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脚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4002发布日期:2018-12-19 05:2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夹脚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夹脚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童车使得儿童在骑车的过程中会因为双脚不小心进入轮辐之间的间隙而被转动的前轮夹伤或扭伤,无法保证了儿童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儿童的双脚伸入转动中的前轮而被夹伤的防夹脚童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夹脚童车,包括前轮和带动前轮转动的踏板组件,前轮包括轮毂和环绕在轮毂外侧的轮胎,踏板组件包括踏板、穿设在轮毂的中心孔上带动轮毂转动的驱动杆以及连接驱动杆和踏板的连接杆,轮毂包括形成轮毂的中心孔的内圈、与轮胎相贴合的外圈以及连接内圈和外圈的轮辐,轮毂的两侧还可拆卸连接有遮挡轮辐的环形的弹性挡板,内圈上设置有与弹性挡板的内缘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的,弹性挡板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插槽和第一插板,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插槽配合的第二插板以及与第一插板配合的第二插槽。

进一步的,外圈上设置有插孔,弹性挡板的外缘设置有与插孔插接的插片。

进一步的,弹性挡板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弹性挡板遮挡轮辐部分,弹性挡板随轮毂一同转动,阻挡物品进入高速转动的前轮中,使得儿童在骑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双脚不小心进入轮辐之间的间隙而被转动的前轮夹伤或扭伤,保证了儿童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夹脚童车未安装弹性挡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夹脚童车安装弹性挡板的示意图;

图3为弹性挡板的示意图。

其中:1、轮胎;2、轮毂;21、内圈;211、卡槽;22、外圈;221、插孔;23、轮辐;31、踏板;32、驱动杆;33、连接杆;4、弹性挡板;41、第一挡板;42、第二挡板;43、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一种防夹脚童车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夹脚童车,包括前轮和带动前轮转动的踏板31组件,前轮包括轮毂2和环绕在轮毂2外侧的轮胎1,踏板31组件包括踏板31、穿设在轮毂2的中心孔上带动轮毂2转动的驱动杆32以及连接驱动杆32和踏板31的连接杆33,轮毂2包括形成轮毂2的中心孔的内圈21、与轮胎1相贴合的外圈22以及连接内圈21和外圈22的轮辐23,轮毂2的两侧还可拆卸连接有遮挡轮辐23的环形的弹性挡板4,内圈21上设置有与弹性挡板4的内缘卡接的卡槽211,弹性挡板4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第一挡板41上设置有第一插槽和第一插板,第二挡板42上设置有与第一插槽配合的第二插板以及与第一插板配合的第二插槽,外圈22上设置有插孔221,弹性挡板4的外缘设置有与插孔221插接的插片43,弹性挡板4的材质为橡胶。

通过弹性挡板4遮挡轮辐23部分,弹性挡板4随轮毂2一同转动,阻挡物品进入高速转动的前轮中,使得儿童在骑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双脚不小心进入轮辐23之间的间隙而被转动的前轮夹伤或扭伤,保证了儿童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夹脚童车,包括前轮和带动前轮转动的踏板组件,前轮包括轮毂和环绕在轮毂外侧的轮胎,踏板组件包括踏板、穿设在轮毂的中心孔上带动轮毂转动的驱动杆以及连接驱动杆和踏板的连接杆,轮毂包括形成轮毂的中心孔的内圈、与轮胎相贴合的外圈以及连接内圈和外圈的轮辐,轮毂的两侧还可拆卸连接有遮挡轮辐的环形的弹性挡板,内圈上设置有与弹性挡板的内缘卡接的卡槽,通过弹性挡板遮挡轮辐部分,弹性挡板随轮毂一同转动,阻挡物品进入高速转动的前轮中,使得儿童在骑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双脚不小心进入轮辐之间的间隙而被转动的前轮夹伤或扭伤,保证了儿童在骑行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纪水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市新仑童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8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