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运载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333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四铰接部127相对设置。所述四个铰接部用于装设所述夹持臂14、所述锁固 组件30、所述固持组件50及所述缓冲器70。
[0046] 所述安装件12的一侧凹设一个第一收容部129,所述第一收容部129位于所述第 一铰接部121及所述第二铰接部123之间。所述第一收容部129大致呈内凹的部分圆柱状, 其用于与所述夹持臂14相配合夹持所述运载工具本体的所述装设杆。
[0047] 所述夹持臂1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121上。所述第一夹持臂14靠近 所述安装件12的一侧凹设有第二收容部141。所述第二收容部141大致呈内凹的部分圆柱 状,并与所述第一收容部129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收容部141用于与所述第一收容部129 相配合夹持所述运载工具本体的所述装设杆。所述夹持臂14可相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 并扣合至所述安装件12上,使所述第二收容部141与所述第一收容部129共同形成一收容 空间,以共同夹持所述装设杆。
[0048] 所述夹持臂14于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121的一端设置有收容槽143,并邻近所述 收容槽143设置有限位槽145。收容槽143开设于所述夹持臂14的端部,并沿所述夹持臂 14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夹持臂14。所述限位槽145设置于所述夹持臂14背离所述安装件 12的一侧,并与所述收容槽143相连通。所述收容槽143及所述限位槽145用于装设所述 锁固组件30的部分结构。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件16大致呈圆柱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2 的所述第二铰接部123上。所述枢接件16可绕自身中心轴相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其用 于连接所述锁固组件30的部分结构。所述枢接件16上设置有连接孔161。在本实施方式 中,所述连接孔161为沿所述枢接件16的径向贯穿所述枢接件16的螺纹孔,所述连接孔 161的中心轴大致垂直于所述枢接件16的中心轴。
[0050] 所述限位缓冲件18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2内,并邻近所述第三铰接部125设置。所 述限位缓冲件18用于限制所述固持组件50相对所述安装件12的最大转动角度,并缓冲所 述固持组件50在相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时所受到的碰撞冲击。
[0051] 锁固组件30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2上,并与所述夹持臂14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 锁固组件30包括驱动杆32、保护件34、驱动件36及操作件38。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 述驱动杆32连接于所述枢接件16上,所述保护件34及所述驱动件36设置于所述驱动杆 32上,所述操作件38设置于所述驱动件36上。
[0052] 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驱动杆32大致呈圆柱杆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枢接件16上, 另一端容置于所述收容槽143内。所述驱动杆32包括本体321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321 两端的螺纹部323及驱动部325。所述螺纹部323与所述枢接件16的连接孔161相螺合。 所述本体321穿设于所述收容槽143,使所述驱动部325位于所述夹持臂14背离所述安装 件1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325为四棱柱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驱动杆 32能够随所述枢接件16绕所述枢接件16的中心轴旋转,使所述驱动杆32的本体321能够 置入所述收容槽143中,或从所述收容槽143中脱出。
[0053] 所述保护件34大致呈片状,其邻近所述驱动部325设置于所述驱动杆32的所述 本体321上。当所述本体321容置于所述收容槽143中时,所述保护件34的部分结构321 恰凸伸入所述限位槽145内。所述保护件34用于保护所述操作件38,以减小所述操作件 38相对所述夹持臂14转动时产生的磨损。
[0054] 所述驱动件36设置于所述驱动杆32的所述驱动部32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 述驱动件36大致呈圆柱状。所述驱动件36上设置有套设孔36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 套设孔361为与所述驱动部325外轮廓相适应的方形孔。所述驱动件36通过所述套设孔 361套设于所述驱动部325上,使所述驱动件36与所述驱动杆32止转连接,并使所述驱动 件36的中心轴大致垂直于所述驱动杆32的中心轴设置。通过转动所述驱动件36,可以使 所述驱动杆32绕自身中心轴转动,从而使所述螺纹部323通过螺纹连接及传动,相对所述 枢接件16移动。
