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65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飞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飞行器可用于航拍、测绘、植保、侦测、救灾等行业,其结构上通常有中心架、动力系统、起落架等组成,通过搭载飞控、图传和其他微电脑设备进行作业。

其中,飞行器作业过程中所获取到的数据,会通过天线放大信号与地面设备如遥控器、电脑等进行通讯。而天线在飞行器上的位置布局点不同,会影响天线的最佳信号点,进而影响飞行器的整体性能发挥。因此,天线在飞行上的设计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飞行器的性能。

多旋翼飞行器由于体积较大,一般将天线设置在飞行器的中心架或者起落架上面。将天线设计在中心架上,中心架上的设备较多会影响天线的性能。将天线设计在起落架上,天线与中心架上的关键设计有连线,会导致起落架不能设计成快拆方式或者快拆方式设计得太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中心架、天线,及与所述中心架连接的机臂组件;

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机臂,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臂上且远离所述中心架的位置。

所述的飞行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机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机臂适配的锁紧套,及与所述锁紧套连接的天线座,所述天线座用于承载所述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座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天线的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上方的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包括与所述天线座连接的连接端,及用于将所述锁紧套固定在所述机臂上的锁紧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内设有塞孔,所述机臂上对应所述塞孔设有布线孔,所述天线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塞孔和所述布线孔进入所述机臂内。

进一步地,所述塞孔内可放置用于密封所述塞孔和所述布线孔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臂打开时,所述天线位于所述机臂的下方;或者

所述机臂打开时,所述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或者

所述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的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器还包括起落架组件,所述机臂组件与所述中心架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机臂组件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朝向所述飞行器中心,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和所述机臂组件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中心架、天线及与所述中心架连接的机臂组件;所述机臂组件与所述中心架可折叠连接;

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机臂,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臂上,且当所述机臂组件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朝向所述飞行器中心,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和所述机臂组件内侧。

所述的飞行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机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机臂适配的锁紧套,及与所述锁紧套连接的天线座,所述天线座用于承载所述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座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天线的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上方的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包括与所述天线座连接的连接端,及用于将所述锁紧套固定在所述机臂上的锁紧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内设有塞孔,所述机臂上对应所述塞孔设有布线孔,所述天线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塞孔和所述布线孔进入所述机臂内。

进一步地,所述塞孔内可放置用于密封所述塞孔和所述布线孔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位于所述机臂的下方;或者

所述机臂打开时,所述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或者

所述天线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的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飞行器将天线设置在机臂上,远离飞行器中心架设置避免了其他部件影响所述天线性能,且保证脚架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机臂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机臂与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机臂组件收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飞行器100,包括中心架1、天线3及与所述中心架1连接的机臂组件2,其中所述中心架1中设置有电气设备和金属零部件等。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机臂组件2与所述中心架1可折叠连接或不可折叠连接。

所述机臂组件2包括机臂21,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机臂21上且远离所述中心架1的位置。在所述机臂21上设置所述天线3,使所述天线3远离所述中心架1中的电气设备和金属零部件等,避免电器设备和金属零部件等干扰天线3的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设置在远离所述中心架1、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中间或趋于所述机臂21中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将飞行器100的天线3设置在所述机臂组件2的机臂21上,在远离所述中心架1的位置,无电气设备和金属零部件的干扰条件下,所述天线3可获得更佳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飞行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21上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将所述天线3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结合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所述天线3可直接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例如将天线3胶接在所述机臂21上;也可以通过一所述连接件4将所述天线3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连接件4包括与所述机臂21适配的锁紧套41,及与所述锁紧套41连接的天线座42。所述天线座42用于承载所述天线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套41与所述机臂21为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锁紧套41与所述机臂21为卡接连接,所述锁紧套41与所述机臂21也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3,所述天线座42包括本体部421,所述本体部421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天线3的容置空间423。即在所述天线座42内设置所述容置空间423用于承载所述天线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也可直接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423中,并在所述本体部412上设置一挡板424,用于将所述天线3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423中。所述挡板424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423的上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也可嵌置在所述容置空间423内。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421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23上方的过线孔422,该过线孔422可供所述天线3的连接线31穿过。

请参阅图3,所述锁紧套41包括与所述天线座42连接的连接端412,及用于将所述锁紧套41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的锁紧端4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端411可通过螺钉6将所述锁紧套41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例如在所锁紧端411上开设有螺钉孔,将螺钉6穿过所述螺钉孔锁紧所述锁紧端411。

所述连接端412内设有塞孔413,所述机臂21上对应所述塞孔413设有布线孔(未示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的连接线31穿过所述塞孔413和所述布线孔进入所述机臂21内。将所述天线3的连接线31置于所述机臂21内,可防护所述连接线31不受损坏,避免布线凌乱影响飞行器的外观美。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31也可直接捆绑在所述机臂21上,或使用固定件将所述连接线31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塞孔413内可放置用于密封所述塞孔413和所述布线孔的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可选用硅胶塞,所述天线3的连接线31可穿过该硅胶塞。即所述连接线31穿过所述硅胶塞进入所述机臂21中,所述硅胶塞放置在所述塞孔413和所述布线孔内。所述硅胶塞进一步防护了所述连接线31。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臂21打开时,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下方。所述天线3使用个数选用两根或两根以上,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臂2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下方。

