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54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母观测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



背景技术:

大型水母(Nemopilema nomurai)(我国俗称“沙海蜇”),是我国近海海域暴发的主要水母种类之一,它体型巨大,直径可达2m,体重可生长到 200kg。近数十年来,随着我国近海海域环境持续恶化,沙海蜇暴发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沙海蜇生活史较短(少于1年),生长速度快,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及鱼类的卵和幼体,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受损。而水母具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的习性,针对该特性设计出了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为通过TDR(time/ temperature depth recorder)时间/温度-深度电子记录仪记录大型水母的垂直移动轨迹,具体为通过尼龙绳索将TDR固定在水母伞径与口腕之间的腹部的同时还通过绳子连接浮标,TDR会实时记录水母的所处的深度的时间与温度、以了解水母在短时间的垂直移动规律。浮标便于研究的水母样本所处的位置。而目前没有能够方便地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放到海里的船,从而导致放置样本时不便;现有的船通过电动机驱动时是通过内燃机(多为柴油机)的活塞推动曲柄,把气缸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柄的旋转运动,曲柄旋转去驱动发电机发电,其缺点是:燃料点火时,第二活塞转到顶点附件,曲轴在顶点附件承担气缸的最高压力,摩擦损耗很大,总效率下降很明显;当船位于具有水浪的水域中船体载物不均而导致倾斜时会错误地判断为水浪导致的摇摆所致、以至于没能进行纠正而种下隐患;现有的船不能够利用水浪发电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的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以解决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时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水浪发电供动力系统的电动机使用的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以解决船不能够对水浪能量进行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旨在进一步地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发现船体是否产生倾斜过度的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解决了现有的船不能够方便地获知船体是否产生倾斜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四个发明目的旨在进一步地提供一种不需要曲轴驱动进行发电的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解决了现有的船通过发动机驱动曲柄发电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包括船体和驱动船体运动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螺旋桨和驱动螺旋桨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甲板上设有支撑座和气泵,所述伸缩杆支撑台上以球面配合的方式铰接有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上固定伸缩杆,收缩伸缩杆包括若干段可伸缩地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分段,所述分段内部形成密封内腔,所述分段中的首段设有同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在一起的充气孔,所述首段同所述换向杆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分段中的尾段的一侧上设有悬挂缺口,所述甲板平台上设有穿过所述伸缩杆支撑台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有将伸缩杆支撑台按压在所述甲板上的螺母。首先使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并转到换向杆到伸缩杆处于所需要的位置、且悬挂缺口位于伸缩杆的上方,然后将浮标悬挂在悬挂缺口上且使大型水母放置在水中,再通过气泵给伸缩杆的密封内腔充气,充气的结果为使得伸缩杆伸长腔,当伸长到需要的长度后停止充气,最后转动伸缩杆而使得悬挂缺口的开口朝下以实现浮标从悬挂杆上滑落到海面上即可。换向杆球面铰接在伸缩杆支撑台上,能够根据放置位置的需要而大范围地转动伸缩杆的方向。螺母配合连接螺纹柱对伸缩杆支撑台进行固定,安装拆卸伸缩杆支撑台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包括环形螺母本体和设置在螺母本体内周面上的内螺纹,所述螺母本体的内周面上设有沿螺母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槽,所述通槽将所述内螺纹沿螺母本体的周向断开,所述螺母本体设有穿过所述通槽的一侧侧壁后螺纹连接在通槽的另一侧侧壁上的通槽槽宽调节螺钉。在螺母锁紧后锁紧通槽槽宽调节螺钉而使得通槽宽度缩小,缩小的结果为使得螺母的螺纹的更紧地抱紧在螺纹柱上,从而使得螺母和螺纹柱之间不容易产生松动。提高了螺母同螺纹柱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需要转动螺母时则松开通槽槽宽调节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有两条。锁紧效果好且对螺纹的破坏效果小。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通槽沿螺母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能够有效防止螺母产生局部脆弱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助力槽。圆柱面设计,使得螺母本体有足够的空间去开设连接通槽槽宽调节螺钉的空洞。设计助力槽,驱动螺母转动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的船头的左右两侧和船尾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水浪振动发电机构,所述水浪振动发电机构包括竖置浮管和第一发电机,所述竖置浮管内设有气腔和位于气腔内的第一活塞,所述气腔的下端设有水浪进口,所述气腔的上端设有进出气口,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进出气口和水浪进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发电机的空气叶轮机,所述水浪进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设有水浪收集板,水浪收集板之间形成“V”形汇浪沟,所述竖置浮管设有竖滑杆,所述竖滑杆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同所述船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使用时,竖置浮管漂浮在水域中且使水浪进口迎向水浪,水浪经汇浪沟而到达水浪进口后进入气腔,水浪经水浪进口进入气腔而形成上下振动的水柱,水柱作上下振动运动时使第一活塞在气腔内做上下运动,第一活塞上下运动时使得气腔位于第一活塞上方部分中的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时驱动空气叶轮机转动,空气叶轮机带动第一发电机发电,第一发电机发电给电动机供电。实现了对水浪能量的利用也即第二个发明目的。前后左右都设置水浪振动发电机构,使得无论那个方向来的水浪都能够实现发电。

