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177发布日期:2019-05-24 21:41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



背景技术: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了,”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制造,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斯科特(James Finley Scott),他是第一位将普通自行车改装成山地车式样的人,以后越野运动逐渐在欧美流行,并形成赛事,1990年国际自行车联盟承认这项运动,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山地车赛首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市(旧金山)举行的,自行车场地赛和公路赛路面平坦,而奥运会的山地车赛(越野赛)却不同于这两种比赛,因为奥运会山地车赛采用“扁平”轮胎,空气动力的考虑成分较少,整个赛程当中,各种冲撞时有发生。

由于山地自行车行走与丘陵、小径或砂石道上,这类道路比较颠簸,因此需要提高山地自行车的减震效果,但是目前市场的山地自行车一般都是为了提高车速而设计,导致山地自行车的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山地自行车一般都是为了提高车速而设计,导致山地自行车的减震效果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和支撑架,所述自行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车轴,且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动桶,且上接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且活塞杆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内筒,所述缓冲内筒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筒,所述缓冲外筒的外部设置有滑动桶,且缓冲外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阀,所述滑动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上端,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阀的上端,所述缓冲外筒与缓冲内筒通过底阀贯通连接,且缓冲外筒与缓冲内筒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轴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内径大于缓冲外筒的直径,且第一缓冲弹簧的外径与滑动桶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活塞是一种丁苯橡胶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缓冲外筒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动桶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与缓冲内筒的内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受到震动,震动通过车轴传递给下接头,使支撑座上固定的第一缓冲弹簧和底阀上端固定的第二缓冲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伸长,从而使活塞杆和滑动桶在第二缓冲弹簧和第一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当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的伸长量时,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在缓冲内筒内移动,从而提高了山地自行车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行车本体;2、支撑架;3、车轴;4、上接头;5、导向阀;6、滑动桶;7、活塞杆;8、第一缓冲弹簧;9、活塞;10、第二缓冲弹簧;11、底阀;12、下接头;13、支撑座;14、缓冲内筒;15、缓冲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和支撑架2,自行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车轴3,且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接头4,上接头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动桶6,且上接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7,活塞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9,且活塞杆7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内筒14,缓冲内筒14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外筒15,缓冲外筒15的外部设置有滑动桶6,且缓冲外筒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阀5,滑动桶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8,第一缓冲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的上端,活塞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0,第二缓冲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阀11的上端,缓冲外筒15与缓冲内筒14通过底阀11贯通连接,且缓冲外筒15与缓冲内筒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支撑座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接头12,下接头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轴3的上端。

其中,第一缓冲弹簧8的内径大于缓冲外筒15的直径,且第一缓冲弹簧8的外径与滑动桶6的直径相等。

其中,活塞9是一种丁苯橡胶材质的构件。

其中,缓冲外筒15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动桶6的侧壁滑动连接。

其中,活塞9的直径与缓冲内筒14的内径相等。

工作原理:通过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受到震动,震动通过车轴3传递给下接头12,使支撑座13上固定的第一缓冲弹簧8和底阀11上端固定的第二缓冲弹簧10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伸长,从而使活塞杆7和滑动桶6在第二缓冲弹簧10和第一缓冲弹簧8的作用下移动,当第一缓冲弹簧8和第二缓冲弹簧10的伸长量达到最大的伸长量时,使活塞杆7带动活塞9在缓冲内筒14内移动,从而提高了山地自行车的抗震能力。

其中,减震内筒内充满空气,来提高自行车的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