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28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作为水上运输的主要平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船舶航行或停泊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往往需要调整船舶浮态来保证船舶的稳定,而调节船舶浮态通过调驳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来实现。因此,合理的调驳压载舱间的压载水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大中型船舶上采用双总管式压载水调驳结构进行压载水的调驳,这种调驳结构不仅可实现单个压载舱内压载水的驳入或驳出,还能实现不同侧的压载舱之间压载水的调驳。但船舶在某些特定浮态时,需要将同舷侧的艏部压载舱内压载水驳运至艉部压载舱内,或将同舷侧的艉部压载舱内压载水驳运至艏部压载舱内,现有的调驳结构无法实现这一过程,需先将相应压载舱内的压载水驳出后再将压载水驳入到指定的压载舱中,不仅效率低,过程繁琐,还造成过多的能源消耗使作业成本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设置左、右两根压载总管,将左舷侧的压载舱经过截止阀连接于左压载总管上,将右舷侧的压载舱经过截止阀连接于右压载总管上,且在左、右两根压载总管的中部设置互通的管路,且于管路上设置一截止阀,实现了同侧的艏艉压载舱之间及左右压载舱之间的压载水的内部调驳,效率更高,减少了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负荷,能源消耗更少,成本更低。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压载总管、连接管路、执行器以及若干截止阀,其中,

压载总管包括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左压载总管与船舶左舷侧的若干压载舱连通,右压载总管与船舶右舷侧的若干压载舱连通,并于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之间设置连接管路,且连接管路设置于左压载总管或右压载总管的中部并连通;

截止阀包括压载舱截止阀、压载总管截止阀、连通管截止阀、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以及海水吸入截止阀和海水驳舷外截止阀,并且压载总管截止阀包括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和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且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设置于左压载总管的中部并位于连接管路旁,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设置于右压载总管的中部并位于连接管路旁;

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的中部且位于连接管路旁均设置一压载总管截止阀,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的其中一端均呈包括两支路的“Y”字形设置,且每一压载总管的两支路上分别连接有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和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同时每一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均与执行器出口连接,每一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均与执行器入口连接。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非设置有两支路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分别与对应的若干压载舱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压载舱截止阀。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包括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和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设置于左压载总管设置有两支路一端的其中一支路上,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设置于右压载总管设置有两支路一端的其中一支路上。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包括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和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设置于左压载总管设置有两支路一端的另一支路上,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设置于右压载总管设置有两支路一端的另一支路上。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与执行器出口之间设置有一外接管道,且外接管道上设置有海水驳舷外截止阀。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于执行器入口之间设置有海水吸入总管,且海水吸入总管上设置有海水吸入截止阀。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执行器为压载泵。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背离左压载总管的一端与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背离右压载总管的一端连通。

上述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其中,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背离左压载总管的一端与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背离右压载总管的一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在左压载总管和右压载总管之间设置连接管路,并于连接管路上设置连接管截止阀,实现了通过调节各截止阀的状态,将同侧的艏艉压载舱之间及左舷侧、右舷侧的压载舱之间的压载水进行内部调驳,操作过程简单,效率更高;2、实现了压载舱之间的压载水内部调动,无需向将压载舱中的压载水驳出后再驳入,能源消耗更少,作业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中:1、左舷侧若干压载舱;2、右舷侧若干压载舱;3、左压载总管;31、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2、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3、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右压载总管;4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2、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3、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5、连接管路;51、连接管截止阀;6、执行器;7、海水吸入总管;71、海水吸入截止阀;8、外接管道;81、海水驳舷外截止阀;9、压载舱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包括: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左压载总管3、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右压载总管4、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连接管路5、连接管截止阀51、执行器6、海水吸入总管7、海水吸入截止阀71、外接管道8、海水驳舷外截止阀81以及压载舱截止阀9。

具体的,若干压载舱设置于船舶的左舷侧和右舷侧,且设置于船舶左舷侧的压载舱为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设置于船舶右舷侧的压载舱为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

