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2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借重力转变成动力的车辆传动结构的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特征1载重梁,2载重支柱,3第一飞盘,4齿轮箱。它能利用载重促动车辆的自行,属车辆传动机械领域。
目前车辆的行驶大部分是单独使用人力,或单独使用发动机作行驶的动力,这不能充分节省人力和发动机燃料,因为他只单独使用动力来促动载重车辆行驶,没能有效地使用载重的重力,车辆行驶的惯性力和震动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象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它是借载重梁上的重量力,通过载重支柱作用在第一飞盘的圆的垂直边上,使第一飞盘转动而带动车轮的车辆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首先在车辆载重梁下部装上载重支柱,让车辆行驶中的自然震动不断地把支柱抛起回落,上下移动。支柱下部塞在方套管中,支柱旁边用弹簧顶住支柱,使支柱重力移到弹簧上(见附图,

图1,图中14弹簧和15方套管)。支柱中部一侧有齿口,所对的同侧下方有第一只飞盘,飞盘原理与自行车飞盘相同,飞盘下方是齿轮箱,车辆载重后,其载重支柱被压下移,支柱中部齿口推动第一飞盘,第一飞盘又带动齿轮箱内加速齿轮的转动,加速齿轮再带动发条齿轮,发条齿轮的主要特征(见附图,图2)中心轴(见17),绕轴盘着很多圈发条(见18),发条的外圆套一齿轮圈(见19),此齿轮圈比较宽(附图,图3),中心轴上还套有一只轴承(见20),此轴承近靠发条,轴承外圆与发条外圆相等,比较宽的齿轮圈就套在轴承外圆,同时又套在发条外圈,发条与轴承之间有一件隔板圆(见21),发条的另一面是圆盖板(见22),中心轴的一端有一个止回转卡件,另一端有一个如柴油机起动用的摇手孔一般的摇手孔,在轴承与止回转卡件之间还有一只齿轮盘(见23),此齿轮盘接受前面说到的加速齿轮送来的力,它带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的转动再扭紧发条,把力蓄到发条上,发条外端再放出力,拉动外圆的齿轮圈转动,齿轮圈被轴承固定了圆心,因此不会被发条拉偏,轴承与发条之间的隔板防止发条鼓出撑到轴承上去,发条另一面的盖板是防止发条向外鼓出,轴承一端的止回转卡件只让中心轴正转而不能反转,只让它正转紧发条,不让它反转松发条(也如自行车飞盘原理相同),另一端的摇手孔是备于紧发条用的,如车辆起动不了,可先紧发条,再开动发动机,合二力拉动车轮。发条齿轮的主要功效是通过中心轴扭紧发条,发条接受猛而快的间断的力,并积蓄在发条上通过另一端,绵绵而长地稳定地拉动外圆齿轮圈。外圆齿轮圈最带动齿轮箱内的第二飞盘,第二飞盘原理与自行车飞盘相同,目的是防止惯性转动,反带动齿轮发条的外圆齿轮圈,把无力情况下的发条反扭。第二飞盘再把力传给快、慢、倒档齿轮,最终通过皮带、链条或旋轴带动车轮转动。在以上任何力步骤时刻,都可以用发动机加速,而后停火,利用惯性行驶中的震动力,通过支柱不断作用于第一飞盘,使行驶的车辆不断地得到由重力引发的动力,从而使其达到基本自行的目的。其本质是利用载重促动车辆自行。
本发明相比现在车辆具有如下优点在行驶中能得到一种新的动力,使车辆行驶起来更省力,能节省人力,节省燃料,减少污染。能应用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汽车、拖车箱等等其它运输车辆上,特别适合行驶在农村道路上的车辆。
下面结合附图试用自行车加以详细说明首先是附面说明图1自行车侧面图,图中1载重梁,2载重支柱,3第一飞盘,4齿轮箱,5齿轮箱出力齿轮盘,6链条,7后轮齿轮盘,8后轮,9车梁,10前轮,11连系点,12支撑点,13横弹簧,14支承弹簧,15方套管,16保险销,图2是发条齿轮,图3是图2A-A剖面图中17中心轴,18发条,19齿轮圈,20轴承,21隔板圆,22圆盖板,23齿轮盘。
本实试例以自行车常用料为佳,以自行车相仿尺寸为佳。
