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货油舱内设置软袋及防护块的油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13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货油舱内设置软袋及防护块的油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能有效地防止溢油的新型油船。
单壳体油船具有最大限度地利用舱容、造价低、自重轻等特点,因此油船通常采用单壳体结构。随着不断增多的油船海损事故给海洋环境及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为有效控制污染,有关人士提出了一些减少溢油的方法,典型的设计方案有下列两种第一种为双层壳体的结构方案,其特点是在货由舱区设置双层底和双层舷侧,该结构类型的油船在比较轻微的碰撞事故中能有效地防止溢油。目前,该方案已成为国际海事组织(IMO)及美国政府的首选方案。
第二种为双层舷侧带中间甲板的结构方案,其特点是在货由舱区设置较宽的双层舷侧和一层中间甲板。该结构类型油船的舷侧抗破损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中间甲板对减少溢油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该方案被有关部门列为双层壳体油船的替补方案。
尽管上述两种方案具有一定的防止溢油功能,但是明显的缺陷有如下几点1、当货油舱的内板也遭时,防止溢油的功能基本上丧失。
2、货油舱的舱容利用率比单壳体油船下降了30%左右。在载货量相等的前提下,必然引起双层壳体本油船的船型尺度增大,自重增加,造价提高、航线受限制、港口费用上升等。
3、当油船外壳破损后,双层壳体间的浮力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导致船舶进一步下沉和倾斜。
4、增加了建造、维修、保养等方面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溢油的油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每个货油舱内设置一个软袋,以及填平或铺平货油舱内壁及舱底骨架的可移动的防护块。
软袋是一个与货油舱尺度相近的装油的水密软袋或是一个内层装油而外层装水的双层水密软袋。这些软袋与泵油系统连接或分别与泵油系统和压载水系统连接,可移多动的防护块与货油舱内壁及舱底的船体结构轻微固定。当撞击物穿透船体外板时,防护块随撞击物的深入而后撤,在防护块的保护下,软袋只受到挤压变形而不易被刺破,为防止软袋被挤破,可设置一个与油袋连接的由限压阀、疏油管及小型疏油容器构成的疏油系统。在这些措施的保护下,溢油的可能性极小,除非撞击物已深入到纵舱壁。
为提高软袋的强度,最好采用以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为基体,双面覆盖耐油并水密柔性材料;为提高软袋的抗静电能力,软袋的表面最好有一个导电的薄层;防护块的材料和连接防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采用泡沫材料为基体,以较硬的板材为面料的轻型材料,用这种轻型材料填平货油舱内壁及舱底的骨架,与船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粘接或轻微固定。第二种是采用金属板、塑料板、玻璃纤维板、木板等板材铺在油舱内壁及舱底的骨架上,与船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活页、搭扣、链接、悬挂、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单壳体油船及双层壳体油船相比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由于在货油舱内设置软袋和防护块及疏油系统,在船舶发生碰撞时其防止溢油能力明显高于单壳体及双层壳体油船。本实用新型为油船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案。
2、与单壳体油船相比虽然舱客利用率下降10%左右,但从防止溢油功能的角度上讲,这点损失是值得的。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单壳体油船建造和航行限制,本实用新型无疑地给单壳体油船提供了一条再生的渠道。
3、与双层壳体油船相比,不仅舱额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而且能使船型尺度减小、自重减轻、造价降低等。
