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6142发布日期:2019-01-22 23:1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在水面上起飞或降落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



背景技术:

驾驶轻航机是一种新兴的休闲活动,在各种类型的轻型航空器中,能够停泊在水面且从水面起飞的轻型航空器由于不需要跑道,并且能够停泊在外海上欣赏海上风光,因此在轻型航空器市场中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现有的水上轻型航空器受限于机体的大小,无法提供驾驶人或乘客过多的活动空间,且机体上并未设置可供使用者进行休憩活动的设施,也缺乏供驾驶人或乘客睡眠、饮食、解决个人卫生的各种设施,因此造成轻型的水上航空器无法长时间停泊在水面上,供使用者在水面上长时间进行休憩活动。

此外,现有的轻型水上航空器因机身布局的关系,使用者在机身外部的空间活动时容易和推进器的螺旋桨接触,而产生危险,因此不适合供使用者在水上航空器停泊在水面时在机身的外部活动。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现有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使用上的种种缺点。所以,如何借由结构设计的改良,来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轻型航空器无法供使用者停泊于水面上长时间从事休憩活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其中包括:一机身结构,所述机身结构包括:依序从所述机身结构的前端朝向后端排列的前段机身、中段机身及尾段机身,一座舱结构,一设置在所述机身结构的下方的浮筏结构,及一设置在所述中段机身的起居舱;一主翼结构,所述主翼结构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相对的两侧边;一尾翼结构,所述尾翼结构设置于所述尾段机身的上方的后端,所述尾翼结构包括:一垂直尾翼,及连接于所述垂直尾翼或所述尾段机身相对的两侧边的两水平尾翼;以及一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和所述机身结构连接,所述推进单元包括:一动力舱,及和所述动力舱连接的一推进器;其中,所述中段机身的高度高于所述尾段机身的高度,且所述尾段机身上方介于所述中段机身的后侧和所述尾翼结构之间的空间形成一外部休憩空间;其中,所述中段机身及所述尾段机身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折叠式休憩设备,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一飞行状态时,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能够收合贴靠于所述中段机身或所述尾段机身的外侧表面,用以减少飞行阻力,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一停泊状态时,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分别能够展开凸出于所述中段机身或所述尾段机身的外侧;其中,所述起居舱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卫生设备,用以供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两侧边的折叠式座椅,两个所述折叠式座椅分别具有一折叠座板,两个所述折叠座板分别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相对的两侧面,使得两个所述折叠座板能够平贴于所述中段机身的两侧面,或者是展开成为水平状态地突出于所述中段机身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尾段机身上方的折叠式躺椅,所述折叠式躺椅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段机身上方的折叠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垂直尾翼上的折叠式背板,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所述飞行状态时,所述折叠式背板能够平贴于所述垂直尾翼的两侧面,且所述折叠椅板平贴于所述尾段机身的顶面,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所述停泊状态时,所述折叠式背板分别展开于所述垂直尾翼的两侧,且所述折叠椅板凸出于所述尾段机身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后侧面的一折叠式烤炉及一折叠式收纳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起居舱设置有一前舱门,用以连通所述起居舱和所述座舱结构;以及一后舱门,用以连通所述起居舱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设置于所述起居舱内的多个所述卫生设备包括:一马桶、一洗手台、及一淋浴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舱结构具有一座椅,以及覆盖于所述座舱结构和所述座椅的座舱罩,所述座椅具有一椅背,所述椅背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所述座椅形成可供驾驶人及乘客躺卧的卧床。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结构还具有两延伸翼,两个所述延伸翼的位置低于所述主翼结构的高度,并且从机身结构位于所述座舱结构下缘的两侧边延伸到尾段机身的上缘的两侧边,两个所述延伸翼的顶面和所述尾段机身的顶面共同形成能够供驾驶人或乘客行走的平台。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单元的所述动力舱设置于所述垂直尾翼的上端,且所述推进器朝向所述机身结构的后侧,借以避免所述推进器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单元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进单元的所述动力舱分别设置于所述主翼结构相对的两外侧端,且两个所述推进器的位置远离所述机身结构,借以避免两所述推进器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单元的所述动力舱通过一角度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的上方,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所述飞行状态下,所述动力舱成为水平状态,且所述推进器朝向所述机身结构的后方的方向,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处于所述停泊状态下,所述动力舱通过所述角度调整装置调整为垂直状态,使得所述推进器朝向所述机身结构的上方的方向,借以避免所述推进器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在中段机身后侧和尾翼结构之间的位置形成一外部休憩空间,使驾驶人或乘客在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停泊水面时能够在机身结构外侧进行各项休憩活动。此外,在中段机身及尾段机身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折叠式休憩设备,在起居舱内设有多种卫生设备,使得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在水面上长时间停泊时,驾驶人或乘客能够解决饮食、睡眠、休憩活动以及个人卫生等各项需求,从而使得该多功能水上航空器能够提供和游艇类似的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于一飞行状态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于一停泊状态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于停泊状态下从背面所取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于停泊状态下的侧面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于飞行状态下的侧面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采用另一种推进单元布局方式的变化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采用第三种推进单元布局方式的变化实施例于飞行状态下的侧面构造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采用第三种推进单元布局方式的变化实施例于停泊状态下的侧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其中包括:一机身结构10、一主翼结构20、一尾翼结构30及一推进单元40。

