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90195阅读:来源:国知局
4,座位组件4包括位于主车架I前后两侧且相对设置的前座组件5和后座组件6。
[0052]根据图1可以看出,主车架I包括左右两副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主车架I内设有座位主架7,座位主架7的前部与前座组件5相连,座位主架7的后部与后座组件6相连;主车架I上设有提手106,提手106位于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的顶部。
[0053]如图2所示,座位主架7包括上方的上连接杆701、下方的后座管702、后方的推把管703、用于连接后座管702和前脚管101的前座联动杆704、用于连接推把管703和后脚管102的推把连杆705 ;
[0054]座位主架7的各组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0055]上连接杆701的前端与前脚管101上端铰接,上连接杆701中部与后脚管102上端相连,上连接杆701的后端与推把管703中部相连;后座管702前部设有一个套接在后座管702上可与后座管702作滑动动作的前座滑套706,前座滑套706通过前座联动杆704与前脚管101下部连接,后座管702的后部与推把管703下部相连;推把管703的下部通过推把连杆705与后脚管102中部相连。
[0056]如图3所示,前座组件5包括前座管501、前分度片502、前座侧围管503、前靠背504、前后围连接片505、前靠背后围管506和前扶手507 ;前座管501后端与前座滑套706相连,前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座侧围管503为下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后端与前座滑套706相连,前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靠背504、前后围连接片505、前靠背后围管506和前扶手507依次相连,前靠背504的后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扶手507的后端与前座侧围管503上部前侧相连。
[0057]前座组件5还包括半封闭结构的前蓬前杆508和前蓬后杆509,前座侧围管503上部前侧设有前篷固定座510,前蓬前杆508和前蓬后杆509的端部均与前篷固定座510相连。
[0058]如图3所示,后座组件6包括设于推把管703下部的后分度片602、后靠背604、后后围连接片605、后靠背后围管606和后扶手607 ;后靠背604、后后围连接片605、后靠背后围管606和后扶手607依次相连;后靠背604的前端与后分度片602相连,后扶手607的前端与推把管703中部相连。后座组件6还包括半封闭结构的后蓬前杆608和后蓬后杆609,推把管703上设有后蓬固定座610,后蓬前杆608和后蓬后杆609的端部均与后蓬固定座610相连。后座组件6上还设置有网栏管611,网网栏管611为半封闭结构,其端部与推把管703下部相连。网栏管611位于后座组件6的下部。
[0059]后脚管102上设有用于将推把管703底部进行锁止的锁头机构103,推把管703上部设置了一个拉索709,拉索709通过绳索与锁头机构103相连,用于打开或关闭推把管703与后脚管102之间的连接关系。
[0060]在推车的两个前脚管101之间设有前脚板104,推车的两个后脚管102之间设有后脚稳定管105,用于加强推车的整体稳定性。
[0061]为了便于在两个座位组件4之间放置物品,在主车架I上还设置了一个平台107,平台107的两端与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的上部相结合。
[0062]为了提高操作手感,在推把管的上部设置了一个拉手707,该拉手辅助推车人进行相关动作。
[0063]在该儿童推车的所有连接中,为了实现折叠功能,相应部位采用铰接的形式,使各组件与组件之间可以相互转动。
[0064]在该儿童推车的使用过程中,打开过程为:拉动后座管702在706前座滑套上滑动,从而将整个推车展开,后座管702在限位销708的作用下避免了与706前座滑套的脱离,然后将推把管703固定在锁头机构103上,折叠过程与打开过程相反,只要将后座管702在706前座滑套上朝相反滑动,使整个推车向折叠方向收缩,并且在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折叠的同时,前座组件5和后座组件6也进行了折叠,前座组件5和后座组件6的各个部件通过铰接的形式转动收缩,与主车架I收缩到一起,实现整体折叠,折叠后的状态见图7、8、90
[0065]由于前后两个座位互不干涉,因此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具体调节是通过控制504和后靠背604与相应的502前分度片或602后分度片的角度关系实现。
【主权项】
1.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主车架(1)、主车架(I)下的前轮组件(2)和后轮组件(3)以及设于主车架(I)上的座位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组件(4)包括位于主车架(I)前后两侧且相对设置的前座组件(5)和后座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包括左右两副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主车架(I)内设有座位主架(7),座位主架(7)的前部与前座组件(5)相连,座位主架(7)的后部与后座组件(6)相连; 所述座位主架(7)包括上方的上连接杆(701)、下方的后座管(702)、后方的推把管(703)、用于连接后座管(702)和前脚管(101)的前座联动杆(704)、用于连接推把管(703)和后脚管(102)的推把连杆(705); 上连接杆(701)的前端与前脚管(101)上端铰接,上连接杆(701)中部与后脚管(102)上端相连,上连接杆(701)的后端与推把管(703)中部相连; 后座管(702)前部设有一个套接在后座管(702)上可与后座管(702)作滑动动作的前座滑套(706 ),所述前座滑套(706 )通过前座联动杆(704 )与前脚管(101)下部连接,后座管(702)的后部与推把管(703)下部相连; 推把管(703)的下部通过推把连杆(705)与后脚管(102)中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组件(5)包括前座管(501)、前分度片(502)、前座侧围管(503)、前靠背(504)、前后围连接片(505)、前靠背后围管(506)和前扶手(507);前座管(501)后端与前座滑套(706)相连,前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座侧围管(503)为下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后端与前座滑套(706)相连,前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靠背(504)、前后围连接片(505)、前靠背后围管(506)和前扶手(507)依次相连,前靠背(504)的后端与前分度片(502)相连,前扶手(507)的后端与前座侧围管(503)上部前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组件(5)还包括半封闭结构的前蓬前杆(508 )和前蓬后杆(509 ),前座侧围管(503 )上部前侧设有前篷固定座(510 ),前蓬前杆(508 )和前蓬后杆(509 )的端部均与前篷固定座(510)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组件(6)包括设于推把管(703)下部的后分度片(602)、后靠背(604)、后后围连接片(605)、后靠背后围管(606)和后扶手(607);后靠背(604)、后后围连接片(605)、后靠背后围管(606)和后扶手(607)依次相连;后靠背(604)的前端与后分度片(602)相连,后扶手(607)的前端与推把管(703)中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组件(6)还包括半封闭结构的后蓬前杆(608 )和后蓬后杆(609 ),所述推把管(703 )上设有后蓬固定座(610),后蓬前杆(608)和后蓬后杆(609)的端部均与后蓬固定座(610)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组件(6)还包括网栏管(611),网网栏管(611)为半封闭结构,其端部与推把管(703)下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管(102)上设有用于将推把管(703)底部进行锁止的锁头机构(103)。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上设有提手(106),所述提手(106)位于前脚管(101)和后脚管(102)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人对面座位儿童推车。该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主车架、主车架下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以及设于主车架上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组件包括位于主车架前后两侧且相对设置的前座组件和后座组件。该推车结构简单,整体可以进行折叠,且折叠方便,打开简便,整体结构紧凑;前后两个相对的座位可以同时为儿童提供平躺的功能。
【IPC分类】B62B7/06
【公开号】CN204641849
【申请号】CN201520277973
【发明人】徐银昌, 徐品迪, 史忠山, 勾启伟
【申请人】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