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合丝四线复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8389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合丝四线复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复绕机,尤其是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
背景技术
键合丝复绕是键合丝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任务是将键合丝松紧适度地、定量地绕制在成品线轴上,以方便计量、包装、运输和销售以及用户使用。目前国内键合丝生产厂家所使用的复绕机多数为进口绕线机改装而成,复绕功能过程是由电机带动成品轴旋转,从而将键合丝缠绕在成品轴上。其在工作时,成品轴只有旋转动作,不能轴向移动排线,排线需要依靠另外的导轮装置的水平移动推动键合丝往复移动来进行,从而增加了线材表面损伤的几率。这种由进口绕线机改装的复绕机不具有放线系统以及绕线张力控制等功能,要由需要复绕机的使用厂家另外去添置配备。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因为多是进口设备,人机界面多为外文,不利于使用者操作。售后服务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有益效果,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由机箱、放线部分、张力控制部分、收线部分和触摸屏以及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内并连接机箱上的各部,所述放线部分的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垂直,所述张力控制部分的各导轮轴线以及收线部分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平行。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机箱的前面板呈“L”型,由一竖面板和一横面板组成,所述放线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竖面板的上半部,所述张力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竖面板的下半部,所述收线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的横面板上,所述触摸屏位于放线部分的右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气控制部分由程序控制其过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触摸屏的显示界面为中文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高集成度,键合丝四线复绕机通过立体摆放,将放线、张力控制、收线、排线功能都集中在一台机器上。2、收线部分在旋转绕线时既完成了绕线动作又同时完成了排线动作,从而降低了线材表面损伤的几率。3、绕线张力能够依据程序设置,在每一轴绕线过程中给定不同的张力值,可以很好得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4、复绕机程序控制部分采用中文填表式编程模式,方便国内用户使用,系统简单、直观、易学,方便用户编制、调试绕线程序。
图I :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I 机箱2 放线部分3 张力控制部分4 收线部分5 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由机箱I、放线部分2、张力控制部分3、收线部分4和触摸屏5以及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内并连接机箱上的各部,所述放线部分2的各线轴轴线与机箱I的前面板相垂直,所述张力控制部分3的导轮轴线、收线部分4各线轴轴线与机箱I的前面相平行。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前面板呈“L”型,由一竖面板和一横面板组成,所述放线部分2位于机箱I前面竖面板的上半部,所述张力控制部分3位于机箱I前面竖面板的下半部,所述收线部分4位于机箱I前面的横面板上,所述触摸屏5位于放线部分2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部分由程序控制其工作过程,程序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编与。再进一步,所述触摸屏的显示界面为中文界面,方便用户查看、编制、调试绕线程序。生产时,键合丝的走向是键合丝从放线部分2绕下,经过张力控制部分3,最后在收线部分4绕制成品。工作过程中,收线部分4的主轴按照程序给定速度旋转绕线,同时根据给定的程序完成轴向水平往复移动的排线动作。键合丝复绕的松紧程度,由张力控制部分3根据程序控制决定。张力控制部分3的张力杆起着检测、控制实时张力的作用,并且调节放线部分2的放线速度。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其特征在于其由机箱、放线部分、张力控制部分、收线部分和触摸屏以及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内并连接机箱上的各部,所述放线部分的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垂直,所述张力控制部分的各导轮轴线以及收线部分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键合丝四线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前面板呈“L”型,由一竖面板和一横面板组成,所述放线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竖面板的上半部,所述张力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竖面板的下半部,所述收线部分位于机箱前面的横面板上,所述触摸屏位于放线部分的右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复绕机,尤其是一种键合丝四线复绕机。其由机箱、放线部分、张力控制部分、收线部分和触摸屏以及电气控制部分等组成,电气控制部分位于机箱内并连接机箱上的各部,放线部分的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垂直,张力控制部分的各导轮轴线以及收线部分各线轴轴线与机箱的前面板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有高集成度,将放线、张力控制、收线、排线功能集中于一体;收线部分在旋转绕线时既完成了绕线动作又同时完成了排线动作,可降低线材表面损伤率;绕线张力能够由程序设置,能很好得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复绕机程序控制部分采用中文填表式编程模式,方便用户编制、调试绕线程序。
文档编号B65H54/36GK202499603SQ2011203359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刘军 申请人:刘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