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装置及装备有该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收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76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收集装置及装备有该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收集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将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挤到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装载机构的垃圾收集装置、以及装载有该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收集车。
背景技术
现今,以下垃圾收集车已为众人所知。该垃圾收集车包括:连接在垃圾盛装箱的后方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设置在该垃圾投入箱前侧的隔板、以及设置在垃圾投入箱中、将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从隔板下方挤到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装载机构。例如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垃圾收集车的具体情况如下:该垃圾收集车包括:连接在该垃圾盛装箱的后方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用轴固定在该投入箱的侧壁上的旋转体(挤入板)、利用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体做旋转运动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在偏心于旋转体的轴固定部的位置由旋转体支承着立设且能够旋转的挤入板、以及让挤入板相对于旋转体做相对旋转运动以便该挤入板与旋转体沿同一方向旋转且转速为旋转体的一半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在该垃圾收集车中让该挤入板做自转公转运动。在该垃圾收集车中,在固定设置在垃圾投入箱前侧上部的隔板(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防咬住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昭55-444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垃圾收集车中,作为防咬住机构示出的是在隔板的下部设置用于防止咬住的辊及专用于驱动辊的马达之例。在这样的结构下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设置专用马达,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随之提高,生产成本随之增加。在专利文献I中,作为另一防咬住机构示出的是设置了一直与挤入板表面接触的遮蔽板及对该遮蔽板施力的弹簧之例。在该例中,挤入板的表面形成为光滑的曲面,遮蔽板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其端缘与挤入板接触。在这样的结构下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例如塑料薄片那样的薄片状且附着有水分的垃圾粘在挤入板上,垃圾就会卡在挤入板表面(特别是挤入板的端缘)与遮蔽板端缘之间,垃圾就会以此状态被挤入板拖拽着通过遮蔽板。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用一简单的结构既防止垃圾倒流和被咬住,又效率良好地将垃圾挤到垃圾盛装箱内。—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为达成上述目的,在该发明中,将挤入板支承为以公转速度与自转速度之比2:1地旋转,在沿挤入板厚度方向相对的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突条。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包括连接在垃圾盛装箱的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设置在该垃圾投入箱的与该开口部相对之侧的隔板、以及设在该垃圾投入箱中将从该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从所述隔板下方挤入所述开口部一侧的垃圾装载机构的垃圾收集装置为对象。
所述垃圾装载机构包括一对旋转支承部件和挤入板。该一对旋转支承部件分别被所述垃圾投入箱的一对相对侧壁中之一侧壁支承,且能够旋转。该挤入板在所述一对旋转支承部件之间延伸且被支承着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为中心旋转,该挤入板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沿同一方向旋转I / 2周。在所述挤入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上分别沿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留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条。在所述隔板的下端部形成有供各突条通过的切口部。根据上述构成,在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挤入板朝着同一方向旋转I /2周,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通过隔板的下方被挤入垃圾盛装箱内。接着,在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挤入板朝着同一方向旋转I / 2周,在挤入板的相反一侧的面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通过隔板下方被挤入垃圾盛装箱内。因为挤入板这样连续旋转而进行垃圾的挤入作业,所以就不会产生所谓的压缩板(press)式垃圾收集装置、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装置那样朝着压缩、挤入等各工序切换时产生的切换声音。通过让突条从挤入板的各表面突出,在挤入板旋转之际所产生的隔板下端与挤入板之间的间隙就由挤入板的表面填埋起来,另一方面,曾一度被挤入垃圾盛装箱一侧的垃圾成为被突条压着而从挤入板的表面浮起来的状态。