作为优选,所述气腔内设有旋流隔板,所述旋流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气腔位于旋流隔板上下两侧部分的斜孔,所述旋流隔板密封固接在所述气腔内,所述旋流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活塞和进出气口之间。第一活塞上升时在气腔内产生的上升气流经旋流隔板上的斜孔后从进出气口喷出而驱动叶轮机,气流经过斜孔时压力增大且产生旋流、从而能够对叶轮机产生更大的转矩,从而起到提高发电效果的作用。斜孔是沿第一活塞的轴向贯通旋流隔板的,使得气流同进出气口的轴线的夹角较小,气流从斜孔进入进出气口时的换向角度小,气流流动时的阻力小,从进出气口喷出的气流的压力大。

作为优选,所述进出气口的内端设有圆锥形修正腔,所述进出气口和所述修正腔同轴线,所述修正腔的小端同所述进出气口对接。气流从斜孔喷射到圆锥形修正腔的腔壁上时,修正腔使气流形成螺旋的形式向进出气口前行,使得从进出气口喷出的气流呈锥形螺旋行进,喷射力度大且对空气叶轮机产生的扭矩大,发电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气腔内设有朝向水浪进口的弧形水浪引导面,所述弧形水浪引导面末端的切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活塞的轴线。能够使进入气腔的水浪所产生的水柱沿第一活塞的轴向推动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和气腔之间的磨损小,对水浪能量的利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竖置浮管设有使用状态时淹没于水中的平衡翼,所述平衡翼连接有定位坠。由于浮式发电时发电装置会随着水浪上下移动,该上下振动会导致发电效率降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慢竖置浮管的上下振动作用。

本发明还包括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在船体上的投影板、透光盒和激光管,透光盒内储存有可吸收激光管照射来的光的黑色液体;当透光盒的倾斜角度大于设定范围时,所述黑色液体同激光管发出的光错开、所述光透过所述透光盒照射在所述投影板上;当透光盒的倾斜角度在设定范围时,所述黑色液体挡住激光管发出的光。使用者通过激光管发出的光是否照射到投影板上来判断船体是否偏斜,有则没有偏斜、没有则产生了偏斜。实现了第三个发明目的。

本发明还包括散热器和加热结构,所述激光管为绿光激光二极管,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设置在导热基板上的贴片电阻,所述散热器设有连通在一起的激光管安装孔和加热结构安装孔,所述导热基板安装在所述加热结构安装孔内且同所述激光管导热性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热基板一体成型有穿设在所述激光管安装孔内的导热套,所述激光管连接在所述导热套内,温度为25℃以上时、所述激光管通过所述导热套同所述激光管安装孔抵接在一起,所述散热器的线性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套的线性膨胀系数。绿光观察时不刺眼,二极管照射,省电。

但绿色激光二极管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特别高,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其亮度降低,高于30℃时亮度同样降低,因此绿色激光二极管使用时既要考虑到散热又要考虑到加热,特别在冬天使用,环境温度比较低,有一些国家的温度将近-25℃,对使用绿色的激光二极管的产品根本不亮,如果在产品上不设计加热结构对激光二极管加热产品是无法工作的,目前对激光二极管的加热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在激光二极管上缠绕加热带然后将激光二极管安装到散热器上的方式进行加热,该加热方式当需要进行散热时会导致激光二极管散热不良,所以严重不适于激光二极管的加热。另一种为将一个功率电阻放置在激光二极管的散热器表面上对散热器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激光二极管,由于散热器表面的散热其热传递给激光管绿色激光二极管的起动时非常漫长,在低温环境中的起动时长(即将激光二极管加热到25℃以上进行正常发光的时长)最少也要30分钟以上,也即加热效率低。

