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21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5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
用上游恻搬运辊对和下游侧搬运辊对来约束片状材料并进行搬运的片状材 料搬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0 通常,作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绘图仪或复合有这些功能中的
多个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有以下结构的装置 一边搬运片状材料(以 下也称为"用纸",但对材质没有限定,另外,介质、被记录介质、记录 介质、转印材料、记录纸等也作为同义语使用), 一边利用包括由将记录 液(液体)的液滴排出的液体排出头构成的记录头在内的液体排出装置,
15 将作为液体的记录液(以下也称为油墨)附着在用纸上形成图像(记录、 印刷、转印、打印也作为同义语使用)。另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也有利 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表示在纸张、丝线、纤维、布匹、皮革、金属、塑 料、玻璃、木材、陶瓷等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另外,"形成图像"不
20 仅指将文字和图形等具有含义的图像赋予片状材料,而且也指将图案等没 有含义的图像赋予片状材料。另外,"液体"不局限于记录液、油墨,只 要排出时成为流体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以往的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 那样,设有用于检测用纸松驰的弯曲传感器,当检测到用纸松驰至某一位
25 置时,改变定影的搬运速度。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5 — 173121号公报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设有用于检测定影加压辊温度的温度检测手 段,当定影加压辊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改变定影加压辊的加压压力。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282041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3所述,设有用于监视定影前的用纸状态的手段,当用纸的 状态达到规定的状态时进行通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 — 55550号公报 5 另外,如专利文献4所述,与减速辊的正反转动作一致,改变加压压力。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0 — 177874号公报
但是,在例如上述具有液体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搬运打印 后的片状材料时,若搬运辊对的夹持部发生滑动,尤其是在片状材料上的 液体还没有完全干燥时,会使图像受到摩擦而被沾污,降低图像质量。而且, 10片状材料上的液体转移至搬运辊而使辊(本发明中包含拍打刺辊)沾污, 导致搬运性能下降,或发生辊的沾污再次转印至片状材料上。
因此,为了不引起滑动,必须始终保持下游侧的搬运辊线速度小于上 游侧的搬运辊线速度这样的关系,使片状材料在松驰状态下搬运。
然而,这样会产生以下问题为了使片状材料在松驰状态下搬运,必
15 须将形成片状材料的搬运路径的导向构件的间隔充分扩大,确保可吸收片
状材料松驰的足够的空间,这导致装置增大,而且难以将片状材料前端导 向各辊的夹持部。
另外,即使满足下游侧的搬运辊线速度<上游侧的搬运辊线速度这样 的关系,在具有松驰的状态下搬运,实际上有时也会因速度变动等导致下
20 游侧的搬运辊对片状材料的拉动相对地加快,使片状材料的松驰消失,此
时,在下游侧的搬运辊容易产生滑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
25 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片状材料的搬运性能的同时,在搬运辊之间始终 维持片状材料的松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及具有该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 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包括配置在片状材 料搬运方向上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上游侧搬运辊对;配置在该上
游侧搬运辊对下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下游侧搬运辊对;对用纸在 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间受到约束的状态下被搬运时的片状材 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以及基于该检测片状材料搬运状态的手段 所检测到的结果,改变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中至少一方的搬 5 运辊对相对于片状材料的加压压力的手段。
在本发明中,若没有特别的说明,"辊"是指包含进行旋转的构件、 旋转体、滚轮、辊、拍打刺辊等的意思,"辊对"并不局限于成对的辊为 相同种类的情况,成对的辊为不同种类时是指包含例如一方为辊另一方为 滚轮、 一方为辊另一方为拍打刺辊、 一方为滚轮另一方为拍打刺辊等的情 10 况。
在此,用于检测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手段是当片状材料成为规定的 搬运状态时与片状材料接触进行位移的构件,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是与进 行位移的构件的变动联动地改变加压压力的机构。此时,改变加压压力的 机构可以是解除构成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方的辊的抵接的构 15 成,可以是减小构成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方的辊的抵接压力的 构成。另外,其构成可以是,将片状材料与进行位移的构件接触的接触压 力作为A,加压压力发生变化的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为B,则它们之间的关 系设定为A〈B。另外,其构成可以是,进行位移的构件与片状材料接触的 接触部为辊形状。其构成可以是,同一轴上的搬运辊分割成多个,在分割
20 的辊之间配置有进行位移的构件。
另外,对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可以构成籍由与片状 材料的接触来检测片状材料是否已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此时,对片状材 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构成为与片状材料接触的接触部为辊形状。 另外,对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可以构成为以与片状材料非