因为突条在隔板的切口部内移动,所以即使增大突条也不会妨碍挤入板旋转。因此,防止了垃圾贴到挤入板的表面,从而能够防止垃圾朝向垃圾投入空间部倒流或者被咬住。就是在垃圾呈薄片状且附着有水分的情况下,薄片状垃圾也会被吊在相邻突条间,能够利用隔板上的相邻切口部间的壁面有效地限制该被吊部分被咬住,或者该被吊部分朝着垃圾投入空间部一侧移动。也就是说,能够将隔板有效地用作刮板(scraper)。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为防咬住机构设置专用的马达,用一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垃圾倒流、垃圾被咬住等。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突条形成为在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从轴心方向看去从挤入板的表面算起的高度平缓变化的外周缘。根据所述结构,即使挤入板旋转,突条也不会在挤入板的转轴的轴心方向上移动。这样一来,因为无需设置用以让切口部沿轴心方向移动的机构,所以能够谋求隔板切口部周围结构的简单化。此外,“缓慢地变化的外周缘”指的是,无折弯部、不连续部外周缘或者虽具有折弯部但该折弯部分是形成为钝角的外周缘。通过使突条具有自挤入板的表面算起的高度平缓变化的外周缘,则能够使通过隔板切口部的突条的通过区域伴随着挤入板的旋转连续变化。因此,突条能够使贴在隔板的垃圾盛装箱一侧的垃圾相对于隔板上下移动。这样一来,即使在切口部存在突条的非通过部分,也能够抑制垃圾进入该部分,从而防止垃圾被咬住。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高,离中央部位越远越低。根据所述结构,偏向于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底部的垃圾被突条分着归拢到两侧壁去,从而将垃圾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内。因此,与多个突条没有高度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的量增加。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离中央部位越远越高。根据所述结构,偏向于侧壁侧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底部的垃圾由突条归拢到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不会偏向于任何一侧壁侧,垃圾就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内。因此,与多个突条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的量增加。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离中央部位越远越高。根据所述结构,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底部的垃圾由突条分着归拢到两侧壁侧及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该垃圾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中。因此,与多个突条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的量增加。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高,伴随着远离中央部位逐渐变低,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伴随着远离中央部位逐渐变高。根据所述结构,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底部的垃圾,每当挤入板旋转时都会交替地由一个表面上的突条分着归拢到两侧壁,由另一表面上的突条归拢到转轴的轴心方向的中央部位,垃圾便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内。因此,与多个突条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的量增加。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另一端逐渐变低。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另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所述一端逐渐变低。根据所述结构,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底部的垃圾,每当挤入板旋转时就会被一表面上的突条朝着一侧壁一侧归拢,由另一表面上的突条朝着另一侧壁一侧归拢,被适当地分配开来,所以垃圾会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内。因此,与多个突条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t匕,可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的量增加。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多个所述突条分别形成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去所述挤入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中一表面的长度方向一端和另一表面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该挤入板的端缘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的底部的壁面移动时多个所述突条分别处于所述投入口一侧,并且各该突条具有从各所述表面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部位朝向所述一端或者所述另一端逐渐远离各该表面地倾斜的斜面。根据所述结构,因为突条被布置成当挤入板的端缘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的底部的壁面移动时突条处于投入口一侧,所以能够一边在挤入板的位于下方的表面和位于该挤入板上方的突条的斜面之间压缩垃圾一边使垃圾效率良好地通过隔板的下方朝着垃圾盛装箱挤入。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八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隔板上安装有闸部件,该闸部件伴随着各所述突条通过各所述切口部而打开、关闭且堵塞各该切口部上各该突条的非通过部分。