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架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449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架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衣吊挂系统中的衣架输送链,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衣架进出工作站的输送链。
背景技术
对制衣生产速度要求,使得制衣吊挂系统得以广泛的应用,制衣吊挂系统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不同布料的衣架,衣架在驱动链的驱动下运行在制衣吊挂系统上,在驱动链的走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作站,在每个工作站与驱动链之间均设置有柔性输送链或带有气缸驱动机构的导轨,用于衣架进出工作站。柔性输送链与设置有气缸驱动机构的导轨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制衣吊挂系统的生产成本,以及简化对制衣吊挂系统的控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420109220.X)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衣架的输送链。其结构为一种带钩爪的输送链,其由链板铰接组成,在链板上设有钩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的新型的输送链。为保证衣架在输送链上的位置稳定性,在链板上设有开口凹槽和钩爪,钩爪用于把衣架的上端部固定在凹槽内。在链板上设置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弹片,弹片弹性地与钩爪相抵靠,这便于衣架的上端部进入到凹槽内,或与凹槽相脱离。这种链板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链板上所设的弹片既不方便链板的生产,又易因疲劳性损伤而发生折断,从而需要对链板进行更换。现有输送链上设置的弹性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驱动轮上的驱动齿进行顶压, 才能实现钩爪的开合,从而也就要求输送链与驱动轮之间的安装位置要求高,而且输送链工作时间较长后,易因磨损作用而使驱动齿与弹性件之间的顶压作用弱化,这会影响到钩爪的正常开合。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衣架输送链,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衣架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板, 其特征在于,链板的头部与相邻链板的尾部铰接在一起,链板的铰接点位于输送链的内侧; 在链板的头部设有勾接部,勾接部位于输送链的外侧,勾接部与链板之间形成有勾接口,勾接口位于勾接部和链板上的铰接点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把链板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勾接部的端部称之为头部,没有设置勾接部的端部称之为尾部。所述的勾接部被设置在链板的头部,链板铰接在一起后,链板尾部阻挡在另一链板上所设的勾接口的开口处,从而使衣架的上端部稳定地保持在勾接口内。构成输送链的所有链板均依次头、尾相互铰接在一起, 输送链整体呈闭合的环状。作为优选,在链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分别设有联接头和联接孔,联接头和联接孔均位于输送链的内侧,一个链板上的联接孔间隙地套接在另一个相邻链板上的联接头上。通过设置在链板上的联接头和联接孔,实现相邻的两个链板头部和尾部之间的铰接,结构简单,方便了输送链的装配。作为优选,所述联接头位于链板的头部。联接头与勾接部位于链板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侧,这进一步保证了勾接口的开合。作为优选,所述勾接部的外端部伸入到联接头的位置处。这是指勾接部的外端部与联接头在链板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限定,两块链板相铰接在一起后,勾接部的外端部可与相邻链板尾部之间相配合,在输送链处于平直状态时,衣架能够很稳定地保持在输送链上。作为优选,在链板的尾部设有凹形腔,一链板上勾接部的外端部可间隙地插接到相邻链板上的凹形腔内。该凹形腔用于插接相邻链板上勾接部的外端部,这既保证衣架在输送链平直状态时的稳定性,又能增加输送链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在链板内设有插腔,插腔的开口位于链板宽度方向上与勾接部相对一侧的侧面上。输送链移动过程中的动力是由驱动轮提供的,可在驱动轮上设置有驱动齿,链板上的插腔用于和驱动轮上的驱动齿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插腔底壁的形状呈抛物线状。这方便驱动轮上的驱动齿与插腔之间的插接和脱离。作为优选,在链板上于插腔的口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着各自的外侧伸出的侧板。设置有所述的侧板,可以有效提高链板在插腔位置处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链板的头部设置有勾接部,从而在勾接部与链板之间形成有勾接口,该勾接口用于勾接住衣架的上端部,又由于勾接部与链板上的铰接点位于输送链上的相对两侧,这便于勾接口在输送链上的开合,从而方便衣架固定在输送链上,或从输送链上脱开。输送链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使勾接口处于开合的状态上,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衣架进出站的需求。在链板上不需要设置弹性件,这使得链板的结构简单, 方便了输送链的生产和装配,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本。而且也不会出现弹性件疲劳性损坏,输送链的工作稳定性好,衣架不易出现掉落现象,输送链的使用寿命长。驱动轮上的驱动齿只是起到对输送链的驱动作用,该驱动齿不需要与链板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功能性的相互作用,这使得由链板构成的输送链与驱动轮之间的相对安装位置要求低,输送链的安装方便。 由链板构成的输送链对衣架的进出站进行输送,这有利于减化对制衣吊挂系统的控制。输送链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链板构成的,这方便了输送链的生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衣架输送链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2是链板与驱动轮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链板的俯视图。附图4是链板的立体图。