附图,图1,图中1载重梁的11连系点能使载重梁上下活动,但不能左右活动,方法可用夹板原理,附图中2支柱是固定在载重梁下部的,附图中12支撑点能让支柱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也用夹板原理(支柱用方钢做成),支柱下部塞在附图中15方套管中,支柱在方套管中前后有空隙,左右没有空隙,支柱可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斜倒,支柱中部有齿口,其齿口朝向前下方与附图中3第一飞盘吻合,其齿口内角均小于90度直角,保证支柱与飞盘的吻合不会滑出,第一飞盘内部的活动齿头不同于自行车的飞盘,自行车的飞盘活动齿头只有二个,而本第一飞盘活动齿头要量多而薄,量多能承受载重引发的强力冲击,而薄能扣住支柱微小的下移,本实试例用的活动齿头2毫米厚,间距10毫米均布。支柱后方有附图中13横弹簧,使支柱向前与附图中3第一飞盘吻合,附图中14支承弹簧是支承载重支柱的,两弹簧的安装均同于摩托车轮上的弹簧,另支柱下部有一孔,孔中穿16保险销,以防支柱受震抛起太高,第一飞盘的轴两端固定在4齿轮箱上部的后方,第一飞盘一部份在齿轮箱里,一部份在齿轮箱上面和后面,第一飞盘的轴周有两圈齿轮,一圈与1支柱相吻合,另一圈(如自行车轮)与附图中4齿轮箱中的加速齿轮吻合,其速比为1∶10,加速齿轮最吻合图2发条齿轮上的23齿轮盘(见图3A-A剖面图),其发条齿轮的组成附图中17中心轴,直径50毫米,轴上打几个自攻螺纹孔,附图中18发条的内端也有孔与轴上的孔相对应,用压板、螺丝固定发条,发条另一端(外圈端)用同样方法在附图中19齿轮圈内圆上打孔固定,再在轴上套附图中21隔板圆,隔板圆也用同样方法固定在齿轮圈内圆上,附图中19齿轮圈内圆除发条固定的地方其余部分全为空余地方,再在同侧的轴上套上附图中20轴承,轴承的外圆塞在附图中19齿轮圈里,19齿轮圈套在轴承上又套在发条上,轴承使其圆心固定,发条使其转动。发条另一边用附图中22圆盖板,圆盖板边周打孔,用上面的方法固定在19齿轮圈与圆盖板相合的面上,再在轴承这边的轴上套附图中23齿轮盘,并固定在中心轴上,再在同一侧的中心轴端头套一只飞盘,把飞盘固定在齿轮箱壁上,作止回转卡件用,另一端用轴承固定在齿轮箱的对应壁上(机动车其中心轴应穿过齿轮箱壁,并在端头做成拖拉机摇手用的孔一样),发条齿轮的19齿轮圈与齿轮箱内第二飞盘吻合,第二飞盘原理也与自行车飞盘一样(机动车第二飞盘再与快、慢、倒档齿轮吻合),第二飞盘最带动附图中5齿轮箱出力齿轮,出力齿轮放在自行车脚踏花盘的另一边,在出力齿轮盘同侧、后轮的轴上也新装一附图中7后轮齿轮盘,用附图中6链条连接两齿轮。
需要解释的是齿轮箱没有用附图加以详细说明,本人认为它是人们常见的东西。
人坐在自行车上后载重支柱被迫下移,从而推动第一飞盘,飞盘带动齿轮箱内加速齿轮,把小距离下移变成中距离的转动,加速齿轮带动发条齿轮上的齿轮盘,把力移到发条上,使发条迅速收紧,并拉动外圆齿轮圈,再带动第二飞盘至齿轮箱出力齿轮,通过链条拉动自行车行驶,自行车在原有踏脚板踏动行驶的情况下,其车辆发生的震动促使载重支柱上下移动,从而向第一飞盘输送连续的重力变动力,使自行车行驶起来省力,甚至可以达到基本自行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它主要有载重支柱、第一飞盘、齿轮箱所组成,其特征是载重支柱与第一飞盘的齿口吻合,其齿口内角均小于90度直角,第一飞盘内部的活动齿头量力而薄,齿轮箱内有加速齿轮,发条齿轮,第二飞盘,快、慢、倒档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利用载重促动车辆自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其齿轮箱内的发条齿轮,它是由中心轴、发条、齿轮圈、轴承、隔板圆、图盖板、止回转卡件、摇手用的摇手孔、齿轮盘所组成。其特征是齿轮圈比较宽,它的内圆套在轴承上,又套在发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其齿轮箱内的发条齿轮,其特征是对来力进行先蓄后放。
全文摘要
一种借重力变动力的车辆传动装置,本发明属车辆传动机械领域,目前的车辆都是单独用燃料或人力作动力,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传动装置,把载重自重的重力,通过载重支柱,作用在圆的垂直边上,使圆转动而带动车轮,使车轮得到一种新力而促动车辆行驶,能应用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汽车、拖车箱等等其它车辆上,使车辆在某定范围内变成真正的自行车,能节省燃料,减少污染。
文档编号B62M21/00GK1277129SQ9911425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4日
发明者狄国苻 申请人:狄国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