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多用途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163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离式多用途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指一种隔离式的、多用途容器,本实用新型把这种容器定义为内胆。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许多填充类日用品(如床垫、被褥、枕头、坐垫、羽绒服及部分毛绒玩具等)。这些填充类日用品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填充物(如棉花、碎海绵、麦杆等)直接塞入外包装中,然后进行封口,使填充物与外包装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填充方式的缺点是1、只能整体洗涤,无法对外包装进行单独洗涤,如果这种物品比较大非常不便;2、有时由于填充物被封死在外包装内,人们无法知道填充物的内在质量如何;3、如果这种物品比较大,其内部的填充物有时还会乱窜,造成其内在的填充物分布不均匀。这种填充类日用品的另一种结构是整体填充式,即把填充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封装,然后把封装之后形成的整体填充物再塞入外包装中。这种结构的填充类日用品虽然可对外包装进行单独洗涤,但是仍然存在只能对外包装进行清洗,对填充物进行清洗比较困难,不容易观察填充物的质量,以及更换填充物比较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填充式日用品不易拆洗,不容易观察到填充物的质量,不能对填充物进行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拆洗简单方便、可自由更换填充物的隔离式多用途内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式多用途内胆,它由一个外包装和若干个小内胆组成;所述外包装的内部被隔离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在每一小单元内置放有所述小内胆;所述小内胆的一边采用可以便于打开的方式封口,另外三边采用固定方式被封死。
所述外包装可以根据需要被设计成从不同方向取放小内胆的形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即将外包装的内部隔离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单元,将填充满填充物的小内胆放在每一个小单元内,使外包装和内胆之间相对独立,从而是外包装内的填充物更整齐、且不易乱窜。另外,由于外围装和小内胆的一边都采用拉链等便于打开的方式进行封口,拆洗时,只需将小内胆取出即可,非常方便,而且,对外包装和小内胆可以分别进行清洗。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方便的观察到小内胆内填充物的组成、材料、质量,有效的防止了不法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的更换填充物,卫生、健康又方便,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方向抽出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方向抽出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方向抽出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隔离式多用途内胆由一个外包装1和若干个小内胆2构成。所述外包装1的内部被隔离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11;在每一小单元11的内放置一个小内胆2。外包装1和小内胆2可以由布、尼龙、纤维、皮革、塑料、橡胶等软料制成,为便于取放,外包装和小内胆的一边采用便于打开的方式进行封口,另外三边采用固定方式封口。例如,将外包装1和小内胆2的一边安装拉锁12,另外三边用缝纫机封死;也可以在外包装或小内胆的一边安装粘扣、布带等。在小内胆2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填充一些棉花、稻草、茶叶等物品,然后封口,将填满物品的小内胆2放置外包装1内,再将外包装1封口制成棉被、床垫等物品。
拆洗时,只需打开外包装,将一个个小内胆取出即可。如果,想更换填充物或查看填充物的质量,只需打开小内胆的封口即可,非常方便。
为了便于取出小内胆,可以根据需要将外包装内部隔离成若干个、可从不同方向开口的小单元,以便于取放小内胆。如图2、图3所示,可以将外包装1隔离成从不同方向开口的若干个小单元13、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式多用途内胆,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外包装和若干个小内胆组成;所述外包装的内部被隔离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在每一小单元内置放有所述小内胆;所述小内胆的一端安装有拉扣,另一端被封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多用途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至少一边安装有拉扣,其余几边被封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式多用途内胆,它由一个外包装和若干个小内胆组成。所述外包装的内部被隔离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所述若干个小内胆被分别放置在每一小单元内。小内胆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填充一些棉花、稻草、茶叶等物品,然后封口,将一个个填满物品的小内胆放置外包装内,再将外包装封口,制成棉被、床垫等物品。拆洗时,只需将小内胆取出即可,非常方便;而且,对外包装和小内胆都可以进行清洗,还可以方便的观察到小内胆中的填充物的组成、质量。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的更换填充物,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
文档编号B65D77/04GK2573409SQ02240180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金君洪 申请人:金君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