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变形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40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变形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具体地是一种多用变形自行车,随着经济建设发展汽车成为人们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汽车越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严重,而传统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以其不污染环境和轻便灵活而有越来越大的市场,特别是在我国,自行车是城乡人发展的主要交通工具,普通自行车的结构是固定的,能满足载人,运物的需要,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希望有更轻便,多用途,可以折叠,能快速拆动的自行车品种,以满足方便拆装,便于家庭存放,出差旅行,健身娱乐等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变形自行车,除具有轻便自行车的功能外,还能快速变形为坐椅推车,行李推车,并能快速拆卸装箱,体积小巧,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请参照附图阅读)一种多用变形自行车,其构造包括车架(1)、车把、前叉(2)、后叉(3)、前后车轮、脚蹬(4)、曲柄(5)、座椅、尾架(6),见


图1、图2、图3、其构造包括a.在车架大梁的适当位置设置有两组旋转接头(7)见图4、图5、图6,将大梁分为可相对转动的前段(101)、中段(102)、后段(103),每组旋转接头(7)的构造为一凸板转座(71),有水平伸出舌板(711),该舌板平面上有位置相对中心线交错设置的两个圆孔(712)、(713),其中靠外圆孔有斜向豁口(714),靠内圆孔有垂向豁口(715),对应圆孔(713)的舌板转角处有圆孤(716)见图6,所述凸板转座的圆孔位置对称见图7,凸板转座固接于大梁中段(102)两端;一凹槽转座(72),有水平凹槽(721)与凸板转座的舌板(711)相配,该凹槽将转座分为上座(722)和下座(723),上座平面上有两个圆孔,其孔径位置与舌板(711)上的圆孔(712)、(713)相同,下座凹槽平面上有两个孔径较小的圆孔与上座圆孔同心,在该较小圆孔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阶梯孔(724),所述两个凹槽转座的圆孔位置相对称见图7,两个凹槽转座分别固接于大梁前段(101)和后段(102);两个插销(73),各呈上粗下细的阶梯圆柱形,其较粗圆柱(731)与凹槽转座的上座圆孔及凸槽转座的舌板圆孔相配,其较细圆柱(732)与凹槽转座的下座圆孔相配,该较细圆孔柱的末端制有螺纹;在较粗圆柱的上端设有提手(733),提手与粗圆柱的交接处的凸肩上有单向突出的定位板(734)。
两个圆柱压缩弹簧(74),各套装于插销下端较细圆柱上,由套装于该圆柱上的托板(741),螺母(742)所支承,该弹簧置放于凹槽转座下座的较大阶梯孔(724)中见图5;b.尾架(6)为由若干纵、横杆组成的框架见图8、图9、
图10、
图11,在其两侧边的一个纵杆(611)的两端的适当位置套装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杆(63),该支杆的端部固接有插板(631),该插板中部有槽形豁口(632),该插板可以置放于尾架中部的纵梁弧槽中而保持尾架上端面的平齐,在未安装支杆的另一侧边纵杆(62)上,对正所述支杆的位置固接有定位片(621)而在纵杆两端构成两个定位槽(622)、(623);在尾架中心的横杆上套装有两个可以转动的支杆(64),该支杆有带定位轴肩的圆销(641)与换位支撑(8)的连接圆孔相配;在尾架前端的横杆(65)上固接有定位片(651)而在该横杆上形成两个定位槽(652)、(653),通过该定位槽而将尾架套装于后叉(3)的定位钩(301)上成可拆卸的连接;c.两组脚蹬曲柄见
图12、
图13,每组曲柄(5)与脚蹬踏板(4)的连接处套装有小轮(401)见
图14,曲柄有带扁圆孔(501)与自行车中轴带扁圆轴相配构成周向定位,曲柄中心有一长度适当的直径较小的圆孔与带扁圆孔相通,该圆孔中装有定位销(502)和弹簧(503),该定位销顶端有直径较小的插销(504)与自行车中轴下端的定位孔相应而可将曲柄与中轴构成轴向定位,所述定位销(502)上并装有一横销(505),从曲柄侧边长孔(506)中伸出,向下压动横销(505)时,所述定位销的插销(504)退出中轴定位孔而可将曲柄拆卸,离开中轴;d.两支换位支撑(8)见图8、图9、
图15、
图16,各由连接杆(801)和横向柱(802)组成,连接杆(801)为空心圆管,其一端制有弧槽(803),另一端通过接板(804)固接有横向圆柱(802)见
图17,该横向圆柱(802)上制有与曲柄带扁圆孔相应的扁口;e.三组快速接头(9)见
图17、
图18、
图19、图20,各由接头体(91)和转销(92)构成,接头体有两个轴线互相垂直而不相交的圆孔,该二圆孔有柱面相交段,大圆孔(911)为连接孔,其较小圆孔(912)中装有转销(92),该转销与连接孔的柱面相交处切制有圆弧(921)而容许被连接件从连接孔(911)中穿过,所述转销(92)下端套装有圆柱压缩弹簧(922),该弹簧一端支撑于接头体(91),另端支承于弹簧座(923),该弹簧座连接有手柄(924),所述弹簧(923)固接于转销(92),在该转销另端的轴肩上设有定位钉(925)见
