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9177发布日期:2019-01-08 20: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潜水是一种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以及娱乐身心的目的,随着潜水运动的发展,爱好潜水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但潜水运动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每年潜水意外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潜水时携带一套救助设备十分重要,但传统的救助设备存在重量沉、操作困难等缺点影响潜水爱好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前后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存储腔主体,所述第一传动腔中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位于所述存储腔主体两侧的应急气瓶,左右两个应急气瓶通过上下对称的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端壁固定连接,左右两个应急气瓶通过上下对称的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存储腔主体的左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腔主体中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第一存储腔,所述第一存储腔内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所述第一存储腔下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安全气囊相连通并向下延伸的进气管,左侧的应急气瓶下端连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下端通过通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腔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出气管左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中设置有开口向右的气缸腔,所述气缸腔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气压缸,所述第一出气管中左右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气缸腔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滑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气缸塞,且所述气缸塞左端通过活塞杆与所述气压缸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右侧的应急气瓶下方的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上端面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方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连接腔,右侧的应急气瓶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下方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密封塞,且所述密封塞下端伸入所述连接腔中,所述连接腔左右端壁固定安装有夹紧块,且左右两个夹紧块向所述密封塞的方向延伸与所述密封塞相抵,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传动腔与外界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中的自锁装置,所述开口槽中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表面通过固定安装的密封圈与所述开口槽端壁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前端面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太阳能电板,所述装置主体中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的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板电性相接,所述蓄电池用以提供装置运行时所需的电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远离所述开口槽的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一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装置主体的第二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下端伸入所述限位孔中,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盖,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密封盖的端壁中连通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杆中设置有开口与所述限位槽相对的卡槽,所述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且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伸入所述卡槽中,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限位槽上方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靠近所述密封盖的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远离所述密封盖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腔远离所述密封盖的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块,所述密封盖下端壁中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传动腔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下端与所述第一弹簧腔下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杆之间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传动腔下端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槽,且所述密封盖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环形开口槽,所述第三滑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安装的第二限位杆,且所述第二限位杆靠近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开口槽中,所述第三滑槽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密封盖之间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限位杆,且所述第三限位杆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三滑槽下方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靠近所述密封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弹簧腔靠近所述密封盖的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弹簧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滑槽,且所述第六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第六滑块之间的第七滑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中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存储腔,所述第二存储腔中固定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存储瓶,所述存储腔主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且位于所述存储瓶下方的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开口槽,所述存储瓶下端连通设置有颜料出口,且所述存储瓶向下延伸与所述活塞块上端相抵,同时所述颜料出口伸入所述开口槽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靠近所述密封盖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启动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螺纹块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所述密封盖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脱离所述卡槽,此时所述第一限位杆受到所述第一弹簧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上移,使所述第一限位杆下端脱离所述限位孔,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翻转一百八十度,此时所述第二限位杆受到所述第二弹簧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向远离所述密封盖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脱离所述环形开口槽,同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连接块转动,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夹紧块带动所述密封塞转动,从而使所述密封塞脱离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螺纹配合,此时右侧的应急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中,进而将弹出所述装置主体,此时所述颜料出口与所述活塞块脱离,从而所述存储瓶中的颜料脱离所述存储瓶,对周围产生警示作用,同时启动,所述气压缸带动所述气缸塞最大程度左移,从而左侧应急气瓶中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通气管以及所述进气管通入所述安全气囊中,从而所述安全气囊进行充气膨胀,带动溺水者浮出水面。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潜水爱好者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完成了在溺水时的自救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自救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自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00中的第一传动腔101,所述第一传动腔101前后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存储腔主体105,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中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位于所述存储腔主体105两侧的应急气瓶114,左右两个应急气瓶114通过上下对称的第一固定块115与所述第一传动腔101左右端壁固定连接,左右两个应急气瓶114通过上下对称的第二固定块112与所述存储腔主体105的左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腔主体105中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第一存储腔102,所述第一存储腔102内固定安装有安全气囊104,所述第一存储腔102下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安全气囊104相连通并向下延伸的进气管103,左侧的应急气瓶114下端连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出气管116,且所述进气管103下端通过通气管117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16相连通,所述第一传动腔101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16左侧的第三固定块501,所述第三固定块501中设置有开口向右的气缸腔502,所述气缸腔502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气压缸500,所述第一出气管116中左右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气缸腔502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滑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气缸塞503,且所述气缸塞503左端通过活塞杆与所述气压缸500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右侧的应急气瓶114下方的第四固定块517,所述第四固定块517上端面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16,所述第一电机516上方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515,所述第一转轴515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14,所述连接块514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连接腔513,右侧的应急气瓶114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出气管511,所述第二出气管511下方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密封塞510,且所述密封塞510下端伸入所述连接腔513中,所述连接腔513左右端壁固定安装有夹紧块512,且左右两个夹紧块512向所述密封塞510的方向延伸与所述密封塞510相抵,所述装置主体100中设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与外界的开口槽118,所述开口槽118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装置主体100中的自锁装置,所述开口槽118中设置有密封盖108,所述密封盖108外表面通过固定安装的密封圈106与所述开口槽118端壁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00前端面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太阳能电板200,所述装置主体100中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下方的蓄电池201,且所述蓄电池201与所述太阳能电板200电性相接,所述蓄电池201用以提供装置运行时所需的电能。