本技术方案将原来的功率电阻替换成贴片电阻贴在导热板上,让电阻的热量传送给导热板,也就是导热板充当了电阻的散热器,导热板同激光二极管导热性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给激光二极管,与现有的第二种方式比激光二极管温度由-25℃加热到正常发光机25℃时长只有5~10分钟(现有的为30分钟也上)。同时当不加热时,导热板的存在对激光二极管的散热效果的影响小。温度上升时,在热胀作用小二极管安装孔同激光二极管之间形成紧配合有能够进行良好的导热,使得散热效果又能够高。既能够自动实现加热时激光二极管同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效果下降、散热上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基板远离所述激光管的一侧同所述加热结构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断开。加热时的热量能够大部分流向激光管所在处,起到提高加热效果的作用,而对散热时的阻碍少。

作为优选,所述贴片电阻设置在所述导热基板远离所述激光管的一侧上。能够既保证贴片电阻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板、又能够使得贴片电阻的存在不干涉导热板和激光管之间的热传递效果。当温度低于25℃时需要对激光管进行加热,此时在冷缩作用下激光管安装孔同激光管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激光管的热量进一步地流失而起到提高加热效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套的一端和散热器的一端都密封抵接在密封板上,所述导热套的另一端和散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环形储液囊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热套、密封板、散热器和环形储液囊之间形成密封室,所述密封室同环形储液囊连通且在重力或环形储液囊的弹性收缩作用下环形储液囊内的绝热液体可以流到密封室内。由于当低于25℃时冷缩作用会导致导热套和激光管安装孔之间产生间隙而降低导热套和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效果而起到提高加热效果的作用,此时绝热液体填充到该间隙内起到进一步提高绝热效果使得加热效果更好。当温度高于25℃或30℃而需要散热时,在热胀作用下导热套和激光管安装孔之间抵紧在一起、抵紧过程中将导热套和激光管安装孔之间的绝热液挤压出而储存在环形储液囊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时的加热效果。

本发明还包括给制冷系统供电的发动机发电机构,所述发动机发电机构包括第二发电机、驱动第二发电机的轮机系统和四个驱动轮机系统的四冲程的发动机气缸,四个所述发动机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架连接在一起,所述气缸架设有滑槽和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轮,所述四个发动机气缸中的两个发动机气缸的第二活塞在做功冲程驱动所述滑轮向一侧滑动、另外两个发动机气缸的第二活塞在做功冲程驱动所述滑轮向另一侧滑动,所述轮机系统包括驱动所述第二发电机发电的水轮机和驱动水轮机旋转的循环液流机构,所述循环液流机构包括液压第二活塞,所述液压第二活塞同所述滑轮连接在一起。流体轮机由于不是热机,不受卡诺极限的限制,且管道中的流体轮机也不受贝兹极限的限制,由于避免了在曲轴顶点发力的难题,其流体动能到旋转机械能的转换效率极高,轻易达92%,甚至达98%。现代的水电站,其流体动能-旋转动能的转换效率,基本上都是百分之九十几。也即,曲轴造成的效率损耗,在流体轮机上基本不存在。从而客服了曲轴驱动的不足。有两种发电系统发电,能够防止没有水浪时电力不够用。实现了第四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第二活塞将所述内储液箱分隔为两个液压腔,所述液压腔通过朝向液压腔内开启的第一单向阀同所述外储液箱连通,所述液压腔通过朝向升压箱内开启的第二单向阀同所述升压箱连通,所述多级限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升压箱上,所述升压箱设有同所述外储液箱连通的回流通道,所述水轮机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液流机构还包括稳定流向水轮机的液流压力的多级限压机构,所述多级限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限压储能缸,所述限压储能缸包括设有进液口的储能缸缸体、位于储能缸缸体内的储能缸第二活塞和驱动第二活塞朝向进液口移动的储能弹簧,所述储能缸缸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泄流口,所述储能缸第二活塞设有朝向进液口所在侧开启的第三单向阀,所有的限压储能缸通过一个限压储能缸的进液口同另一个限压储能缸的泄压口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串联连接在一起,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进液口同升压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口设有一个出口端、至少两个沿储能缸缸体深度方向分布的进口端和将所有的进口端同出口端连通沿储能缸缸体深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连通段,所述连通段内可转动地密封连接有同所述出口端连通的调压管,所述调压管同每一个所述进口端等高的部位都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沿所述调压管的周向错开。设计多级限压机构能够使得流经水轮机的水压的稳定性好。当升压箱内的压力升高时,驱动第一个限压储能缸内的储能弹簧压缩储能且实现限压,当压力上升到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进液口同液流口连通时,液体经液流口流向第二个限压储能缸的进液口,第二个限压储能缸进行同上述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储能限压过程,以此类推,直到压力稳定在只能够使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储能缸第二活塞同液流口对齐的位置。当压力下降时则各级限压储能缸中的弹簧释放能量且使限压储能缸缸体内的液体回流到升压箱内。本技术方案限压效果好,且进行限压时能够进能量进行储存使得在压力降低时进行释放而维持压力稳定。能够通过使不同的液流口同连通孔对齐来调整所需要限压的压力大小。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方便地防止观测样本到海中;能够利用水浪发电;设置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能够方便地获知船体是否产生倾斜;发动机发电机构实现了将气缸的机械运动能量转为为电能;实现了无曲轴对旋转第二发电机的驱动而实现发电;发动机气缸工作时的温度上升能够转换为电能进行利用;循环液流机构的压力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管进行加散时示意图。

