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27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机动车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用的车铃。
目前,普遍使用的车铃有转动离心敲击和直接敲击两种,其不足之处是1、敲击力度较难掌握、使铃声难以达到最佳状态;2、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3、敲击手柄较小,操作不方便、不够美观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敲击效果良好结构简单、手柄大和操作方便的非机动车铃。
本实用新型是由铃盖1、底座2、摇臂3和弹簧击锤4构成,底座2上有增力柱5和转轴6,摇臂3通过轴孔7固定在底座2的转轴6上,弹簧击锤4固定在摇臂3的一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示意俯视图。
参见
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摇臂3有一个滑动孔8,且底座2上的固定柱9穿过摇臂3的滑动孔8。扭簧10套在底座2的转轴6上,而扭簧10的两极分别卡在摇臂3和底座2之间。铃盖1固定在底座2的固定柱9上。当摆动摇臂3的手柄时带动弹簧击锤4移动,由于增力柱5的作用使弹簧击锤4的弹簧变形并增大弹簧的回复力,若摆力大于增力柱5的阻力时,弹簧击锤4则越过增力柱5,并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弹簧击锤4敲击铃盖1,从而产生铃声。同理,此时摇臂3在扭簧10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样使弹簧击锤4越过增力柱5敲击铃盖1而产生铃声。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一次便能发出两次铃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底座2的安装孔11固定在车把上,用手摆动摇臂3的手柄时,本实用新型便会发出两次铃声。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2、敲击效果良好、铃声清脆响亮;3、摇臂的手柄大,操作方便,操作一次能发出两次铃声;4、美观实用、体积少。
权利要求1.一种非机动车铃,其特征是由铃盖(1)、底座(2)、摇臂(3)和弹簧击锤(4)构成,底座(2)上有增力柱(5)和转轴(6),摇臂(3)通过轴孔(7)固定在底座(2)的转轴(6)上,弹簧击锤(4)固定在摇臂(3)的一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铃,其特征在于摇臂(3)有一个滑动孔(8),且底座(2)上的固定柱(9)穿过摇臂(3)的滑动孔(8)。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铃,其特征在于有一扭簧(10)套在底座(2)的转轴(6)上,而扭簧(10)的两极分别卡在摇臂(3)和底座(2)之间。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铃,其特征在于铃盖(1)固定在底座(2)的固定柱(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用的车铃,它是由铃盖、底座、摇臂和弹簧击锤构成,底座上有增力柱和转轴,摇臂通过轴孔固定在底座的转轴上,弹簧击锤固定在摇臂的一端,扭簧的两极分别卡在摇臂和底座之间,通过摆动摇臂使弹簧击锤的弹簧变形,并超过增力柱,敲击铃盖产生铃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2、敲击效果良好、铃声清脆响亮;3、摇臂的手柄大,操作方便,操作一次能发出两次铃声;4、美观实用、体积少。
文档编号B62J3/00GK2306931SQ9724056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2日
发明者陈锡瑜 申请人:陈锡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