25 接触方式来检测出片状材料是否已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此时,改变加压 压力的手段可以构成为对应于(根据)检测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手段 的检测结果而被驱动、减小构成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方的辊的 抵接压力的手段。或者,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可以构成为对应于检测片 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手段的检测结果而被驱动、解除构成搬运辊对的一方
的辊相对于另一方的辊的抵接的手段。
另外,上游侧搬运辊对与下游侧搬运辊对之间的搬运路径是具有曲率 的搬运路径,可改变下游侧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另外,构成搬运辊对的 辊为拍打刺辊。另外,上游侧搬运辊对的输送速度大于下游侧搬运辊对的 5 输送速度。
另外,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构成包括相对在片状材料上形 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手段搬运所述片状材料的打印部搬运路径;将形成了图 像后的片状材料沿水平方向搬运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以及将水平搬运 而来的片状材料一边反转一边进行搬运的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在打 10 印后水平搬运路径出口侧配置有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上游侧搬运辊对,在 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配置有下游侧搬运辊对。
此时,可构成为当将打印部搬运路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水平 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的各搬运力分别作为打印部搬运力、打印后水平搬运 力、反转部搬运力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打印后水平搬运力<反 15 转部搬运力<打印部搬运力。另外,可构成为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具有搬 运辊和与该搬运辊相对的排列。可构成为当将打印部搬运路径、打印后 水平搬运路径、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上的片状材料的搬运线速度作为 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平搬运线速度、反转部搬运线速度时,它们 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平搬运线速度、打印部 20 搬运线速度<反转部搬运线速度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构成包括对用纸在上游侧搬运 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间受到约束的状态下被搬运时的片状材料的搬运状 态进行检测的手段;以及基于该检测片状材料搬运状态的手段所检测到的 25 结果,改变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中至少一方的搬运辊相对于 片状材料的加压压力的手段,藉此构成,可在片状材料的松驰减小时改变 搬运辊的加压压力,能在维持搬运性能的同时维持片状材料的松驰。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具有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 因而可降低因滑动而产生的对打印后的片状材料的擦痕和沾污、以及对搬
运辊的沾污。


图l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5 图2是同一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及副扫描搬运部的俯视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同一装置的搬运路径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同一装置的控制部的概要的方框说明图。
图5是同一装置的排纸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6是从与图5相反的方向看同一排纸部得到的立体说明图。 io 图7是同一排纸部的正面说明图。 图8是同一排纸部的背面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放大说明图。
图IO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15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放大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放大说明图。
20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放大说明 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放大说明图。
25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 5中的主控制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装置本体 2图像形成部
3副扫描搬运部(打印搬运路径)
4供纸部
5用纸(被记录介质、片状材料) 7排纸搬运部 8排纸盘(排纸部) 5 10双面单元
11图像读取部 21导杆
22导向支柱 23车架 io 24记录头
31搬运带 32搬运辊 34充电辊
70排纸搬运通路(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 15 71c搬运辊
72c拍打刺辊
75上游侧搬运辊对
77a搬运辊
77b加压辊 20 77下游侧搬运辊对
81第一搬运通路(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
82第二搬运通路
121维持恢复机构
181直线排纸盘 25 500搬运路径
501、 502导向构件
503位移构件
504加压压力变化机构
510接触臂构件
512驱动臂构件
514弹簧构件
515保持构件
517卡合臂构件
521加压压力变化机构
523臂构件
525卡合臂构件
530片状材料检测手段
531加压压力变化手段
540检测杆
542屏蔽杆
543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
545螺线管
550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
1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数字照相机。在以下实施例 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 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20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应用本发明的一例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进行说
明。图l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同一装置的 图像形成部及副扫描搬运部的俯视说明图,图3是其正面说明图,用于说明 用纸搬运路径。
该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本体l的内部(框体)具有用于一边搬运用纸一
25 边形成图形的图像形成部(手段)2以及用于搬运用纸的副扫描搬运部(手
