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452发布日期:2020-07-24 15:4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童车的车架多为可折叠结构,从结构上看既有多关节的复杂连杆机构,也有相对简洁的连杆类型。

相关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收折的儿童车架,包括前腿组、后脚组、手把组、两个折叠结构,各折叠结构包括下关节、上关节、关节支撑座:在各个折叠结构中,下关节与前腿组连接:上关节与子把组连接:关节支撑座与后脚组连接:下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上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能使下关节、上关节相互间产生相反方向连动转动的连动连杆其一端与上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连杆其另一端与下关节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能限制下关节、上关节相对关节支撑座转动的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类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车架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三者通过一铰链机构相对转动配合,铰链机构既可以是单轴结构也可以具有多个旋转轴线的多轴结构;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的相对旋转可以实现车架的收折与展开;但此类结构中收折和展开过程相对繁琐,更重要的收折后体积较大且外形不够工整,不利于用户进行搬运和存放。

同时,儿童作为对外部环境较为敏感的群体,遮阳棚是必要的设置,在相关技术中,遮阳棚作为一个次要配件,优化设计具有提升空间。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高体型差异较大,单一高度的遮阳棚可能无法适应儿童;再例如用户在调整时需要从推行位置,即童车后方步行至童车前方或侧方才能实现调整,具有改善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包括座椅包括背板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背板的遮阳棚,

所述背板的后侧设有安装腔;遮阳棚上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背板高度方向滑动插入所述安装腔;

所述滑动杆上排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该锁定块卡入相应的定位槽以保持遮阳棚高度。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滑动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滑动杆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锁定块设有两个且设置在两根所述滑动杆之间,所述两个锁定块背向运动以进入对应的定位槽或相向运动以退脱出对应的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两个所述锁定块之间还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用于驱动所述两个锁定块背向运动;所述两个锁定块上均设有拨钮,所述拨钮用于驱动所述锁定块进入或退出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在所述背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为导向斜壁,所述导向斜壁用于在所述滑动杆沿着所述背板高度方向移动时驱动所述锁定块退出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后侧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所述背板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拨钮经由所述条形孔延伸出所述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遮阳棚还包括:

横杆,所述横杆的轴向端面设有第一棘齿;

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棚杆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棚杆座上带有与所述第一棘齿相啮合的第二棘齿,用于保持所述棚杆座的转动角度;

棚体,固定于所述棚杆座;

棘齿压簧,作用在所述横杆和所述棚杆座之间,保持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相互抵紧。

可选的,所述横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中心轴,所述棚杆座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上的端部设有压帽,所述棘齿压簧抵压在所述压帽和所述棚杆座之间。

可选的,所述棚杆座包括:

主动棚杆座,与所述横杆沿中心轴的轴向相抵,所述第二棘齿分布在所述主动棚杆座的一侧,所述主动棚杆座的另一侧分布有第三棘齿;

从动棚杆座,与所述主动棚杆座背向所述横杆的一侧相抵,所述从动棚杆座上该设有与所述第三棘齿相啮合的第四棘齿;

所述棘齿压簧一端与所述压帽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棚杆座背向所述主动棚杆座的一侧相抵;

所述棚体固定在所述从动棚杆座上。

可选的,所述压帽和所述横杆的距离为工作距离,所述工作距离包括所述主动棚杆座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宽度,所述从动棚杆座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宽度,以及配合余量;

当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且所述第三棘齿和所述第四棘齿啮合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压帽和所述从动棚杆座之间;

当所述从动棚杆座受到驱动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主动棚杆座和所述从动棚杆座之间;

当所述主动棚杆座受到驱动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主动棚杆座和所述横杆之间。

可选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棚体由所述从动棚杆座向座椅前侧延伸,所述主动棚杆座上还安装有向座椅后侧延伸的扩展棚体。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调节高度的遮阳棚来实现对不同体型的儿童的适配,相应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也可以方便的调整,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座椅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座椅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座椅省略固定板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座椅的安装腔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座椅的遮阳棚爆炸图;

图6为图中座椅的遮阳棚的配合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背板;34、固定板;341、安装腔;342、条形孔;