其中所述机身结构包括:一前段机身11、中段机身13、尾段机身14、座舱结构12及一浮筏结构15。其中所述前段机身11、中段机身13及尾段机身14分别从所述机身结构10的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依序排列并相互连接。所述座舱结构12设置于所述前段机身11的上方,所述座舱结构12具有一座舱罩121,以及一座椅122和一椅背123,其中所述座舱罩121为一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壳体,所述座舱罩121覆盖所述座舱结构12和所述座椅122。座舱罩121和前段机身11的鼻端共同形成流线造型,用以减少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飞行时的阻力。

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所示,其中所述座舱结构12的空间能够容纳驾驶人以及乘客以坐姿或卧姿乘坐于座椅122上,并且所述座椅122的椅背123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所述座椅122和椅背123能够选择性地调整成能够供驾驶人或乘客乘坐的座椅,或者是躺卧的卧床。

所述浮筏结构15设置于所述机身结构10的底部,该实施例中,所述浮筏结构15从前段机身11的底部延伸到中段机身13的底部,并且所述浮筏结构15具有近似于船只或快艇水线下浮力结构的断面形状,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能够通过浮筏结构15漂浮于水面,并且能够从水上起飞或降落于水面上。

所述主翼结构20设置于中段机身13相对的两侧边,且所述尾翼结构30设置于尾段机身14后端的上方。所述尾翼结构30包括一垂直尾翼31,以及设置在垂直尾翼31或者尾段机身14两侧边的水平尾翼32。所述主翼结构20以及水平尾翼32共同构成了升力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能够于空中飞行。所述尾翼结构30的垂直尾翼31和水平尾翼32共同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的主要气动控制翼面,用以控制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转向及俯仰升降的动作。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机身配置方式为:将主翼结构20配置于中段机身13的上端,并且中段机身13的高度高于尾段机身14的高度,因此在尾段机身14的上方介于中段机身13的后侧和尾翼结构30之间的空间形成了一外部休憩空间18。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的作用为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停泊于水面上时,能够供驾驶人或乘客在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休息或进行钓鱼或其他活动的空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两侧边分别设置一延伸翼17,两个所述延伸翼17的位置低于所述主翼结构20的高度,并且从中段机身13位于所述座舱结构12下缘的两侧边延伸到尾段机身14的上缘的两侧边。两个所述延伸翼17一方面能够作为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辅助升力结构或气动稳定翼面,另一方面两个所述延伸翼17的顶面和所述尾段机身14的顶面能够提供一延伸于机身结构10外侧的平台,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停泊于水面上时,乘员能够方便地在延伸翼17的顶面上移动行走。

所述中段机身13的内侧形成一起居舱16,所述起居舱16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一前舱门161及后舱门162,所述前舱门161连通所述起居舱16和所述座舱结构12,用以供驾驶人或乘客能够从所述座舱结构12进出所述起居舱16,所述后舱门162连通所述起居舱16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用以供驾驶人或乘客从中段机身13的外侧进出所述起居舱16。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在中段机身13以及尾段机身14的外侧设置多个折叠式休憩设备50,并且所述起居舱16的内部能够设置多个卫生设备60。通过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以及起居舱16内的卫生设备60,能够供驾驶人或乘客在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停泊于水面时使用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以及卫生设备60以进行各项休闲活动,或者进行料理以及处理个人卫生等各种活动。

如图2至图3所示,其中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包括两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13两侧边的折叠式座椅51,一设置于所述尾段机身14上方的折叠式躺椅52,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13后侧的一折叠式烤炉53及一折叠式收纳设备54。