根据所述结构,当突条通过切口部时仅将突条的通过部分的闸部件打开,突条通过后闸部件关闭,所以不会出现垃圾从切口部倒流或者垃圾被切口部咬住的现象。第十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闸部件由施力部件沿着所述隔板朝该隔板的下端施力。根据所述结构,当突条通过切口部时,抵抗施力部件的弹力将闸部件朝上提,突条通过后闸部件由施力部件压着切口部关闭。这样一来,能够使突条相对于切口部的运动和闸部件相对于突条的运动可靠地连动,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切口部中突条的非通过部分堵塞起来。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垃圾被切口部咬住。第十一方面发明中的垃圾收集车,在底盘上装备有第一到第十方面任一方面发明中的垃圾收集装置。根据所述结构,与日本普通的压缩板式垃圾收集车、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相比,减少了执行部件的数量,并且能够不产生朝着压缩、挤压等各工序切换时的切换声音,免去对各行程的控制,从而既能够谋求轻量化、结构的简单化及低噪音化,又能够防止垃圾倒流、或被咬住,最终获得的就是故障少的垃圾收集车。一发明的效果一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挤入板支承在一对旋转支承部件之间,该挤入板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延伸的旋转为中心旋转,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让挤入板朝着同一方向旋转I / 2周,在挤入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上,在转轴的轴心方向上留有间隔地设置多个突条,在隔板的下端部形成供各突条通过的切口部,这样便能够用一简单的结构边防止垃圾倒流、被咬住,边效率良好地将垃圾挤入垃圾盛装箱内。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垃圾投入箱内部的基本情况的立体图。图2是垃圾收集车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已将垃圾投入箱的盖子卸下后之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垃圾装载机构的驱动部分及其周围之情况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V-V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垃圾收集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图7是侧视图,示出在挤入板的待机状态下垃圾已被投入垃圾投入箱内的状况。图8是侧视图,示出挤入板一边以其表面接近隔板的下端一边旋转的状况。图9是侧视图,示出挤入板一边以其表面接近隔板的下端一边进一步旋转的状况。
图10是挤入板的一端来到了大致心形曲线的凹部时的侧视图。图11是侧视图,示出一边由突条防止垃圾倒流垃圾一边被进一步从隔板的下方挤到垃圾盛装箱内的状况。图12是变形例I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13是变形例I涉及的相当于图7的图。图14是变形例I涉及的相当于图10的图。图15是变形例I涉及的相当于图11的图。图16是变形例2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17是变形例2涉及的挤入板的主视图。图18是变形例2涉及的挤入板的侧视图。图19是变形例2涉及的设置了闸部件时的相当于图12的图。图20是变形例3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21是变形例3涉及的相当于图17的图。图22是变形例4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23是变形例4涉及的相当于图17的图。 图24是变形例5涉及的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25是变形例5涉及的相当于图17的图。图26是变形例6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27是变形例6涉及的相当于图17的图。图28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29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17的图。图30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7的图。图31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8的图。图32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9的图。图33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10的图。图34是变形例7涉及的相当于图11的图。一符号的简单说明一1-垃圾收集车;3_垃圾盛装箱;4_后方开口部;6_垃圾投入箱;6a_侧壁;6c_壁面;6d-垃圾投入空间部;7_投入口 ;20_垃圾装载机构;21_隔板;22_旋转支承部件;22a-中心轴(旋转中心);25_转轴;26_挤入板;26a_表面;29_大致心形曲线;33_突条;34-切口部;35_闸部件;36_闸体;37_导轨部件;38_压缩螺旋弹簧;55_垃圾;135_闸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垃圾收集车构造一图2示出了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收集车I,垃圾盛装箱3装载在该垃圾收集车I的底盘2上。驾驶室2a设置在底盘2的前侧。在垃圾盛装箱3的后方开口部4设置有垃圾投入箱6,该垃圾投入箱6在其上方由投入箱支承销5进行轴支承。详情未示,该垃圾投入箱6构成为:利用是设置在垃圾盛装箱3和垃圾投入箱6之间的液压汽缸(也可以是电动汽缸)的摆动汽缸9 (示于图3等)以投入箱支承销5为中心自由摆动。垃圾盛装箱3构成为:通过让设置在底盘2上的、使垃圾盛装箱3倾斜卸掉垃圾的倾卸汽缸12 (仅示于图6)伸缩,而能够以位于底盘2后侧的倾斜轴为中心倾斜移动(可倾卸)。如图1所示,在垃圾投入箱6的后部投入口 7敞开着,在垃圾投入箱6的内部安装有垃圾装载机构20。垃圾装载机构20将经投入口 7投入垃圾投入箱6内的垃圾55压缩后,再装载到垃圾盛装箱3内。隔板21在垃圾投入箱6的面对后方开口部4的一侧被设置成从上方朝着下方延伸。该隔板21将垃圾投入箱6内的垃圾投入空间部6d和垃圾盛装箱3的内部隔开。该隔板21例如包括覆盖垃圾盛装箱3的后方开口部4的大约上半部分的连接部21a和接着该连接部21a朝后下方倾斜的下端部21b。垃圾55被垃圾装载机构20压缩后,再被从该隔板21下端部21b的下端21c的下方朝着后方开口部4 一侧挤入。