7、遮阳棚;71、滑动杆;711、定位槽;712、导向斜壁;72、锁定块;721、拨钮;73、压簧;74、横杆;741、第一棘齿;75、棚杆座;751、主动棚杆座;752、第二棘齿;753、第三棘齿;754、第四棘齿;755、从动棚杆座;76、棚体;761、扩展棚体;77、棘齿压簧;78、中心轴;781、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便于调节遮阳棚7的座椅,包括座椅包括背板3以及活动安装于背板3的遮阳棚7,

背板3的后侧设有安装腔341;遮阳棚7上设有滑动杆71,滑动杆71沿背板3高度方向滑动插入安装腔341;

滑动杆71上排布有多个定位槽711,安装腔341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72,该锁定块72卡入相应的定位槽711以保持遮阳棚7高度。

当滑动杆71在安装腔341内滑动时,会带动遮阳棚7相对座椅运动,从而实现遮阳棚7在高度方向上的调整,以实现不同的乘坐空间感受。遮阳棚7的高度依靠锁定块72和定位槽711之间的配合实现,当锁定块72卡入定位槽711时,滑动杆71相对背板3的运动受阻,遮阳棚7与座椅的相对位置锁定。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调节高度的遮阳棚7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对不同体型的儿童的适配,再例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也可以方便的调整遮阳棚7的位置,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滑动杆71的具体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滑动杆71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滑动杆71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定位槽711,锁定块72设有两个且设置在两根滑动杆71之间,两个锁定块72背向运动以进入对应的定位槽711或相向运动以退脱出对应的定位槽711。

滑动杆71在数量上的增加能够提高遮阳棚7调整的稳定性。除了结构强度上的优势外,两根滑动杆71还能较单根滑动杆71提供定位平面,单根滑动杆71的设计中,遮阳棚7可能会以滑动杆71轴向为旋转轴线发生转动的趋势,而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杆71可以遏制该运动趋势。尽管单根滑动杆71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来克服上述问题,例如滑动杆71截面为非圆形等,但是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杆71对遮阳棚7转动的遏制效果更好,稳定力矩更大,该优点随着两根滑动杆71之间的间距变大而增强。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两根滑动杆71上均设有定位槽711,因此能够提高定位的效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根滑动杆71上均设有定位槽711还可以设计为其他形式。例如两根滑动杆71上的定位槽711为错位布置,而非对称布置,该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小锁定块72在遮阳棚7调节高度的过程中两次锁定的间隔距离,提供更多的锁定位置,优化用户体验。

在锁定块72的驱动上,在一实施例中,两个锁定块72之间还设有压簧73,压簧73用于驱动两个锁定块72背向运动;两个锁定块72上均设有拨钮721,拨钮721用于驱动锁定块72进入或退出定位槽711。

压簧73实现锁定块72的自动锁定,拨钮721实现锁定块72的解锁动作,该设计的优点在于确保遮阳棚7在默认状态下为锁定状态,避免了意外的松动情况;同时压簧73提供解锁阈值,避免意外解锁。

在定位槽711和锁定块72的优化上,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槽711在背板3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为导向斜壁712,导向斜壁712用于在滑动杆71沿着背板3高度方向移动时驱动锁定块72退出定位槽711。

导向斜壁712的设置能够使得在滑动杆71在受到沿着滑动方向的力时能够克服锁定块72的锁定效果,实现调整。具体的解锁阈值可以通过导向斜壁712与滑动杆71的滑动方向的夹角、导向斜壁712与锁定块72接触面的形状、导向斜壁712与锁定块72接触面的摩擦力大小等参数来设定,该设计在实际产品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图4中所示的,锁定槽的下侧壁为导向斜壁712,相应的锁定块72上也设有与导向斜壁712形状互补的斜面,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当用户用力提拉遮阳棚7时,无需通过拨钮721驱动锁定块72就能实现滑动杆71的运动。遮阳棚7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发的上提,因此该设计保证了锁定强度的同时兼顾了日常使用的方便。再例如其他的设计方案中,定位槽711的上下侧壁可以都设计为导向斜壁712,但是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才能实现锁定块72的退出,该设计的用意在于保护锁定块72,当遮阳棚7受到较大的应力时,能够保护性的缩回而不会损坏部件。具体的设置可以更具使用需要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进行简单的适应性修改。