图15、
图19,该定位钉与接头体端面上的两个定位孔(913)、(914)相应,见
图17,一个定位孔指示两孔柱面相交,另一定位孔指示两孔柱面不相交,所述三个快速接头(9)分别固定于车架(1)与车把的连接处和前叉(2)、后叉(3)的适当位置;f.在前叉(2)和后叉(3)的对应位置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有定位杆(201)、(301)的支板(202)、(302)和一个有孤槽的支板(204)、(304)见图21、图22、图23、图24。
所述车架的鞍座支撑杆(10)上也装有1组旋转接头(7)见
图1。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车为快速变形,快速装拆,轻便可携带旅行自行车。车体结构独特,一车多用,可变形为自行车状态、小推车状态,兼作座椅,造型美观,坚固耐用,全车重12kg,与童车重量相当,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仅需半分钟至一分钟。
自行车状态为1286×520×1000mm,适于成人及青少年骑用。
小推车状态为815×640×860mm,可作为购物推车及旅行行李车,并可兼作座椅使用。
本车可携带旅行,乘坐汽车,火车。或飞机,可快速将车拆成几大部件,其装包体积仅为725×500×250mm3,装入普通旅行袋内便于存放。
如骑此车去商场,到达后可折成小推车带入商场购物。如您喜欢效游或钓鱼,骑到野外后可将车折成座椅使用,平时上下班使用,可将此车随身带入室内,既便于安全保管,又节省了室外存车面积。
一个普通旅行袋,可装下相当一辆自行车,一辆小推车及一张座椅,本车适用于各界人士使用,更为经常出差在外、或喜欢健身旅游者带来极大方便。
本说明书有以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作自行车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作小推车兼座椅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
图1中旋转接头的构造示意图,为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截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截视图;图7同图4,但其插销位置与图4对称;图8是
图1中尾架的构造示意图,为俯视图;图9是图8的正视图;
图10是图8的C-C剖截视图;
图11是图8中的支架构造示意图,为侧视图;
图12是
图1中的曲柄构造示意图,为正视图;
图13是
图12的仰视图;
图14是
图1中脚蹬和小轮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曲柄,换位支撑和快速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16同
图15,但位置与
图15对称;
图17是
图16的D-D局部剖截视
图18是
图1中车把与车架立管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19是
图18的E-E剖截视图;图20是
图19中接头体的斜图;图21是
图1中的后叉构造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俯视图;图23是
图1中的前叉构造示意图;图24是图23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构造和装配关系已从各附图中表示出,并已叙述于前文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中,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各结构组件的安装关系为1、自行车参照
图1①旋转接头7的两个插销73均处于最下位置;②尾架6以最前端横杆65套装于后叉的定位钩305上,尾架中心横杆上的支杆64插入换位支撑8的圆孔,换位支撑8另端的横向柱802插入固接于后叉上的定位管306;③脚蹬曲柄5安装于自行车中轴10。
2、变形为兼作坐椅的小推车;参照图2、图3①旋转接头7中靠外的插销73向上提升,转动插销将其定位板734置放在座体722上沿,使插销的较细圆柱732进入凸板转座舌板711的圆孔,转动车架大梁的前段101和后段103,其靠外插销从舌板豁口714中退出,只有靠内插销起枢轴作用,前后车轮处于折叠平行位置;②从后叉定位钩305上卸下尾架6,横向置放于处于平行位置的前叉2和后叉3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杆和定位板,尾架一侧边的两个可转动支杆的端部插板以其豁口分别插入固接于前叉和后叉上的定位杆。尾架另一侧边的两个定位槽分别卡入固接于前叉和后叉的定位板的弧槽而成稳定连接;③从中轴上卸下曲柄脚蹬,将曲柄上端的扁口圆孔连接于换位支撑的圆柱,该换位支撑另端插入快速接头的连接孔,旋转转销以其圆柱卡入换位支撑端部的弧形凹槽而成稳定连接。