如图3 图5所示,垃圾装载机构20包括一对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该一对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由垃圾投入箱6的一对相对侧壁6a支承着能够自由旋转。能够想到利用各种各样的结构使该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结构,在该结构下,将由液压马达构成的驱动马达14安装在垃圾投入箱6的左侧壁6a或右侧壁6a的内侧,将减速机构24设置在安装在该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14a上的驱动链轮31和设置在旋转支承部件22的侧壁6a外侧(左右外侧)的外侧面上的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之间。这样就构成为:驱动马达14以规定的减速比让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包括由小径部221和大径部222构成的台阶部223。在旋转支承部件22的外侧面上且其旋转中心设置有孔部224。中心轴22a经设置在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上的中央孔32a嵌合在该旋转支承部件22的孔部224,旋转支承部件22受到支承能够绕中心轴22a旋转。中心轴22a的左右外侧一体地形成有圆板状帽檐部22b,在该帽檐部22b形成有例如四个螺钉孔22c。在左右侧壁6a上分别形成有与中心轴22a同心且内径比旋转支承部件22的外径稍大的通孔6b。旋转支承部件22的台阶部223的小径部221收纳在该通孔6b内。在侧壁6a上的通孔6b周围固定有侧视时呈“T”字形的固定支架23 (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将螺栓22e插入该固定支架23上的螺栓孔22d内并拧紧到螺钉孔22c内,中心轴22a即被固定在侧壁6a上。这样一来,旋转支承部件22就由侧壁6a直接支承着,其台阶部223的小径部221能够在通孔6b内旋转。旋转支承部件22经固定支架23及中心轴22a由侧壁6a间接支承着。由台阶部223的大径部222和中心轴22a限制旋转支承部件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减速机构24包括例如外径比驱动链轮31大的减速链轮24a,用第一减速链24b将驱动链轮31和减速链轮24a联结起来;用第二减速链24d将在减速链轮24a的靠近侧壁6a一侧(左右内侧)的链轮24c (图4中仅用虚线表示)和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联结起来。一根转轴25被支承在一对旋转支承部件22之间且偏心于中心轴22a的位置上,能够旋转。在该转轴25上安装有在左右侧壁6a之间延伸的挤入板26,该挤入板26和该转轴25—体旋转。如图1所示,挤入板26为一其剖面呈现两端尖之树叶状的近似平板状,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26a上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突条33,各突条33在转轴25的轴心方向(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保持着间隔而设。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突条33的形状大致相同,形成为沿着与转轴25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突条33具有从轴心方向看去从挤入板26的表面26a算起的高度平缓地变化着的外周缘。具体而言,突条33具有弧状外周缘。对应于此,在隔板21的下端部21b形成有各突条33将通过的切口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突条33形成为薄板状,但并不限于此,为提高强度可以使突条33的剖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等。而且也可以在挤入板26的表面一体地形成凹凸,用其凸部分构成突条33。挤入板26例如由钢板焊接件构成。如图3及图4所示,转轴25构成为:在旋转支承部件22旋转I周的时间内利用设置在其端部的挤入板用减速机构27朝着同一方向旋转1/2周。具体而言,挤入板用减速机构27中,与中心轴22a—体旋转的第一链轮27a、与转轴25 —体旋转的第二链轮27b、自动张紧装置28的空转链轮28a用旋转调节用链27c联结在一起。自动张紧装置28的杠杆状自动张紧装置主体28b由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支承,能够以摆动销28c为中心摆动。通过调节摆动量调节螺栓28d则能够调节旋转调节用链27c的张力。自动张紧装置主体28b在调节好张力以后用固定螺母28e固定在旋转支承部件侧链轮32上。第一链轮27a的节圆直径和第二链轮27b的节圆直径之比为1:2。此夕卜,图中简单地描绘出各链及各链轮。因此,如图7 图11所示,从转轴25的轴心看到的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轨迹分别描绘着所谓的大致心形曲线29。大致心形曲线29是心脏形轨迹,通过使该轨迹形成为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且从车辆的左右侧面看去呈圆弧状的壁面6c,挤入板26就会一边对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进行压缩,一边可靠地将该垃圾55挤到隔板21的下方。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用以让挤入板26的端缘描绘出大致心形曲线29的机构是嵌入侧壁6a的通孔6b内的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与杆状旋转支承部件安装在侧壁6a和挤入板26之间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I)相比,将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嵌入通孔6b内以后解决了以下问题。也就是说,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挤入板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有效长度短,但是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则能够使该有效长度加长;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在侧壁6a和挤入板26之间会出现间隙,垃圾易于倒流,但是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能够使侧壁6a和挤入板26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在杆状旋转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的又一问题是:容易扭曲,而在圆形旋转支承部件22的情况下,则难以扭曲,从而能够使挤入板26的旋转稳定。