段)3等,将用纸5从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供纸盒在内的供纸部(手 段)4一页一页地进行供纸。然后, 一边利用副扫描搬运部3将用纸5搬运至 与图像形成部2相对的位置, 一边利用图像形成部2向用纸5排出液滴,在形 成(记录)了所需的图像后,在单面印刷时,将用纸5通过排纸搬运部(手 段)7向形成于装置本体1上表面的排纸盘8进行排纸;在双面印刷时,从排 纸搬运部7的中途送入置于装置本体1的底部的双面单元10内,进行转向搬 运后,再次向副扫描搬运部3供纸,在双面形成图像后向排纸盘8上排纸。
另外,该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本体1上部的排纸盘8的上方具有用于读 5 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扫描部)ll,作为在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图像数据(印 刷数据)的输入系统。该图像读取部11可通过包括照明光源13和反射镜14 在内的扫描光学系统15、包括反射镜16和17在内的扫描光学系统18的移动, 来读取载置在稿台玻璃12上的原稿图像,利用配置在透镜19后方的图像读 取元件20将扫描得到的原稿图像作为图像信号读取,将读取后的图像信号 io数字化,进行图像处理,将图像处理后的印刷数据进行印刷。
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在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 的输入系统,可通过缆线或网络接收包括来自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 理装置、图像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等的主机侧的 图像数据在内的印刷数据等,将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进行处理后进行印刷。 15 在此,如图2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2利用导杆21及导向
支柱22将车架(carriage)23保持成在B方向(主扫描方向)可移动,利用主扫 描电动机27,并通过架设在驱动带轮28A和从动带轮28B之间的同步皮带29 沿主扫描方向进行移动扫描。
在该车架23上装载有由排出各种颜色的液滴的液滴排出头构成的记录 20头24,使车架23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一边利用副扫描搬运部3将用纸5沿C 方向,即用纸搬运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 一边从记录头24排出液滴形成 图像,构成梭式(shuttle)记录头。不过,也可使用行式(line)记录头。
记录头24包括五个液滴排出头(以下不区别颜色时称为"记录头24"), 这些液滴排出头分别是分别排出黑色(Bk)油墨的两个液滴排出头24kl、 2524k2;分别排出青色(C)油墨、品红色(M)油墨、黄色(Y)油墨的液滴 排出头24c、 24ra、 24y。分别从装载在车架23上的各副墨罐25供给各种颜色 的油墨。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可从装置本体l的前面向车架安装部拆装自如 地安装分别收容有黑色(Bk)油墨、青色(C)油墨、品红(M)油墨、黄
色(Y)油墨的记录液盒即各种颜色的墨盒26,从各种颜色的墨盒26向各种 颜色的副墨罐25供给油墨。不过,黑色油墨的供给的结构是从一个墨盒26 向两个副墨罐25供给的构成。
作为记录头24可采用以下的类型等,具体是作为对油墨流路内(压 5 力发生室)的油墨加压的压力发生手段(致动手段)使用压电元件,使构 成油墨流路壁面的振动板变形来改变油墨流路内容积从而排出墨滴的所谓 压电式;或利用发热电阻体在油墨流路内加热油墨来产生气泡,由此引起 压力来排出墨滴的所谓热动式;将构成油墨流路壁面的振动板与电极相对 配置,利用振动板与电极之间产生的静电力使振动板变形,以此改变油墨
10 流路内容积从而排出墨滴的所谓静电式。
另外,如图2所示,在车架23的扫描方向一侧的非打印区域,配置有用 于维持、恢复记录头24的喷嘴状态的维持恢复装置121。该维持恢复装置121 具有五个用于覆盖五个记录头24的各个头的喷嘴面的保湿用罩子122k2、 122kl、 122c、 122m、 122y (不区别颜色时称为"保湿用罩子122"); —
15 个吸引用罩子123;用于擦拭记录头24的喷嘴面的擦拭板124;用于排出无 助于记录(形成图像)的液滴(排空)的排空承接构件125等。
另夕卜,如图2所示,在车架23的扫描方向的另一侧的非打印区域,配置 有用于从五个记录头24排出无助于记录(形成图像)的液滴(排空)的排 空承接构件126。该排空承接构件126与记录头24对应地形成有五个开口
20127k2、 127kl、 127c、 127m、 127y (不区别颜色时称为"开口127")。
副扫描搬运部3构成本发明的打印部搬运路径。如图3所示的那样,为 了将从下方供给的用纸5的搬运方向转换大致90度,从而相对图像形成部2 搬运,包括架设在作为驱动辊的搬运辊32和作为张力辊的从动辊33之间 的环状搬运带31;为了使该搬运带31的表面带电而从高压电源外加有作为
25 交变电压的高电压的带电手段的充电辊34;在图像形成部2相对向的区域对 搬运带31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35;在与搬运辊32相对向的位置将用纸5向搬 运带31推压的两个推压辊(加压辊)36;对由图像形成部2形成了图像后的 用纸5上面侧进行按压的两个拍打刺辊37;用于将形成了图像的用纸5从搬 运带31分离的分离爪38。
从副扫描电动机131通过同步皮带132及同步辊133驱动搬运辊32旋转, 从而该副扫描搬运部3的搬运带31环绕图2的用纸搬运方向(副扫描方向) 移动。该搬运带31例如为双层结构,即由没有进行过阻力控制的纯树脂 材料例如ETFE纯材料形成的成为用纸吸附面的表层;使用与该表层相同材 5质并利用碳实施了阻力控制的里层(中阻力层、接地层),但并不局限于 此,也可是单层结构或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结构。
供纸部4可从装置本体1的前面侧取出插入,包括承载收容有大量用
纸5的供纸盒41;用于将供纸盒41内的用纸5—页一页地分离送出的供纸辊 42及摩擦垫43;将供给的用纸5进行对位的对位辊44。另外,该供纸部4还
io 包括用于承载收容大量用纸5的手工供纸盘46,及用于从手工供纸盘46 将用纸5—页一页地供给的手工供纸辊47;在装置本体l的下侧作为选择安 装的、用于将从供纸盒或后述的双面单元10供给的用纸5进行搬运的搬运辊 48。由HB型步进电动机构成的供纸电动机(驱动手段)49通过未图示的电 磁离合器驱动供纸辊42、对位辊44、手工供纸辊47、搬运辊48等用于将用
15 纸5朝副扫描搬运部3供给的构件旋转。
排纸搬运部7构成本发明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包括对由副扫描搬 运部3的分离爪38分离后的用纸5进行搬运的三个搬运辊71a、 71b、 71c (不 加区别时称为"搬运辊71")及与其相对向的拍打刺辊72a、 72b、 72c (不 加区别时称为"拍打刺辊72");对在排纸辊71及拍打剌辊72之间搬运的
20用纸5进行导向的下导向部73及上导向部74;用于将从下导向部73及上导向 部74之间送出的用纸5经由作为第一搬运路径的反转排纸路径81进行反转, 以面朝下的形态送往排纸盘8的反转辊对77及反转排纸辊对78。另外,在下 导向部73及上导向部74之间搬运用纸5的搬运路称为搬运路70,该搬运路70
的距离设定为能确保用于干燥的时间的长度,从而即使将形成了图像的用 25 纸5反转排纸也不会擦掉图像等。
在搬运路70的出口侧设有分支机构60,用于切换至第一排纸路径81、 用于向后述的直线排纸盘181排纸的第二排纸路径82及向双面单元10输送 的排纸路径(双面排纸路径)中的任一个,其中第一排纸路径81为了向排 纸盘8反转排纸而构成本发明的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
在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有垂直双面搬运路83,用于将被该分支机构60分