图3为发动机发电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多级限压机构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5为限压储能缸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螺母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水浪振动发电机构没有画出竖滑杆和滑套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水浪振动发电机构没有画出竖滑杆和滑套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旋流隔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水浪振动发电机构没有画出竖滑杆和滑套时进行发电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的激光管进行加散时示意图。

图中:发动机气缸1、发动机气缸的缸体11、发动机气缸的第二活塞12、第二发电机2、第二发电机的转轴21、轮机系统3、循环液流机构31、外储液箱311、气道3111、补液腔3113、升压箱312、回流通道3121、内储液箱313、缸体段3131、液压第二活塞3132、液压腔3134、连杆315、第一单向阀316、第二单向阀317、水轮机32、螺母4、螺母本体41、内螺纹42、通槽43、通槽的一侧侧壁431、通槽的另一侧侧壁432、通槽槽宽调节螺钉44、助力槽45、气缸架5、滑槽52、滑轮53、船体6、伸缩杆支撑台61、连接耳611、螺纹柱62、换向杆63、伸缩杆64、分段641、发动机发电机构65、动力系统67、电动机671、螺旋桨672、悬挂缺口68、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7、散热器71、激光管安装孔711、加热结构安装孔712、激光管72、电源引入脚721、加热结构73、导热基板731、贴片电阻732、导热胶733、导热套734、密封板74、环形储液囊75、密封室76、投影板77、透光盒78、内腔781、黑色液体79、水浪振动发电机构8、竖置浮管81、进出气口811、水浪进口812、水浪收集板813、汇浪沟814、气腔815、弧形水浪引导面8151、第一活塞816、修正腔817、底座818、转动段819、固定段810、第一发电机82、空气叶轮机83、平衡翼84、旋流隔板85、斜孔851、水面86、水浪861、竖滑杆87、滑套88、多级限压机构9、第一个限压储能缸91-1、第二个限压储能缸91-2、进液口911、储能缸缸体912、储能缸第二活塞913、储能弹簧914、泄流口915、出口端9151、进口端9152、连通段9153、调压管916、连通孔9161、第三单向阀9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放置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船,包括船体6和水浪振动发电机构8。

船体6设有驱动船体运动的动力系统67、气泵66、发动机发电机构65和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7。动力系统67包括螺旋桨672和驱动螺旋桨的电动机671船体6的甲板上设有伸缩杆支撑台61和穿过伸缩杆支撑台的螺纹柱62。伸缩杆支撑台61设有连接耳611。螺纹柱62穿过连接耳611后同螺母4连接在一起而实现将伸缩杆支撑台6可拆卸地固定在船体6的甲板上。伸缩杆支撑台61上以球面配合的方式铰接有换向杆63。换向杆63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4。伸缩杆64包括若干段可伸缩地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分段641。分段641内部形成密封内腔。分段641中的第一个分段设有同气泵66的出气口连接在一起的充气孔。分段641中的第一个分段同换向杆63转动连接在一起。分段641中的最末一个分段的一侧上设有悬挂缺口68。

