于以所述右大滚针轴承孔36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线的端面。

如图2、图3。所述传动总成10包括所述左踏脚12,所述左端盖13,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14,所述左滚针15,所述左过渡齿轮16,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所述左大滚针轴承18,所述主动轴19,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所述从动轴21,所述从动轴平键22,所述加速轮23,所述右大滚针轴承24,所述右过渡齿轮25,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26,所述右滚针27,所述右端盖28和所述右踏脚29。

所述加速轮23的内孔有键槽,所述从动轴平键22与该键槽配合。

如图1、图4。所述前轮7装在所述前叉6上,所述前叉6通过所述七件碗5与所述颈管30连接。所述前直管4与所述前叉6连接。所述手把2与所述前直管4连接。所述右刹把1装在所述手把2的右端。所述左刹把3装在所述手把2的左端。所述前轮7上装有刹车盘,所述右刹把1通过刹车线和刹车器控制所述前轮7的刹车盘,该刹车器安装在所述前叉6上。所述后轮11装在所述后叉32上,所述后轮11上装有刹车盘,所述左刹把3通过刹车线和刹车器控制所述后轮11的刹车盘,该刹车器安装在所述后叉32上。

较优地,所述前叉6上装有避震器,所述后叉32上装有避震器。

如图1、图4。所述坐垫8与所述坐垫下管31连接,能调节所述坐垫8的高低。

如图6。所述主动轴19有所述左踏脚安装柱39,所述左扁柱40,所述左小轴承安装柱41,所述右踏脚安装柱42,所述右扁柱43和所述右小轴承安装柱44。较优地,所述左踏脚安装柱39和所述右踏脚安装柱42尺寸相同,所述左扁柱40和所述右扁柱43尺寸相同,所述左小轴承安装柱41和所述右小轴承安装柱44尺寸相同。

如图7、图8。所述从动轴21有所述左从动齿轮45,所述左大轴承安装柱46,所述从动轴卡簧槽47,所述从动轴键槽48,所述右大轴承安装柱49,所述右从动齿轮50,所述左小滚针轴承孔51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孔52。

所述左从动齿轮45和所述右从动齿轮50的结构相同,齿数、模数和压力角均相等,且齿形的起止位置分布也相同。

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14和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26结构相同。

如图9、图10。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14有所述左扁孔53,所述左滚针孔54和所述左主动齿轮55。

所述左从动齿轮45为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压力角与所述左主动齿轮55相同。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18和所述右大滚针轴承24是同一规格的滚针轴承。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18的内孔与所述左大轴承安装柱46配合。所述右大滚针轴承24的内孔与所述右大轴承安装柱49配合。

所述左大滚针轴承18的外圆与所述左大滚针轴承孔33配合。所述右大滚针轴承24的外圆与所述右大滚针轴承孔36配合。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是同一规格的单向滚针轴承,且安装时的单向性相同。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的内孔与所述左小轴承安装柱41配合。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的内孔与所述右小轴承安装柱44配合。

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的外圆与所述左小滚针轴承孔51配合。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的外圆与所述右小滚针轴承孔52配合。

所述左扁孔53与所述左扁柱40配合。

所述左滚针孔54与所述左滚针15配合。

在所述从动轴键槽48内装入所述从动轴平键22,将所述从动轴21从右向左插入所述加速轮23的内孔,在所述从动轴卡簧槽47内装入卡簧。将所述左过渡齿轮16安装于所述左过渡柱34。将所述左扁孔53套入所述左扁柱40,将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14安放于所述左内孔35,然后在各个所述左滚针孔54内各装入一枚所述左滚针15,此时所述左主动齿轮55与所述左过渡齿轮16啮合,所述左过渡齿轮16与所述左从动齿轮45啮合,各个所述左滚针15与所述左内孔35相切。用三枚螺钉将所述左端盖13固定。在所述左踏脚安装柱39上安装所述左踏脚12。

同理,安装所述右过渡齿轮25,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26,所述右滚针27,所述右端盖28和所述右脚蹬29。

较优地,在相互啮合的齿轮间注入润滑脂。

较优地,所述左踏脚12和所述右脚蹬29运动相位相差半周。

由于增加了所述后轮11,能有效保持骑乘过程中的重心平衡。

由于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代替链传动机构,能有效缩短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的车身长度,且克服了链传动自行车易掉链的缺点,噪声小,无功损耗少。

由于所述前叉6和所述后叉32均装有避震器,因此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避震效果好,且使所述前轮7、所述加速轮23和所述后轮11均能与地面保持较好接触,骑乘舒适。

由于所述左从动齿轮45的齿数较少,而所述左主动齿轮55的齿数较多,并且所述主动轴19和所述左主动齿轮组件14一起同步转动,所述从动轴21与所述加速轮23一起同步转动,因此,在正常的踩踏频率下,所述一种三轮代步车获得了较大的前行速度。

由于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是同一规格的单向滚针轴承,且安装时的单向性相同,因此,当向前踩动所述左踏脚12和所述右脚蹬29时,所述主动轴19通过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带动所述从动轴21向前转动,亦即带动所述加速轮23向前转动。当停止踩动所述左踏脚12和所述右脚蹬29时,所述加速轮23继续向前转动,由于所述左小滚针轴承17和所述右小滚针轴承20具有单向性,所述从动轴21不会反作用于所述主动轴19,于是所述主动轴19不转动,所述左踏脚12和所述右脚蹬29保持不动。

实施例2。

其他同实施例1,但去除实施例1中的所述右过渡齿轮25,所述右主动齿轮组件26和所述右滚针27,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