支后的用纸5送往双面单元10而朝下方搬运。具有将送入该垂直双面搬运路 83内的用纸5朝下方搬运的进口辊对91及出口辊对92。另外,为了形成该垂 直双面搬运路83,在装置本体1的侧部设有导向板84。 5 双面单元10具有将从垂直双面搬运路83送来的用纸5朝水平方向搬运 的水平搬入搬运路90a及转向搬运路90b。水平搬入搬运路90a具有五个双面 搬运辊对93,在转向搬运路90b具有由将从搬入搬运路90a送来的用纸5反转 并再供纸用的返回辊构成的双面出口辊94及三个双面搬运辊对95。
另外,可摆动地设有分支板96,用于在从搬入搬运路90a朝向转向搬运 io 路90b的用纸5的搬运路径和从转向搬运路90b朝向搬运辊对48的用于再供 纸的搬运路径之间切换。分支板96可在图1的实线所示的转向侧位置和虚线 所示的再供纸侧位置之间摆动。
从该双面单元10送出的用纸5被送入上述搬运辊48后,送往对位辊44。
从上述供纸部4的供纸盒41、手动供纸托盘46、双面单元10供给的用纸 155由对位辊44搬运时,在副双面搬运部3的搬运辊32及推压辊36与对位辊44 之间如图1所示设有可摆动的开闭导向板110,以在用纸5上形成弯曲(松驰) 来防止相对于用纸5的反张力等。
在将用纸5从对位辊44送往副双面搬运部3时,该开闭导向板110从图示 的状态向箭头方向摆动以引导用纸5,在用纸5到达副双面搬运部3的时候回 20归图示的状态,从而成为可形成弯曲的状态。
此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l中表示的那样,为了进行单页手动 供纸,在装置本体l的一个侧部设有可相对装置本体l开闭(可放倒)的单 页手动供纸托盘141。在进行单页手动时,将该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放倒 在虚线图示的位置。从该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手动供给的用纸5被开闭导 25 向板110的上表面引导,就这样直线插入副扫描搬运部3的搬运辊32与推压 辊36之间。
另一方面,为了使形成了图像的用纸5面朝上地直线排纸,在装置本体 l的另一侧部设有可开闭(可放倒)的直线排纸盘181。通过打开(放倒) 该直线排纸盘181就可形成用于将从排纸搬运部7的下导向部73及上导向部
74送出的用纸5直线地向直线排纸盘181排纸用的第二排纸路径,即直线排 纸路径82。
由此,在使用例如OHP这样的质地厚的用纸等难以曲线搬运的用纸时, 从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进行单页手动供纸,可将用纸5直线搬运至直线排 5纸盘1S1。当然,即使是普通纸等通常的用纸也可从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 供纸,向直线排纸盘181作直线排纸。
在此,参照图3对各种传感器的配置进行说明,为了检测用纸5,在对 位辊44的上游侧配置有搬运对位传感器201,在搬运辊32和上游侧的推压辊 36的跟前侧配置有打印部进口传感器202,在下游侧的推压辊36的下游侧
io (图像形成部2的进口)配置有用于定位图像写入位置的图形定位传感器 203,在图像形成部2的出口 (搬运辊71a的跟前侧)配置有打印部出口传感 器204,在分支机构60的部分配置有分支传感器205,在排纸辊对78的跟前 侧配置有排纸传感器206。另外,配置了用于对在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上 是否安放了用纸5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手动送纸有无传感器207。
15 另外,分别配置了用于检测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是否开闭的手动托盘
打开检测传感器211以及用于检测直线排纸盘181是否开闭的排纸盘打开检 测传感器212。尽管在图4中没有图示,在双面单元10的水平搬入搬运路90a 的进口侧配置有双面进口传感器,在水平搬入搬运路90a的出口侧与转向搬 运路90b的进口侧之间配置有反转传感器。
20 另外,在应用本发明时,在构成上游侧搬运辊对的搬运辊71c及拍打刺
辊72c和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的反转辊对77之间,配置有用于检测作为片状 材料的用纸5的状态(减少了松驰的状态)的片状材料检测手段(传感器) 210。
以下,参照图4的方框图,对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概要进行说明。 25 该控制部300具有用于执行该装置整体的控制、且在应用本发明的情况
下对加压压力变化手段的驱动手段进行驱动控制的主控制部310。该主控制 部310包括CPU301;存放CPU301所执行的程序、其他固定数据的ROM302; 临时存放图像数据等的RAM303;在装置电源被切断期间也能保持数据的非 易失性存储器(NVRAM) 304;进行相对于图像数据的各种信号处理、排列
更换等的图像处理和用于控制其他装置整体而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
ASIC305。
另外,该控制部300包括介于主机侧与主控制部310之间、用于传接 数据和信号的外部I/F311;包括用于驱动控制记录头24的头驱动器(位于 5 记录头24侧)在内的头驱动控制部312;用于驱动使车架23移动扫描的主扫 描电动机27的主扫描驱动部(电动机驱动器)313;用于驱动副扫描电动机 131的副扫描驱动部314;用于驱动供纸电动机49的供纸驱动部315;用于对 驱动排纸搬运部7的各辊的排纸电动机79进行驱动的排纸驱动部316;用于 对驱动双面单元10的各辊的双面再供纸电动机99进行驱动的双面驱动部
io 317;用于对取代维持恢复机构121的维持恢复电动机129进行取代的恢复系 统驱动部318;对带电带34供给交流偏压的交流偏压供给部319。
此外,控制部300还包括驱动各种螺线管(SOL)类321的螺线管类驱 动部(驱动器)322;驱动与供纸有关的电磁离合器类323等的离合器驱动 部324;控制图像读取部11的扫描仪控制部325。
15 另外,在应用本发明时,主控制部310输入来自片状材料传感器210的
检测信号等的、来自图3所说明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另外,主控制部 310与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包括数字键、打印开始键等各种键及各种显示 器在内的操作/显示部327之间进行所需的键输入的读取、显示信息的输出。 此外,该主控制部310上输入来自由用于检测车架23的移动位置、移
20 动量及速度、设置在主扫描方向的直线尺(linear scale)和设置在车架23 上的光电传感器构成的直线型编码器401的检测信号。主控制部310根据该 输出信号,通过主扫描驱动部313驱动控制主扫描电动机27,由此使车架23 移动。
另外,该主控制部310上输入来自由设置在搬运辊32的轴上的码轮和 25光电传感器(编码传感器)构成的旋转型编码器402的输出信号(脉冲)。 主控制部310根据该输出信号,通过副扫描驱动部314驱动控制副扫描电动 机131,通过搬运辊32使搬运带31移动,从而搬运用纸5。
以下对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简单的说明。从未图示 的交流偏压供给部向充电辊34外加作为交变电压的正负极的矩形波的高电 压,由此,因充电辊34与搬运带31的绝缘层(表层)抵接,因此正电荷和
负电荷对于搬运带31的搬运方向,交替呈带状地外加在搬运带31的表层, 使在搬运带31上以规定的带电宽度进行带电,产生不均匀电场。
为此,从供纸部46、双面单元IO、单页手动供纸托盘141等供给用纸5, 5当用纸5送入搬运辊32和推压辊36之间、因形成正负极电荷而产生了不均匀 电场的搬运带31上时,用纸5顺着电场的方向瞬间分极,以静电吸附力吸附 在搬运带31上,随搬运带31的移动而被搬运。
然后, 一边利用该搬运带31将用纸5作间歇地搬运, 一边在用纸5上相 应于印刷数据,从记录头24排出记录液的液滴形成(印刷)图像,禾ij用分 10离爪38将图像形成了的用纸5的前端侧从搬运带31分离,通过排纸搬运部7 适宜地向排纸盘8、直线排纸盘181排纸,或送入双面单元IO,在另一面形 成图像后,排纸。