4、在船体外板破损后,基本上不造成浮力的损失。
5、由于防护块是可拆卸的,因此船体的维修保养十分简便。
6、由于软袋内无空气进入,不会形成可燃气体,故可免除惰性气体系统,船舶的防火肪爆性能也高于其他类型的油船。
7、由于软袋的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隔热材料,所以可减少货油加热系统的能量消耗甚至可以取消货油加热系统。
8、由于货油没有与船体直接接触,故可免除洗舱系统,也便于对船体检验和维修,节省了昂贵的洗舱费用。
9、由于货油没有与船体直接接触,故可免去货油舱区金属构件的腐蚀裕度,从而节省了钢材和减轻重量。
10、采用双层软袋不仅多了一层保险,更重要的是可免去专用压载水舱,扩大了舱容,并且使船体结构受力趋于均衡,同时也有利于控制装卸过程中船舶的平衡状态。在水袋的水位低于舷外水位时,可利用虹吸管向水袋灌入压载水。
11、由于软袋的存在,自由液面对稳性的不利影响减少,甚至可以允许软袋内的油或水处于半载的状态。
12、由于软袋易折叠存放,因此油船上可储备若干个软袋,必要时就地进行更换,无需进坞维修。这种软袋甚至可以存储在杂货船、散装货船、集装箱船等干货船止,需要装液货时将其放入货舱内使之成为多用途船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层软袋装油后示意图。
图2是单层软袋卸油后的示意图。
图3是双层软袋装油后的示意图图4是双层软袋卸油完毕及装满压载水后的示意图。
参照
图1和图2,实施例1由船体(1)、单层软袋(2)、防护块(3)、泵油系统(4)、疏油系统(6)共同构成。船体(1)是现有的单壳体油船;单层软袋(2)用于装油并与泵油系统(4)及疏油系统(6)连接,采用尼龙纤维织物为基体,双面覆盖橡胶(也可采用导电橡胶或在橡胶的表面上喷涂金属薄层),除管路连接处外,其余均为水密的闭合体;防护块(3)采用泡沫塑料为基体,以塑料薄板为面料的轻型材料,用这种材料填平货油舱内壁及舱底的骨架,并粘接船体结构上。装油时,泵油系统(4)将货油注入单层软袋(2)中;卸油时,泵油系统(4)从单层软袋(2)中抽出货油,卸油完毕后,单层软袋处于空瘪状态。
参照图3和图4,实施例2由船体(1)、双层软袋(2)、防护块(3)、泵油系统(4)、压载水系统(5)、疏油系统(6)共同构成。船体(1)是一种新造的单壳体油船,其特点是每个货油舱内肋板和纵行材具有相同的高度,肋骨也具有相同的高度;双层软袋(2)的内层用于装油并与泵油系统(4)及疏油系统(6)连接,外层用于装压载水并与压载水系统(5)连接,双层软袋(2)采用的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防护块(3)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材,铺设在货油舱内壁及舱底的骨架上形成非水密的内侧板和内底板,这些防护块(3)与船体(1)之间采用活页连接方式。当泵油系统(4)将货油灌满双层软袋(2)的内层油袋时,双层软袋(2)的外层水袋处于空瘪状态;当泵油系统(4)进行卸油时,可同时通过压载水系统(5)或虹吸管将压载水灌入双层软袋(2)的外层水袋中,卸油完毕后,内层油袋处于空瘪状态,外层水袋根据压载航行的需要可处于满载或半载或空载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在货油舱内设置软袋及防护块的油船,由船体(1)、泵油系统(4)、疏油系统(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货油舱内设有一个可盛装货油并与泵油系统(4)及疏油系统(6)连接的软袋(2),相应还设有填平或铺平货油舱内壁及舱底骨架并与船体(1)轻微固定的防护块(3)。
2.根据榪利要求1所述的油船,其特征在于软袋(2)是一个单水密的柔性闭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船,其特征在于软袋(2)是一个双层水密的柔性闭合体,其内层用于盛装货油并与上述的泵油系统(4)及疏油系统(6)连接,其外层用于盛装压载水并与压载水系统(5)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油船,其特点是在货油舱内设置一个装油的软袋或者一个内层装油外层装水的双层软袋,以及填平或铺平货油舱内壁及舱底骨架的可移动的防护块。当船体外板破损后,防护块随撞击物的深入而后撤,在防护块和软袋及疏油系统的保护下,发生溢油现象的可能性极小。
文档编号B63B35/00GK2224154SQ9424609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6日
发明者黄建通, 曹育松, 张福伟 申请人:黄建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