如图1及图2并同时参考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具有一飞行状态,以及一停泊状态,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处于所述飞行状态时(如图1及图5所示),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能够收合贴靠于所述中段机身13或所述尾段机身14的外侧表面,用以减少飞行阻力,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处于一停泊状态时(如图2及图4所示),多个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分别能够展开突出于所述中段机身13或所述尾段机身的外侧,用以供驾驶人或乘客使用所述折叠式休憩设备50。

其中两所述折叠式座椅51分别具有一折叠座板511,两所述折叠座板511分别通过铰练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13相对的两侧面,使得两所述折叠座板511能够平贴于所述中段机身13的两侧面,或者是展开成为水平状态地突出于所述中段机身的两侧,用以供用户乘坐在机身结构10两侧边进行垂钓或其他活动。

所述折叠式躺椅52包括设置于所述尾段机身14上方的折叠椅板521,以及设置于所述垂直尾翼31上的折叠背板522,当所述折叠式躺椅52在未使用状态下,所述折叠椅板521能够平贴于尾段机身14的上侧,且折叠背板522能够贴靠于垂直尾翼31的两侧面。且当所述折叠式躺椅52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折叠椅板521能够凸出并拱起成为可供使用者躺卧的躺椅,并且所述折叠背板522能够展开于垂直尾翼31前缘的两侧边,形成可供使用者背部倚靠的椅背。

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式烤炉53及折叠式收纳设备54分别以铰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于中段机身13的后侧面,更明确地说,该实施例中折叠式烤炉53以及折叠式收纳设备54是可折叠地设置于位于中段机身13后侧面的后舱门162上。如图3所示,当所述折叠式烤炉53展开时,能够成为一用以放置碳火或者瓦斯炉的架体,而所述折叠式收纳设备54为能够放置垃圾袋或者是其他收纳对象的支撑架,用以供使用者收纳厨余垃圾等对象。如图5所示,所述折叠式烤炉53以及所述折叠式收纳设备54收折时能够贴靠于中段机身13的后侧面,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飞行时的阻力。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起居舱16内的多个卫生设备60包括:一马桶61、一洗手台62、及一淋浴设备63。当然,所述起居舱16内设置的卫生设备60不限于上述种类,所述起居舱16内的卫生设备60能够依据使用者的需求而加以增减或更换。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推进单元40包括一动力舱41,以及一连接于动力舱41的推进器42,其中动力舱41内容置有引擎或电力马达,所述推进器42为一螺旋桨,且通过转轴和动力舱41内部的引擎或马达连接,因此使得推进器42能够受动力舱41内部的引擎或马达驱动旋转,产生推进动力以带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前进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的机身布局的特点之一,在于将所述推进单元40特别安排在不会干扰或危害到航空器的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客)在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活动的位置,例如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单元40的动力舱41设置在垂直尾翼31的上端,并且所述推进器42朝向机身结构10后侧方向,因此使得推进单元40的推进器42设置的位置不在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内,从而能够避免推进器42和外部休憩空间18产生干涉,并避免航空器的驾驶人或乘客在外部休憩空间18活动时被推进单元40的推进器42干扰。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的推进单元40的配置方式还有多种变化可能,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采用了两组的推进单元40,且两组所述推进单元40的动力舱41分别设置于主翼结构20相对的两末端,并且两组所述推进单元40的推进器42远离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又例如图7及图8所示实施例,其中所述推进单元40的所述动力舱41通过一角度调整装置43设置于所述中段机身13的上方,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处于所述飞行状态下,所述动力舱41成为水平状态,且所述推进器42朝向所述机身结构10的后侧方向,当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处于所述停泊状态下,所述动力舱41通过所述角度调整装置43调整为垂直状态,使得所述推进器42朝向所述机身结构10上方的方向,从而使得所述推进器42不会和外部休憩空间18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机身结构10以及推进单元40的布局,能够在机身结构10介于中段机身13后侧和尾翼结构30之间的位置形成一外部休憩空间18,并且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停泊于水面时,推进单元40的推进器42能够不和所述外部休憩空间18产生干涉,使得驾驶人或乘客在所述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停泊水面时能够在机身结构10的外侧进行各项休憩活动。

且再加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在机身结构10的中段机身13内部设置有起居舱16,起居舱16内设有多种卫生设备60,且座舱结构12的座椅122以及椅背123能够调整为供睡眠或休息用的卧床,并且在机身结构10的外侧设置有多样的折叠式休憩设备50,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在水面上长时间停泊时,驾驶人或乘客能够通过上述设备解决饮食、睡眠、休憩活动以及个人卫生等各项需求,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水上航空器1能够提供和游艇类似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