以下,参照图5之后的附图,对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排纸部进 行说明。图5是同一排纸部的立体说明图,图6是从与图5相反的方向看到的 15 立体说明图,图7是同一排纸部的主视说明图,图8是从图7的相反侧看到的 说明图。图5及图6中对于具有厚度的薄板构件为了便于看清而省略了厚度。
如图5及图7所示,该排纸部在侧板401、 402之间具有构成排纸搬运 部7的搬运辊71a、 71b、 71c及与其相对的拍打刺辊72a、 72b、 72c;对在排 纸辊71及拍打刺辊72之间搬运的用纸5进行导向的下导向部73及兼作拍打 20 刺辊72的保持构件的可开闭的上导向部74。
另外,在侧板401、 402之间具有构成反转排纸路径81的右导向板404 及可开闭的门405,该反转排纸路径81用于将从下导向部73及上导向部74 之间送出的用纸5反转并以面朝下地向排纸盘8送出;反转辊对77 (搬运辊 77a、加压辊77b)及反转排纸辊对78、推压机构406;用于检测排纸盘8是 25 否装满的装满检测传感器(检测杆407及传感器408)及排纸传感器206。如 图5所示,反转辊对77 (搬运辊77a、加压辊77b)在同一轴向分成多个配置。
此外,如上所述,还具有分支机构60、直线排纸盘181、导向板84及旋 转自如地支承在导向板84上的进口辊91及出口辊92中的一方的辊91a、 92a 等。其中分支机构60用于切换相对于向排纸盘8反转排纸用的第一排纸路径
81、用于向直线排纸盘181排纸的第二排纸路径82及双面单元10中任一个的
搬运路径。
此处,分支机构60包括切换第一排纸路径81和第二排纸路径82的第
一切换爪411;切换至相对于双面单元10的排纸路径的第二切换爪412;朝向双面单元10的搬运路径的导向构件413;驱动第二切换爪412的分支螺线 管414。当分支螺线管414为断开状态、直线排纸盘181为关闭状态下,该分支机构60切换至第一排纸路径81侧,通过打开直线排纸盘181并利用未图示 的联动机构,使第一切换爪411的用纸搬运方向上游侧与第二切换爪212之 间开口,则该分支机构60切换至第二排纸路径82,通过驱动分支螺线管414使第二切换爪411、 412的用纸搬运方向上游侧与导向构件413之间开放,则该分支机构60切换至朝向双面单元10的排纸路径。
另外,在侧板401上具有用于驱动各辊的驱动机构420。该驱动机构420 具有安装有带轮的排纸电动机421、与搬运辊71a、 71b、 71c对应的双槽带 轮422及带轮423、 424、与排纸辊78对应的带轮426、与反转排纸辊77对应的带轮427、导向板84的进口辊91、与出口辊92对应的带轮431、 432、中间 .带轮425、 428、 429、 430、架设在这些电动机421及带轮422 432上的同步 皮带435 439等。
下面,对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搬运路径进行说明。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前所述,包括与在片状材料上形成图像的
图像形成手段2相对向,搬运片状材料的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
将形成了图像后的片状材料沿水平方向搬运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排纸
搬运路径70);将水平搬运而来的片状材料一边反转一边进行搬运的水平
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一排纸路径81)。
且,当将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排纸搬运路径70)、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一排纸路径81)的各搬运 力分别作为打印部搬运力、打印后水平搬运力、反转部搬运力时,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打印后水平搬运力<反转部搬运力<打印部搬运力。
由此,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的搬运力最大,故下游侧的 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排纸搬运路径70)、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
一排纸路径81)的搬运对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实施的片状材 料的输送精度的影响下降,能进行高精度的副扫描输送,形成高质量的图 像。
另外,当将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
5 (排纸搬运路径70)、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一排纸路径81)对片
状材料的搬运线速度作为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平搬运线速度、反
转部搬运线速度时,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 平搬运线速度、打印部搬运线速度<反转部搬运线速度
由此,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下游侧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
io 径(排纸搬运路径70)、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一排纸路径81)的 搬运对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实施的片状材料的输送精度的影 响下降,能进行高精度的副扫描输送,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另外,如后所述,应用本发明而成为改变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 一排纸路径81)的反转(搬运)辊对77的加压压力的结构时,在与打印部
15 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之间夹设有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排纸搬运路 径70),故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第一排纸路径81)的搬运力变动对 打印部搬运路径(副扫描搬运部3)的搬运的影响下降,这样也能进行高精 度的副扫描输送,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以下,参照图9及图10,对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20 l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放大说明 图,图10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形态中,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包括构成配置在片状材料搬运 方向上游侧、对片状材料S进行搬运的上游侧搬运辊对的搬运辊对75 (搬运 辊71C及拍打刺辊72C);构成配置在该上游侧搬运辊对75下游侧、对片状
25 材料S进行搬运的下游侧搬运辊对的搬运辊对77(搬运辊77A及加压辊77B); 形成从上游侧搬运辊对75至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具有曲率的搬运路径500 的导向构件501、 502;构成在上游侧搬运辊对75及下游侧搬运辊对77间受 到约束的状态的片状材料S在搬运时对片状材料S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 段的位移构件503;与该位移构件501的变动联动、使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