[0055] 所述操作件38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36上,并可绕所述驱动件36的中心轴 相对所述驱动件36转动。所述操作件38包括枢接部381及设置于所述枢接部381上的操 作部383。所述枢接部381枢接于所述驱动件36上。所述操作部383形成于所述枢接部 381的一侧,并朝远离所述驱动件36的方向延伸。通过施加一沿着所述驱动件36的周向 的外力于所述操作部383上,可以使所述操作部383带动所述枢接部381相对所述驱动件 36转动。通过施加一沿着所述驱动杆32的周向的外力于操作部383上,可以使所述操作 部383及所述枢接部381带动所述驱动件36及所述驱动杆32绕所述驱动杆32的中心轴 转动。
[0056] 进一步地,所述枢接部381大致呈一凸轮结构,以便于其在相对所述夹持臂14转 动时,能够抵紧所述夹持臂14或释放所述夹持臂14。具体而言,所述枢接部381的外周壁 设置有释放部385及夹持部387。所述释放部385形成于所述枢接部381的背离所述夹持 臂14的一侧,并邻近所述操作部383设置。所述夹持部387设置于所述枢接部381的另一 侦牝并大致与所述释放部385相背离设置,且朝向所述夹持臂14。所述夹持部387与所述枢 接部381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释放部385与所述枢接部381的回转中心之间的 距离。即,所述夹持部387与所述驱动件36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释放部385与所述驱 动件36的中心轴的距离。
[0057] 当所述夹持臂14扣合于所述安装件12上,且二者共同夹持所述运载工具本体的 所述装设杆时,所述驱动杆32的本体321容置于所述收容槽143中时,使所述操作部383 与所述夹持臂14大致并列设置,所述夹持部387抵紧于所述保护件34上,使所述保护件 34部分地凸伸入所述限位槽145内,从而将所述夹持臂14向所述安装件12的方向抵推预 定距离,使所述夹持臂14与所述安装件12能够共同牢固地夹持所述装设杆,从而所述支架 100整体能够牢固地装设于所述运载工具上。
[0058] 此时,施加一外力于所述操作部383上,使所述操作件38绕所述驱动件36的中心 轴转动大致180度,所述夹持部387在所述保护件34上滑动,并逐步与所述保护件34分离, 所述释放部385逐步抵持至所述保护件34上。由于所述释放部385与所述操作件38的回 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夹持部387与所述操作件38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 臂14所受到的操作件38的抵压力减小。此时再施加一外力于所述操作部383上,使所述 操作件38绕所述驱动杆32的中心轴转动,以带动所述驱动杆32转动并相对所述枢接件16 移动,使所述驱动杆32及所述驱动杆32上的保护件34、驱动件36及操作件38相对远离所 述夹持臂14,所述夹持臂14所受到的抵压力撤销。然后再转动所述驱动杆32,使所述驱动 杆32及所述驱动杆32上的保护件34、驱动件36及操作件38绕所述枢接件16的中心轴 转动,从而使所述驱动杆32的本体321从所述收容槽143中脱出,并与所述夹持臂14相分 离。所述夹持臂14失去所述锁固组件30的止挡,其可以相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以释放 所述运载工具本体的所述装设杆,从而允许用户将所述支架100从所述运载工具上拆卸。
[0059] 请再次参阅图3并同时参阅图5,所述固持组件5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件12 上,其用于装设所述电子装置。所述固持组件50包括固持件52、阻尼件54、紧固件56及拓 展安装件58。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54设置于所述固持件52上,所述拓展安 装件58通过所述紧固件56装设于所述固持件52上。
[0060] 所述固持件52枢接于所述安装件12上,其包括连接部521、支撑部523以及装设 部525。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521及所述装设部525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523的相对两端。
[0061] 所述连接部5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件12的所述第三铰接部125上。进一 步地,所述连接部521上设置有限位部522。所述限位部522大致为凸伸形成于所述连接 部521上的凸起结构,且所述限位部522对应于限位缓冲件18设置。当所述固持件52相 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至预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部522抵接于所述限位缓冲件18上,以限制 所述固持件52相对所述安装件12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限位缓冲件18同时缓冲所述固持 件52在相对所述安装件12转动时所受到的碰撞冲击。
[0062] 所述支撑部523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21的一侧,并与所述限位部522相背离。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523大致呈柱状,其从所述连接部521的外侧朝背离所述连接部 521的方向延伸。
[0063] 所述装设部525设置于所述支撑部523上远离所述连接部521的一端,所述装设 部525用于装设所述拓展安装件58。
[0064] 进一步地,所述装设部525上设置有承压部527及定位部529。所述承压部527及 所述定位部529分别设置于所述装设部525的两侧,且所述承压部527及所述定位部529 相互背离设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