3、拆卸①将旋转接头7的两个插销73都向上提升,转动插销的定位板734各置放在座体上沿,此时,两个插销的较细圆柱732都进入舌板的圆孔,712、713可以从舌板圆孔的豁口714、715中退出,从而可将车架拆开为前、中、后三段,同时也将前、后段各连接的前叉、前轮和后叉、后轮拆开;②从后叉定位钩305上卸下尾架6;③从中轴上卸下曲柄5和脚蹬4;④从前车架上卸下车把;⑤从前车架上卸下鞍座。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变形自行车,其构造包括车架(1)、车把、前叉(2)、后叉(3)、前后车轮、脚蹬(4)、曲柄(5)、座椅、尾架(6),其特征在于a.在车架大梁的适当位置设置有两组旋转接头(7),将大梁分为可相对转动的前段(101)、中段(102)、后段(103),每组旋转接头(7)的构造为一凸板转座(71),有水平伸出的舌板(711),该舌板平面上有位置相对中心线交错设置的两个圆孔(712)、(713),其中靠外圆孔有斜向豁口(714),靠内圆孔有垂向豁口(715),对应圆孔(713)的舌板转角处有圆弧(716),所述凸板转座固接于大梁中段(102)两端;一凹槽转座(72),有水平凹槽(721)与凸板转座的舌板(711)相配,该凹槽将转座分为上座(722)和下座(723),上座平面上有两个圆孔,其孔径位置与舌板(711)上的圆孔(712)、(713)相同,下座凹槽平面上有两个孔径较小的圆孔与上座圆孔同心,在该较小圆孔的下端为直径较大的阶梯孔(724),所述两个凹槽转座的圆孔位置相对称,分别固接于大梁的前段(101)和后段(102)上;两个插销(73),各呈上粗下细的阶梯圆柱形,其较粗圆柱(731)与凹槽转座的上座圆孔及凸板转座的舌板圆孔相配,其较细圆柱(732)与凹槽转座的下座圆孔相配,该较细圆柱的末端制有螺纹;在较粗圆柱的上端设有提手(733),该提手与较粗圆柱的交接处的凸肩上有单向突出的定位板(734)。两个圆柱压缩弹簧(74),各套装于插销下端较细圆柱上,由套装于该圆柱上的托板(741),螺母(742)所支承,该弹簧置放于凹槽转座下座的较大阶梯孔(724)中;b、尾架(6)为由若干纵、横杆组成的框架,在其两侧边的一个纵杆(61)的两端的适当位置套装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杆(63),该支杆的端部固接有插板(631),该插板中部有槽形豁口(632),该插板可以置放于尾架中部的纵梁弧槽中而保持尾架上端面的平齐,在未安装支杆的另一侧边纵杆(62)上,对正所述支杆的位置固接有定位片(621)而在纵杆两端构成两个定位槽(622)、(623);在尾架中心的横杆上套装有两个可以转动的支杆(64),该支杆有带定位轴肩的圆销(641)与换位支撑(8)的连接圆孔相配;在尾架前端的横杆(65)上固接有定位片(651)而在该横杆上形成两个定位槽(652)、(653),通过该定位槽而将尾架套装于后叉(3)的定位钩(301)上成可拆卸的连接;c.两组脚蹬曲柄,每组曲柄(5)与脚蹬踏板(4)的连接处套装有小轮(401),曲柄有带扁圆孔(501)与自行车中轴(10)带扁圆轴相配构成周向定位,曲柄中心有一长度适当的直径较小的圆孔与带扁圆孔相通,该圆孔中装有定位销(502)和弹簧(503),该定位销顶端为直径较小的插销(504)与自行车中轴(10)下端的定位孔相应而可将曲柄与中轴构成轴向定位,所述定位销(502)上并装有一横销(505)从曲柄侧边长孔(506)中伸出,向下压动横销(505)时,所述定位销的插销(504)退出中轴定位孔而可将曲柄拆卸,离开中轴;d.两支换位支撑(8),各由连接杆(801)和横向圆柱(802)组成,连接杆(801)为空心圆管,其一端制有弧槽(803),另一端通过接板(804)固接有横向圆柱(802),该横向圆柱(802)上制有与曲柄带扁圆孔相应的扁口;e.三组快速接头,各由接头体(91)和转销(92)构成,接头体有两个轴线互相垂直而不相交的圆孔,该二圆孔有柱面相交段,大圆孔(911)为连接孔,其较小圆孔(912)中装有转销(92),该转销与连接孔的柱面相交处切制有圆弧(921)而容许被连接件从连接孔(911)中穿过,所述转销(92)下端套装有圆柱压缩弹簧(922),该弹簧一端支撑于接头体(91),另端支承于弹簧座(923),该弹簧座连接有手柄(924),所述弹簧(923)固接于转销(92),在该转销另端的轴肩上设有定位钉(925),该定位钉与接头体端面上的两个定位孔(913)、(914)相应,一个定位孔指示两孔柱面相交,另一定位孔指示两孔柱面不相交,所述快速接头(9)分别固定于车架(1)与车把的连接处和前叉(2)、后叉(3)的适当位置;f.在前叉(2)和后叉(3)的对应位置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有定位杆(201)、(301)的支板(202)、(302)和一个有孤槽的支板(204)、(3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鞍座支撑杆(11)上也装有1组旋转接头。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变形自行车,其车架大梁设置有两组旋转接头,将大梁分为可相对转动的三段,每组旋转接头包括凸板转座、凸槽转座、两个插销、两个弹簧,尾架有若干可转动的支杆和定位槽形成可拆卸的连接,两组脚蹬曲柄,脚蹬套装有小轮,通过两支换位支撑,三组快速接头,使本车可快速变形、装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车多用,可变形为自行车状态、小推车状态兼作坐椅,具有轻便、坚固、快速变形、快速拆装的优点,便于家庭存放,出差旅行,健身娱乐等的需要。
文档编号B62K17/00GK2287118SQ9621957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0日
发明者许宪章 申请人:许宪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