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3593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人造交通工具,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
[0003]船舶在航行时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而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人落水,这就需要救援设备将人救起。最常见的救援设备是救生圈,在实际使用中救生圈的作用很小,救生圈很难准确的移动到落水者的身边,因此落水者很难抓到救生圈;还有采用救生艇的方式来救援,救生艇具有能快速到达落水者身边的能力,因此能第一时间将落水者救起,但是在救生艇到达落水者身边时往往采用将落水者从水中拉起从艇身上滑至艇身内的方式完成救援,一般的救生艇的艇身离水面会有一定高度,落水者在次过程中很容易受伤,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另外在将落水者拉出水时艇身会向一侧倾斜,严重的会导致艇身倾覆。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避免对落水者造成伤害。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救援设备包括艇身和设置在艇身上的喷水推进器,所述艇身的中部具有开口,所述艇身的两侧位于中部处具有分别与开口两端连通的通道,所述艇身的外侧还设有能在救援时保持艇身稳定的艇身稳定结构,所述艇身上位于开口处设有能使位于开口处的落水者脱离水面进入艇身内的救生结构。
[0007]救援时通过喷水推进器驱动艇身移动,将艇身移动至落水者身边,落水者通过通道进入开口处,通过救生结构将落水者救起使得落水者位于艇身内,落水者在此过程中无需翻越艇身,也不会被拉扯,因此不会对落水者造成伤害;艇身稳定结构能在救援时保持艇身稳定,防止对落水者造成伤害。
[0008]所述艇身包括呈U型的前浮体和呈U型的后浮体,所述前浮体内设有前底板,所述后浮体内设有后底板,所述前浮体和后浮体的开放端相对设置,所述前浮体和后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所述前浮体和后浮体之间形成上述通道,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形成上述开口。
[0009]所述前浮体和后浮体之间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呈“C”字型,所述导流罩扣合在前浮体和后浮体的外侧将通道封闭。导流罩能在艇身移动时保持艇身的流线型,使得艇身移动稳定。
[0010]所述前浮体包括呈U型的前骨架和前套筒,所述前骨架包括呈U型的前固定杆、均匀布置在前固定杆上的前支撑杆和若干前连接杆,所述前套筒套在前固定杆上,前支撑杆与前套筒的筒壁抵靠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前连接杆穿出前套筒与前底板固定。该结构保证了前浮体的强度。
[0011]所述前套筒内填充有泡沫。
[0012]所述后浮体包括呈U型的后骨架和后套筒,所述后骨架包括呈U型的后固定杆、均匀布置在后固定杆上的若干后支撑杆和若干后连接杆,所述后套筒套在后固定杆上,后支撑杆与后套筒的筒壁抵靠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后连接杆穿出后套筒与后底板固定。该结构保证了后浮体的强度。
[0013]所述后套筒内填充有泡沫。
[0014]所述喷水推进器固定在后浮体的后端。
[0015]所述救生结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上均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穿过前底板或者后底板并能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升降板的下板面固定。升降板能通过升降杆上下移动,在艇身移动时升降板与前底板和后底板齐平,在救援时通过升降杆将升降板推至水面以下,带落水者整个位于升降板上时拉动升降杆使得升降板上移至与前底板和后底板齐平位置,这样落水者就被救援至艇身内了。
[0016]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有把手。把手方便用力升降升降板。
[0017]所述前底板的下板面和后底板的下板面位于开口一侧的边沿开有台阶,所述升降板的两侧面均具有凸沿,凸沿能分别与前底板的台阶和后底板上的台阶抵靠,凸沿上固定有密封垫,密封垫位于凸沿和台阶之间。该结构能在艇身移动时保证艇身的密封。
[0018]所述升降板的上板面自中部向边沿倾斜向下。该结构能使得在升降板脱离水面时其上的水迅速流干。
[0019]所述艇身稳定结构包括四个气囊、充气泵和高压进气阀,四个所述气囊分别固定在前浮体的两侧以及后浮体的两侧,所述充气泵固定在前浮体上,所述高压进气阀连通与气囊的充气嘴与充气泵。四个气囊在充气后能使得艇身稳定的浮在水面上,充气泵的位置能平衡喷水推进器,使得艇身前后也保持稳定,高压进气阀能使得气囊在需要时迅速充满气。
[0020]所述气囊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与前浮体或者后浮体的侧面固定,所述延伸部在充气后呈救生圈状。该结构能在有多名落水者时让其他落水者先抓住延伸部,在依次通过升降板救起。
[0021]位于前浮体上的两个气囊的延伸部之间以及位于后浮体上的两个气囊的延伸部之间均固定有弹力绳,所述弹性绳在延伸部充气后处于拉伸状态,弹力绳位于前浮体或者后浮体的下方。在气囊未充气时弹力绳将气囊束缚在艇身的下方,在充气时气囊展开,弹力绳伸长,在气囊放气后弹力绳重新将气囊束缚在艇身的下方。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船舶用救援设备具有在救援落水者时不会对落水者造成伤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艇身 11、开口 12、通道 13、喷水推进器 2、前浮体 21、前固定杆 22、前支撑杆 23、前连接杆 24、前套筒 25、前底板 3、后浮体 31、后固定杆 32、后支撑杆 33、后连接杆 34、后套筒 35、后底板 4、连接杆 5、导流罩 6、升降板 61、凸沿 62、升降杆 63、把手 64、连接板 65、密封垫 66、台阶 7、气囊 71、连接部 72、延伸部 73、充气泵 8、水上指引灯 81、水下指引灯 82、固定套 9、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如图1至图3所不,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用救援设备,船舶用救援设备包括艇身I和设置在艇身I上的喷水推进器13,艇身I的中部具有开口 11,艇身I的两侧位于中部处具有分别与开口 11两端连通的通道12,艇身I的外侧还设有能在救援时保持艇身I稳定的艇身I稳定结构,艇身I上位于开口 11处设有能使位于开口 11处的落水者脱离水面进入艇身I内的救生结构。
[0029]艇身I包括呈U型的前浮体2和呈U型的后浮体3,前浮体2内设有前底板25,后浮体3内设有后底板35,前浮体2和后浮体3的开放端相对设置,前浮体2和后浮体3之间通过连接杆4固定,前浮体2和后浮体3之间形成上述通道12,前底板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