77的加压辊77b相对于搬运辊77a的抵接压力改变的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04。 位移构件503包括片状材料S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时、即片状材料S成 为松驰减小的状态时片状材料S与前端部(接触部)接触的接触臂构件510; 固定该接触臂构件510的后端部并可旋转的轴部511;其后端部固定在该轴 5 部511上、并随轴部511的转动而转动来驱动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04的驱动臂 构件512。
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04包括对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施 加相对于搬运辊77A的加压压力的弹簧构件514;保持该弹簧构件514的后端 侧的保持构件515;固定该保持构件515的一端部并可旋转的轴部516;其后 10端部固定在该轴部516上、前端部可与位移构件503的驱动臂512卡合的卡合 臂构件517。
通过如此构成,首先,因为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上游侧的搬运路径500 具有曲率,因而从上游侧搬运辊对75送出的片状材料S沿着导向构件501输 送,在到达下游侧搬运辊对77之前必然成为发生松驰的状态,此后,由下 15 游侧搬运辊对77的夹持部夹持搬运。
此时,通过预先使上游侧搬运辊对75的搬运线速度大于下游侧搬运辊 对77的搬运线速度,能将片状材料S以图9所示的松驰状态搬运。
然而,若由上游侧搬运辊对75和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速度变动,及在 上游侧搬运辊对75的更上游侧的搬运辊的速度变动等,导致下游侧搬运辊 20 77对片状材料S的拉动速度和力(搬运线速度、搬运力)相对大于从上游侧 搬运辊对75送出片状材料S的速度和力,则如图10所示,片状材料S的松驰 减少,成为在上游侧搬运辊对75与下游侧搬运辊对77之间绷紧的状态。若 成为这样的状态,就容易在下游侧搬运辊对77处产生滑动,片状材料S的打 印面会因滑动而产生擦痕和沾污。 25 但是,如图10所示,由于在该片状材料搬运装置中, 一旦片状材料S的
松驰减少,该片状材料S就会与位移构件503的接触臂构件510的接触部接 触,因此,接触臂构件510朝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摆动),驱动臂构件512 也籍由轴部511朝相同方向转动。
该驱动臂512与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04的卡合臂构件517卡合,使卡合臂
构件517朝箭头方向转动。通过该卡合臂构件517的转动,保持构件515也籍 由轴部516朝相同方向转动。通过该保持构件515的转动,保持有保持构件 515的后端部的弹簧构件514朝箭头方向移动(伸长),弹簧构件514赋予构 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的弹力减小。 5 因此,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与搬运辊77a的抵接力下降,
对下游侧搬运辊对77相对于片状材料S的加压压力下降。由此,在下游侧搬 运辊对77处不会产生滑动,或者即使产生滑动也很小,可降低乃至防止片 状材料S的打印面因滑动而产生擦痕和沾污。
当下游侧搬运辊对77侧对片状材料S的拉动力降低,片状材料S再次发 io生松驰,则通过与上述相反的动作,使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 与搬运辊77A的抵接力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搬运性能的下降受限,能实现搬 运性能的稳定化。
这样,通过具有以下构件的构成,在搬运辊对处不会产生滑动,或者 即使产生滑动也很小,可降低乃至防止片状材料因滑动而产生擦痕和沾污。
15而且片状材料的松驰恢复时加压压力也恢复为原来的状态,故搬运性能的 下降有限,能实现搬运性能的稳定化。这些构件包括配置在片状材料搬 运方向上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上游侧搬运辊对;配置在该上游侧 搬运辊对的下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下游侧搬运辊对的搬运辊对; 对用纸在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间受到约束的状态下被搬运时
20 的所述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以及对应于该检测片状材料 搬运状态的手段所检测到的结果,改变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 中至少一方的搬运辊相对于片状材料的加压压力的手段。
另外,使改变加压压力的搬运辊对的上游侧的搬运路径成为具有曲率 的搬运路径,藉此,可使得片状材料在到达搬运辊之前,为了通过外侧的
25 搬运导向构件(曲率大的一方,上述导向构件501),必然会产生松驰,且
能将片状材料检测手段和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配置在内侧的搬运导向构件
(曲率小的一方,上述导向构件502)的内方,因而可减少改变加压压力的 手段的误操作。
另外,通过使改变加压压力的搬运辊对77在同一轴向分割构成,可降
低相对于一个搬运辊的加压压力,能容易地进行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的机 构设定。
另外,与上述片状材料接触进行位移的构件,如上所述,配置在同一 轴向分割的搬运辊对之间,因而能与夹在分割的搬运辊对之间的片状材料 5 接触,能使接触压稳定,实现动作的稳定化。即,由于片状材料在搬运辊 对外侧的状态不稳定,因而有时进行位移的构件不能正确地位移,无法实 现动作的稳定化。
通过不构成仅仅降低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就解除搬运辊对的抵接(开 放夹持部),实现片状材料的搬运性能稳定化。S卩,在解除搬运辊对的抵 10 接(开放夹持部)场合,解除的搬运辊以后的片状材料前端的动作有时会 不稳定。但是,也可形成如后所说的解除夹持部的结构。
另外,将片状材料S与进行位移的构件接触的接触压力作为A,加压压 力变化的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为B,则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A〈B, g卩,通 过将加压压力设定成大于接触压力,针对片状材料的动作能确保稳定的搬 15 运。
以下,参照图11及图12,对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形 态2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图ll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放大说 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作用的说明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具有通过位移构件503的接触臂构件510的位移来解 20除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对于搬运辊77a的抵接(开放夹持 部)。从而改变加压压力的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21。
该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21包括前端部与加压辊77b的轴部522卡合的臂 构件523;固定该臂构件523的后端部并可旋转的轴部524;其后端部固定在 该轴部524上、前端部可与位移构件503的驱动臂512卡合的卡合臂构件525。 25 通过如此构成,如图12所示, 一旦片状材料S的松驰减少,该片状材料