具体的,若干压载舱均连接于压载总管上,压载总管包括设置于船舶左舷侧的左压载总管3和设置于船舶右舷侧的右压载总管4,且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均连接于左压载总管3上,且每一压载舱与左压载总管3之间设置有一压载舱截止阀9。

具体的,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均连接于右压载总管4上,且每一压载舱与右压载总管4之间设置有一压载舱截止阀9。

具体的,左压载总管3与右压载总管4之间设置有一连接管路5,且连接管路5设置于左压载总管3或右压载总管4的中部区域,并于连接管路5上设置一连接管截止阀51。

具体的,左压载总管3的一端与船舶左舷侧最后一压载舱连接后封闭,为封闭端。左压载总管3的另一端与船舶左舷侧的压载舱连接完后呈包括两支路的“Y”字形设置,且在其中一支路上设置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在另一支路上设置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

具体的,右压载总管4的一端与船舶右舷侧最后一压载舱连接后封闭,同样为封闭端。右压载总管4的另一端与船舶右舷侧的压载舱连接完后同样呈包括两支路的“Y”字形设置,且在其中一支路上设置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在另一支路上设置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

更加具体的,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和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均通过管道与执行器6的出口连接,且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背离左压载总管3的一端和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背离右压载总管4的一端连通。

更加具体的,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和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均通过管道与执行器6的入口连接,且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背离左压载总管3的一端与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背离右压载总管4的一端连通。

更加具体的,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或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与执行器6出口之间还设置有一外接管道8,且外接管道8上设置有一海水驳舷外截止阀81。

更加具体的,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或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与执行器6入口之间设置有一海水吸入总管7,且海水吸入总管7上设置有一海水吸入截止阀71。

当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中的一压载舱调驳至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中的一压载舱时,开启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两对应压载舱上的两压载舱截止阀9、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以及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并关闭连接管截止阀51和管路上的其他所有阀门,此时运转执行器6,左舷侧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依次通过压载舱截止阀9、(或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执行器6、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或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压载舱截止阀9进入到对应的右舷侧的压载舱内;反之,开启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两对应压载舱上的两压载舱截止阀9、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以及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并关闭连接管截止阀51和管路上的其他所有阀门,则为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中的一压载舱调拨至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中的一压载舱。

当船舶同舷侧的艏艉部的压载舱之间进行调驳时,以船舶左舷侧的艏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驳至艉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为例说明,打开连接管截止阀5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两压载舱上对应的两压载舱截止阀9,并关闭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和管路上的其他所有阀门,此时运转执行器6,艏部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依次通过压载舱截止阀9、连接管截止阀5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右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43、执行器6、左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32、压载舱截止阀9进入到对应的艉部的压载舱内。反之,打开连接管截止阀5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左侧压载总管驳出截止阀33、右侧压载总管驳入截止阀42、两压载舱上对应的两压载舱截止阀9,并关闭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和管路上的其他所有阀门则为船舶左舷侧的艉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驳至艏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并且,船舶右舷侧的艏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与艉部的若干压载舱中的一压载舱之间进行调驳的方式与之相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执行器6为压载泵,可稳定的控制压载水的驳入和驳出,使船舶的浮态调整过程更稳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大型船舶同舷侧艏艉压载舱调驳的结构,包括连接于船舶左舷侧若干压载舱1且中部区域设置有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的左压载总管3和连接于船舶右舷侧若干压载舱2且中部区域设置有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的右压载总管4,并于左压载总管3和右压载总管4的中部设置一带有连接管截止阀51的连接管路5;通过对左侧压载总管截止阀31、右侧压载总管截止阀41以及连接管截止阀51的合理调节,实现了船舶左舷侧压载舱和右舷侧压载舱之间的调驳,或实现了船舶同舷侧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之间的调驳,操作过程更简单,并且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均在内部调驳,无需将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先驳出后再驳入,效率更高,且减少了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负荷,能源消耗更少,作业成本更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