接着,大致心形曲线29上有一个凹陷部分(凹部29a)。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凹部29a设置在与隔板21的下端部21b的下端21c大致一致的位置上。因此,在例如图7所示的待机状态下,从转轴25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挤入板26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靠近下端21c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挤入板26的端缘接近下端21c,在挤入板26的旋转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该挤入板26与下端21c之间不存在间隙。为做到这一点,必须针对隔板21的下端21c的位置、挤入板26的形状考虑出规定的关系式。接着,虽详情未示,但还是对垃圾收集车I的整体结构做说明。垃圾收集车I包括由车辆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构成为:在该发电机获得的电力或者储蓄在蓄电装置中的电力供给电动马达46。图6中示出了垃圾收集车I的液压装置60的液压回路61。液压装置60包括被电动马达46驱动的液压泵47,构成为:工作油箱62内的工作油经液压管道64被液压泵47吸上来以后,在供给侧的液压管道61a内流动,被供向控制阀63。各汽缸9、12及驱动马达14经液压管道61b连接在控制阀63上。控制阀63包括多个未图示电磁阀,构成为:通过切换电磁阀的开关口来将从被电动马达46驱动旋转的液压泵47喷出的工作油供向所期待的汽缸9、12或者驱动马达14。由此用控制阀63控制汽缸9、12的伸缩动作的切换及驱动马达14旋转,或用控制阀63使运转停下来。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垃圾收集车I在执行垃圾的装载作业时工作的执行部件仅为一个驱动马达14,因此普通压缩板式垃圾收集车、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在进行垃圾装载作业时所需要的多个执行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垃圾收集车I中是不需要的。一垃圾收集车对垃圾的收集方法一首先,垃圾收集车I朝着垃圾55收集地移动,打开投入口 7。接着,如图7所示,从轴心方向看到的挤入板26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位的表面26a部分接近隔板21的下端21c,挤入板26的一个端缘位于壁面6c的里头一侧附近的状态是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因为隔板21的下方已被堵住,所以已被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不会再朝着垃圾投入箱6 —侧倒流。而且,在该状态下,将垃圾55投向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即挤入板26的下方。此时,与转轴位置一定的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不同,投入垃圾55时挤入板26的转轴25朝着垃圾盛装箱3 —侧移动,挤入板26会位于远离投入口 7的位置,所以该垃圾收集车I所能够收集的垃圾的大小要比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所能够收集的垃圾大。而且,通过调节挤入板26的轨迹将投入口 7的底边设定得较低,所以垃圾55易于投入。接着,让驱动马达14旋转以后,旋转支承部件22就按图7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挤入板用减速机构27的作用下,挤入板26以旋转支承部件22的I / 2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如图8及图9所示,挤入板26朝着投入口 7—侧旋转。此时,因为大致心形曲线29的凹部29a与隔板21的下端21c基本一致,所以难以在下端21c和挤入板26的表面26a之间将垃圾55咬住。而且,突条33按着垃圾55,该垃圾55就不会靠近下端21c,所以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垃圾55被咬住。当挤入板26进一步旋转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垃圾55靠突条33通过隔板21的下端21c的下方被从后方开口部4可靠地挤到垃圾盛装箱3内。此时,因为挤入板26及突条33以接近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壁面6c的方式移动,所以尽管只有挤入板26在做旋转运动,挤入板26也会发挥出压缩垃圾55的功能。一方面,在挤入板26旋转之际,隔板21的下端21c和挤入板26之间的间隙会被挤入板26的表面26a填埋起来,另一方面,这样让突条33从挤入板26的各表面26a突出以后,能够使曾一度被挤向垃圾盛装箱3 —侧的垃圾55成为被突条33压着而从挤入板26的表面26a浮起来的状态。因为突条33在隔板21的切口部34内移动,所以即使突条33较大也不会妨碍挤入板26旋转。接着,挤入板26旋转I / 2周,返回图7所示的状态,在相反一侧的表面26a—侧重复从图7开始的作业。与具有用于挤入垃圾55的挤入板及用以归拢垃圾55的旋转板的普通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相比,本实施方式用一个挤入板26就能够发挥出归拢功能和挤入功能,所以能够减少液压汽缸等执行部件的数量。执行部件的数量减少以后,装置的重量就会减轻,装置的重量减轻以后,就能够相应地增加装载容量。此外,到目前为止的普通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是靠挤入板和旋转板这两个部件装载垃圾55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的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车1,仅用一个挤入板26装载垃圾55,因此与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相比,能够使在一个作业循环时间内挤入板26的旋转速度更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所谓的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车I中,也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压缩板式垃圾收集车的翻转下降动作、旋转板式垃圾收集车的挤入板的挤入动作,所以在垃圾55的装载作业中不会产生待机时间。