S就会与位移构件503的接触臂构件510的接触部接触,因此,接触臂构件510 朝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摆动),驱动臂构件512也通过轴部511朝相同方向 转动。
该驱动臂512与加压压力变化机构504的卡合臂构件525卡合,使加压压
力变化机构521的卡合臂构件525朝箭头方向转动。通过该卡合臂构件525 的转动,臂构件523通过轴部524将加压辊77b克服弹簧构件514的弹力朝向 离开搬运辊77a的方向移动。
由此,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与搬运辊77a的抵接被解除, 5 下游侧搬运辊对77相对于片状材料S的加压压力消失。
这样,通过解除下游侧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就可消除滑动引起的擦痕。
下面,参照图13,对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片 状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放大说明图。
io 本实施形态是在实施形态l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构成位移构件503的接
触臂构件510的与片状材料S的接触部设有可旋转的辊构件519。由此,可防 止片状材料S与接触臂构件510接触时接触臂构件510的接触部被划伤等。
其次,参照图14及图15,对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形 态4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图14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放大说
15 明图,图15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作用的说明图。
在该实施形态中,包括检测片状材料S是否成为规定状态的片状材料 检测手段530;对应于该片状材料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改变受主控制部310 驱动、并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对于搬运辊77A的抵接压力的 加压压力变化手段531。
20 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1等的位移构件503相同的 构成,包括片状材料S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时,即片状材料S成为松驰减 小的状态时片状材料S与前端部(接触部)接触的检测杆构件540;固定该 检测杆540的后端部并可旋转的轴部541;以及后端部固定在该轴部541上的 屏蔽臂构件542。同时,所述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还具有由光轴544被该
25 屏蔽臂构件542的前端部遮住的透射型光电传感器构成的片状材料检测传 感器543 (相当于上述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210)。检测杆构件540的与片状 材料S的接触部呈与实施形态3相同的辊形状。
加压压力变化手段531由螺线管545构成,在该螺线管545的柱塞546的 前端部设有保持构件546a,该保持构件546a保持对加压辊77b加压的弹簧构
件514的后端侧。该螺线管545被驱动时柱塞546被拉动,使弹簧构件514对 加压辊77B的施力下降,由此降低相对于搬运辊77A的抵接压力。
通过如此构成,如图15所示, 一旦片状材料S的松驰减少,该片状材料 S就会与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的检测杆构件540的接触部接触,故检测杆构 5件540朝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摆动),屏蔽臂构件542也通过轴部541转动, 屏蔽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543的光轴544,检测出片状材料S的松驰减少这一 情况。
为此,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主控制部310驱动作为加压压力变化手 段531的螺线管545,拉动柱塞546,因此,对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 io辊77B施力的弹簧构件514的后端侧朝箭头方向后退,弹簧构件514的施力减 小,从而减小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与搬运辊77A的抵接压力, 减小对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相对于片状材料S的加压压力。
籍此,由于并不是能在得到与所述实施形态l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同时, 利用片状材料S的接触压力来机械地改变弹簧构件的施力的结构,因此能以 15较小的接触压力就可检测出片状材料松驰的减小,能平滑地改变加压压力。
以下,参照图16,对应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片 状材料搬运装置进行说明。图16是用于说明同一实施形态的放大说明图。
根据该实施形态,作为上述实施形态4中的、用于检测片状材料S是否 成为规定状态的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具有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等非接触型 20 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550,对应于该非接触型片状材料检测传感器550的检 测结果,驱动控制构成加压压力变化手段531的螺线管545。非接触型片状 材料检测传感器550在片状材料S处于实线图示位置时和处于虚线图示位置 时的检测输出发生变化,由此可检测片状材料S的状态。
这样,对片状材料检测手段采用非接触型检测手段,由此,可以不致 25使片状材料产生划痕等地,检测出片状材料是否成为规定状态的情况。
在此,利用图17,对驱动控制这些实施形态4、 5的加压压力变化手段 的主控制部的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从供纸部4等供给片状材料S (用纸5),在步骤S2,利用图像 形成手段2形成图像(打印),在步骤S3,从排纸搬运部7向排纸盘8进行排
纸动作。在步骤S4,判断片状材料检测装置530是否检测到片状材料S,若没
有检测到片状材料S(步骤S4的"否"),则进入步骤S5,判断排纸是否结束, 若排纸没有结束(步骤S5的"否"),则返回步骤S3,继续排纸搬运。
在步骤S4中,当片状材料检测装置530检测到片状材料S时(步骤S4的 5 "是"),则进入步骤S6,表示片状材料S的松驰已经减小,下游侧搬运辊对 77的加压压力降低(也可解除),在步骤S7,进行使片状材料S形成松驰的 处理。
上面参照

了本^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io 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系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多功能(MFP)的图像 形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打印机、传真装置等 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也可适用于使用油墨以外的记录液的图像形成 装置和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15 再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系对将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应用于