所述天线3设置在机臂21下方,可保证当所述机臂组件2折叠收起时天线3朝向整个飞行器100的中心,外侧的机臂组件2可对天线3起到保护作用而使天线3免受碰撞等,从而便于包装、搬运、移动。当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时达到的性能最佳。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重合,故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机臂21上的所述天线3的延伸方向与地面垂直。

可以理解,当所述机臂组件2打开时,所述天线3也可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上方,当所述机臂组件3折叠收起时,将所述天线3折叠或转动以便使其朝向所述飞行器100的中心即可,避免留在机臂21外侧受损。

更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21的延伸方向垂直。机臂21展开时与水平面大致平行,从而设置于机臂21上并与所述机臂21垂直的所述天线3与水平面的夹角也接近九十度。并且在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2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在安装所述天线3时容易校准,也美化了飞行器100的外观。诚然,所述机臂组件2与所述中心架1为不可折叠连接时,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也接近九十度,也具有上述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重合,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3的延伸方向与机臂21垂直。

请参阅图4,所述飞行器100还包括起落架组件5,飞行器100的机臂组件2与中心架1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机臂21向下折叠后,整个飞行器100的体积减小。所述天线3则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内侧,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可对天线3起到保护作用,可防止所述天线3受到损坏。即所述机臂组件2与所述中心架1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机臂组件2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3朝向所述飞行器100的中心,使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内侧以保护天线3不被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还可以为例如IFA(Inverted F-shaped Antenna,倒F天线)、PIFA(Planar Inverted F-shaped Antenna,平面倒F天线)、环形天线、缝隙天线等。所述环形天线是将一根金属导线绕成一定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以导体两端作为输出端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100为多旋翼飞行器100,包括四旋翼飞行器、六旋翼飞行器或八旋翼飞行器中的一种。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1至图4。下面通过另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100做进一步地说明。所述飞行器100包括中心架1、天线3及与所述中心架1连接的机臂组件2。所述机臂组件2与所述中心架1可折叠连接。所述机臂组件2包括机臂21,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机臂21上,且当所述机臂组件2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朝向所述飞行器中心,使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内侧。

即飞行器100的机臂组件2可相对于所述中心架1张开或收起,将天线3设置在所述机臂21上,所述天线3可随所述机臂21收起,且当所述机臂组件2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内侧。由于所述天线3的外侧有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在运输或包装飞行器100时,所述起落架组件5和所述机臂组件2可对天线3起到保护作用而使天线3免受碰撞等,减少外力对天线3的损害。由于将天线3设置在机臂21上,则可以将起落架组件设计成快拆结构,进一步减少飞行器的包装体积,更有利于移动搬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臂21打开时,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下方,当所述机臂组件2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天线3朝向所述飞行器中心或朝向趋于所述飞行器中心。外侧的机臂组件2可对天线3起到保护作用而使天线3免受碰撞等,从而便于包装、搬运、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臂21打开时,设置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此时天线3的达到的性能最佳。可以理解,当所述机臂组件2打开时,所述天线3也可位于所述机臂21的上方,当所述机臂组件3折叠收起时,将所述天线3折叠或转动以便使其朝向所述飞行器100的中心即可,避免留在机臂21外侧受损。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21的延伸方向垂直。当所述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时,所述天线3达到的性能最佳。故本实施方式中的天线3的设置方式在防护所述天线3的同时使所述天线3性能最佳。机臂21展开时与水平面大致平行,从而设置于机臂21上并与所述机臂21垂直的所述天线3与水平面的夹角也接近九十度。并且在天线3的极化方向与所述机臂2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在安装所述天线3时容易校准,也美化了飞行器100的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的飞行器100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以下所述技术特征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也相同或相似,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以下仅叙述所述飞行器100的技术特征及技术特征之间关系,不再赘述其具体效果或技术特征之间的作用,具体可参考以上对所述飞行器100实施例的描述。

所述飞行器100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臂21上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将所述天线3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

所述连接件4包括与所述机臂21适配的锁紧套41,及与所述锁紧套41连接的天线座42,所述天线座42用于承载所述天线3。

所述天线座42包括本体部421,所述本体部421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天线3的容置空间423。

所述本体部421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23上方的过线孔422。

所述锁紧套41包括与所述天线座42连接的连接端412,及用于将所述锁紧套41固定在所述机臂21上的锁紧端411。

所述连接端412内设有塞孔413,所述机臂21上对应所述塞孔413设有布线孔,所述天线3的连接线31穿过所述塞孔413和所述布线孔进入所述机臂21内。

所述塞孔413内可放置用于密封所述塞孔413和所述布线孔的弹性件43。

所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

所述飞行器100为多旋翼飞行器100,包括四旋翼飞行器、六旋翼飞行器或八旋翼飞行器中的一种。

由以上实施方式可知,所述飞行器100将天线3设置在机臂21上,解决了干扰问题,可获得比天线3设置在中心架1上更性能效果。将天线设置在机臂下方,在应用于可折叠机臂组件的飞行器上时,可避免天线损坏。有些带有收放起落架组件5的飞行器,采用天线3设计在机臂21上的方案,就可以将收放起落架组件设计成快拆结构,可进一步减少飞行器的包装体积,更有利于移动搬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