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6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运输半挂车底盘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是运输半挂车底盘的特种集装箱。半挂车是一种在发达国家运营的高效运输工具,为以降低生产成本,其主要部件底盘的生产正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因此,半挂车底盘从生产地到目的地的运输工具及其成本尤显重要。
为此,需要根据半挂车底盘的结构研究设计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使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化,降低运输成本。因此,运输半挂车底盘的集装箱不仅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而且结构尺寸要小,焊接工艺要简单,重量要轻,成本要低,方便半挂车底盘在运输过程中的装卸,同时,还要求运输半挂车底盘的集装箱能具有好的可堆码性能以及在码头的可操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可方便运输过程中半挂车底盘的装卸,尽可能减轻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的自身重量,提高焊接工艺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半挂车底盘运输成本,同时满足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运营过程中的堆码性能以及在码头的可操作性能。
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包括数个角件、数个角柱、数个底横梁以及一对底侧梁,每一底侧梁包括一中间部、两端部及分别连接在中间部与两端部之间的两过渡部,底侧梁中间部的高度大于两端部的高度。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每一底侧梁的截面形状可为“工”、“□”等形状。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底横梁设在底侧梁之间,角柱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上。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角柱包括四个端角柱,该端角柱分别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两端。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角柱包括两个中间角柱,该中间角柱垂直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靠近一端部的地方。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角件包括顶角件与底角件,在每个角柱的自由末端设有顶角件,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四角下面设有底角件,其下表面靠近两端处每边各设有另一底角件。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所述角件、角柱、底横梁以及底侧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而成。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该过渡部与中间部为一体设置,该过渡部与端部的连接焊缝大致呈Z形或直线状。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该过端部、渡部、中间部之间也可以为一体设置。
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中,在端角柱与底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部,在端角柱与底侧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部。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侧梁通过采用三段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刚度和强度,又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侧梁结构的总高。从而极大提高运输过程中半挂车底盘装卸的方便性,大大降低了集装箱的自重,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运输半挂车底盘的经济效益。同时底侧梁上的中间角柱以及底侧梁靠近两端的底角件,提高了集装箱可堆码性能以及在码头的可操作性。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底侧梁过渡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底侧梁过渡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角柱的加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包括数个角件2、数个角柱4、数个底横梁6以及一对底侧梁8。其中,底横梁6设在底侧梁8之间。每一底侧梁8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工”形,其包括一中间部82、两端部84及分别连接在中间部82与两端部84之间的两过渡部86。该端部84、过渡部86、中间部82之间为一体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底侧梁8的截面形状也可为“口”形等。角柱4分别设在底侧梁8与底横梁6所形成的刚性框架上,其包括四个端角柱42与两个中间角柱44,端角柱42分别设在底侧梁8与底横梁6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两端,中间角柱44垂直设在底侧梁8与底横梁6所形成的刚性框架靠近一端部84的地方。角件2包括顶角件22与底角件24,在每个角柱4的自由末端设有顶角件22,底侧梁8与底横梁6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四角下面设有底角件24,其下表面靠近两端处每边各设有另一底角件24。整个这些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而成。为了确保结构承载条件下强度与刚度要求,中间部82的高度大于两端部84的高度,中间部82与端部84之间采用过渡联结结构,可确保力流分布合理。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比如,对于用于运输20,40以及45英尺的半挂车底盘的集装箱,其可设置四个端角柱42(如图2、4所示);对于用于运输45英尺的半挂车底盘集装箱,其可设置四个端角柱42与两个中间角柱44(如图3所示)。
图6-7绘示本实用新型底侧梁过渡部分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如图6所示,该过渡部86与中间部为一体设置,该过渡部86与端部84的连接焊缝85大致呈Z形。如图7所示,该过渡部86与端部84的焊缝87大致呈直线状。
作为一种选择的方案,角柱4与底横梁6及底侧梁8之间可以增设加强部,如图8所示,在端角柱42与底横梁6之间设有第一加强部46,在端角柱42与底侧梁8之间设有第二加强部48,通过第一、第二加强部46、48可对端角柱42与底横梁6及底侧梁8的连接强度进行增强。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侧梁通过采用三段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刚度和强度,又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侧梁结构的总高。从而极大提高运输过程中半挂车底盘装卸的方便性,大大降低了集装箱的自重,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运输半挂车底盘的经济效益。同时底侧梁上的中间角柱以及底侧梁靠近两端的底角件,提高了集装箱可堆码性能以及在码头的可操作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包括数个角件、数个角柱、数根底横梁以及一对底侧梁,其特征在于,每一底侧梁包括一中间部、两端部及分别连接在中间部与两端部之间的两过渡部,底侧梁中间部的高度大于两端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一底侧梁的截面形状可为“工”、“□”等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底横梁设在底侧梁之间,角柱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角柱包括四个端角柱,该端角柱分别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角柱还包括两个中间角柱,该中间角柱垂直设在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靠近一端部的地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角件包括顶角件与底角件,在每个角柱的自由末端设有顶角件,底侧梁与底横梁所形成的刚性框架的四角下面设有底角件,其下表面靠近两端处每边各设有另一底角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角柱、底横梁以及底侧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部与中间部为一体设置,该过渡部与端部的连接焊缝大致呈Z形或直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端部、过渡部、中间部之间为一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端角柱与底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部,在端角柱与底侧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部。
专利摘要一种半挂车底盘运输集装箱,包括数个角件、数个角柱、数个底横梁以及一对底侧梁,每一底侧梁包括一中间部、两端部及分别连接在中间部与两端部之间的两过渡部,底侧梁中间部的高度大于两端部的高度,其中一端部中间还有与其垂直相连的中间角柱,中间角柱顶上有顶角件;每一底侧梁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各有一底角件。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侧梁通过采用三段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刚度和强度,又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侧梁结构的总高。从而极大提高运输过程中半挂车底盘装卸的方便性,大大降低了集装箱的自重,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运输半挂车底盘的经济效益。同时底侧梁上的中间角柱以及底侧梁靠近两端的底角件,提高了集装箱可堆码性能以及在码头的可操作性。
文档编号B65D88/12GK2747187SQ20042011751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杨书林, 何思东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