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734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堵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海洋事故频发,远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故,到近些年来的韩国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国内长江客船倾覆事故。一幕幕轮船事故,究其原因,多是因为船体破损的缘故而沉船。所以,在轮船应急方案以及修复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船用堵漏器材的研究。在众多堵漏器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堵漏箱了,因其方便快捷,堵漏效果良好的原因,而备受关注。

堵漏箱,是一种从船体内部堵住漏口常用的器材,使用简单,效果较好,是中小型漏口常用的方法。堵漏箱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箱体和辅助支撑器材。箱体主要包含四部分,箱体主体,箱体把手,箱体口边缘连接部分,箱体底座支撑部分。辅助支撑器材,可以选择支撑杆,支撑架,或者支撑螺杆等。

堵漏箱使用方法,就是将堵漏箱堵在漏口上,然后使用辅助器材,固定堵漏箱。在密封的堵漏箱环境下,就堵住了漏口。所以,堵漏箱在堵住漏口之后,相当于成了外壳船体,需要面对海水的压力等外部环境。

然而现有技术中堵漏箱的固定方式较为繁琐,应用的辅助支撑器材数量较多,导致安装的方法复杂费时,船员需要经历使用方法的训练。此外较多零件容易造成零件的丢失,增加搬运难度和储存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堵漏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堵漏装置,包括堵漏箱,堵漏箱的箱底上插置有定位管,且定位管可相对于堵漏箱移动;定位管的内部中空,且定位管的前后两端均开口;

定位管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堵漏管;堵漏管的前端从定位管中伸出,且堵漏管的前端部铰接有堵漏翅片;堵漏翅片与堵漏管之间还连接有弹簧;堵漏翅片可卡在船体外壁上;

堵漏管的后端插置有固定芯;固定芯可相对于堵漏管移动;固定芯的后端部铰接有固定翅片;固定翅片可卡在堵漏箱上。

进一步地,定位管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定位管与堵漏箱之间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定位管的后端设置有定位管帽,定位管帽与定位管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堵漏翅片为两个,两个堵漏翅片相互对称,且两个堵漏翅片张开的最大夹角小于180°。

进一步地,堵漏翅片张开的夹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固定的支撑杆和滑动块;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堵漏翅片上;堵漏管上沿堵漏翅片的长度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固定槽;滑动块在滑槽中滑动且滑动块可卡置在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固定芯的后端从堵漏管的后端伸出,且固定芯与堵漏管之间通过螺纹相接。

进一步地,固定芯上对称开设有容纳槽;固定翅片为两个,两个固定翅片可分别收拢在对应的容纳槽中,且两个固定翅片的表面也相应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堵漏箱上安装有定位块;两个固定翅片张开的夹角通过定位块固定。

进一步地,堵漏箱的箱口处沿箱口一圈固定有用作吸盘的橡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极大的节省了零件的数量,以一个套管组合代替以前复杂的零件种类,简化安装方法,使用人员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就可以使用;由于零件的简约性,可与堵漏箱组合放置,节约安装时间和搬运时间,零件不易丢失,减轻搬运和储存的压力;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相比现有技术更稳定的固定方式,使堵漏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堵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步骤ⅱ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步骤ⅲ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步骤ⅳ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堵漏箱;2、定位管;3、堵漏管;4、堵漏翅片;5、弹簧;6、固定芯;7、固定翅片;8、定位管帽;9、支撑杆;10、滑动块;11、滑槽;12、定位块;13、橡胶;14、船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船用堵漏装置,包括堵漏箱1,堵漏箱为用于罩住漏洞的箱子,使用时,将箱子的开口扣在漏洞处,堵漏箱的固定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可以在堵漏箱的箱口处沿箱口一圈固定有用作吸盘的橡胶13,橡胶呈喇叭状。将堵漏箱的箱体用力向船体的船壁14上按,橡胶就会排出空气,使箱体吸附在船壁上,原理与吸盘相同。

堵漏箱1的箱底上插置有定位管2,如图2所示,定位管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定位管与堵漏箱之间螺纹配合使定位管可相对于堵漏箱移动。定位管的内部中空,且定位管的前后两端均开口;定位管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堵漏管3。定位管用于定位,将堵漏管定位至漏洞处。