本实施方式中靠的仅仅是旋转运动,所以与使用汽缸的压缩板式、旋转板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的行星旋转挤入板式垃圾收集车I具有以下优点:冲击少,噪音低;在装载作业中没有电磁阀的切换,因此噪音低,效率好;不需要进行无冲击控制、切换控制等复杂控制。因此,用一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一边防止垃圾55倒流及被咬住,一边效率良好地将垃圾55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变形例I—图12 图15不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I,该变形例I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变形例I中在隔板21的下端部21b设置有闸部件35。此外,在以下各变形例中,用同一符号表示与图1 图11相同的部分,详细说明省略不提。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下端部21b的各切口部34被伴随着各突条33通过而打开、关闭的闸部件35覆盖着。例如,闸部件35包括平板状闸体36以及该闸体36上下滑动的一对导轨部件37。闸体36的至少下端一侧由例如高耐磨性树脂成形品构成。各导轨部件37安装在隔板21及侧壁6a中至少一部件上。闸体36可以靠自重在导轨部件37内升降,但优选在导轨部件37的上侧设置作为施力部件的压缩螺旋弹簧38等,沿着隔板21朝着下端21c对闸部件35施力。具体而言,在图13所示的待机状态下,突条33进到切口部34的最深最里处。此时,闸部件35也被推到最高的位置,压缩螺旋弹簧38受到最大压缩。挤入板26旋转90度以后,如图14所示,挤入板26的一端就移动到下端21c所在的位置。此时,被压缩螺旋弹簧38压着的闸部件35下降到下端21c,几乎将整个切口部34覆盖起来。压缩螺旋弹簧38成为最伸展的状态。接着,如图15所示,挤入板26进一步旋转以后,闸部件35再次被推上来。这样,当突条33通过切口部34时将闸部件35推上去而打开,通过后闸部件35靠自重及压缩螺旋弹簧38的弹力可靠地关上,垃圾55就不会从切口部34倒流了。—变形例2—如图16 图18所示,可以使突条33的从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转轴25的轴心方向(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最高,越远离中央部位越低。如图17所示,最大高度Hmax指的是,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图17中的跟前)看去从转轴25的轴心到突条33的顶点的高度。使其这样构成以后,偏向于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投入到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就会被突条33分着归拢到两侧壁6a去,垃圾55就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因此,与多个突条33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能够装载在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的量。如图19所示,还可以像上述变形例I那样设置闸部件135。例如,针对各突条33设置相互分开的闸部件135,并使各闸部件135能够单独地上下滑动。在该情况下,相邻的闸部件135用未图示的连结导轨部连结在一起,能够相互相对滑动地连结在一起。如果在各导轨部件37上设置压缩螺旋弹簧38,用皮带等带状体(未图示)压住各闸部件135的上端,那么即使各闸部件135的滑动量不同,所有的闸部件135都会被朝着下方施力。—变形例3—如图20及图21所示,可以使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图21的跟前)看到的突条33从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最低,离中央部位越远越高。这样构成以后,偏向于侧壁6a —侧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就被突条33归拢到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所以左右平衡得到保证,垃圾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因此,能够装载在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的量增多。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上述变形例2那样设置闸部件135。—变形例4—如图22及图23所示,可以使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图23的跟前)看到的突条33自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最低,随着远离中央部位先变高再变低。这样构成以后,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就会被突条33分着归拢到两侧壁6a —侧及左右中央部位,垃圾55就会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因此,与多个突条33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以使能够装载在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的量增多。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上述变形例2那样设置闸部件135。—变形例5—如图24及图25所示,设置在挤入板26的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图25的跟前)看去自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中央部位最高,越远离中央部位越低,设置在另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自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中央最低,越远离中央部位越高,这样做是可以的。