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7包括投影板77、透光盒78和激光管72。投影板77、透光盒78和激光管72从下向上依次分布且固定在船体6上。激光管72套设有散热器71,激光管通过散热器同船体进行连接光管72为绿光激光二极管。激光管72朝下进行照射。透光盒78内设有圆形平底的内腔781。内腔781的轴线同激光管发出的激光束位于同一直线上。内腔781内储存有黑色液体79。

水浪振动发电机构8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竖置浮管81和第一发电机82。竖置浮管81的侧面下端设有水浪进口812和平衡翼84。水浪进口812水平方向的两侧上设有水浪收集板813。水浪收集板813之间形成同水浪进口812对齐的汇浪沟814。平衡翼84有4片。平衡翼84沿竖置浮管81的周向分布。

第一发电机82上设有竖滑杆87。竖滑杆87套设有滑套88。滑套88同船体6连接在一起来首先将水浪振动发电机构8同船体6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海浪振动发电机构8和发动机发电机构65给电动机671供电以驱动螺旋桨推动船体6移动。激光管发出的激光束朝向投影板照射,当船体产生倾斜时船体倾斜状态表现机构7一起产生倾斜,倾斜的结果为透光盒78内的黑色液体79朝向低的一侧集拢,当倾斜角度大于设定范围时,黑色液体同激光管发出的光错开(也即失去对光线的遮挡作用)、激光管发出的光透过透光盒78照射在投影板77上,使用者观察到投影板上有激光管照过来的光点时表示倾斜范围超过了设计范围。当透光盒的倾斜角度在设定范围时,黑色液体挡住激光管发出的光,在投影板上看不到光点。

参见图2,散热器71还连接有加热结构73。

散热器71设有连通在一起的激光管管安装孔711和加热结构安装孔712。激光管安装孔711为圆孔。加热结构安装孔712为矩形孔。激光管安装孔711和加热结构安装孔712贯通,具体为激光管安装孔711所在的圆的伸入到加热结构安装孔712内的方式也即相交的方式贯通。激光管安装孔711和加热结构安装孔712二者的延伸方向也即深度方向相同,都为沿上下方向延伸。

激光管管72为圆柱形。激光管管72设有电源引入脚721。

加热结构73包括导热基板731和设置在导热基板上的贴片电阻732。导热基板731以平置的方式通过导热胶733粘结在加热结构安装孔712内。导热基板731远离激光管72的一侧同加热结构安装孔712的孔壁之间断开。贴片电阻732设置在导热基板731远离激光管72的一侧上。导热基板731设有导热套734。导热基板731和导热套734为一体成型。导热套734穿设在激光管安装孔711内。激光管72穿设并导热性连接在导热套734内而被悬挂在激光管安装孔711内。导热套734的线性膨胀系数大于散热器71的线性膨胀系数,即热胀冷缩时导热套产生的径向尺寸的变化量大于激光管安装孔产生的径向尺寸的变化量。温度为25℃以上时、导热套734同激光管安装孔711抵接在一起而实现激光管72同激光管安装孔711的间接抵接在一起。

使用时,当激光管72温度高于25℃时则不给加热结构73通电也即不给贴片电阻732通电,导热套734的径向变大量大于激光管安装孔711的径向变大量,使得导热套734同激光管安装孔711更加紧密地抵接在一起而进行更为良好的导热。激光管72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套和导热基板731传递给散热器71而实现散热。当激光管72温度低于25℃时,给贴片电阻732通电,贴片电阻73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基板731、进入传递给激光管72实现对激光管72进行加热到温度不低于25℃,当温度小于25℃时,导热套734的径向变缩小量大于激光管安装孔711的径向缩小量,使得导热套734同激光管安装孔711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起到降低导热套734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71的作用,使得导热套734导热套734传递来的热量能够更为充分地传递给激光管72,从而起到提高加热效果的作用。