定位管的后端设置有定位管帽8,定位管帽与定位管螺纹配合。定位管帽可从定位管上拆卸,用于将定位管的后端封堵,便于定位管的使用且防止堵漏管从后端掉出。

堵漏管的前端从定位管中伸出,且堵漏管的前端部铰接有堵漏翅片4,使堵漏翅片可以堵漏管为轴张开和合拢。如图3所示,堵漏翅片在未使用时是合拢在堵漏管上的,堵漏翅片与堵漏管之间还连接有弹簧5,当堵漏管相对于定位管继续前移至堵漏翅片不受定位管管壁的压制,堵漏翅片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张开,实现堵漏翅片的自动张开。

堵漏翅片可为两个或多个,两个堵漏翅片相互对称,且两个堵漏翅片张开的最大夹角小于180°。堵漏翅片的作用是张开的堵漏翅片可以卡在船体外壁、船壁漏洞的外侧,将堵漏箱固定在墙体上,防止水压过大将堵漏箱冲掉。

两个堵漏翅片张开的夹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如图4所示,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固定的支撑杆9和滑动块10;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堵漏翅片上;堵漏管上沿堵漏翅片的长度开设有滑槽11;滑槽的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固定槽;滑动块在滑槽中滑动且滑动块可卡置在固定槽内。随着堵漏翅片张开的角度越来越大,堵漏翅片就可以带动支撑杆和滑动块朝向堵漏管前端滑动,当滑动到固定槽时,滑动块就会掉入到固定槽中。由于固定槽低于滑槽,从而使滑动块固定在固定槽中无法脱出,由此就固定住了支撑杆的位置,从而固定住堵漏翅片的张开角度。此外,受支撑杆的限制,可以防止堵漏翅片过分翻转而失去卡置作用。

并且为了加强固定槽的固定作用,可采用磁吸的原理设置固定槽和滑动块。

堵漏管的后端插置有固定芯6,固定芯的后端从堵漏管的后端伸出,且固定芯与堵漏管之间通过螺纹相接,使固定芯可相对于堵漏管移动。

固定芯的后端部铰接有固定翅片7,使固定翅片可以张开和合拢,张开的固定翅片可卡在堵漏箱上。固定芯上对称开设有容纳槽;固定翅片为两个,两个固定翅片可分别收拢在对应的容纳槽中,且两个固定翅片的表面也相应设置有螺纹,使固定翅片合拢时不会影响固定芯在堵漏管中移动。固定翅片的作用是将堵漏翅片反向固定,防止堵漏翅片受水的作用从定位管前端脱落。

堵漏箱上安装有定位块12;两个固定翅片张开的夹角通过定位块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为:

步骤ⅰ、当发现船体上出现漏洞时,先将堵漏箱扣在漏洞上,压紧橡胶吸盘初步将堵漏箱固定在漏洞周围的船壁上。

步骤ⅱ、如图5所示,自堵漏箱的箱底向漏洞中插入定位管,由于箱体与定位管之间是螺接,因此在插入时需要不断的旋转定位管。当定位管的前端与漏洞平齐或超过漏洞时,停止旋转定位管。

步骤ⅲ、如图6所示,将定位管后端的定位管帽旋转拆下,露出堵漏管的后端。推动堵漏管的后端,使堵漏管的前端向前移动,直至堵漏翅片逃离定位管的压制而张开,张开的堵漏翅片受支撑杆和滑动块的限位作用而保持张开的角度。此时向后拉动堵漏管的后端,使堵漏翅片抵在船壁上。

步骤ⅳ、如图7所示,转动堵漏管中的固定芯,使固定芯后移直至固定翅片全部暴露,手动张开固定翅片,并且反向旋转固定芯使固定芯前移。在此过程中,固定翅片保持张开状态留在堵漏管的外侧,继续反向旋转固定芯直至张开的固定翅片抵在堵漏箱的外侧箱底上。在固定块的作用下,使固定翅片可以更加牢固的卡在堵漏箱的箱底。其中,堵漏翅片可以固定住堵漏箱,防止水流冲击使堵漏箱脱落。固定翅片可以固定住堵漏翅片,防止水流的反作用力将堵漏翅片冲离船壁。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