在拨钮721的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背板3的后侧设有固定板34,该固定板34与背板3相互扣合形成安装腔341,固定板34上开设有条形孔342,拨钮721经由条形孔342延伸出固定板34。

固定板34起到了隔离外界和安装腔341的作用,因此用户或者儿童不会接触到安装腔341内的锁定块72和滑杆,避免了不必要的夹手间隙,提升了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中,在一实施例中,遮阳棚7还包括:

横杆74,横杆74的轴向端面设有第一棘齿741;

滑动杆71,与横杆74固定连接;

棚杆座75,转动安装于横杆74上,棚杆座75上带有与第一棘齿741相啮合的第二棘齿752,用于保持棚杆座75的转动角度;

棚体76,固定于棚杆座75;

棘齿压簧77,作用在横杆74和棚杆座75之间,保持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相互抵紧。

棘齿的作用在于锁定棚杆座75和横杆74相对角度,从而确定棚体76的状态。当用户用力驱动棚体76时,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之间会产生相对转动的趋势并在棘齿在作用下抵压棘齿压簧77,从而相互远离,当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远离至非啮合状态,棚杆座75和横杆74之间就能自由转动,从而调整遮阳棚7的空间位置。

在装配关系上,在一实施例中,横杆74的一端螺纹配合有中心轴78,棚杆座75转动安装在中心轴78上,中心轴78上的端部设有压帽781,棘齿压簧77抵压在压帽781和棚杆座75之间。

中心轴78在实际产品中由螺杆提供,中心轴78不仅仅是棚杆座75和横杆74的转动轴线,还是棚杆座75远离或靠近横杆74的引导件,在中心轴78的引导下,棚杆座75抵压棘齿压簧77远离横杆74或者受棘齿压簧77抵压贴靠横杆74。

在棚杆座75的具体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棚杆座75包括:

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沿中心轴78的轴向相抵,第二棘齿752分布在主动棚杆座751的一侧,主动棚杆座751的另一侧分布有第三棘齿753;

从动棚杆座755,与主动棚杆座751背向横杆74的一侧相抵,从动棚杆座755上该设有与第三棘齿753相啮合的第四棘齿754;

棘齿压簧77一端与压帽781相抵,另一端与从动棚杆座755背向主动棚杆座751的一侧相抵;

棚体76固定在从动棚杆座755上。

通过棘齿的相互作用,实现当用户驱动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时,从动棚杆座755会一同转动;当用户驱动从动棚杆座755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时,主动棚杆座751不会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该设计为调整遮阳棚7形态提供了机构基础。

在啮合关系上,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啮合,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啮合,两对棘齿啮合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在相互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主动和从动的效果。具体参考图5公开的实施例中,压帽781和横杆74的距离为工作距离,工作距离包括主动棚杆座751在中心轴78的轴向宽度,从动棚杆座755在中心轴78的轴向宽度,以及配合余量;

当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啮合且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啮合时,配合余量释放在压帽78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

当从动棚杆座755受到驱动时,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

当主动棚杆座751受到驱动时,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横杆74之间。

因为压帽781和横杆74的端面约束了工作距离,在工作距离一定且配合余量不足以释放两组棘齿时,配合余量的分配决定了棘齿的释放关系。

当从动棚杆座755受到驱动时,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会相对远离,将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此时在棘齿压簧77的作用下,会使得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保持在啮合状态,因此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保持锁定,从动棚杆座755自身能够相对横杆74转动;

当主动棚杆座751受到驱动时,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会相对远离,将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横杆74之间,为了得到配合余量,主动棚杆座751需要抵压从动棚杆座755来实现抵压棘齿压簧77,因此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会保持在啮合状态,因此主动棚杆座751与从动棚杆座755保持锁定,且主动棚杆座751与从动棚杆座755一同相对横杆74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下,棚体76由从动棚杆座755向座椅前侧延伸,主动棚杆座751上还安装有向座椅后侧延伸的扩展棚体761。

扩展棚体761向座椅后侧延伸靠近用户,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在推行位置(童车后方)就可以调整后整个遮阳棚7的空间位置,同时用户还可以单独调节棚体76,因为棚体76安装在从动棚杆座755上,因此不会印象扩展棚体761的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