这样构成以后,每当挤入板26旋转时,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就会被一个表面26a上的突条33分着归拢到两侧壁6a侧,接着由另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归拢到左右中央侧,并进一步以这样的顺序重复进行垃圾55的分配,因此垃圾55会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结果是,与多个突条33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以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的量增多。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上述变形例2那样设置闸部件135。—变形例6—如图26及图27所示,设置在挤入板26的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图27的跟前)看去自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另一端逐渐降低,设置在挤入板26的另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从将挤入板26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自转轴25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Hmax在左右方向另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一端逐渐降低,这样是可以的。这样构成以后,投入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垃圾55,每当挤入板26旋转时就会被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归拢到一侧壁6a侧,被另一表面26a上的突条33归拢到另一侧壁6a侧,因此垃圾55被均匀地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结果是,与多个突条33高度无变化的情况相比,可以使能够装载于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55的量增加。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上述变形例2那样设置闸部件135。—变形例7—如图28及图29所示,可以将多个突条33设置在从转轴25的轴心方向(图29中的左右方向)看去在挤入板26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26a中一表面26a的长度方向一端和另一表面26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各该突条33分别形成为:在挤入板26的端缘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6d的底部的壁面6c移动时各该突条33处于投入口 7 —侧。而且,各突条33具有从各表面26a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位朝着一端或者另一端逐渐远离各该表面26a地倾斜的斜面33a。换句话说,从转轴25的轴心方向观看例如处于图33所示之垂直状态下的挤入板26,形状相同的突条33分别沿着轴心方向留有间隔地形成在一对表面26a中车辆前方侧的表面26a的上端、车辆后方侧表面26a的下端。各突条33具有斜面33a,该斜面33a从车辆前方侧表面26a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位朝着上端或者从车辆后方侧表面26a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位朝着下端远离各表面26a地倾斜。这样构成以后,如图32所示,一边在下侧由表面26a和接着该表面26a的上侧突条33的斜面33a按住垃圾55,一边如图33所示压缩垃圾,如图34所示垃圾55被挤入垃圾盛装箱3内。这样一来,本变形例中的突条33就能够发挥对垃圾55的压缩效果。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上述变形例2那样设置闸部件135。(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结构。也就是说,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将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在电动垃圾收集车I上之例,但还可以将该垃圾收集装置固定设置在大楼、工厂等的地面上。具体而言,不是将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车身框架2b上,而是设置在安装在地面上的框架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挤入板26的机构由链机构构成,但还可以将齿轮相互直接连结起来驱动挤入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电动马达驱动液压泵的垃圾收集车I之例,但垃圾收集装置还可以不采用用电动马达驱动液压泵的方法,而采用经动力获取装置(PTO)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液压泵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液压的驱动马达14的动力减速来驱动旋转支承部件22的,但还可以利用电动马达46的动力。对该驱动马达14、电动马达46的动力源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驱动马达14安装在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内侧,但还可以将驱动马达安装在左右两侧壁上。而且,还可以在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14a和驱动链轮31之间设置行星齿轮减速机单元。可以不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倾卸汽缸12构成为使垃圾盛装箱3倾卸垃圾,而是在垃圾盛装箱3内设置将垃圾盛装箱3内的垃圾排出的排出装置。具体而言,将排出板设置在垃圾盛装箱3内能够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利用排出汽缸的伸缩动作让排出板在垃圾盛装箱3内前后滑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旋转支承部件构成为圆形,但也可以有杆状、板状联杆部件构成。