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叉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36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前叉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叉的避震器。
摩托车,由于具备活动的灵敏性,又不会发生停车的困扰,因此在交通拥挤的都会中,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作为代步的工具,摩托车是利用油气在引擎内燃爆来产生动力,以推动后轮旋转,从而带动前轮同步旋转,来达到前进的目的,由于摩托车在行进中因负载、路面之颠簸或其他因素,而会产生垂直向之震动力,造成骑乘者因震动而有不舒服感,因此皆会在车轮处设以避震器,以降低震动力产生的不舒服感,习用之避震器,如


图1所示,主要是在一上侧为开口状的中空外管1内套设一内管2所构成,其中外管1底侧钻设一贯穿之通孔,而能以一螺丝11螺入,来在外管1的内部底侧固设一油锁12,同时在外管1底侧设一接头13,来供给车轮轴心之套接,并在上端开口处内周面设有油封14,以防止填注于外管1内部润滑用的油泄出,内管2是在一具喇叭口之套筒21上方设一回复弹簧座22,回复弹簧座22上设置以回复弹簧23,其上则为一弹簧座24,在弹簧座24上方接设以弹簧25,弹簧25上方则为一接头26,可接设于前叉,配合外管1的接头13套接于车轮的轴心,来完成避震器之装设。
次请配合参阅图2,藉由避震器内弹簧之设置,当骑乘于摩托车上后,由于体重对车体形成一向下之压力,因此当避震器承受负载后,即对内管2形成一压迫力,而迫使内管2向下移位,并令弹簧25适度的压缩,此时,底侧的套筒21与油锁12仍有适当的间距,
图1所标示A之长度,亦即避震器仍具有作动行程之空间,骑乘车者可随着摩托车上、下晃动,让骑乘车者感觉到弹性,故A段间距属于令避震器可保证最舒适性之乘坐,但是,当遇到负载过重,或是路面颠簸产生剧大震动力,造成内管2被迫再向下沉入,致使套筒21的喇叭状开口卡套于油锁12的锥形端头时,则如图3所示一般,造成套筒21内之油泄出,致使避震器再也没有作动行程之空间,而成为一硬梆梆的抵止状态,当油锁现象一发生,骑乘者就会因避震器无法消减震动力,不再感觉到舒适性,并让乘坐觉得不舒服,若欲解决此一问题,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避震器之长度,然而,由于每一车种对于其上避震器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要利用增加避震器长度的方法,以达到提高避震的效果,则势必要一并变更整个车体其他部位所有的结构,此一方式会导致成本大幅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可以避免套筒触底,而能提高骑乘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包括内管及外管,其特征在于外管底部螺设一油锁,在油锁的周缘设有弹性元件。
所述的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的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但能防止套筒4因震动力冲撞外管7底部,而造成破裂损坏,且能够赋予减震器较高的弹性,以提升骑乘的舒适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之改良,不必变更车体的结构,可将成本压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将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图式说明
图1为习用避震器之剖视图。
图2为习用避震器之动作示意图。
图3为习用避震器之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冲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器之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器之作动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前叉避震器基本架构与习用者一般,组成的各部的元件及结合态型都相同,而为了解决习用避震器在负载较大及震动较大造成之不舒服感,因此本实用新型令油锁3的长度缩小,请配合图6所示,在油锁3长度缩减之后,则油锁3与套筒4之间的距离相对的变长,使油锁3与套筒4的间距增加,这样,可以增加避震器之作动行程,也就是说,可增加内管6在外管7下降的空间,则如图7所示一般油锁3与套筒4相卡合之距离相对的就会延长,而能延缓油锁现象之时间,来适度的提升避震的功效,自然或让骑乘者较为舒服,同时为了避免因为油锁3的缩减,而在重负载或剧大震动造成套筒4的底侧抵触到外管7底部之触底现象,因此,在油锁3的周缘设有弹性元件5,该弹性元件5可以为如图4上所示弹簧,或者是如图5上所示之橡胶圈。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包括内管及外管,其特征在于外管底部螺设一油锁,在油锁的周缘设有弹性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橡胶圈。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前叉避震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底部螺设一油锁,且在油锁的周缘设有弹性元件,使内管底端所设的套筒在因震动而向下降时,不致发生触底之现象,以提高骑乘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K21/20GK2392724SQ9924363
公开日2000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玉坤, 李炎修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