参见图3,发动机发电机构65包括发动机气缸1、第二发电机2和轮机系统3。第二发电机2给制冷系统等的电气元件供电。发动机气缸1有四个且为四冲程气缸。四个发动机气缸1通过气缸架5连接在一起。气缸架5设有滑槽52和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轮53。四个发动机气缸1中的两个发动机气缸的第二活塞12在做功冲程驱动滑轮53向左侧滑动、另外两个气缸的第二活塞在做功冲程驱动滑轮53向右侧滑动,具体为:四个发动机气缸在做功、排气、进气、压缩四个冲程,四个发动机气缸1之间位项相差90度,工作状态在四缸之间循环轮转,从而推动滑轮53沿滑槽52做直线往复运动。

轮机系统3包括循环液流机构31和水轮机32。循环液流机构31包括外储液箱311、升压箱312和位于外储液箱内的内储液箱313和多级限压机构9。升压箱312和内储液箱313都位于外储液箱311内。内储液箱313内设有缸体段3131。缸体段3131同液压第二活塞3132密封滑动连接在一起。液压第二活塞3132通过连杆315同滑轮53连接在一起。液压第二活塞3132将内储液箱313分隔为两个液压腔3134。液压腔3134通过朝向液压腔内开启的第一单向阀316同外储液箱311连通。液压腔3134通过朝向升压箱内开启的第二单向阀317同升压箱312连通。多级限压机构9设置在升压箱312上。升压箱312设有同外储液箱311连通的回流通道3121。水轮机32设置在回流通道3121内。第二发电机2焊接在外储液箱31的外部。第二发电机的转轴21伸进外储液箱311后同水轮机的转轴321连接在一起,具体为花键连接。外出液箱311同补液腔3113连通。

多级限压机构9包括至少两个限压储能缸9本实施例中为两个限压储能缸,两个限压储能缸为第一个限压储能缸91-1和第二个限压储能缸91-2。限压储能缸包括设有进液口911的储能缸缸体912、位于储能缸缸体内的储能缸第二活塞913和驱动第二活塞朝向进液口移动的储能弹簧914。第一个限压储能缸91-1的进液口同升压箱312连通。

参见图4,储能缸缸体912的侧壁上还设有泄流口915。泄压口泄流口915设有出口端9151、进口端9152和圆柱形连通段9153。进口端9152有6个。6个进口端9152沿储能缸缸体912深度方向分布。连通段9153为沿储能缸缸体912深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连通段9153将所有的进口端9152同出口端9151连通。连通段9153内可转动地密封连接有同出口端9151连通的调压管916。储能缸第二活塞913设有朝向进液口侧开启的第三单向阀917。第二个限压储能缸91-2的进液口同第一个限压储能缸91-1的泄压口的出口端9151连接在一起而实现串联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5,调压管916设有6个同每一个所述进口端等高的部位都设有连通孔9161。6个连通孔9161同6个进口端9152一一对应地等高。6个连通孔9161沿调压管916的周向错开。

参见图3到图5,进行限压的过程为,首先进行压力设定,具体设定过程为:根据需要限压到的压力(即压强)要求,转到调压管916到同所需要的压力对应的进口端9152等高的连通孔9161同该进口端9152对齐,使得该进口端9152同出口端9151连通(没有同连通孔9161对齐的进口端9152则不被调压管916封堵住)。压力=弹簧同对应进口端9152对齐时的弹力除以限压缸第二活塞的面积。

限压的过程为:当升压箱312内的压力升高时,驱动第一个限压储能缸内的储能弹簧压缩储能且实现限压,当压力上升到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储能缸第二活塞移同出口端连通的进口端同进液口连通时,液体经液流口流向第二个限压储能缸的进口端,第二个限压储能缸进行同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储能限压过程,以此类推,直到压力稳定在只能够使第一个限压储能缸的储能缸第二活塞同可以溢流的液流口进口端对齐的位置,从而实现限压。当压力下降时则各级限压储能缸中的弹簧释放能量且使限压储能缸缸体内的液体回流到升压箱内。

参见图6,螺母4包括环形螺母本体41和设置在螺母本体内周面上的内螺纹42。螺母本体41的内周面上设有两条通槽43。通槽43从沿螺母4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通槽43将内螺纹42沿螺母本体41的周向断开。螺母本体41设有穿过通槽的一侧侧壁431后螺纹连接在通槽的另一侧侧壁432上的通槽槽宽调节螺钉44。两条通槽43沿螺母本体41的周向均匀分布。螺母本体41的外周面为圆柱面。螺母本体41的外周面上设有助力槽45。

