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155发布日期:2019-06-19 00:5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它的前进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旋翼机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装有旋翼和固定翼面。旋翼机具有起降距离短、能作低速低空飞行、简单轻巧、便于隐蔽等特点,可用于空中摄影、武器发射、战地侦察等。

旋翼机根据本身是否带有动力装置分为主动旋翼机和从动旋翼机;还有介于直升机与固定翼之间的倾转固定翼机,可以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但无论倾转旋翼或倾转固定翼,其固定翼不会折叠。这种旋翼机机身尺寸大,在平飞与垂起切换时的要求较高;另外还有复合翼飞机,既有垂直升降的旋翼,又有固定翼。但是既不能折叠,机身尺寸大,动力系统又复杂。

普通旋翼机的固定翼不能变形或者变形后也只能利用旋翼本身的倾转和扭动来实现升降和平飞,需要在螺旋桨装置上加装倾转或扭动装置,这样飞行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整机安全性相对较低,安装维修不方便。

而现有的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的固定翼或机身能够利用变形驱动装置变形和复位,且在固定翼或者机身在其变形或复位的过程中来实现飞行器整体重心位置的改变,从而调整飞行器的升降及平飞状态,以及平飞的速度,这样就不需要在旋翼的螺旋桨装置上加装倾转或扭动装置,简化了机身结构及其安装维修过程,增加了其安全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固定翼在变形前和变形后形状难以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固定翼在变形前和变形后形状难以保持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包括机身、固定翼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其中:

所述固定翼包括与所述机身连接的前段翼以及与所述前段翼活动连接的后段翼,所述后段翼相对于所述前段翼的位置能在极限展开状态、极限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形状保持副翼连接在所述后段翼与机身之间且能随同后段翼一同在极限展开状态、极限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处于极限展开状态的所述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所述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能够维持形状稳定直至所述固定翼被驱动复位至极限折叠状态;处于极限折叠状态的所述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所述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能够维持形状稳定直至再次被驱动变形至极限展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形状保持副翼与所述后段翼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后段翼的中部区段。

进一步,所述形状保持副翼包括与所述机身活动连接的内侧翼和与所述内侧翼活动连接的外侧翼,所述外侧翼与所述后段翼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翼处于所述极限折叠状态时,所述外侧翼贴合在所述后段翼的内侧并将所述后段翼限制在极限折叠状态;所述固定翼处于所述极限展开状态时,所述外侧翼与所述内侧翼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并将所述后段翼限制于极限展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形状保持副翼处于所述极限折叠状态时,所述内侧翼与所述外侧翼的连接处向所述后段翼的自由端方向弯折。

进一步,所述内侧翼与所述外侧翼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后段翼与所述形状保持副翼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和 /或所述形状保持副翼与所述机身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和/或所述前段翼与后段翼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上还安装有旋翼,所述旋翼安装在所述后段翼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翼设有至少一个向下的起落支撑凸起;所述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在所述固定翼处于极限折叠状态下降落至地面时所述起落支撑凸起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并将所述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支撑在地面。