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00中的第二传动腔316,所述第二传动腔316远离所述开口槽118的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18,所述第二电机318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腔316的一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317,所述第二转轴317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3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316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319,所述第一滑块319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限位孔350,且所述限位孔350上端设置有贯穿所述装置主体100的第二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310,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下端伸入所述限位孔350中,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盖311,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端壁中连通设置有限位槽308,且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中设置有开口与所述限位槽308相对的卡槽,所述限位槽308中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309,且所述第二限位杆309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一端伸入所述卡槽中,所述装置主体100中设置有位于所述限位槽308上方的第三传动腔331,所述第三传动腔331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32,所述第三电机332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一端动力连接有第三转轴333,所述第三转轴333远离所述密封盖108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腔331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331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333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块330,所述密封盖311下端壁中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传动腔331与所述限位槽308的第一滑槽334,且所述第一滑槽334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块330与所述第二限位杆309之间的第二滑块335,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一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弹簧腔313,所述第一弹簧腔313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314,所述第三滑块314下端与所述第一弹簧腔313下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15,所述第一弹簧腔313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槽351,所述第二滑槽351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滑块314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之间的第四滑块312,所述第二传动腔316下端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槽320,且所述密封盖108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320相配合的环形开口槽111,所述第三滑槽320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安装的第二限位杆107,且所述第二限位杆107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开口槽111中,所述第三滑槽320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316与所述密封盖108之间的第四滑槽306,所述第四滑槽306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限位杆305,且所述第三限位杆305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316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块319相抵,所述第四滑槽306与所述第三滑槽320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五滑槽304,所述第五滑槽304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滑槽306与所述第二限位杆107之间的第五滑块352,所述第三滑槽320下方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弹簧腔322,所述第二弹簧腔322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六滑块323,所述第六滑块323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弹簧腔322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端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302,所述第三滑槽320与所述第二弹簧腔32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滑槽321,且所述第六滑槽321中滑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杆107与所述第六滑块323之间的第七滑块30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密封盖108中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存储腔110,所述第二存储腔110中固定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存储瓶109,所述存储腔主体105上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且位于所述存储瓶109下方的活塞块520,所述活塞块520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开口槽,所述存储瓶109下端连通设置有颜料出口521,且所述存储瓶109向下延伸与所述活塞块520上端相抵,同时所述颜料出口521伸入所述开口槽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块319上端面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斜面。

本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气压缸50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气缸塞503在气压杆的带动下最大程度向右移动,从而对所述第一出气管116进行密封,所述第一电机516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密封塞510与所述第二出气管511之间螺纹配合紧密,从而所述第二出气管511处于密封状态,所述第二电机318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滑块319的斜面开口朝上,所述第三限位杆305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107克服所述第二弹簧302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向靠近所述密封盖108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二限位杆107伸入所述环形开口槽111中,所述第三电机33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螺纹块330通过所述密封盖108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309最大程度向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309伸入所述卡槽中,此时所述第一限位杆310克服所述第一弹簧315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向下移动,从而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伸入所述限位孔350中,同时所述存储瓶109下端与所述活塞块520上端相抵,从而所述颜料出口521处于密封状态。

使用时,启动所述第三电机332,所述第三电机332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33与所述螺纹块330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309向所述密封盖10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309脱离所述卡槽,此时所述第一限位杆310受到所述第一弹簧315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上移,使所述第一限位杆310下端脱离所述限位孔350,同时所述第二电机318启动,所述第二电机318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17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19翻转一百八十度,此时所述第二限位杆107受到所述第二弹簧302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向远离所述密封盖10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107脱离所述环形开口槽111,同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516,所述第一电机516通过所述第一转轴515带动所述连接块514转动,所述连接块514通过所述夹紧块512带动所述密封塞510转动,从而使所述密封塞510脱离与所述第二出气管511的螺纹配合,此时右侧的应急气瓶114内的高压气体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中,进而将108弹出所述装置主体100,此时所述颜料出口521与所述活塞块520脱离,从而所述存储瓶109中的颜料脱离所述存储瓶109,对周围产生警示作用,同时500启动,所述气压缸500带动所述气缸塞503最大程度左移,从而左侧应急气瓶114中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116、所述通气管117以及所述进气管103通入所述安全气囊104中,从而所述安全气囊104进行充气膨胀,带动溺水者浮出水面。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潜水爱好者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完成了在溺水时的自救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启动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螺纹块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所述密封盖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脱离所述卡槽,此时所述第一限位杆受到所述第一弹簧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上移,使所述第一限位杆下端脱离所述限位孔,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翻转一百八十度,此时所述第二限位杆受到所述第二弹簧产生的弹力最大程度向远离所述密封盖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限位杆脱离所述环形开口槽,同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连接块转动,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夹紧块带动所述密封塞转动,从而使所述密封塞脱离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螺纹配合,此时右侧的应急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中,进而将弹出所述装置主体,此时所述颜料出口与所述活塞块脱离,从而所述存储瓶中的颜料脱离所述存储瓶,对周围产生警示作用,同时启动,所述气压缸带动所述气缸塞最大程度左移,从而左侧应急气瓶中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通气管以及所述进气管通入所述安全气囊中,从而所述安全气囊进行充气膨胀,带动溺水者浮出水面。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潜水爱好者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完成了在溺水时的自救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