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188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船舶的纵向滑道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自重1500吨以下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造船企业大部分都是采用气囊式下水方案。而传统的气囊下水由于下水速度等方面控制不好,都或多或少有一点风险;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过相关的安全事故。也有采用单一滑道下水的方案,但是其在总装完成后需要经过二次转运方可下水,这样船舶的下水效率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方案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船舶下水和上排效率、增加安全性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包括绞车装置、水泥平台和三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船台,每个船台上均设有多个轨道小车,与每个船台对应的水泥平台上还设有滑轮组和地牛,所述绞车装置上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与船台上的轨道小车连接;且船舶在船台上安装时定位于轨道小车的中心线。
[0006]优选地,所述绞车装置包括摩擦绞车、液压泵站、电动机控制箱、手动比例复合阀和力矩电机控制器,所述摩擦绞车与液压泵站连接,所述电动机控制箱与液压泵站连接,所述手动比例复合阀与摩擦绞车连接,所述力矩电机控制器与电动机控制箱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绞车装置还包括容缆绞车,所述容缆绞车与力矩电机控制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水泥平台包括上层水泥平台和下层水泥平台,所述滑轮组和地牛均设于下层水泥平台上。
[0009]优选地,所述下层水泥平台上设有凹槽。
[0010]优选地,所述船台上的滑道的坡度为1:20。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船台上安装有三个轨道小车。
[0012]优选地,每个所述地牛为100吨地牛。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方面采用滑道下水的方案,相对于气囊下水来说增加了下水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一个绞车装置同时控制三个纵向滑道,并且每个滑道可同时实现船舶的下水和船舶的上排,提高了船舶下水和上排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发明所述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所述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的侧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摩擦绞车,2、液压泵站,3、容缆绞车,4、电动机控制箱,5、手动比例复合阀,6、力矩电机控制器,7、水泥平台,8、滑轮组,9、钢丝绳,10、轨道小车,11、船台,12、上层水泥平台,13、下层水泥平台,14、地牛,15、船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包括绞车装置、水泥平台7和三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船台11,每个船台11上均设有多个轨道小车10,与每个船台11对应的水泥平台7上还设有滑轮组8和地牛14 (100吨),所述绞车装置上的钢丝绳9通过滑轮组8与船台11上的轨道小车10连接(绞车装置的钢丝绳9通过滑轮组8后需要与船台11的滑道相平行);且船舶15在船台11上安装时定位于轨道小车10的中心线。
[0020]在本发明中,所述绞车装置包括摩擦绞车1、液压泵站2、电动机控制箱4、手动比例复合阀5和力矩电机控制器6,所述摩擦绞车I与液压泵站2连接,所述电动机控制箱4与液压泵站2连接,所述手动比例复合阀5与摩擦绞车I连接,所述力矩电机控制器6与电动机控制箱4连接。
[0021]具体的,所述绞车装置还包括容缆绞车3,所述容缆绞车3与力矩电机控制器6连接。
[0022]具体的,所述水泥平台7包括上层水泥平台12和下层水泥平台13,所述滑轮组8和地牛14均设于下层水泥平台13上。在下层水泥平台上设有凹槽(图未示),该凹槽可以防止滑轮组8上的钢丝绳与下层水泥平台13发生摩擦。
[0023]本发明中的滑轮组8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而钢丝绳9具体是通过滑轮组8上的动滑轮与船台11上的轨道小车10连接的。
[0024]在本发明中,绞车装置放置在绞车房内,其采用96kw电机,电机输出负荷200kN,钢丝绳通过滑轮组8输出,可达到自重1500吨以下船舶安全下水要求。
[0025]本发明在实现控制船舶纵向下水时,在船舶15涂装完成后放入轨道小车10,绞车装置牵引轨道小车使其拉力与船舶下水方向的重力分力平衡,使船舶安全平稳下水直到完全浮力状态。本发明在实现上排时,可将需要上排维修的船舶行驶至滑道正上方,通过移动轨道小车使其将船舶支撑起来,绞车装置牵引轨道小车,使船舶平稳上岸。
[0026]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案后,能达到空船重量1500吨以下的船舶可以安全下水,800吨以下自重的船舶可以安全上排;船舶下水安全事故几率控制在2%以内;且船舶下水经费减少50%,下水时间(包括准备时间)能控制在一天以内。
[0027]本发明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的相关参数及使用说明如下:
[0028]1、牵引绞车额定负载200KN。
[0029]2、通过手动比例复合阀控制船舶下水、上排(启动、暂停、停止)。
[0030]3、滑道坡度比1:20。
[0031]4、以一艘载货量1500吨船舶下水为例,假设船舶空载自重500吨,则垂直方向受力500/20 = 25t,以摩擦系数0.01计算,则摩擦力500*0.01 = 5t,则总受力F = 25t_5t =20t,绳子受力需要通过滑轮分解,假设使用I个滑轮,f = 20t/2 = 10t〈20t,符合要求。
[0032]5、以一艘载货量1500T船舶上排为例,假设船舶空载自重500吨,则:垂直方向受力500/20 = 25t,以摩擦系数0.01计算,则摩擦力500*0.01 = 5t,则总受力F = 25t+5t=30t,绳子受力需要通过滑轮解,假设使用I个滑轮,f = 30t/2 = 15t〈20t,符合要求。
[0033]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装置、水泥平台(7)和三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船台(11),每个船台(11)上均设有多个轨道小车(10),与每个船台(11)对应的水泥平台(7)上还设有滑轮组(8)和地牛(14),所述绞车装置上的钢丝绳(9)通过滑轮组(8)与船台(11)上的轨道小车(10)连接;且船舶(15)在船台(11)上安装时定位于轨道小车(10)的中心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装置包括摩擦绞车(I)、液压泵站(2)、电动机控制箱(4)、手动比例复合阀(5)和力矩电机控制器(6),所述摩擦绞车(I)与液压泵站(2)连接,所述电动机控制箱(4)与液压泵站(2)连接,所述手动比例复合阀(5)与摩擦绞车(I)连接,所述力矩电机控制器(6)与电动机控制箱(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装置还包括容缆绞车(3),所述容缆绞车(3)与力矩电机控制器(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平台(7)包括上层水泥平台(12)和下层水泥平台(13),所述滑轮组(8)和地牛(14)均设于下层水泥平台(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泥平台(13)上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台(11)上的滑道的坡度为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船台(11)上安装有三个轨道小车(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地牛(14)为100吨地牛。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船舶的纵向滑道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机多控船舶纵向滑道装置,包括绞车装置、水泥平台和三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船台,每个船台上均设有多个轨道小车,与每个船台对应的水泥平台上还设有滑轮组和地牛,所述绞车装置上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与船台上的轨道小车连接;且船舶在船台上安装时定位于轨道小车的中心线。本发明一方面采用滑道下水的方案,相对于气囊下水来说增加了下水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一个绞车装置同时控制三个纵向滑道,并且每个滑道可同时实现船舶的下水和船舶的上排,提高了船舶下水和上排效率。
【IPC分类】B63C3-08
【公开号】CN104802957
【申请号】CN201510237017
【发明人】黄鹏, 黄森源
【申请人】广西金达造船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