参见图3,本发明发电的过程为,四个发动机气缸驱动滑轮做左右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滑轮驱动液压第二活塞做左右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第二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时驱动液体以外储液箱→内储液箱→升压箱→外储液箱之间进行单向循环,从而驱动水轮机32旋转,水轮机驱动第二发电机发电。

参见图7,汇浪沟814为“V”形。竖置浮管81的上端部设有进出气口811。进出气口811内安装有空气叶轮机83。空气叶轮机83为双向空气叶轮机。空气叶轮机83和第一发电机82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8,竖置浮管81的内部构成气腔815。进出气口811位于气腔815的顶部。水浪进口812位于气腔815的下端。气腔815内设有第一活塞816和旋流隔板85。第一活塞816位于进出气口811和水浪进口812之间。

旋流隔板85位于第一活塞816和进出气口811之间。旋流隔板85上设有2个连通气腔815位于旋流隔板5上下两侧部分的斜孔851。旋流隔板85密封固接在气腔815内。进出气口811的内端设有圆锥形修正腔817。进出气口811和修正腔817同轴线。修正腔817的小端同进出气口811对接。

参见图9,斜孔851均匀分布在旋流隔板85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能够提高旋流形式的气流的均匀性,使空气叶轮机83转动时的平稳性提高,从而起到降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作用。

参见同10,斜孔851贯通旋流隔板85的上下端面,斜孔851的上端部距离气腔中心线距离大于下端面距离气腔中心线的距离。

参见图11,使用时,竖置浮管81漂浮在水域中且使水浪进口812迎向水浪861。平衡翼84淹没在水面86下。平衡翼84位于水面下能够降低水浪对平衡翼的影响,保持平衡的效果好。水浪861经汇浪沟814而到达水浪进口812后进入气腔815而形成上下振动的水柱,水柱作上下振动运动时使第一活塞816在气腔815内做上下运动,第一活塞上下运动时气腔位于第一活塞816上方的部分中的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811,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811时驱动空气叶轮机83转动,空气叶轮机83带动第一发电机82发电。第一活塞816上方的气体经过旋流隔板85时在斜孔851的作用下以旋转的形式加速进入修正腔817,在修正腔817的进一步校正下以旋转状态去驱动空气叶轮机83。水浪861流经汇浪沟814时,在汇浪沟817的作用下水浪861的浪高增加且速度变快即对水浪861起到放大效应而进入气腔815,使得气腔815内产生的振动水柱高且冲击力大。

参见图1,本发明进行防止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的方法为:首先使伸缩杆64处于收缩状态并转到换向杆63到伸缩杆处于所需要的方向、且悬挂缺口68位于伸缩杆64的上方;将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浮标悬挂在悬挂缺口68上并将连接有追踪水母垂直移动机构的大型水母放到海里;通过气泵66给伸缩杆64的密封内腔充气,充气的结果为使得伸缩杆64伸长,当伸长到需要的长度后停止充气;最后转动伸缩杆64而使得悬挂缺口68的开口朝下以实现浮标从悬挂杆64上滑落到海面上即可。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12,导热套734的一端和散热器71的一端都密封抵接在密封板74上,即导热套和散热器都可以相对于密封板74滑动。导热套734的另一端和散热器71的另一端通过环形储液囊75密封连接在一起。环形储液囊75内装有绝热液体,绝热液体使得环形储液囊75处于弹性展开状态。温度为25℃以下时,导热套734、密封板74、散热器71和环形储液囊75之间形成密封室76。密封室76同环形储液囊75连通。

使用时使环形储液囊75位于环形储液囊75密封室76的上方。当低于25℃时冷缩作用会导致导热套和激光管安装孔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密封室76出现,此时在重力和环形储液囊的弹性收缩作用下环形储液囊75内的绝热液体流到密封室76内,起到进一步降低导热套734传递给散热器71的量,使得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提升。当温度高于25℃或30℃而需要散热时,在热胀作用下导热套和激光管安装孔之间抵紧在一起使得密封室76消失,位于密封室76内的绝热液重新被挤压回环形储液囊75内储存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