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搬运 片状材料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片状材料搬运方向上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上游侧搬运辊对;配置在该上游侧搬运辊对的下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下游侧搬运辊对;对用纸在所述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间受到约束的状态下被搬运时的所述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以及基于该检测片状材料搬运状态的手段所检测到的结果,改变所述上游侧搬运辊对及下游侧搬运辊对中至少一方的搬运辊对相对于所述片状材料的加压压力的手段。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手段为,当所述片状材料成为规定的15 搬运状态时与所述片状材料接触进行位移的构件;所述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为,与所述进行位移的构件的动作连动,改变 所述加压压力的机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加压压力的机构解除构成所述搬运辊对的"方的辊相对于另20 —方的辊的抵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加压压力的机构减小构成所述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方的辊的抵接压力。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25 将所述片状材料与所述进行位移的构件接触的接触压力作为A,加压压力发生变化的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为B,则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A〈B。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位移的构件与所述片状材料接触的接触部为辊形状。
7. 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轴上的搬运辊分割成多个。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割的辊之间配置有所述进行位移的构件。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是通过与所述片状材料接 触来检测出所述片状材料是否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与所述片状材料接触的接触部为辊形状。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手段是以与所述片状材料非接触方式来检测所述片状材料是否已成为规定的搬运状态。
12. 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15 所述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为,对应于检测所述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手段的检测结果而被驱动,减小构成所述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 方的辊的抵接压力的手段。
13. 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加压压力的手段为,对应于检测所述片状材料的搬运状态的 手段的检测结果而被驱动,解除构成所述搬运辊对的一方的辊相对于另一 方的辊的抵接的手段。
14.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搬运辊对与下游侧搬运辊对之间的搬运路径是具有曲率的搬运路径,可改变所述下游侧搬运辊对的加压压力。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搬运辊对的辊为拍打刺辊。
16.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搬运辊对的输送速度大于下游侧搬运辊对的输送速度。
17.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在所述片状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手段相对向、搬运所述片状 材料的打印部搬运路径;将形成了图像后的片状材料沿水平方向搬运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 5 将水平搬运而来的片状材料一边反转一边进行搬运的水平搬运后反转 搬运路径;在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出口侧配置有所述片状材料搬运装置的上游侧 搬运辊对,在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配置有下游侧搬运辊对。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io 当将所述打印部搬运路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水平搬运后反转搬运路径的各搬运力分别作为打印部搬运力、打印后水平搬运力、反转部搬运力时,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打印后水平搬运力<反转部搬运力<打印部搬运力。
19. 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15 所述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具有搬运辊和与该搬运辊相对向的拍打剌 親°
20. 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打印部搬运路径、打印后水平搬运路径、水平搬运后反转搬 运路径上的片状材料的搬运线速度作为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平搬 运线速度、反转部搬运线速度时,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定为 打印部搬运线速度<打印后水平搬运线速度、 打印部搬运线速度<反转部搬运线速度。
21. —种图像形成装置,在片状材料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
全文摘要
在搬运打印后的片状材料时,一旦在搬运辊对的夹持部发生滑动就会产生擦痕和沾污,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本发明的片状材料搬运装置包括配置在片状材料搬运方向上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上游侧搬运辊对(75);配置在上游侧搬运辊对下游侧、对片状材料进行搬运的下游侧搬运辊对(77);对用纸在上游侧搬运辊对(75)及下游侧搬运辊对(77)间受到约束的状态下被搬运时的片状材料(S)的搬运状态进行检测的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以及基于片状材料检测手段(530)的检测结果减小构成下游侧搬运辊对(77)的加压辊(77b)相对于搬运辊(77a)的抵接压力,从而改变相对于片状材料(S)的加压压力的手段(531)。
文档编号B65H29/20GK101105678SQ20071012815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
发明者野中学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