进一步,所述内侧翼上还设有折叠关节,所述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折叠关节处套设有折叠卡套,所述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折叠卡套能被移动至所述折叠关节之外并使所述内侧翼在所述折叠关节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后段翼与机身之间安装了形状保持副翼,使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不论是处于极限展开状态还是极限折叠状态,都能够维持固定翼的形状稳定,直至固定翼被驱动改变状态至(复位或者变形),这样避免了单纯依靠变形驱动装置来驱动固定翼发生变形或复位但是变形或者复位后的状态不容易保持的缺陷,使固定翼的变形和复位后的极限展开状态和极限复位状态都能被有效保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极限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极限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前段翼;3、后段翼;4、内侧翼;5、外侧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包括机身1、固定翼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固定翼包括与机身1连接的前段翼2以及与前段翼2活动连接的后段翼3,后段翼3相对于前段翼2的位置能在极限展开状态、极限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形状保持副翼连接在后段翼3与机身1之间且能随同后段翼3一同在极限展开状态、极限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处于极限展开状态的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能够维持形状稳定直至固定翼被驱动复位至极限折叠状态;处于极限折叠状态的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能够维持形状稳定直至再次被驱动变形至极限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后段翼3与机身1之间安装了形状保持副翼,使固定翼在自身结构以及形状保持副翼共同的支撑作用下,不论是处于极限展开状态还是极限折叠状态,都能够维持固定翼的形状稳定,直至固定翼被驱动改变状态至 (复位或者变形),这样避免了单纯依靠变形驱动装置来驱动固定翼发生变形或复位但是变形或者复位后的状态不容易保持的缺陷,使固定翼的变形和复位后的极限展开状态和极限复位状态都能被有效保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形状保持副翼与后段翼3的连接处位于后段翼3的中部区段。为了使形状保持副翼对后段翼3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将形状保持副翼同后段翼3的自由端相连接,也可以将形状保持副翼同后段翼3的中段相连接;这样处于极限展开状态时,形状保持副翼同后段翼3的中段相连接可以使用较短的形状保持副翼就能够对后段翼3起到支撑的作用,比较节省材料。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形状保持副翼包括与机身1活动连接的内侧翼4和与内侧翼4活动连接的外侧翼5,外侧翼5与后段翼3活动连接。由于形状保持副翼会对后段翼3起到支撑作用并随同后段翼3一同在极限展开状态、极限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形状保持副翼本身的形变可以采用伸缩杆式,即随着后段翼3的形变改变形状保持副翼的长度;或者将形状保持副翼设置为活动连接的两部分:内侧翼4和外侧翼5,在后段翼3发生形变时,内侧翼4与外侧翼5 之间的夹角也随之改变,这样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对后段翼3起到的支撑作用也较为理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固定翼处于极限折叠状态时,外侧翼5贴合在后段翼3的内侧并将后段翼3限制在极限折叠状态;固定翼处于极限展开状态时,外侧翼5与内侧翼4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并将后段翼3限制于极限展开状态。外侧翼5贴合在后段翼3的内侧,这样处于折叠状态的变形保持副翼处于最大限度的折叠程度而无法再继续折叠;而当外侧翼5与内侧翼4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变形保持副翼处于最大限度的展开状态而无法再继续展开;因此变形保持副翼的这两个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撑固定翼,使其也在相应的极限展开状态和极限折叠状态能够保持形状稳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形状保持副翼处于极限折叠状态时,内侧翼4与外侧翼5的连接处向后段翼3的自由端方向弯折。内侧翼4与外侧翼5的连接处可以向后段翼3与前段翼2的连接处的方向弯折,也可以向后段翼3的自由端方向弯折,向后段翼3的自由端方向弯折的设计可以使固定翼与形状保持副翼形成一个更加稳定支撑结构,使处于极限展开状态和极限折叠状态的固定翼的形状保持更加稳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侧翼4与外侧翼5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如图1-3所示,内侧翼4与外侧翼5的连接处标记为c,在c处安装变形驱动装置使形状保持副翼折叠和展开,可以有效地驱动后段翼3发生形变,而结合固定翼的形变在形状保持副翼的支撑作用下,再连同变形驱动装置自身的支撑作用,就可以较好地保持固定翼的形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后段翼3与形状保持副翼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和/或形状保持副翼与机身1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和/或前段翼2 与后段翼3的连接处安装有变形驱动装置。同理,在图1-3中,后段翼3与形状保持副翼的连接处被标记为b,形状保持副翼与机身1的连接处被标记为e,前段翼2与后段翼3的连接处被标记为a,在a、b、e三处其中的任意一处或者多处安装变形驱动装置,都能有效地驱动后段翼3发生形变,而结合固定翼的形变在形状保持副翼的支撑作用下,再连同变形驱动装置自身的支撑作用,就可以较好地保持固定翼的形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上还安装有旋翼,旋翼安装在后段翼3的顶部。旋翼为飞行器的垂直起落和平飞提供动力的装置,而旋翼可以安装在机身1上,也可以安装在固定翼上,而前段翼2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本实施例将旋翼安装在后段翼3上,这样两侧的固定翼上都设有旋翼,这样升力较大,加强了飞行器的升力及其稳定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固定翼设有至少一个向下的起落支撑凸起;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在固定翼处于极限折叠状态下降落至地面时起落支撑凸起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并将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支撑在地面。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在降落时需要起落架来支撑,为了替代起落架,将固定翼的下端设置了向下的起落支撑凸起,这样就可以不必安装起落架,固定翼本身就可以替代起落架的功能,减轻了飞行器的整体重量,使之更轻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侧翼4上还设有折叠关节,即图1-3中的d处,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折叠关节处套设有折叠卡套,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折叠卡套能被移动至折叠关节之外并使内侧翼4在折叠关节处折叠。为了使可变形旋翼扑翼固定翼一体飞行器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能够被更加充分地折叠,更便于收纳和携带,将内侧翼4上设置了折叠关节,而为了让折叠关节在飞行器在工作状态时不会随意乱摆,在折叠关节处套设有折叠卡套,这样在飞行状态时内侧翼4就保持展开而非工作状态时则可以折叠至全折叠状态,满足不同状态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