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2163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浮盘 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内浮盘均采用单密封结构,所述的单密封结构分为舌形和 囊式两种形式,其中舌形密封的柔韧性非常好,可在内浮盘升降时紧贴储罐罐 壁自由翻转,而且不会增大内浮盘升降时的摩擦力,同时也有很好的气体密封效 果;囊式密封则具备非常优良的密封、固定、以及防转位性能,它靠片状胶带包 裹巨型泡沫并将其压縮均匀,与储罐罐壁的接触面积大,在内浮盘升降时能起到 均匀受力的作用,可以轻松应对储罐罐壁的局部变形问题及溶剂流速过大引起的 内浮盘移位问题。前述的两种单密封结构虽然均具有耐磨、耐油、导电、高韧性、 高弹性、耐老化的特点,且在一般情况下能够达到安全可靠的密封效果,但当对 内浮盘的周边密封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时,单密封结构就不能奏效了。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对 内浮盘的周边密封有更高、更严格要求的双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甩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浮 筒端口处的内圈和设置在所述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 支撑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外浮筒的端口处位于外圈与储 罐罐壁之间设置有囊式一次密封,所述囊式一次密封的上部设置有舌形二次密封, 所述舌形二次密封的舌根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与外圈的连接处,所述舌形二次密 封的舌尖部与所述的储罐罐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 达到对内浮盘的周边密封有更高、更严格要求的双密封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浮筒7端口处的内圈6和设置在所述内圈6外部的外圈l,所述的内圈6和外圈1之间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梁5,所述双密封装置的构成情况是先在所述外浮筒7位于液面2以上端口处的外圈1与储罐罐壁8之间固定安装囊 式一次密封3,再在所述囊式一次密封3的上部固定安装舌形二次密封4,所述舌 形二次密封4的舌根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梁5与外圈1的连接处,所述舌形二次密 封4的舌尖部与所述的储罐罐壁8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与现有的单密封 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由于将各有优点的舌形和囊式两种单密封结构结合在一起,使其在保证 内浮盘升降平稳度的同时,增加了内浮盘外圈密封的可靠性;(2) 由于在囊式密封的同时,又利用了舌形密封结构的特点,使其在内浮盘升降翻位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杂质灰尘进入溶剂,解决了原有的单密封装置容易融入杂质的问题;(3) 由于使两种单密封结构有机结合,并且利用了其各自的优点,从而更好 的节约了能源,同时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 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 方案相似的结构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浮筒端口处的内圈和设置在所述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浮筒的端口处位于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设置有囊式一次密封,所述囊式一次密封的上部设置有舌形二次密封,所述舌形二次密封的舌根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与外圈的连接处,所述舌形二次密封的舌尖部与所述的储罐罐壁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浮盘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的双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外浮筒端口处的内圈和设置在所述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外浮筒的端口处位于外圈与储罐罐壁之间设置有囊式一次密封,所述囊式一次密封的上部设置有舌形二次密封,所述舌形二次密封的舌根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与外圈的连接处,所述舌形二次密封的舌尖部与所述的储罐罐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保证内浮盘升降平稳度的同时,增加了内浮盘外圈密封的可靠性,能够达到对内浮盘周边密封的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文档编号B65D88/42GK201102752SQ2007200982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张孝华 申请人:张孝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