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683发布日期:2018-07-27 19:4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停放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



背景技术:

现今提倡绿色出行,主要提倡大家使用公交车和自行车,自行车是短途出行的最佳选择,全国各地也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之现今共享单车兴起,自行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更加兴盛,但是自行车的停放却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自行车停车架是一种停放自行车的装置,由于市区自行车数量较多,利用停车架将多个自行车停放架并排停放,可以达到整体美观的目的,请更好的利用停放空间。而现有的自行车停车架中,车架之间使用横向并排的方式,对于是固定式的车架,浪费了很大的停放空间。而利用轨道方式的车架,因为车架可移动后靠合在一起,进一步减小自行车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自行车架并排在一起后,车架均靠合在一起,在停放车或需取车时,如要使用位于中部的一个车架,就需要将侧边的车架推移开,腾出一定空间进行推车或移车的操作,而且操作时候还只能从车头或者车尾作为施力出发点向外推车架,费时费力,在取放车操作上就十分麻烦,使用上造成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滑轨式停车架可放置更多自行车,且可更简便快捷在停车架中实现取放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包括在两平行排列的滑轨中设置若干可移动后并排的停车架,停车架包括一供直行车停放并固定的停放支架,停放支架的一侧连接一推移架,推移架的下端活动连接于滑轨上,推移架包括两个斜支脚在顶部通过一转轴铰接,转轴前端连接一可向下踩踏的踏板,两斜支脚之间连接一弹簧,其中一斜支脚的下端连接一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动块,该斜支脚外侧连接一挡块,另一斜支脚的外侧连接停放支架,两斜支脚在下踩踏板时张开,向外推动停放支架,且撑开后的斜支脚在停止踩踏后,弹簧复位带动斜支脚向停放支架方向收靠。

进一步,各推移架同时位于各停放支架的左侧,推移架在停放支架之间形成分隔。

进一步,停放支架呈倾斜架置于两滑轨中,相邻停放支架上的自行车前端的车把形成交错叠放,多个停放支架倾斜并排排列。

进一步,推移架中,其中一斜支脚的下端连接滑动块,滑动块外侧连接挡块,另一斜支脚的外侧连接在一连接块上,停放支架连接在连接块外侧。

进一步,斜支脚在弹簧复位时向停放支架方向收靠。

进一步,停放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前后设置的滑轨上,各滑轨上设有可滑动的滑动块,停放支架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动块上。

进一步,停放支架中形成供自行车推放入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前端设置供自行车车轮定位的固定部。

进一步,两滑轨设置在一底板上,底板的外侧形成挡边,滑轨前方设有立柱,立柱上还包括有顶棚遮盖于停车架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采用滑轨式的方式停放并排的停车架,可放置更多自行车,倾斜式的停放可使排列更密集,停放支架可在滑轨之间移动,可更灵活利用停车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库在需要取放车时,可直接通过踩踏相邻停车支架之间的推移架,直接利用推移架推开形成一段间距以方便操作,免去需要一辆辆外推开自行车或车架才能挪出取放车空间的困扰,从而可更加简便快捷在轨道上实现取放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省去顶棚);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只显示其中一自行车);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推移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推移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取车的示意图(撑开停放支架);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取车的示意图(停放支架外移);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存车的示意图(撑开停放支架);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存车的示意图(停放支架外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其包括在两平行排列的滑轨1中设置若干可移动后并排的停车架,停车架的数量可根据滑轨的长度设置。两滑轨1前后排列,可滑轨1前方设有立柱21,立柱21上还包括有顶棚22遮盖于停车架上方,形成遮雨遮阳棚。两滑轨1可设置在一底板23上,底板23的外侧形成挡边231。