附图5是链板纵向剖视图,图中L为链板长度方向,S为链板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衣架输送链为闭合的环状,是由多个链板8依次头尾铰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在链板8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勾接部13,勾接部13和链板8上的铰接点分别位于链板8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链板8上的铰接点位于输送链2的内侧,勾接部13位于输送链2的外侧。在链板8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联接头9和联接孔16,联接头9和联接孔16位于链板8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即联接头9和联接孔16均位于输送链2的内侧。构成衣架输送链所有的链板8中,一个链板8上的联接头9间隙地插接在相邻另一个链板8上的联接孔16内,从而实现链板8的相互铰接。所述的勾接部13设置在链板8的头部,勾接部13与链板8之间形成有勾接口 12, 勾接口 12位于勾接部13与链板8上的铰接点之间,勾接口 12用于勾接住衣架6的上端部。所述的联接头9也设置于链板8的头部,输送链2成型后,相邻两个链板8上的勾接口 12是相互远离的,这两个勾接口 12不会相接触。联接头9也被设置在链板8的头部,勾接部13的外端部伸入到链板8上联接头9的位置处。在链板8的尾部设有凹形腔14,凹形腔14是用于和另一相邻链板8上的勾接部 13的外端部相配合。在链板8内设置有插腔10,插腔10的开口位于链板8宽度方向上与勾接部13相对一侧的侧面上,插腔10朝向输送链2的内侧,插腔10位于联接头9和联接孔16之间。在链板8上于插腔10的开口处的相对两侧设有向各自外侧伸出的侧板11,插腔10的底壁呈抛物线状。衣架输送链2是由多个链板8铰接在一起而构成的闭合结构,链板8上的联接头9 间隙地插接在相邻链板8上的联接孔16内,输送链2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 链板8上的勾接口 12偏向于输送链2的外侧。输送链2与多个驱动轮4相联接,输送链2 在不同的驱动轮4之间处于平直状态,在输送链2的外侧设有侧面抵靠在输送链2上的张紧轮3,用于限定输送链2的形状和张紧度。驱动轮4上的驱动齿插接在插腔10内,驱动轮 4转动时,输送链2可以发生移动,从而实现输送链2带动其上的衣架6移动。为适应驱动轮4对输送链2的驱动要求,输送链2在驱动轮4的位置处呈曲状,这使得链板8上的勾接口 12处于敞开状,从而便于衣架6进入到勾接口 12内,或从勾接口 12 内脱出。因此,在一个驱动轮4的位置处设置有进站导轨1,衣架6从进站导轨1进入到链板8上的勾接口 12内,并被输送链2带动下行;在另一个驱动轮4的位置处设置有出站导轨5,衣架6被输送链2带动上行,到达该驱动轮4的位置处时,会从输送链2上自动脱出而进入到出站导轨5上,以便衣架6进入到吊挂系统中的环轨上。在上述这两个驱动轮4之间的下方还需要设置另外一个驱动轮4,以便使输送链 2的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保持平直状态,使得输送链2该两部分中链板8上的勾接部13的外端部插接到相邻链板8上的凹形腔14内,链板8上的勾接口 12处于闭合状态,衣架6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输送链2上。但输送链2在该另外一个驱动轮4位置处的部分上的勾接口 12处于敞开状态,这会使衣架6从输送链2上掉出,因此,需要在该另外一个驱动轮4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护板7,用于使衣架6的上端部保持在输送链2内。链板8为槽板结构,它是由支撑板17和两片面板18构成的,两片面板18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两片面板18平行设置,支撑板17设置在两片面板18之间,支撑板17和面板 18连为一体。支撑板17交叉设置在两片面板18内部,使面板18和支撑板17构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链板8。前述的联接头9突出地设置在面板18的外表面上,联接孔16贯穿面板 18的厚度。支撑板17的设置使得在链板8内形成有插腔10、凹形腔14,插腔10的底壁为支撑板17的一部分,且支撑板17延伸至勾接部13的内侧位置处,支撑板17同时形成了勾接部13的内表面。 在面板18的内表面上于联接孔16的位置处设置有呈扇形的插槽15,插槽15与联接孔16相通,插槽15的大头端朝向面板18的外侧,并延伸到面板18的外边缘处;面板18 上联接头9的外端面为非连续面,该外端面的前半部分为斜面,后半部分为平面。要实现相邻的两个链板8的连接时,两个链板8头部和尾部相插接,使联接头9位于所述的插槽15 内,相向推动两链板8,即可方便实现两链板8铰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衣架输送链,呈闭合的环状,包括若干链板,其特征在于,链板的头部与相邻链板的尾部铰接在一起,链板的铰接点位于输送链的内侧;在链板(8)的头部设有勾接部(13),勾接部位于输送链的外侧,勾接部(13)与链板(8)之间形成有勾接口(12),勾接口 (12)位于勾接部(13)和链板(8)上的铰接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在链板(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分别设有联接头(9)和联接孔(16),联接头(9)和联接孔(16)均位于输送链的内侧,一个链板 (8)上的联接孔(16)间隙地套接在另一个相邻链板(8)上的联接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头(9)位于链板(8)的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接部(13)的外端部伸入到联接头(9)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在链板(8)的尾部设有凹形腔(14),一链板(8)上勾接部(13)的外端部可间隙地插接到相邻链板(8)上的凹形腔(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在链板(8)内设有插腔 (10),插腔(10)的开口位于链板(8)宽度方向上与勾接部(13)相对一侧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腔(10)底壁的形状呈抛物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架输送链,其特征在于,在链板(8)上于插腔(10)的口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着各自的外侧伸出的侧板(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架输送链,解决了现有输送链结构复杂、不便生产和装配输送链的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衣架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板,其特征在于,链板的头部与相邻链板的尾部铰接在一起,链板的铰接点位于输送链的内侧;在链板的头部设有勾接部,勾接部位于输送链的外侧,勾接部与链板之间形成有勾接口,勾接口位于勾接部和链板上的铰接点之间。
文档编号B65G17/40GK202152199SQ201120258238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翁端文 申请人:台州飞跃双星成衣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