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636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上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扰流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辆上的扰流板包括安装在车辆前侧的前扰流板、安装在车辆上侧部的左、右扰流板(侧裙)、以及安装在车辆后侧的后扰流板,它们主要的作用都是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但是目前的扰流板存在下列缺点:1)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容易导致扰流板受力变形,大大降低了扰流的作用;2)安装较为简单,不够牢固,在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安装螺丝容易发生松脱,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易变形,且安装牢固的上扰流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上扰流板,包括横板,横板的上、下侧边分别向下折弯并延伸形成上侧板和下侧板,横板左、右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形成横向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横板底面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空白区、第二空白区和第三空白区,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以外的横板底面上设有呈网状的加强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均安装有安装孔组,该安装孔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第一安装孔;所述左、右侧板的上方均设有对应第一、第三空白区上第一安装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左、右侧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安装孔。
[0006]所述上侧板两侧的顶端相对设置有两弧形凹槽。由于设置有两弧形凹槽,便于对气流导向,进行排风,且增强上侧板的强度。
[0007]所述上扰流板的总长度为2029mm-2030mm,上扰流板的总宽度为592mm-594mm。使上扰流板能够与车辆更好的贴合。
[0008]所述安装孔组内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31mm-133mm。由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31mm-133mm,使上扰流板安装更为牢固。
[0009]所述横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下侧板均采用片状模塑料材质。由于采用片状模塑料材质,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防腐性,增强上扰流板的使用寿命。
[0010]所述加强筋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结构较为稳固,因此加强筋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使得加强筋结构更稳固。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横板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并且在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设置了安装孔组,以便于进行安装;由于横板设置在车辆顶部,承受的气流阻力较大,通过在横板底面设置网状的加强筋,以增强横板的强度;由于安装孔组分布在横板的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因此包含了横板大部分的范围,因此使得横板安装的更牢固;并在左、右侧板上均设置第二、第三的安装孔,以便于对横板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0012]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I为横板,2为上侧板,3为下侧板,4为左侧板,5为右侧板,6为第一空白区,7为第二空白区,8为第三空白区,9为加强筋,10为第一安装孔,11为第二安装孔,12为第三安装孔,13为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图3所示,上扰流板,包括横板I,横板的上、下侧边分别向下折弯并延伸形成上侧板2和下侧板3,横板左、右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形成横向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 ;所述横板底面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空白区6、第二空白区7和第三空白区8,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以外的横板底面上设有呈网状的加强筋9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均安装有安装孔组,该安装孔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第一安装孔10 ;所述左、右侧板的上方均设有对应第一、第三空白区上第一安装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1 (既:左、右侧板上的第二安装孔与第一、第三空白区上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左、右侧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安装孔12。由于横板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并且在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设置了安装孔组,以便于进行安装;由于横板设置在车辆顶部,承受的气流阻力较大,通过在横板底面设置网状的加强筋,以增强横板的强度;由于安装孔组分布在横板的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因此包含了横板大部分的范围,因此使得横板安装的更牢固;并在左、右侧板上均设置第二、第三的安装孔,以便于对横板进行安装。
[0018]优选的,所述上侧板两侧的顶端相对设置有两弧形凹槽13。由于设置有两弧形凹槽,便于对气流导向,进行排风,且增强上侧板的强度。
[0019]优选的,所述上扰流板的总长度Hl (横板和左、右侧板的总长度)为2029mm-2030mm,上扰流板的总宽度H2为592mm-594mm。由于上扰流板的总长度为2029mm-2030mm,上扰流板的总宽度为592mm-594mm,能够与车辆更好的贴合。
[0020]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组内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H3为131mm-133mm。由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31mm-133mm,安装更为牢固。
[0021]优选的,所述横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下侧板均采用片状模塑料材质(即SMC复合材料)。由于采用片状模塑料材质,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防腐性,增强上扰流板的使用寿命。
[0022]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结构较为稳固,因此加强筋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使得加强筋结构更稳固。
[0023]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由玻璃纤维网材质或金属丝网材质制成。由于加强筋采用玻璃纤维网材质或金属丝网材质制成,使加强筋结构更稳定,更耐用。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横板的上、下侧边分别向下折弯并延伸形成上侧板和下侧板,横板左、右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形成横向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横板底面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空白区、第二空白区和第三空白区,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以外的横板底面上设有呈网状的加强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均安装有安装孔组,该安装孔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第一安装孔;所述左、右侧板的上方均设有对应第一、第三空白区上第一安装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左、右侧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两侧的顶端相对设置有两弧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扰流板的总长度为2029mm-2030mm,上扰流板的总宽度为592mm-59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组内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 131mm-13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下侧板均采用片状模塑料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扰流板。通过横板,横板的上、下侧边分别向下折弯并延伸形成上侧板和下侧板,横板左、右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并形成横向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横板底面左上侧、中央、右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空白区、第二空白区和第三空白区,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以外的横板底面上设有呈网状的加强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白区上均安装有安装孔组,该安装孔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第一安装孔;所述左、右侧板的上方均设有对应第一、第三空白区上第一安装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左、右侧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三安装孔;使上扰流板不易变形,且安装牢固。
【IPC分类】B62D35/00
【公开号】CN204915875
【申请号】CN201520572882
【发明人】巢纪方
【申请人】常州市曙光车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