各停车架包括一供停放直行车3的停放支架4,停放支架4前端设有供车轮定位的固定部,可在停放支架4中形成供自行车推放入定位的定位槽41,定位槽41前端设置供自行车车轮定位的固定部42,从而可将自行车推入定位槽41后固定,取车时再向外再拉出自行车。停放支架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前后设置的滑轨1上,各滑轨1上设有可滑动的滑动块11,停放支架4前后端分别连接在设置于滑轨的滑动块11上,由滑块11带动停放支架4在轨道上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在停放支架的一侧连接一可推动停放支架4的推移架5,且推移架5可在停放支架4一侧形成一间隔空间,从而方便取放车。结合图2、图5、图6所示,推移架5的下端活动连接于滑轨1上,推移架5包括两个斜支脚51在顶部通过一转轴52铰接,转轴前端连接一可向下踩踏的踏板53,两斜支脚51之间连接一弹簧54,弹簧54可钩挂在两斜支脚51之间。其中一斜支脚51的下端连接一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动块11,该斜支脚51的外侧再连接一挡块55,挡块55位于滑轨1上。可在滑动块11的外侧连接挡块55,而另一斜支脚51的外侧连接在一连接块56上,停放支架4连接在连接块56外侧。停放支架4连接在斜支脚的外侧,当向下踩踏踏板53时,两斜支脚51张开,张角变大,弹簧54被拉动伸长,带动斜支脚51向外张开,从而向外推动停放支架4,当踩踏停止,而撑开后的斜支脚51在停止受力后,弹簧54复位,因具有停放支架的一端重量较大,可带动一侧斜支脚51向停放支架4方向收靠。停放支架4的重量使张开的弹簧54向停放车架4方向复位,带动斜支脚51向停放支架4方向收靠,停放支架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因为向一侧产生了一定位移,所以给停车或者取车提供了可走到停放支架一侧推车的空间,可为取放车带来很大便利。

进一步,在两滑轨1之间并排的多辆停车架中,各推移架5可同时位于各停放支架4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将推移架5设置在停放支架4的左侧,停放支架4位于右侧,推移架5在停放支架之间形成分隔。令停放支架4呈倾斜架置于两滑轨1中,相邻停放支架上的自行车前端车头中的车把31形成交错叠放,多个停放支架呈倾斜式的并排排列,相对于直放的方式,可形成更密集的排放,以更合理利用停放空间。停放支架4倾斜架置在两滑轨1之间,由于倾斜设置,挡块55的外侧面551形成倾斜面,连接块56的外侧面561也形成倾斜面。由于倾斜排列停放车架4,且停放支架4位于推移架右侧,取车的时候,在密集的情况下,斜放时取车只要利用推移架5推开左边相邻的车辆,对停放支架形成推力,免去了直放停放车架的需推开左右两边相邻的车辆,取放车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当需要取车时,本实施例的图示中显示的为取出最右侧的自行车,对于两滑轨1之间所有的停车架的使用方式均相同,当需要单独对位于中部的一停车架进行取车或停车时,操作相同。如图7、图8所示,当需要取车时,走到欲进行取车的停放支架4前方,向下踩踏推移架的踏板53,使斜支脚51张开,两斜支脚51向外撑开,向两侧推开,对于中部的停放支架4一样也会向外撑开,使停放支架4被外推开后一段距离。收脚后,因弹簧54复位的回复力,带动斜支脚51向停放支架4方向收靠,停放支架4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因为向一侧产生了一定位移,所以给取车提供了可走到停放支架一侧直接向外推出取车的空间,只需要脚踏推开,就可为取车带来很大便利,免去了需要一辆辆外推开自行车或车架才能挪出取车空间的困扰。

结合图9、图10所示,当需要停车时,找到可停放车辆的停放支架4前方,此时,如果停放支架4与相邻停放支架呈紧密并排,没有可走入侧面进行停车操作的空间,同理,只需要在推移架5中向下踩下踏板53,使斜支脚51张开,位于中部的停放支架4向外撑开,使停放支架4被外推开后一段距离,收脚后,弹簧54复位,带动斜支脚51向停放支架4方向收靠,停放支架4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因为向一侧产生了一定位移,所以给停车提供了可走到停放支架一侧直接向内推车停放的空间,只需要脚踏推开,就可为停车带来很大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的自行车停放车库,采用滑轨式的方式停放并排的停车架,可放置更多自行车,倾斜排列的方式还可使停放更密集,停放支架可在滑轨之间移动,可更灵活利用停车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库在需要取放车时,可直接通过踩踏相邻停车支架之间的推移架,直接利用推移架推开形成一段间距以方便操作,免去需要一辆辆外推开自行车或车架才能挪出取放车空间的困扰,从而可更加简便快捷在轨道上实现取放车。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