也就是说,旋转支承部件只要是以中心轴22a为中心旋转、在偏心于该中心轴22a的位置支承转轴25的高刚性部件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突条33均布在转轴25的轴心方向上,但还可以在中央部位将突条布置得密一些、在侧壁6a侧留有间隔地布置突条,最终是非均匀地布置突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转轴25的轴心方向看去突条33具有弧状外周缘,但突条具有锯齿状外周缘也是可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条33形成为在与转轴25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但将突条设置成在与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蛇行,并对应于此在隔板上设置使切口部沿转轴的轴心方向移动的机构也是可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挤入板26是剖面呈两端尖的树叶状的近似平板,但可以代替此,使挤入板形成为从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去呈近似“S”字形。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隔板的下端部设置绕与挤入板的旋转轴心平行的轴心摆动且在下端具有旋转辊的带切口部的摆动板,并让该摆动板下端的旋转辊推压挤入板并使其滚动。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使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等。一产业实用性一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包括将从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挤入垃圾盛装箱内的垃圾装载机构的垃圾收集装置、以及将该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在底盘上的垃圾收集车等很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包括连接在垃圾盛装箱的开口部的垃圾投入箱、设置在该垃圾投入箱的与该开口部相对之侧的隔板、以及设在该垃圾投入箱中将从该垃圾投入箱的投入口投入的垃圾压缩后再从所述隔板下方挤入所述开口部一侧的垃圾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装载机构包括一对旋转支承部件和挤入板, 该一对旋转支承部件分别由所述垃圾投入箱的一对相对侧壁中之一侧壁支承,且能够旋转, 该挤入板在所述一对旋转支承部件之间延伸且被支承着能够以偏心于该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为中心旋转,该挤入板在所述旋转支承部件旋转I周的时间内沿同一方向旋转I / 2周, 在所述挤入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上分别沿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留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条, 在所述隔板的下端部形成有 供各突条通过的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条形成为在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从轴心方向看去从挤入板的表面算起的高度平缓变化的外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高,离中央部位越远越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离中央部位越远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到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伴随着远离中央部位先高后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高,伴随着远离中央部位逐渐变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中央部位最低,伴随着远离中央部位逐渐变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另一端逐渐变低, 从将所述挤入板的一对端缘连接起来的方向看去,设置在所述挤入板的另一表面上的多个所述突条自所述转轴的轴心算起的最大高度在该转轴的轴心方向另一端最高,伴随着朝向所述一端逐渐变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突条分别形成在从所述转轴的轴心方向看去所述挤入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中一表面的长度方向一端和另一表面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该挤入板的端缘沿着形成垃圾投入空间部的底部的壁面移动时多个所述突条分别处于所述投入口一侧,并且各该突条具有从各所述表面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部位朝向所述一端或者所述另一端逐渐远离各该表面地倾斜的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上安装有闸部件,该闸部件伴随着各所述突条通过各所述切口部而打开、关闭且堵塞各该切口部上各该突条的非通过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部件由施力部件沿着所述隔板朝该隔板的下端施力。
11.一种垃圾收集车,其特征在于: 在底盘上装备有权利要 求1到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
全文摘要
将一对旋转支承部件支承在垃圾投入箱的一对侧壁(6a)上,能够旋转,将挤入板(26)支承在该一对旋转支承部件(22)之间且以偏心于旋转支承部件的旋转中心而设的转轴(25)为中心旋转。让挤入板(26)在该旋转支承部件旋转1周的时间内旋转1/2周。在挤入板(26)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表面(26a)上沿着转轴(25)的轴心方向留有间隔地设置多个突条(33),在隔板(21)的下端部(21b)形成供各突条(33)通过的切口部(34)。这样便能够用一简单的结构边防止垃圾倒流及被咬住边效率良好地将垃圾挤入垃圾盛装箱内。
文档编号B65F3/20GK103097265SQ2011800425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白井浩昭, 堀崇展, 清上武伸, 永幡史晓, 米山信夫 申请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